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会计准则之固定资产学习笔记- 海沟之火- 畅享博客

    固定资产业务可能结合的相关章节包括:租赁(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企业合并、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基础和税法基础差异)、借款费用(初始计量或处理)、或有事项(弃置费用)、会计差错(盘盈)。

    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如下主要的变化:

  • 后续支出资本化确认条件改为后与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一样;
  • 原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是可恢复的。未避免非法单位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调节损益,新准下集体的减值准备不可恢复,在固定资产清理时一并处理。
  • 新准则进一步突出时间价值概念:一是超过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借款按折现值确定成本;二是对于特殊的有弃置费用的按弃置费用折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 与税法同步,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采购进项税金改为可以抵扣。
  • 新准则明确规定了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
  • 新准则在建工程暂估价值计提折旧后,最终入账价值确定后,对已经计提的折旧不做追溯调整;
  • 细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部分或部件替换的处理。
  • 固定资产的减值单独在一个准则中进行规定,并考虑资产组等概念。

     新准则从初始确认、初始计量、折旧范围、折旧方法、后续支出等方面进行学习,总结如下:

1.初始确认(定义三个特点;确认两个条件):
(1)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寿命、服务等因素有实质性差别的,应分别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2)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应的备件或维修设备,不确认为存货,而是固定资产;
(3)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从相关资产中获利或减少经济利益流出的,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2.初始计量
(1)一般成本: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安装费、调试费等,也包括间接成本,如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汇兑损益等;
(2)弃置费用:特殊行业的特定资产弃置费用的,按其现值计入成本,但是一般工商企业固定资产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作为处置费用处理;
(3)相关税金:关税、消费税计入成本,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单独核算不计入成本(注意,并非所有的都抵扣,按新税法细则),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进项不计入成本。外购存货投入在建工程,原先的进项税要转出;自制存货投入在建工程,视同销售。
(4)单项分解:非单独标价固定资产合并购置的,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分配确定各自的成本;
(5)延期支付: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有融资性质的,按购买价款现值确定成本,与购买价款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摊销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
(6)融资租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按该日Min(资产公允价值,{zd1}租赁应付款额现值)确定资产成本,{zd1}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7)投资投入:一般按协议价或合同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入账;
(8)盘盈资产:作前期重大会计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含所得税)。
(9)在建工程:购入需要安装的、自营建造的或外包建造的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科目核算。计量要点如下:
A. 工程物资:购入时价税合计确认成本;工程领用计入在建工程;完工转存货,价税分离;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工程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净损益计入在建工程,而之后后计入营业外收支。
B.试车收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负荷联合试车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
C.在建工程: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毁损净损失,在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计入继续施工的在建工程;之后的,如果在筹建期间,计入管理费用,否则,计入营业外支出。非正常原因报废亏损(或全部),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D.估价折旧:所建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是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按估计价值入账,并计提折旧;决算之后,对入账价值进行调整,但是已计提折旧不追溯调整。

3.折旧范围
(1)本期新增的,当月不提,而本月减少的,当月仍旧计提(同无形资产相反);
(2)计提足够仍旧使用的资产不计提折旧;
(3)独立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
(4)确定持有待售资产不计提折旧;
(5)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要按估计价值计提折旧(后期不追溯调整);
(6)因修理或改造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停止折旧;
(7)融资租入或经营租出的要折旧,经营租入或融资租出的不折旧。

4.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工作总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原价-累计折旧)×2/ 预计使用年限;{zh1}两年改为直线法(考虑净残值)。
(4)年数总额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限/ 年数总额
(5)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计算中非常常见,一般是两中转资计提折旧)当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可先计算出折旧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按后按会计年度所在折旧年度月份比例计算会计年度折旧。
(6)如果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确认减值之日起,后期的折旧计提,应该按考虑减值之后的净值、尚可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等计提折旧。每年年度终了,要进行复核,固定资产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的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需要追溯调整。

5.后续支出(使用过程发生的更新改造、日常修理等支出):
(1)相关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其成本,同时扣除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相关修理费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科目:)。
(2)资产部分替换:替换原固定资产某组成部分的,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计入其成本,同时扣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3)经营租入改良支出:经营租入资产改良支出资本化,作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在Min(剩余租赁期,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摊销;
(4)装修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装修费符合资本化的,按“固定资产装修”明细核算,并在Min(两次装修期间,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中单独计提折旧,并在下次装修时,将未折旧余额一次性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5)非资本化大修理费用或日常修理费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6)应折旧资产发生后续资本化支出应先停止折旧转入在建工程;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再转入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sRc=http://blog.vsharing.com/Uploads/UserDirs/2/494/197459/固定资产学xx结2010-03-16


推荐到鲜果: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新会计准则之固定资产学习笔记- 海沟之火- 畅享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