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国际知名汽车服务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
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备受世界瞩目,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竞相进入,已形成抢占市场的态势。特别是老牌的外资企业都是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把握{zj0}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来抢占市场。现在已经有不下30家国外知名汽车服务企业宣布了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以下几家公司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 固特异:其在2008年就开始在中国的700多家零售店摆上了杜邦、壳牌、华鼎盛、德尔福、辉门的产品。其中75%以上的销售收入由汽车服务贡献。 博世:从2001年开始就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博世专业维修”网络店。它的最早一批经销商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当地汽车服务领域的xxx。博世的目标是,到2013年将在中国的汽车专业维修网络发展到1500家,覆盖全中国。 德尔福:为了配合在中国大力开拓汽车后市场的努力,德尔福亚太区售后市场总部从印度搬迁到上海。德尔福正在着手建立一个覆盖全国,专为柴油车提供维修服务的维修店网络。 霍尼韦尔:与博世和德尔福相比,霍尼韦尔算进军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后来者。该公司在中国的首批3家直营汽车养护中心4月正式落户上海,这些以中文“霍尼韦尔”命名的汽车服务中心将直接面向中国汽车终端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包括霍尼韦尔汽车配件和养护产品。 华鼎盛:公司定位于中国汽车用品现代化服务业,集汽配、汽车用品、销售和快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在中国{dj2}使用美国华鼎盛公司的商标、企业标识、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产品等经营资源,严格遵照连锁经营模式,采用先进的网络系统管理,进行包括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汽车养护服务在内的各项业务。 华鼎盛以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标准,推行全新的汽车用品连锁赢利模式,逐步展开全国直营店及中心库连锁加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服务体系,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汽车后市场现代服务业标准赢利模式。 该公司在中国的首批四家直营中心库已于2008年正式挂牌运营。产品结构宽,并不断推出适用于国IV标准及欧III、欧IV标准的富润达润滑油、防冻液、制动液、润滑脂、皮带、三滤、车用胶、火花塞、雨刷器、车用喇叭等各类产品,以各直营店及中心库为支点大力推广,并简洁有效地营造市场推动和拉动宣传模式,快速兴起新产品市场。 此外,美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巨头辉门公司、壳牌的汽车快保品牌“捷飞络”、通用汽车的AC德科,以及日本澳德巴克斯等也在加速在华扩张。 从各大跨国公司的态势来看,他们已经同时看好了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并做好了过分这块巨大蛋糕的准备。 (二) 从车载电子电器市场巨大潜力的爆发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 汽车电子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动力控制、底盘控制、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据{zx1}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在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下,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继续高速发展,全年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达到867.6亿元,年同比增长高达40%。成为国内增速最猛的产业之一,未来汽车电子将达2400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增长中,除了传统的动力控制、底盘控制等电子产品继续挺进之外,车载电子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增势,其在整个汽车电子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7.5%,市场总销售相较于2005年同比增长了45%。其中车载MP3和GPS(卫星导航)这些车载音响的升级换代及新型车载电子产品的高增长起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以GPS(卫星导航)为例,据统计,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高达59%,欧美约25%。与之相比,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相对于52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来说,普及率非常低,不到1%。国内GPS导航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GPS汽车导航市场将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底,汽车GPS导航产品市场将可达到100亿元的规模。 这就不难理解车载电子电器何以被称为汽车后市场的“蓝海”,其强劲的爆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是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的风向标。 (三)、 从二手车迎来高速发展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 二手车销量大于的销售量是成熟的汽车后市场标志之一。美国:美国是全球{dy}大汽车市场。2006年,全年新车销量为1650万辆,二手车销量达到4250万辆,是新车销量的2.57倍。欧洲:2006年,欧洲二手车交易额为22400万欧元,其中新车的交易量为1800万辆,二手车的交易量为3600万辆。我国自2004年以来,二手车市场连续3年增长率高达30%。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与新车交易量差距正在缩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上海公布{zx1}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共交易二手车238.28万辆,同比增长28.44%。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二手车交易是以环比下降,总量萎缩的较低水平开始,1月份的交易规模最小,随后市场交易规模迅速上升,3月当月就超过上年年末的高峰,达到28.92万辆。在4月保持高点之后,5至8月虽有所回落,但月度交易水平均在上年平均月度交易水平上方运行。9月,二手车交易重新站上32.34万辆的高位。二手车交易额在2009年前三季度总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54.14亿元,达到1040.65亿元,同比增长32.31%。 2009年全年中国二手车市场态势稳定增长。 (四) 从汽车用品需求xx发展看中国的汽车后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zx1}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1月份汽车销售73.55万辆,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获得全球销售{gj}。 汽车用品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延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车用汽车电子、电器产品(如车载导航仪、车载影音、车载冰箱),汽车安全系统(防盗器、倒车雷达),汽车美容养护用品(润滑油、三滤、水箱宝、车蜡),及汽车饰品(座椅座垫、汽车香水、装饰类工艺品)等等。 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三大板块之一,汽车用品市场也是目前发展最快、前景{zh0}的行业之一。急速增长的私家车带旺了汽车后市场的需求,汽车后市场爆炸式增长。从原来车坏了才到汽修厂修理,到如今的汽车装饰、养护、改装等个性化的需要,汽车用品市场发展为一个无限大的终端市场,从GPS多功能一体化的汽车娱乐系统,汽车座垫的个性化装饰,到新式的环保型的汽车用品,如汽车氧吧、车内空气清新器等都是近两年车主热衷的汽车个性消费,汽车用品行业发展速度一日千里。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来袭,汽车用品的销量并没有随着汽车销量的下滑而受影响,相反,随着新者越来越注重对时尚、个性的追求,汽车用品特别是一些车内装饰品的销售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占汽车用品市场比重{zd0}的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3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近13%。 从汽车用品区域市场版图来看,目前我国汽车用品市场已形成六大区域市场及中心城市,区域市场格局已基本成型。六大区域市场分别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市场;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市场;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区域市场;以成都为中心的中西部区域市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区域市场({wy}的一个闭环形集散中心)。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重视汽车用品行业,积极推进汽车用品的产业化,鼓励汽车用品行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创新,政府也在逐步完善汽车用品行业的相关法规及标准,为汽车用品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序的竞争环境。同时汽车用品企业也应不断自主创新,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抓住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机遇。 根据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可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总和的60%~70%,而汽车用品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三大板块之一,盈利空间也相当广阔。 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潜力很大,预计到2012年,仅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就有望突破3000亿元。汽车安全系统、美容养护市场等也将有较大发展。 以上列出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对汽车后市场进行了测量。无论是世界汽车服务企业列强的快速挺进,还是汽车电子电器市场的爆发,汽车用品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再到二手车销量的高速增长等诸多数据都不难看出,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向成熟的汽车市场方向迈进,这也就预示着汽车后市场爆发期的来临。巨大的汽车后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汽车后市场这块蛋糕xx诱人,让行内、行外的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做为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中汽车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华鼎盛公司以企业多年的行业经历以及主营项目--润滑油产品的发展体会,提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找准切入点。汽车后市场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一些低端的汽车后市场已经经过了比较充分的竞争,行业利润开始下降。所以,要分汽车后市场这块蛋糕,找准切入领域非常关键。 2. 把握切入时机。这个切入时机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关系密切。实力强的企业要抢先一步,作龙头、作标准,以占领市场为首要目标。一般的企业则要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好适当的时机介入,把企业利润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例如民营油企的天赐良机: 目前我国车用润滑油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预测指出, 2010年其需求将上升到390万吨-400万吨;在车用润滑油需求量逐年上升的同时,用油档次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润滑油市场在未来5年中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润滑油消费量将会超过美国。目前,我国的润滑油市场规模已达220亿元。 伴随着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基础油价格也同样进入了快速上涨周期。与此同时,和润滑油成本相关的添加剂、包装及运输成本也开始出现明显的上涨。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来润滑油产品供应的紧张局面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有效缓解,产品价格长期上涨趋势已经确立,并进入快速上调周期。 对于民营润滑油企业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多年来,由于低价Ⅰ类基础油获取途径的限制,民营企业始终难以在价格层面与国有垄断企业展开直接竞争,而一旦润滑油的主要原料转向国际市场货源充足的Ⅱ、Ⅲ类基础油,民营润滑油企业就将拥有和“国字号”对手在价格上展开叫板的实力,同时,民营润滑油企业也应当利用产品升级的这一机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水准;目前在行业内,已经有少数企业先行一步,开始积极地进行包括原材料采购、先进技术引进等环节在内的国际化布局。 国内多个行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竞争越充分的行业,其整体发展水平就越高,而在这些行业里面,最富有活力、创造性与成长性的,都是民营企业,无论是IT业的阿里巴巴、汽车业的比亚迪,还是家电业的格兰仕、美的,都无不印证着这一真理。因此,在润滑油行业,未来最有希望成为“行业之星”的,依然是非民营企业莫属。如果说,在过去低端产品为主的时代,由于缺乏自身的原料资源,使得民营润滑油企业的活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扼制的话,那么,随着国Ⅳ标准即将全面推行,xx产品成为润滑油市场的销售主力,“石化双雄”逐步丧失其在基础油原料价格方面的优势,民营、外资润滑油企业将彻底摆脱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迎来一次全面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