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黄沙鳖养殖现状与对策分析

    

1.1 广西黄沙鳖养殖基本情况
    1.1.1 养殖主产区、面积与产量:黄沙鳖养殖的主产区在贵港市、玉林市、钦州市和南宁市。2006年,全区黄沙鳖养殖农户约4320多户,养殖面积6000余亩,养殖产量5833吨,产值约9亿多元,约占大农业产值的0.4%和渔业总产值的4.6%。尤其是贵港市2006年鳖养殖面积达到5335亩,养殖产量达3862吨,产值4.96亿元,占全区龟鳖业产值的55%以上。
1.1.2 主要养殖模式
    1.1.2.1 庭院养殖模式。利用住家室内或房前、屋后的院落建小面积土池或水泥池开展鳖类养殖。这个模式主要集中在贵港市、钦州市、崇左市、桂林市等的县乡离县城稍远的农村出现。这些县乡的有些村庄,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子里投资建起围墙,围墙内建池塘开展黄沙鳖养殖,养殖池通常为土池,每个面积在20米2—100米2。从村外道路往村里看,黄沙鳖养殖院子连成一片,形成一个黄沙鳖养殖小区,进入村子,人们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养好黄沙鳖。这种模式每个养殖场年产商品鳖一般在0.1吨—1.5吨。这种模式约占全广西养鳖总户数的80%左右。
    1.1.2.2 低洼水田建墙造小面积土池或水泥池开展鳖类养殖模式。这个模式主要在贵港市、钦州市、桂林市等县城郊区的农村出现。这个模式的养殖户的经济实力也较雄厚,养殖规模要比庭院养殖模式的大,每个养殖场的养殖面积大约在5亩—10亩之间,养殖场周围建有围墙防护。围墙内的池塘通常建成200米2—400米2的土池或水泥池,这种模式年产样品鳖在3吨—6吨之间,年产鳖苗在1万只—5万只。这种模式约占全广西养鳖总户数的15%左右。
    1.1.2.3 大面积池塘开展鳖类养殖模式。这个模式主要集中在玉林市、北海市的水、电、交通等条件都很方便的市郊农村。主要是由有较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的,养殖规模较大,养殖面积在100亩以上,年产商品鳖100吨以上,鳖苗20万只以上。这种模式约占全广西养鳖总户数的5%左右。
1.1.3 养殖效果
    从调查得知,近年来广西黄沙鳖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在主产区的贵港市2006年黄沙鳖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养殖产量达3800多吨,产值达4.8亿元,占全广西鳖业产值的53%以上,黄沙鳖的养殖生产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的xxx,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比如本人在广西贵港市的金田镇彩村现场采访调查了解到,该村共有927户农家,2006年有113户养殖黄沙鳖,面积210亩,生产商品鳖45吨,鳖苗8万只,年总收入700多万元,占该村当年农业总收入的42%,户均黄沙鳖养殖收入达7551元。其中12队27户养鳖户均产值12.8万元。在如此高效益的示范带动下,2007年该村又有26户建场养鳖,使养鳖农户增加到139户。又比如本人在贵港市的平南县平南镇平田村现场采访调查了解到该村的新胜1组,全组共有43户,总人口230人,2006年养殖黄沙鳖83亩,总产量30吨,总产值450万元,户均产值104651元,户均纯收入65116元,人均纯收入12173元(比该组未养黄沙鳖前的2000年增收了11倍)。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所有的例子都说明黄沙鳖养殖已逐步成为广西渔业经济的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已成为养殖主产区的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

1.2 广西黄沙鳖养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效益的推动下,黄沙鳖的养殖在广西正兴起新的养殖热潮,确实使许多养殖者获得丰厚的收入,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本人从在调查收集到的材料分析看,不管是在黄沙鳖的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在开展黄沙鳖养殖生产过程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广西黄沙鳖养殖生产的发展,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会影响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给广大养殖户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在养殖观念上---多数停留在传统的、已经被淘汰的管理思维;只顾自己生产,思想保守,缺乏联动互动互帮共同发展的观念。 
    二是在养殖规模上---总量太少,没有要做大做强的气势,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三是在养殖管理上---有些养殖场的管理与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管理要求有相当距离,更不用说是否符合生态养殖的要求了,养殖池布局混乱,养殖常周遍环境卫生状况差、养殖用水管理极不规范,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养殖场生产产业链短,综合效益低。
    四是在养殖产品质量保障上---打造品牌意识差,无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尚未建立起质量监督体系,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作者:张秋明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未完待续,详情登录南方畜牧水产网)

 

广西龟鳖信息一网打尽,精彩纷呈尽在南方畜牧水产网

郑重声明:资讯 【广西黄沙鳖养殖现状与对策分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