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肉类生产和消费需求及发展趋势

    

世界肉类生产和消费需求及发展趋势正文目录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的肉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鸡肉产量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持续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相关统计,2008年中国鸡肉消费量达1 860万吨,成为全球{zd0}的鸡肉消费国,肉鸡业已经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但与世界主要肉类生产国分析比较,我国的肉类生产和消费结构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过去的12年间,全球的鸡肉产量增长最快,增长52.7%,年均递增3.6%,增速高于肉类的总体增长速度和作为{dy}肉类品种-猪肉的增长速度,全球鸡肉的年均消费量递增2.8%,高于猪肉;美国的鸡肉生产和消费早在1996年就已经超过原有的{dy}消费品种——牛肉,并一直保持高于猪肉等其他肉类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巴西从1996年始鸡肉消费量就超过牛肉,生产量从2002年始超过牛肉成为巴西{dy}大肉类生产品种,12年间鸡肉的消费量增长高达55%,而我国的鸡肉年均消费递增率虽超过猪肉,但鸡肉的消费量仅为猪肉的21%,鸡肉人均消费量和鸡肉占总肉类消费量的比重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鸡肉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放眼未来,鸡肉以其营养丰富、饲料转化率高、适合加工增值等特点,将拥有相对其他肉类的世界很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肉鸡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认真审视和定位肉鸡产业,全面制订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包括生产规划、产品研发和国际国内市场推广,加强育种,搞好产品安全,注重消费层面的研究,通过促进消费来带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世界和主要肉类生产国的生产结构状况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的{zx1}公布的统计数字,到2007年世界{zd0}的4个肉类生产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巴西和德国,产量分别达到6865万吨,4 181万吨,2008万吨和705万吨。当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为2.64亿吨,上述四国的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2.2%。

    分析这4个国家过去十二年的肉类生产结构发现,美国和巴西的肉类生产结构变化以鸡肉快速增长,取代原有的{dy}肉类-牛肉,成为该两国肉类产量中的{dy}的品种;中国和德国仍然基本保持原有的肉类生产结构特征,即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占据{jd1}{dy}的位置,但在肉类生产结构上,中国的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12年间下降了6.1个百分点,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增加了4.2个百分点,而德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增加了7.2个百分点。从世界总的发展状况看,过去十二年里,水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增长最快,增长率为68.9%,其次是鸡肉增长了49%,猪肉10年间增长率31%。除中国外,世界主要肉类生产国的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都在逐年下降。

    1、美国

    从美国过去十二年的肉类产量发展曲线(见图1)看,鸡肉在1996年前已经超过牛肉成为美国{zd0}的肉类品种。从产量的年均递增率看,鸡肉12年的年均递增率达到2.3%,牛肉为0.2%,猪肉为2.1%。目前美国是世界{zd0}的鸡肉生产国,2007年的鸡肉产量预计为1 6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1.5%。在2004~2005两年里,由于受到禽流感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鸡肉产量的年增长率更是分别达到4%和3.9%。但过去两年里受到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鸡肉产量的增速明显放缓。在国内消费量和出口量均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美国的鸡肉产量还将持续不同幅度的增长,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其国内{zd0}肉类品种的地位。

    美国鸡肉生产增长速度快,产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消费者更偏好消费鸡胸肉,也就是所谓的白肉。而鸡胸肉的比例只占整鸡体重的18%~20%。因此,为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大量鸡胸肉的消费需求,美国的生产者大量生产活鸡,分割出胸肉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他部位则出口到国外。

    在肉类生产结构上看,2007年美国鸡肉、牛肉、猪肉和火鸡肉占肉类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8.3%,28.8%,23.8%和8.1%,合计占肉类总量的99%。12年间肉类结构的变化是,牛肉的比例下降5.2个百分点,火鸡肉的比例增长1个百分点,猪肉的比例上升1.3个百分点,鸡肉的比例上升了3.1个百分点(见图2、图3)。

    2、巴西

    巴西是传统的牛肉生产国,目前的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牛肉同时也是巴西传统的消费肉类,在2002年以前一直是{dy}大肉类生产品种。起步于90年代的肉鸡生产,在过去12年里保持着年均递增6.5%的发展速度,从而在2002年超过牛肉成为巴西{dy}大肉类生产品种。其快速发展的{zd0}动力来自于基于土地优势、饲料资源优势等的低生产成本,和快速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以及组织良好的产品出口。同期,牛肉和猪肉生产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1%和2.6%。目前,巴西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zd0}的鸡肉出口国。虽然受疫病的影响,2005年的鸡肉产量略有下降,但在2006年立即恢复增长,并在2007年保持稳定。如果在疫病控制方面得到保证,从而能稳定地出口,巴西鸡肉生产将长期稳定增长(见图4)。

    在肉类生产结构上看,2007年巴西鸡肉、牛肉和猪肉占肉类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3.2%,39.3%和15.6%,合计占肉类总量的98.1%。12年间肉类结构的变化是,牛肉比例下降9.2个百分点,猪肉的比例下降2.4个百分点,鸡肉的比例上升了11.4个百分点(见图5、图6)。

    3、德国

    在四大肉类生产国中,德国在肉类生产结构和消费偏好上,都与中国相近。德国人喜食猪肉,尤其是各种猪肉制品,如香肠,深受德国人喜爱,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品,用于制作香肠的原料猪肉约占猪肉总产量的1/3。德国的猪肉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但猪肉人均消费量在世界主要肉类生产国中居{dy}位。过去十二年间,德国猪肉、牛肉和鸡肉产量的年均递增分别达到2.11%,-2.5%和2.36%。鸡肉产量年均递增率超过了猪肉,但鸡肉产量仅为猪肉的13.1%(见图7)。

    在肉类生产结构上,2007年德国猪肉、牛肉、鸡肉和火鸡肉占肉类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6.2%,16.9%,8.6%和5.3%,合计占肉类总量的97.1%。12年间肉类结构的变化是,牛肉的比例下降9.1个百分点,猪肉的比例上升了7.2个百分点,鸡肉的比例上升了0.6个百分点(见图8、图9)。

    4、中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zx1}公布的统计数字,200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6 865.7万吨,比1996年的4 584万吨,增长49.8%,年均递增3.4%。其中猪肉、鸡肉和牛肉的产量分别为4287.8万吨,1 086万吨(国际粮农组织统计数字)和613.4万吨。肉类产量结构为猪肉62.5%,鸡肉15.8%,牛肉8.9%,水禽肉6.8%,羊肉5.6%,合计占肉类总产量的99.6%(见图10)。

    与1996年比,2007年我国肉类结构的变化情况是,猪肉所占比例减少6.1个百分点,鸡肉比例减少2.9个百分点,牛肉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水禽肉比例增加1.3个百分点,羊肉比例增加1.8个百分点。鸡肉和水禽肉所占比例在2000年曾经达到一个历史峰值,分别为14.3%和6.1%,合计禽肉占肉类比例达到20.4%。受到2003年“非典”和2004~05年禽流感的影响,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下降幅度上,鸡肉大于水禽肉。在经历了2007年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涨,禽肉成为{zpy}的肉类产品,极大地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加之猪肉产量下降,禽肉在肉类结构中的比例再次创造历史峰值,合计为22.6%(见图11、图12)。

    从(图13 )2003~2008年白羽肉鸡活鸡每周价格变化曲线可以看出,2003年的“非典”,2004年初和2005年11月的禽流感对肉鸡价格乃至整个肉鸡产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从2005年第39周开始,肉鸡活鸡价格维持了32周的下滑,此后开始价格攀升到正常水平,到2007年第十周,由于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快速上涨。作为猪肉主要替代肉类的鸡肉价格出现同步上涨。到第32周,由于鸡肉短期供应充足,且猪肉价格出现短期下降,活鸡价格升到{zg}点后,出现价格向下调整。其间的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较快,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生产效益,造成价格的持续下降。2007年底已稳定在7元/千克,且略有上升。进入2008年,由于猪肉价格经过一年的高位运行,证明已不可能下调回2007年以前的水平。鸡肉消费得到鼓励,消费量和价格快速上涨,活鸡在2008年第14周达到历史{zg}的10.47元/千克。整个2008年白羽肉鸡行业和其它畜牧产业一样处于巨幅波动的状态,其影响因素来自于:饲料原料价格的巨幅波动;春季的冰雪灾害和四川大地震;奥运前对排放不达标和食品安全有隐患的肉鸡屠宰企业的清理整顿;三聚氰胺事件;进口鸡肉大量增加对国产鸡肉的冲击等。2009年初的集中发生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对鸡肉的消费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活鸡价格下跌,鸡肉库存增加。

    分析以往的数据,每次价格下滑,产业出现危机后的一段时间,价格都会出现挑战性上涨,而且价格高点高于前期的价格高峰。也就是说,对肉鸡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在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xx后,往往会被激发出更多向上增长的能量。在经过几轮不利因素影响后的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动力更强,内部素质更高,产品的消费刚性也在逐步增强。

    5、世界

    2007年世界肉类产量达到2.63亿吨,比1996年增长27%,年均递增2%。其中猪肉产量为9 714万吨,比1996年增长23.5%,年均递增1.8%;鸡肉产量为7 429万吨,比1996年增长52.7%,年均递增3.6%;牛肉产量为6074.3万吨,12年间增长了3%,年均递增0.3%。从12年的增长速度和年均递增率上看,全球的鸡肉产量增长最快,增速高于肉类的总体增长速度和作为{dy}肉类品种-猪肉的增长速度(见图14)。

    从1996年到2007年的十二年间,世界猪肉在肉类结构中的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鸡肉的比例增加了5.2个百分点,牛肉的比例减少了4.9个百分点。此外,水禽肉的比例增加了1.6个百分点,羊肉的比例没有变化,火鸡肉的比例减少了0.1个百分点。从图15、图16可以看出,鸡肉在肉类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增长速度最快,12间增加了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43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资讯 【世界肉类生产和消费需求及发展趋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