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有色金属稀土:破晓时分100309武汉股票开户武汉免费开户武汉低佣金

行业研究有色金属稀土:破晓时分100309武汉股票开户武汉免费开户武汉低佣金

2010-03-09 16:57:31 阅读5 评论0 字号:

金融危机后,新能源和新产业作为各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有望成
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稀土因其特殊的物、化特性,注定成为新能源产
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正面临着从“工业味精”到“工业食粮”的深刻转变。


y 新型动力汽车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其产业化进程已然启动。镍氢混合
动力凭借先发优势、技术成熟度和原料资源丰富等因素,有望在相当一段时期内
充当新型动力车中的关键角色。稀土储氢合金作为镍氢电池的核心原料,未来随
着镍氢电池的产量扩张而有望获得爆发式增长,成为稀土需求增长的关键领域。


y 风电是新能源产业的另一重要领域,市场对风电发电机的性能要求正在不断
提高。永磁直驱型电机以其无齿轮箱,电网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是未来风电发
展的方向。钕铁硼作为永磁直驱电机的重要上游原料,其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长,
加上在汽车、节能家电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钕铁硼将成为未来稀土增长的另
一关键领域。


y 稀土战略地位的提升是实现有序供应的前提。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90%以
上,却没有获得稀土的定价权,稀土的价格严重落后于其他金属。过去10 年中,
中国稀土产业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而且实施力度不够,导致资源大量流失。随着
近两年政府对稀土资源价值的重新审视,稀土资源的保护力度正在加强,无序竞
争的情况正在得到遏制。我们认为,稀土供应有序收缩将成为长期趋势。


y 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稀土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有望成为契机,稀土产业将呈现出
一方面需求爆发性增长、而同时供应有序收紧的积极局面。我们认为,伴随着经
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稀土行业将进入长期景气周期,而今正处破局前
的拂晓时分。基于历史数据测算的盈利、估值,难以反映产业即将面临的巨变,
未来的高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较大可能性,维持稀土子行业的“增持”评级。

 

新产业、新技术、新材料的关键资源
稀土即稀土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加上与镧系性质相近的钪、钇两
个元素共17 个元素的统称。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冶
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国民经
济各个领域。

08-09 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稀土的整体消费出现下降。但整体而言,在
2000-2008 年期间,全球稀土消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远高于全球GDP 的增
幅,而中国的稀土消费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也高于同期GDP 涨幅.

新材料是稀土需求增长的载体
近年来稀土消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高科技和绿色能源产业的应用拓
展。而稀土在高科技产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稀土加工新材料实现,这些主要功
能性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贮氢材料、抛光材料及催化材料等。

过去 10 多年来,中国稀土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新材料领域。世界范围内,稀土消费集中在磁性材料、贮氢材料(电池合金)以及催化材料等领域,其中贮氢合金和磁性材料是稀土新材料的xxx。

镍氢电池是贮氢材料应用主力
稀土在电池合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功能性材料贮氢合金来实现的。稀土
储氢合金可以常温低压高密度贮存氢,是一种理想的储氢介质。2008 年中国的稀土
贮氢合金产量达到了1.7 万吨,是2000 年产量的近8 倍。

稀土贮氢材料最主要的应用是镍氢电池和燃料电池,目前前者占据着更重要的地
位。相比铅酸和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
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是得到认可的绿色电池。相比锂离子及燃料电池,具有
一定的先发优势,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程度较高。

镍氢电池自1990 年在日本开始规模生产后,产量快速增长。但2004 年以来,
受到锂电池在移动电话、PC 机及小型电器等领域替代应用的影响,镍氢电池产量增
长有所放缓。以我国为例,2001-2008 年期间,镍氢电池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5%,2005-2008 年下降到13%。

虽然我们看到,近几年在传统的家用电子等领域锂电池对镍氢电池的冲击;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的替代前景也相当乐观。最近几年,镍氢电池
产量增速基本稳定维持在12%以上。
我们相信,即使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逐步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镍氢
电池仍然存在快速增长的时间和空间,理由除了上面提到的基于镍氢电池具有的先发
优势和较高的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关键还在于新型动力车预期中巨大的市场容量。

 

钕铁硼成为磁性材料亮点
永磁材料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在某一特定的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且维持此磁场不
需要任何外部电源。衡量永磁材料好坏的参数有许多,最重要的是磁能积和矫顽力。
永磁材料是最主要的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在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超
磁致伸缩材料、磁致冷材料、以及巨磁电阻材料等等。

稀土永磁材料是当前综合性能{zg}的一种永磁材料,比铁氧体、铝镍钴性能优越
得多,比昂贵的铂钴合金的磁性能还高一倍。稀土永磁材料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永磁
器件向小型化发展,提高了产品的性能,而且促使某些特殊器件的产生,因此在出现
后发展较为迅速。
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在2000-2008 年期间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长,2004 年以
后虽然增速放缓,但复合增长率仍高达20%。

钕铁硼是金属钕、铁、硼和其他微量金属元素构成的合金磁体,是第三代稀土永
磁材料。钕铁硼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磁性强的特点,且成本也比前两代稀土永磁材
料低很多,被称为“磁王”, 现代材料科学尚未发现该方面性能出其右者。

目前钕铁硼在传统的硬盘、音响等领域的应用已趋于成熟,而永磁电机是钕铁硼
增量{zd0}的应用领域,现约占其需求的70%。采用稀土永磁电机可以在高效节能前提
下,明显减轻电机的重量和体积。
我们推断,未来钕铁硼需求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汽车向小型化、
轻量化、高性能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对磁性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二,在风电
行业发展的带动下,钕铁硼在永磁直驱型电机上的用量将快速提高;三,节能家电的
发展,将带动用磁档次的提升;四,能效标准提高背景下,工业用永磁节能电机逐步
取代传统电机。

 

下游更新换代带旺其它新材料

采用稀土发光材料的绿色照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欧盟于08 年底颁布法规,
要求自09 年9 月1 日至12 年12 月31 日,分五个阶段分别淘汰100 瓦、75 瓦、60
瓦、40 瓦和25 瓦的白炽灯。我国台湾地区将从2010 年起陆续停产白炽灯,2012 年
底全面停止使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而我国仅2009 一年就
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绿色照明的发展。

 

稀土抛光粉在一些传统领域的应用在下降,但在液晶显示屏、光学镜头等领域的

应用却在增长。我国是世界稀土抛光粉产量和销量{zd0}的国家。目前在、拟建的包头
天骄清美5000 吨高性能稀土抛光粉扩产项目,以及中国稀土控股公司投资2 亿元的
抛光粉项目均面向液晶显示屏、相机镜头等xx应用领域。
稀土催化材料主要应用于石油裂化催化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工业有机污染
净化催化剂、天然气燃烧助催化剂以及人居环境xx净化材料等领域。由于稀土能够
替代部分贵金属,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08 年我国生产的车
用尾气净化器从2003 年的300 多万套增长到1150 万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9%。

 

两大引擎推动稀土需求爆发
新型动力车和直驱式风电,是稀土需求爆发的两大引擎。


新型动力车引爆稀土需求
在稀土众多的终端下游行业中,新型动力车有望成为稀土用量{zd0}、品种应用最
广泛的领域。据Arafura 资源公司统计,2006 年汽车业对稀土的消费已经占据稀土总
需求的28%,预计到2012 年,随着全球汽车产量的提高、新型动力车产业化进程的
推进而提高到33-36%。
稀土在汽车上的应用涉及了稀土贮氢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抛光材料、以及
玻璃等五大领域,其中前三部分的比重{zd0}、用量最多,增长最快。贮氢材料应用主
要依托混合动力汽车对镍氢电池的使用;磁性材料则应用于汽车内部的各类电机;而
催化材料则主要用于柴油添加及汽车尾气净化剂。

新型动力车产业化或已启动
根据各国政府的规划以及主要汽车厂商的生产计划推测,在2009-2020 年期间,
全球新型动力车销量有望实现25%的复合增长率,远远高于乘用车市场年均2.5%的
增长速度,而中国新型动力车的增速更有望高达68%。

据华泰联合汽车行业研究推测,5 年后的2014 年,世界新型动力车销售量预计
将达到375 万辆,比2009 年多出近300 万辆。而到2020 年,新型动力车在全球范
围的销售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到950 万辆,是目前的12 倍。我们认为2010-2012 年
是新型动力车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混合动力阶段镍氢仍是主力
镍氢电池的市场前景在于新型动力车产销量的提升,影响因素是其在新型动力车
市场中的份额。我们认为,锂电动车作为新型动力车的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但也
相信在相当长时期内,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存在“共生共荣”的市场基础。
据华泰联和汽车行业研究推测,在未来的几年,混合动力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
市场份额预计将从目前的近{bfb}逐步下降,但在2014 年以前混合动力汽车仍将保
持至少50%的市场比重。

新标准升级尾气处理催化剂
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应用已经普及,在我国,随着“国三”排放
标准的执行,新生产的乘用车基本都安装了尾气处理剂,但商用车领域还没有大量应
用。随着“国四”标准未来贯彻执行,汽车排放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安装尾气处理剂
的强制要求或覆盖至所有汽车。

预计尾气催化剂材料的应用面临升级,稀土催化剂可望逐步取代贵金属催化剂。
目前普遍采用的铂铑等贵金属催化剂,活性高、净化效果好,但价格昂贵。而稀土尾
气净化催化剂采用稀土、碱土金属和一些贱金属制备,也有用稀土加少量贵金属制备,
其特点是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活性高、使用寿命长。
若假设随着我国汽车产量在未来3 年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则稀土在尾气
净化催化领域的消费量有望实现更高的增长率。

 

汽车轻量化推动钕铁硼需求
在每辆汽车中,至少有25 个部位使用电机,而一些豪华轿车中使用的微电机数
量甚至高达70 只。但目前使用稀土永磁钕铁硼的电机还非常有限,其应用主要集中
在驱动电机、助力转向电机等启动电机部分,传统的铁素体目前仍是汽车电机用磁性
材料的主力。

随着汽车向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对使用的磁体的性能要求日益
提高,推动钕铁硼永磁、尤其是粘结钕铁硼永磁的应用。若假设钕铁硼磁体在汽车各
类电机中应用比重增加到50%,每辆汽车就需要102 克钕铁硼,按2008 年全球汽车
年产量7053 万辆来计算,对应的钕铁硼磁体需求约为7194 吨。
而在新型动力车上,因主电机的需要,其稀土磁性材料用量将远超传统汽车,估
计每辆车钕铁硼磁体的用量接近1000 克,比传统汽车用量高出800 多克。

 

风力发电机已成为重要支点
风电装机容量维持较快增长
2004 -2008 年期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27%。截至2008 年
底,全球风电累积装机总容量为122GW,年新增装机容量为28GW。目前,风电的
年发电量约2450 亿kWh,风力发电量已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3%以上。
全球风电预计在未来数年维持较快增长。根据丹麦BTM 咨询公司的{zx1}报告,
预计2009-2014 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85GW,年均增长率接近16%,比前几
年略有放缓,至2014 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407GW。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的风电发展尤为迅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22%,已上
升至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08 年,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GW,比上年增
长107%;而年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3GW,同比上涨90%。
当前因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不匹配,导致风电产能释放受限。相信随着电网的
完善和政策的持续推动,风电产业未来发展潜力仍然巨大。目前国家已经布署了6 个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未来几年风电有望保持较高的{jd1}增量。

 

永磁直驱风电具有乐观前景
风力发电机类型主要包括失速型、双馈变速恒频型、永磁直驱型以及混合驱动型
四种,其中永磁直驱型对稀土永磁体钕铁硼的需求较大,混合驱动机组也需要用到一
定数量的钕铁硼。

目前双馈式仍为市场主导,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作为第三代风力发电技术,其
前景更为广阔,我们观察到,其市场占有率正逐年上升。永磁直驱发电技术规避了噪
音大、易出故障的齿轮增速箱,xx了可能的漏油、早期磨损等隐患,提高了可靠性
和效率。同时,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采用全功率变流器,并网后对电网的冲击小,具
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强等优点。
我国低风速的三类风区占到全部风能资源的50%左右,更适合使用永磁直驱式风
电机组。估计永磁直驱风机占比将不断提升,我国企业拥有直驱风机的自主知识产权,
08 年中国新增大型风电机组中,直驱式机组占10%以上。
全球范围来看,预计永磁直驱型风机的市场占有率有望从目前的近20%发展到
2014 年40%以上。

 

风电领域的钕铁硼需求测算
一台 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总共需用钕铁硼永磁材料1.2 吨,一台1.65MW
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总共需用永磁材料0.5 吨。风力发电机功率越大,则用量越多,
对永磁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更高。
根据丹麦BTM 咨询公司对未来五年全球风电市场的预测可以推算:2009-2014
年全球风电行业钕铁硼的需求量可望达到2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2010 年需求
增速达到顶峰。2014 年,全球风电领域对钕铁硼新增需求将达到2.1 万吨,是目前
的近3.5 倍。2010-2014 年间,全球风电领域累计钕铁硼需求量为7.5 万吨,其中至
少2.2 万吨需求来自中国风电行业。

 

全球供应收缩成为长期趋势
过去十年来,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稀土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其价格涨幅
却远远落后于其它金属品种。我们认为,稀土开采和冶炼环节的长期无序状态是问题
的关键。
酝酿多时的中国稀土行业振兴规划有望于2010 年正式出台,有望成为我国稀土
行业实现根本变革的契机,预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供应端的相对垄断开始
形成,从而对全球稀土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稀土资源及产量的全球分布
稀土在地壳中{jd1}量并不少,但由于稀土元素通常在地壳中聚集出现,分离难度
较大或开采成本极高,因此真正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很少。全球稀土资源主要集
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几个国家,其中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总量的约46%。中国
稀土元素品种齐全,而其它国家稀土资源绝大多数属于轻稀土。

全球稀土原料供给基本依赖中国。过去20 年,全球稀土供应的增长主要是因为
中国稀土产量的快速增加。2008 年全世界稀土产量为12.4 万REO 吨,超过90%来
自中国。俄罗斯通过处理铈铌钙钛矿生产,2008 年产量占全球份额约2%。而美国、
印度等国的稀土矿产品主要来自之前的库存产品。

 

稀土业整顿提升中国话语权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1、北方的内蒙古白云鄂博,2、以江西赣南和广东粤
北为重心的南方七省区,3、以四川凉山地区为主的西部地区。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zd0}的稀土矿,是铁、铌、稀土共生矿床,其
中稀土元素以包括镧、铈、钕在内的轻稀土为主。四川凉山地区稀土矿属单一氟碳铈
矿矿床,也以轻稀土为主;相比内蒙古稀土矿,该区稀土矿的经济价值稍低,但选矿
容易、稀土回收率高。江西、广东等南方七省区稀土矿属离子吸附型矿床,虽储量小,
但富含经济价值更高的中重稀土元素,且品位高,易于采选,开采成本低。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围绕稀土矿区,呈三块集聚的分布状态。北方围绕包头白
云鄂博拥有65 万吨/年的稀土分离能力,南方是赣粤桂三省,西部是四川,而东部江
苏也有3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整顿的关键是政策落实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上拥有{jd1}垄断地位,但却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由于宏观
层面的重视并未得到较好的贯彻,过去十年来稀土开采和冶炼表现出明显的无序性,
导致冶炼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定价权旁落,行业利润流向产业链后端。
中国的稀土产品过多集中在上游,产品附加值不高,尚未形成完善自有的稀土深
加工知识产权体系,也是造成贱卖资源的原因之一。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推进,稀土的战略地位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同时我们认
为,中国在铁矿石、铝土矿、铜精矿等稀缺资源方面屡遭绑架的现实,逻辑上也将提
升稀土作为制衡砝码的重要性。我们推测,国家对稀土业的整顿将不再有名无实,形
势上的变化或并不显著,但实质性的内容未来有望得到贯彻。

 

近年来出台的稀土行业主要政策

2003-10 稀土金属与稀土氧化物出口退税分别自17%与15%降为13%
2005-05 出口退税取消
2006-04 中国政府宣布停止发给新的稀土开采执照

2006-04 2006 年稀土开采配额被下调20%
2006-11 对稀土矿产品、化合物加征10%出口关税。
2006-11 41 种稀土金属、合金、氧化物和盐类商品被列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2006-12 商务部宣布合格稀土产品出口商,家数自47 家减为39 家
2007-01 稀土矿和冶炼产品生产由指导性改为指令性计划,各省被限定开采量
2007-01 四川省政府宣布暂停稀土开采
2007-06 稀土精矿出口关税自10%提高为15%,稀土金属出口关税则为10%
2008-03 对南方稀土矿开采进行严厉整顿,取缔多家非正规稀土矿开采权
2008-08 2008 年整体稀土出口配额比07 年下降21%
2008-11 对钇、銪、镝、铽、钪等元素出口关税上调到25%,其他产品均上调至15%
2008-12 此前不征税的金属镝铁和钕铁硼追加20%出口关税
2009-01 2009 年{dy}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同比下降33%
2009-04 暂停受理稀土矿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申请
2009-04 2009 年稀土开采限额在2008 年基础上下降6%
2009-09 2009 年一般贸易稀土出口总配额同比下降3%
2009-09 2009 年外资企业稀土出口配额同比减少21%

 

出口管理仍是调控重点
2004 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稀土的出口管理,稀土的出口配额逐年下降。2009
年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只有2004 年水平的69%,而外资企业稀土出口配额则下降
到2004 年的58%。具备资格的稀土出口企业只有2006 年的不到一半。

稀土出口配额和关税的管理使得我国稀土出口量在2006 年以后呈现逐年快速下
降的情况。2006-2008 年期间,稀土出口以22%的年均速度递减。2008 年稀土出口
量为3.5 万吨,仅是2006 年出口量的61%。

资源保护并不是稀土出口管理的{wy}目的。除了定价权之争外,我们认为,引导
国外xx下游稀土材料企业移植到中国,以及中国稀土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
升级换代等,也是主要诉求。
近几年中国已初步建成了集科研开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稀土工业
体系,国外不少企业也将稀土加工生产线大量转移至中国。但综合而言,目前中国稀
土产业链总体仍处于上中游位置。尽管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sjlx},但真正处
于金字塔尖的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技术仍是我们的软肋。

 

收储是保护资源有效途径
通过收储调剂余缺,进而保护和调节资源价格,属于国际惯例,我国在国内稀缺
的资源方面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但稀土的国家储备,虽有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不断
呼吁,却始终没有付诸实施。
或者从宏观角度更为重视国家储备调剂余缺的作用,而忽略了收储是保护资源和
获得定价权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事实上,从2009 年年初开始,内蒙古、江西等地都有地方出面收储部分稀土氧
化物,也有部分大企业也开始尝试收储。但就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地方收储的效
果并不明显,与上升到国家资源战略高度的统一收储显然不能相提并论。
出于规避国际纷争和贸易摩擦的考虑,通过央企以市场化方式参与稀土收储或是
一种较好的选择。事实上,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通过国营公司进口的方
式对稀土资源进行收储,以此增强国家储备。

 

整合上游提升行业集中度
目前我国有稀土精矿生产企业20 家左右,稀土冶炼企业130 家左右,稀土金属
生产企业80 余家,总生产能力超出实际产量30%左右。稀土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最近
几年制约稀土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通过产业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xx恶性竞争,
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乃大势所趋。

受 2008 年经济危机影响,一些小企业被迫停产倒闭,加速了骨干企业兼并重组
的步伐。稀土资源开发上,国内稀土业基本形成了北有包钢稀土、西有江西铜业、南
以ST 有色和江西赣州稀土矿业为主的格局。而央企五矿集团和中色股份则目前主要
介入了南方稀土分离加工环节。
2007 年12 月,包钢稀土公司以2.68 亿元购得包钢集团的稀土企业国有产权,
开始从源头控制稀土资源,并收编区域内的多个稀土企业。2008 年12 月,由包钢稀
土牵头,8 家企业发起共同组建的稀土国贸公司成立,拟通过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收
购、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模式,提升北方稀土的集中度。
2004 年底,赣州市政府整合辖下8 县的稀土采矿权组建国有赣州稀土矿业有限
公司,负责对市内的稀土资源实行统一开采,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以及稀土工业招
商引资和对外合作。
2008 年,江铜集团出资4.3 亿元取得四川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的采矿权。江铜
集团拟建设以稀土深度加工和应用产品为龙头的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三位一体的
生产基地,打造稀土产业高科技基地。该项目已于2010 年1 月8 日开工。
2009 年1 月,广晟有色将其下属5 家钨矿企业、8 家稀土开采、冶炼、加工企
业和1 家销售企业进行重组。通过整合构建了完整稀土产业链,并与梅州、河源、赣
州、韶关等地签订相关合作框架协议。
2008 年,五矿有色金属联合赣县红金稀土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公司共同发起
设立五矿(赣州)稀土公司。拟在5 年内投资20 亿元,力争在赣州建设全球{zd0}的
稀土企业集团,并实现上市。
2008 年8 月,中色股份与江苏卓群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盛昌稀土材
料公司及新丰县丰源开发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色南方稀土”公司,预计总投资4.73 亿
元,建设7000 吨/年的稀土分离项目。该项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境内,临近稀
土矿源产地。
此外,厦门钨业已宣布与龙岩工贸合资设立龙岩市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福建
龙岩地区已探明的8.4 万吨稀土矿;而其他包括甘肃稀土集团和山东微山湖等目前面
临一定困难的稀土公司或也将与大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或合作。

 

国际矿山难撼中国主导地位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将稀土列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原料和国家战略元
素。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建议美国政府在未来储备稀土金属,而美国国会也于
2009 年10 月通过了相关的法案,要求五角大楼在2010 年4 月前做出稀土供应情况
分析的报告。
2009 年,因预期中国将大幅减少稀土出口,引发欧美日等工业国的资源担忧。
与我们历次行业策略报告的一致逻辑是,作为全球稀土的主要出口国,中国有条件将
稀土作为一种资源制衡手段,以此化解在其它稀缺资源领域遭受遏制的境遇。
出于摆脱中国对稀土资源垄断的考虑,国外一些新的稀土开采项目酝酿上马。这
些项目主要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但目前绝大部分还处于勘探或者可行性
研究阶段,预期投产时间一般要到2011 年以后。

我们判断,这些计划项目如期投产并非易事,其主要问题是:大部分项目尚不能
明确证明其储量是否符合预期、配套冶金能力是否具备、是否可以取得相关地区和环
保等部门允许等等。不容忽视的是,对这些国际项目而言,单一稀土产品供需不平衡
的难题同样难以回避,而冶炼分离专业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也将困
扰项目的顺利推进。
一般而言,国际上生产成本比中国主要生产企业平均高60%左右。美国老牌的稀
土精矿生产企业MolyCorp 正是基于成本原因,于1998 年关闭其分离厂,而后于2003
年停止稀土开采。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方面主导地位难以撼动。即使乐观假设,到2014 年这些计
划项目全部顺利投产,也只能提供相当于目前1/3 的全球稀土需求,而这里尚未考虑
新能源产业兴起而致稀土需求增加的数量。

 

中短期可见的稀土行业变化
“稀土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2009 年8 月,国土资源部网站引用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的发言指出,工信部已研
究编制了《2009-2015 年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目前正在征求国务院意见,力
求早日颁布执行。业界估计规划草案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资源开采控制:严格执行指令性计划,2009-2015 年,每年稀土精矿总体规模为
13-15 万吨,冶炼分离企业产量为12-15 万吨。
实施出口管理:未来6 年,出口配额总量每年将控制在3.5 万吨以内,同时调减
初级产品出口比例,鼓励稀土新材料和应用器材产品出口;限制铕、铽、镝、铥、镱、
镥等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禁止各类稀土矿产品、混合氯化稀土、混合碳酸稀土等
稀土盐类产品出口。
提高准入门槛:2009-2015 年,不再批准新的稀土矿采矿权;新建冶炼分离企业,
由省一级核准转为工信部核准,取消市级应用加工企业审批权;并规定规模1 亿元以

上的加工应用项目须报工信部核准。
产业兼并重组:从技术、环保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对现有稀土企业筛选,达不到要
求的强制淘汰。冶炼分离企业由100 家减为20 家。扶持大型企业,鼓励稀土产业的
联合重组,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外企向中国转移加工产能
由于国外稀土资源开发存在相当难度,且距离投产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过
去几年,国外的稀土中游和下游消费企业更多地选择了将生产地转移至中国的方式,
来降低其原料供应上的风险、同时控制成本。

 

国外主要稀土材料生产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情况

法国罗地亚包头罗地亚和江苏溧阳罗地亚两家公司,生产盐和氧化物。
加拿大 AMR 公司与江阴市稀土材料厂合资江阴加华,生产高纯稀土氧化物
加拿大 AMR 公司与淄博世佳经贸公司合资成立淄博加华新材料公司
日本昭和电工 在内蒙古包头和江西赣州各有一家合资企业
日本精工爱普生 钕铁硼生产线全部移至中国
日本三德金属工业公司 在包头有两家合资企业,包括包头三德电池材料公司
日本清美化学公司 与日本三菱、包钢成立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公司
日本 Neomax 在江西成立合资稀土冶炼企业
日本 TDK 在广东东莞建立钕铁硼加工基地
美国麦格昆磁 在天津建立粘结钕铁硼磁体快淬粉基地
芬兰 Neorem 在宁波建立磁体后加工基地
德国 VAC 与北京中科三环成立合资的三环瓦克华磁性器件公司

 

稀土市场的中国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稀土中下游材料企业在中国投资设
厂,加快了中国国内稀土消费规模的扩张速度,客观上加强了中国稀土企业的渠道优
势,降低销售成本和市场风险。
随着中国稀土产业政策,如出口配额和关税管理的落实和趋紧,以及外界对未来
中国禁止部分稀土元素出口的担忧,相信国外稀土消费企业向中国转移产能的进程有
望加速,我们认为这将促进全球稀土消费,并推动中国稀土产业的升级。
中国正形成自有技术体系
现阶段稀土业的利润集中在其产业链的后端。在“稀土精矿—碳酸稀土—氧化钕
—金属钕—钕铁硼永磁体”这条产业链中,其附加值的比例为1:2:17:28:52;
而在“稀土永磁体、储氢材料—稀土永磁电机、镍氢动力电池—混合动力车”这条产
业链中,其附加值比例为1:9:16。
稀土价值的的真正体现需要要形成“原材料—中间产品—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
链。但是稀土的深加工和下游应用是我国稀土业的软肋,我们认为,走精深加工之路
必须解决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这是中国稀土业实现良性发展,参与国际化竞

争的前提条件。
虽然在诸多技术领域我们与美、日等国家还存在差距,但可喜的是,我们注意到
中国稀土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包钢稀土研究院以及国内各高校等
研究机构在稀土加工技术领域取得不俗的成果。

 

近期中国稀土领域重要专利简列

北京大学各向异性稀土永磁材料及其磁粉和磁体的制造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 掺杂稀土的镓锗铋铅发光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稀土粘结磁体的制备方法
包头稀土研究院 大尺寸等直径铬酸镧发热元件成型工艺的研究
包钢稀土 MH-Ni电池高容量稀土-镁基储氢合金及其制作方法
中科院长春化学所 分子量分布可控的稀土顺丁橡胶的制备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 提高钕铁硼永磁体磁性能和耐蚀性的方法

2010 年供应紧张或现端倪
全球经济的见底回升,有望促进稀土需求的回暖。而随着新能源产业化的推进,
以及上游资源环节集中度的提高,我们认为,2010 年有望成为供应紧缺趋势的开端。

资源价值在供应趋紧后显现
资源价值重估的背景在于:1、稀缺资源的价值将在供应趋紧后真正显现;2、行
业利润在产业链各环节分配严重不均衡;3、稀土价格历史涨幅明显滞后。
过去 10 多年稀土的价格涨幅相比其他金属是非常有限的。2003 年至2009 年,
除氧化铽和氧化镝价格分别上涨40%和150%之外,其它主要稀土氧化物价格基本没
有增长。即使与1995 年相比,主要稀土氧化物价格也没有太大变化,而同期伦敦金
属交易所综合价格指数LMEX 上涨近170%。

 

下游的价格耐受力令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重新分配成为可能。

以消费产品电动自
行车为例,每辆电动自行车用350 克钕铁硼,其中稀土钕为86 克。如果按钕20 美
元/公斤计价,钕铁硼40 美元/公斤计价,电动自行车售价290 美元,其中钕铁硼磁体
花费14 美元,而钕的花费仅有1.72 美元。钕在钕铁硼和电动自行车价格中的比重分
别仅仅为4.3%和0.6%。
一辆混合动力车需要使用288 克钕和44 克稀土镝。如果钕价格为20 美元/公斤,
镝价格为110 美元/公斤,则需花费5.76 美金的钕和4.84 美金的镝,即稀土金属价值
10.60 美元/辆。若混合动力车卖2 万美元,稀土比重只有0.05%。
近期上市的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应用轻稀土元素制成稀土锌铝合金
和多元合金材料,取代传统的镀锌技术处理生产各类钢丝和钢绞线,作为其核心技术
的稀土添加剂在其产品中的成本比重不到3%。

 

行业投资及稀土资源类公司
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稀土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有望成为契机,稀土产业将呈现出一方
面需求爆发性增长、而同时供应有序收紧的积极局面。
我们认为,伴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稀土行业将进入长期景气周
期,而今正处破局前夜。
基于历史数据测算的盈利、估值,难以反映产业即将面临的巨变,未来的高增长
存在逻辑上的较大可能性。
维持稀土子行业的“增持”评级
包钢稀土
包钢稀土是全球{zd0}的稀土生产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矿产品生产能
力占全国的约65%。公司基本实现了从稀土选矿、冶炼、分离、科研、深加工到应用
的完整生产体系,具备了稀土永磁材料、贮氢材料、抛光材料、发光材料等新材料产
品的生产能力,并在逐步拓展到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领域。背靠自治区政府,公司通
过统购统销的销售模式和建立原料战略储备的手段整合了北方稀土市场,垄断地位进
一步凸显。

我们预测公司2009-2011 年EPS 为0.06、0.33 和0.47 元/股,作为全球稀土业
龙头,预期公司有望{zd0}程度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维持“增持”评级。
相关报告:
《包钢稀土:致力于打造完整产业链》(2010/03/03)
《包钢稀土:期待“反周期”的增长》(2009/02/25)
《包钢稀土:新技术、新需求、新时代》(2009/01/12)
厦门钨业
厦门钨业目前拥有5000 吨/年稀土分离能力和3000 吨贮氢合金粉生产能力。公
司在福建长汀建设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永磁材料等下游产品项目,未来将使公司形
成电池材料以及节能灯的完整产业链。公司于去年与龙岩工贸发展集团合资成立稀土
开发公司,未来有望成为福建省龙岩地区稀土资源的整合者,而当地稀土资源主要是
价值更高的中重型稀土。
现阶段公司稀土业务尚未成为利润主力,我们预测公司2009-2011 年EPS 为
0.31、0.52 和0.69 元/股。
相关报告:
《厦门钨业:房地产业务挑大梁》(2009/11/01)
《厦门钨业:虽在低点,但在恢复》(2009/04/30)
《厦门钨业:力保主业份额,布局新能源材料》(2008/11/11)
ST 有色
ST 有色是广晟有色集团与海南兴业聚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置换而成立的公司,
控制了广东省所有的稀土采矿权证,是省内{wy}合法的稀土采矿权人,在我国南方离
子型稀土矿整合布局中也享有重要地位。公司旗下的八家稀土公司虽然目前盈利状况
一般,但从未来规划来看将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前景乐观。(因我们的研究
尚未重点覆盖,暂无盈利预测和研究报告。)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行业研究有色金属稀土:破晓时分100309武汉股票开户武汉免费开户武汉低佣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