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家乡

这就是我的家乡

2010-03-04 01:22:03 阅读5 评论2 字号:

本来按照公有制的话,矿产资源村民都有份,可现实却是没分, 采矿之后的坍塌却要村民承受 ,艾…………
  
  
  自11月28日以来,白果镇国光村百余亩良田出现不断下陷的险情,水井干涸、房屋裂缝、倒塌、马路开裂。据衡山县政府{zx1}统计,白果镇受灾面积约150亩,区域内房屋受损32栋,损坏严重房屋12栋,145人受灾。
  
  白果镇国光村发生严重地质灾害事故后,衡山县迅速启动《衡山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成应急抢险队伍,紧急赶赴现场处置,迅速疏散了危险区域内群众,并给受灾群众每户发放了200元临时安置费,灾情观察期间(10天)每人每天按照2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费。观察期内新增受灾居民每户发放200元临时安置费。
  
  白果镇镇长阳慰伦介绍,对于受灾居民临时住房安置,县、镇两级政府组织安全鉴定评估专家,对区域内房屋逐户鉴定,开裂严重不宜居住必须拆除的,暂时安置到县石膏矿二工区内。房屋开裂灾情观察期内不能居住的,建议投亲靠友自行安置;不能自行安置的,由白果镇和国光村联系灾害区外的农户分散安置。
  
  记者日前在国光村看到,不少房屋受损严重,歪歪扭扭,倾斜严重,屋内的墙壁爬满了一条条巨大的裂缝。国光村的部分农田,也在灾害发生瞬间下沉,田中间的巨大裂缝触目惊心,有的农田甚至在原有基础下沉了1.5米左右。记者在一块农田中看见,灾害发生当天用来测量裂缝宽度的两根竹竿之间的距离,已经从几厘米扩宽到几十厘米。
  
  国光村村民向记者反映,位于白果镇范围内石膏矿厂大肆开掘是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事故的主要原因,导致国光村地下几十米处“几乎被掏空”,造成村中地表下陷,地下水流失。
  
   衡山县白果镇是远近闻名的石膏矿富集区,开采石膏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发生地表塌陷事故的区域正好位于衡山县石膏矿上面。衡山县石膏矿一共3个工区,从1958年就开始开采,一直到2009年5月,县政府彻底关闭了这个矿的一、二工区。同时关闭的还有附近的曙光石膏矿、棠兴石膏矿、江东石膏矿等3个民营石膏矿。白果镇虽然石膏矿藏丰富,但是地表的构造比较薄,并不适宜石膏矿大规模开采。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这就是我的家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