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没看花灯,也没看成舞狮子,因为一直在下雨,但下雨并不妨碍一项运动,那就是户外的岩降,我是从悬崖上往下降,这是为另一项更惊险的溪降运动做准备的。
溪降,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户外休闲活动,指的是在悬崖处沿瀑布下降的运动,进入峡谷溪流中体验大自然。其实溯溪与溪降也是登山运动中的一个训练科目。1996年6月由法国探险家克尼格介绍至我国。溪降运动发源于欧洲,关于溪降,欧洲人与美国人的叫法不一样,前者把它叫做“canyoning”,后者则叫它“canyoneer”。与溯溪运动方向相反,溪降是由上游向下游,由瀑布主体缘绳下跃,或顺水滑降。溪降更重于娱乐性,是适合于普遍开展的大众户外休闲运动。只要你身体健康,足够的自信,溪降其实感觉妙极了,可惜很多人还没尝试过这个项目。
这项运动除了常规的登山鞋,头盔等普通用具以外,我想介绍两种溪降运动专用的东西,那就是下降器通和专业溪降静力绳。下降时所用到的工具都是8字形的,但是同样的8字形器具还有很多不同的具体形状,带有棱角的比那种xx浑圆的8字形更实用。一个人一般要配两套8字形器下将器,另一套是备用的。专业溪降静力绳(干绳):在溪降运动中只使用的一种绳索,据说它的{zd0}延展度可达4
%到6% ,这种专业绳索的直径通常为9 -10
毫米。拉力达2000-3000公斤,防水防冻。目前国内登山绳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视不同的品牌每米登山绳需上百元到千元人民币之间,而且使用寿命有限,这笔花费是开展此项探险活动所需的较大的投资。好在我们昨天参加活动的那个领队是个慷慨的户外迷,常常无条件的提供给像我们这些想尝试的新手,那绳子有几百米长,轻便而且结实,但打湿水后就很重了。昨天一共做了三次下降,一次比一次有感觉,但做{dy}次时出了个小小的意外,全队人都为我捏了把汗,{zh1}我当然是化险为夷,这项活动就是有惊无险。
在小雨中,我独自到达训练基地,其实就是运动人自己在野外合适的地方找的一个悬崖,就在我市水上公园旁边的一座山下,那儿共有分为高度不同的五个级别,我一去领队就要我试试{zg}的那一处悬崖,一个笔直的40多米的悬崖,与芙蓉镇的那个瀑布有得比,我心里在打鼓,那时北风呼呼的吹,连喊话上面也听不见。我当然先在旁边观摩了一会儿,看前辈是如何下来的,他们简直就是在跳伞,或坐电梯!没想旁边还来了市电视台的两个记者,来现场拍摄这种运动,我很不幸被选为入镜者,专门以我为视角来拍摄整个从不会到会的新人。现在的记者在运动人到处活动,因为今年就要在我市开省运会了,媒体当然要大肆宣传和推广本市的体育活动。
不一会儿,在看完老运动人的演练和解说后就该我上场了,我的妈呀,爬上那个山头我就喘气了,站在上面往下望够怕的,幸亏没有恐高症。我自己按程序逐一穿上保险工具,队长讲授了要领,临下降时他还告诉我,我这是双保险,但我当时还是有点怕,虽然看似坚定,幸好记者只在山下拍摄。没想到{dy}脚就由于没经验没有蹬住山体,人一下子头就向着山下了,这{jd1}是错误的姿势,人身子应该时时保持在在脚的上方,我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上下的保护人员也有点慌神,山头风太大,不好控制,但我立刻xx下来,调整好姿势,又继续了,他们看着我挺勇敢,也放心了,小心翼翼的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第二步就很稳了,接下来的如他们预期的,我完成了整个过程,还没等我解下装备,那个记者就马上现场采访了,问我是不是出了点意外,怎么解决的,我胡乱的说了几句,面对镜头有点没底呀!有了这次的经验,我马上决定再做一次,第二次非常顺利,而且一点儿也不害怕了,第三次都能做几个漂亮的动作了,而且很有节奏,受到了众人的夸奖。她们只拍了我的{dy}次尝试,临走前,编导还要得我的号码,说是在电视台播出前给我打电话,可惜,没有照片留下,因为下着雨。
回来后四肢酸痛,很久没这样运动了,我想,接下来我会尝试通过绳索上山了,期待五六月份会有真正的降溪经历。过年长了几斤肉,要xx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