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大学,远离了家漂泊在外,一年最多才能够回去两次,尽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上学,外面的世界也是非常的精彩,可是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家乡的一山一草,想起家乡的邻里亲朋,想起佝偻着背辛勤劳作的父母。
外面的精彩不能够使我摆脱想家乡的前途,曾多次使我忧虑担心,越来越空壳化得农村越来越无生气,似乎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在走向死亡,每次看电视剧《乡村爱情》或《刘老根》时我都在羡慕说人家的农村真幸福!我的家乡的前途在哪里?在走向死亡的不仅仅是我所看见的一个两个农村,十里八乡的村子都是相同的境况可能程度有所差别。
原来我还感谢“家电下乡”感谢政府的惠农政策,在国家最危难的最紧急的时候还能够想到我们农民的生活,但是仔细想想却不是那么回事。分析如下:农民收入是随着改革逐步增加了,可是支出压力也相对增大了,到现在的公共物品建成的也就一个半死不活的合作医疗,但是貌似也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听家里爸妈说合作医疗已经入了四年了,该交的钱交,可是该给补得该给顶替的从来没有见过踪影,总是说没事的短不了你的,这么大的国家政策我们怎么敢私自贪污挪用呢?农村的养老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还是靠子女来解决,农民手里的钱储蓄的可都是救命的钱,平时的时候都分外的节俭,为的是应急用,一个农民一生的大事情无非就这么两件: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养老交给自己的子女。美国式的消费文化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花下辈子的钱圆今生的梦!这东西对中国农民不适用,他们的那种方式不是也出问题了?总统也跑到全世界去借钱,特别是我们中国,外汇储备非常丰厚。他们的配套制度非常的完善,如果单纯的对我们的农民宣传单一的信息,造成一种错觉,刺激农民的消费欲望,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已经有一种苗头,村里去年冬天有十几对新人结婚,都竞相的攀比新房置办,家具购置。我走访了几家,都安装了土暖气,还安装了空调,买了纯平电视,洗衣机,电冰箱有的还买了电脑(没有上网),我没有反对新人的家里应该比父母那一代的老三件应该进一步,可是说实话在农村里空调,冰箱{jd1}是纯属多余,特别是一个月电费都不到10元钱的家庭,这些东西买来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在乡邻里不丢面子罢了,除此之外没有再多的用途。
农民手里还是应该握有一定积蓄的,煽动起来的宣传广告一旦起了作用,再加上乡邻之间的面子问题,那么真的会拖垮农民的经济。小农经济在未来的几十年是很难改变的,除非农民的收入能够有快速增长,但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我希望这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来的不可过快过急,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这种道路的选择应该交给农民自己,要相信我们的农民也是非常的有理性的,特别是经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