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引用引用中国古代乐器大全(附图)

引用 引用 引用 中国古代乐器大全(附图)

2010-03-12 07:36:20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引用


 

引用


 

引用


热瓦甫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热瓦甫是一种弹弦乐器,深受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喜爱 。热瓦甫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新疆和国内外的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维吾尔族人民在他们原有的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乐器的长处,创制出了一些新乐器,热瓦甫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并且一直流传到今天。 

  

    热瓦甫多为木制,它的外形很独特,上部分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面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 

  热瓦甫有3根弦、5根弦、6根弦、7根弦、8根弦和9根弦等不同的形制,通常用最外面的一根弦演奏旋律,其余的弦作为共鸣弦。 

  热瓦甫发音响亮,音色鲜明、独特,表现力非常丰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演奏热瓦甫,不论坐着还是站立,身体都要端正,肩部要保持平正。演奏者把琴横放在胸前,琴箱放在右肘弯的中间,左手的虎口托着琴杆,手指按弦取音,随着右手中的拨片弹拨琴弦,这种乐器发出优美的乐音。 

  热瓦甫的形制十分多样,虽然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这三个民族都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但是他们的热瓦甫不仅在种类、形制等方面有一定差别,而且在名称上也有所不同。在塔吉克族,人们把热瓦甫称为“热布卜”,这种乐器多用杏木制成。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和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在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音柔和,音量较小,音色委婉细腻。乌孜别克族热瓦甫虽然和喀什热瓦甫的外形近似,但是音量和音色却有所区别。这种热瓦甫,音量较大,音色明亮、浑厚。

柳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柳琴属于琵琶类弹拨乐器,因使用柳木制作,外形也类似柳叶的形状,因而 被称为柳琴,或“柳叶琴”。柳琴的外形和构造与琵琶极为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土琵琶”长期流传在中国山东、安徽和江苏一带的民间,用于伴奏地方戏曲。 

   柳琴不仅在外形和构造上与琵琶相同,演奏方法也和琵琶一样,只是演奏时用拨子弹拨。演奏柳琴时,演奏者要端坐,将柳琴斜放在胸前,左手持琴,手指按弦,右手把拨子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弹拨琴弦,姿式非常幽雅。 

  1958年底,王惠然和乐器厂的师傅一起研制成功了{dy}代新型柳琴--三弦柳琴。三弦柳琴由原来的两根弦变成了三根弦,音柱也由7个增加到24个。跟土琵琶相比,新型柳琴扩大了音域,方便了转调,音色也由闷噪变得明亮起来。70年代,王惠然又研制出了第二代新型柳琴--四弦高音柳琴。第二代新型柳琴除了在琴弦和音柱的数量上又有所增加外,最主要的变化是用竹子代替了高粱杆,用钢丝代替了丝弦。这些改革大大改善了柳琴各方面的性能,丰富了表现力。从而使柳琴结束了200余年来仅仅作为伴奏乐器的历史,走上了独奏乐器的发展道路。 

  今天,柳琴在中国音乐表演的领域里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民族乐队中 ,柳琴是弹拨类乐器组的高音乐器,有独特的声响效果,常常演奏高音区重要的主旋律。由于它的音色不易被其他乐器所掩盖和融合,有时还担任技巧性很高的华彩段落的演奏。另外,柳琴还具有西洋乐器曼陀林的音响效果,与西洋乐队合作,别有风味。

古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在古代被称为"琴"或"瑶琴",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远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创制了古琴。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圆润清脆,音响细腻,丰富多变。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讲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点上香柱,然后双腿盘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鼓琴时,用左手拨弹琴弦,右手按弦取音,演奏时xx靠琴徽来标记,音准要求非常严格。 

中国古代文人与古琴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表明,中国文人一直是古琴音乐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古琴的创作、演奏、赏析和传播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琴的制作是非常讲究,是一门专门的艺术。唐、宋时期是古琴制作的黄金年代,出现了许多工艺精巧、音色优美的珍品。但古琴的制作已失传多年,一些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琴,由于多为演奏家自制,各部件的位置和尺寸都不统一 。近几十年来,中国恢复了古琴的制作,并对它进行了改良,使这一古老的乐器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古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喜怒哀乐的情感和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古琴上 都能生动地表达出来。古琴的演奏形式很丰富,可用作独奏,和箫合奏,还可以为古歌的演唱来伴奏。在现存的琴曲中,有近一半是专门用来伴奏的琴歌。

伽倻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古老乐器,流行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伽耶琴的外形很像汉族的古筝,它和古筝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史书记载,在公元500年前后,朝鲜古代国家伽耶国的国王模仿古筝制造了一种弹拨弦鸣乐器,朝鲜族人民把它称为伽耶琴。 

  伽耶琴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伽耶琴的琴体是用 整根的原木刳成的,琴尾呈羊角形,因为没有底板,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经过若干世纪的流传和改进,朝鲜族人民吸收了其它民族同类乐器的优点,终于创制出民族特点鲜明、性能良好的伽耶琴。现代伽耶琴提高了音量,音色也更加丰富。朝鲜族人民对制琴材料的选择上非常讲究,琴的各个部位选择不同的优质木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伽耶琴又有了新的改进。乐器制作者们相继研制出了18弦伽耶琴和21弦伽耶琴。特别是后者,不仅加大了共鸣箱,还采用朝鲜族特有的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做琴弦。这种伽耶琴音响宏亮,音色优美动听。 

  伽耶琴不仅音色动人,演奏的姿势也非常幽雅。演奏伽耶琴的时候,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取音,它可以演奏双音、和弦以及简单的复调音乐。伽耶琴的表现力相当丰富,通过演奏者纯熟的手法,能表达出人们喜悦、愤怒、悲哀等不同的情感,还能奏出雄壮、激昂的宏伟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过去,伽耶琴的演奏者以男性居多,随着这种乐器逐渐成为朝鲜民族最主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女子弹奏者越来越多。 

  伽耶琴可以独奏或重奏,主要用于集体弹唱,并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在朝鲜族有一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叫做"伽耶琴弹唱"。演出的时候,十几位身穿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女子在舞台上一字排开,将伽耶琴的尾端放在地上,首端放在右膝上 ,左手按弦,右手取音,表演者边弹边唱,歌声与琴声交融,优美动听。

火不思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火不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根据译音的不同,人们又叫它“好比斯”、"和必思"或"琥珀词"等,都是“琴”的意思。公元前一世纪初,中国北方民族参考古筝和箜篌等汉族乐器,创制出了这种新型乐器。 

  传统的火不思形状很象一只饭勺,琴身长90厘米,琴头弯曲,琴柄笔直。圆形的共鸣箱上蒙着蟒皮,张有三根至四根琴弦。由于它的琴杆较长,共鸣箱较小,琴箱蒙有皮膜,音色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风味。火不思的演奏方法和其它弹拨类乐器基本一样,演奏者竖抱着乐器,用左手按弦,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弹拨琴弦。火不思的发音清晰、明亮,音色柔和优美,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火不思的名称最早见于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史书《元史·礼乐志》当中。当时,火不思被列为{gjj}乐器,经常在盛大宴会上演奏。后来,它又流传到民间。元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汉族统治者虽然继承了许多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但是火不思却被他们排除在{gjj}乐器的行列之外。到了十七世纪的清代,由于蒙古族的风尚再度盛行,火不思再次被列为{gjj}乐器。当时,除了在宴会上演奏火不思之外,清朝的皇室成员们还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五的大朝会以及围猎时演奏火不思。 

  由于种种原因,清代后火不思渐渐失传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他们参照出土文物研制出了新型火不思,使这一古老的乐器重获新生。新研制出来的火不思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外形设计xx符合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琴头的顶端像一只箭筒,上面雕刻着一张满弓。扁葫芦形共鸣箱比传统火不思的琴箱增大了将近两倍,上面不蒙皮膜,而是采用质松纹细的桐木板。以此来增加了乐器的音量。新型火不思还借鉴了某些弦乐器的设计方法,在琴箱中增加了音梁,使发音更加集中,音响也更加宏亮、浑厚。另外,设计者为了发挥火不思的民族特色, 还在琴颈的指板上粘嵌了20多个骨质的琴品,使总音域达到了四个八度。

东不拉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东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在一些哈萨克族家庭里,甚至一家老少都能弹上几曲。在哈萨克语中,东不拉有特殊的含义:"东"是乐器弹奏之声,"不拉"是给乐器定弦的意思。 

  东不拉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它就在中国的新疆流传了。 

  东不拉的琴身为木质结构,它的形状就象一把放大了的勺子。最早的东不拉制作非常简单,民间艺人把一整块木料砍成勺子形状,装上面板,拉上两根羊肠作为琴弦,再在勺把儿上装上9个音品,"东不拉"就制成了。东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民间xx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哈萨克人有了它,外出放牧的时候再也不孤独了。傍晚回到家,人们弹奏着东不拉,载歌载舞,与家人共享欢乐。 

  东不拉可以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表现力非常丰富。东不拉的演奏方法和大多数弹拨乐器一样,把琴斜着放入怀里,左手持琴,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弦,右手用中指和大拇指拨弦。运用东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阮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阮是中国的一种弹拨乐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做“秦琵琶”。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的秦国时期,人们给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弦制成弹拨乐器,叫作“弦鼗(tao)”。后来人们又参考筝和筑等乐器,创制了一种比“弦鼗”更为先进的乐器,称为“秦琵琶”,它就是“阮”的前身。 

   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有一位叫阮咸的音乐家,非常善于弹奏这种有圆形音箱的“秦琵琶”,由于他的演奏技艺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人们就渐渐用他的名字“阮咸”来称呼这种乐器了。不过,阮咸简称为阮是从一千年前的宋代才开始的。 

阮的外形很简单,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个部分组成。琴头一般装饰有中国传统的龙或如意等骨雕艺术品,两侧装有四个弦轴。阮的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阮的结构原理、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技法和琵琶都有很多相同之处。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民族乐器的重视,音乐家们还对阮进行了改革,研制出高音阮、中音阮、次中音阮和低音阮。 

  高音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乐队中常担任主旋律的演奏。 

  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和插曲,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部更为丰满。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与西洋乐器中的大提琴比较相似,在乐队演奏旋律时,它常与中阮作八度结合,以加强中阮效果,最适宜映衬抒情的旋律,演奏单音或和弦时,能加强节奏,烘托出乐曲热烈奔放的效果。低音阮发音深沉而低侯,犹如西洋乐器中的低音提琴。

箜篌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箜篌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618--907)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这件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它的结构比较完善、科学,音响具有民族特点,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 

  中国古代流传的箜篌是卧式箜篌和立式竖箜篌。新型雁柱箜篌,是根据古代立式竖箜篌的基本造型研制而成的。新型雁柱箜篌的外形跟西洋竖琴比较接近,但不同的是它有两排琴弦,每排张有三十六根弦,每根弦都由人字形的弦柱支撑在共鸣箱上,这种弦柱的形状看起来很像天上飞的大雁的队形,所以这种箜篌就被称为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表现力十分丰富,既可以演奏古今民族乐曲,又可以演奏竖琴曲。由于左右两排弦为同音,等于是两架竖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它还可以左右手同时在音色最美的中音区奏出旋律和伴奏,这也是其它乐器所不能比拟的。另外,雁柱箜篌在演奏揉弦、滑弦、颤音等演奏手法上,都有独到之处。

【拉弦乐器】

板胡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板胡又称作“梆胡”、“秦胡”等,它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zd0}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 

  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但也有区别,主要区别在琴筒上。板胡琴筒的前口不像二胡那样蒙皮,而是用桐木板,这就是板胡发音的关键。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新品种加入了“板胡家族”。其中有中音板胡、高音板胡,三弦板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都是“板胡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板胡形制的发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并为民族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马头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早在十三世纪初就在蒙古族人民当中广泛流传了,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东部地区则叫做“潮尔”。 

  马头琴的共鸣箱是正梯形的,琴杆上端雕刻着马头。这是马头琴的基本造型也是马头琴名称的来历。马头琴的琴弦很特别,它是用几十根长马尾合成的,两端用丝弦结住,系在琴上。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特别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早期的马头琴,是由马头琴乐手自制自用的,由于音量比较小,因此只适合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乐器制作者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造,这种经过改造的马头琴,音域得到扩大,用尼龙弦代替马尾弦,使音量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持了传统马头琴原油的柔和、深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改良后的马头琴已经xx适用于舞台上和室外演奏;它不仅能够拉奏,而且还可以拨弦弹奏,成为蒙古族最主要的独奏乐器之一。 

  另外,乐器制作者还研制出了中型马头琴和大型马头琴,这两种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相当于西洋拉弦乐器当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一来,马头琴“家族”就形成了一个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乐器组,充实了中国民族乐队。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改造和创制的新型马头琴在外表装饰上仍然保持了蒙古民族的特点,在琴身上绘有民族特征的图案,风格古色古香,雅致大方,从外观上看,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擂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擂琴又名"雷胡",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的一种拉弦乐器。 

擂琴是中国民间艺人王殿玉在坠胡的基础上改革成的。王殿玉是山东省郓城县人,他家境贫寒,自幼因出天花而双目失明。他曾拜师学习坠胡等民间乐器的演奏,由于他的天赋和刻苦学习,他能用坠胡演奏一些民歌和地方戏曲的唱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王殿玉对坠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加长了琴杆,加大了琴筒,并且在琴筒上蒙上适当厚度的蟒皮,这样,一种比坠胡的音量更大、音域更宽、音色更美的新乐器便在他的手中问世了1953年,这种乐器被正式定名为"擂琴"。 

擂琴由琴杆、琴筒、琴头、弦轴和琴弓等部件组成。琴杆、琴头和弦轴都是用硬木制成的。擂琴的琴头呈铲形,弦轴的表面刻有花纹,轴顶嵌有骨饰。擂琴的琴筒比较短,采用薄铜板制成。它的琴弓比二胡的琴弓长一些,上面拴着的马尾束也比较宽。另外,擂琴还有大小两种规格,大擂琴张钢丝弦,体长110厘米;小擂琴张丝弦,体长90厘米。擂琴通常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大擂琴的定弦不太统一,一般是根据演奏者的习惯确定的,音域可达三个半八度。小擂琴的定弦和音域与大擂琴相同,只是发音高了一个八度。 

和其它拉弦乐器一样,演奏擂琴也采用坐姿,演奏者把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两弦之间拉奏。擂琴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演奏者对琴弓的控制就有渐强、渐弱、慢弱突强、慢强突弱和大幅度变换弓法等技巧。擂琴的指法与二胡比较接近,不过,它大多是用食指和无名指按弦。 

擂琴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乐器。它的音域宽广、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它既可以独奏、合奏和重奏,又可以摸拟人声、戏曲唱腔,同时还可以表现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以及笙、管、唢呐、京胡、二胡、锣、鼓等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

牛腿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牛腿琴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主要流行在中国贵州、广西和湖南的侗族居住区,因为琴体细长、酷似牛腿而得名。传统的牛腿琴用一整块杉木制成,下半部分挖空,上面蒙上杉木或桐木面板 。它的琴颈比较宽,顶端的琴头呈方形,两侧各安装了一个硬木做成的弦轴,用来固定两条用细棕绳做成的琴弦。牛腿琴的琴弓用细竹子做成,上面系着一缕棕丝作为弓毛。 

与其它的中国拉弦乐器相比,牛腿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乐音是通过棕丝弓摩擦棕绳弦发出的,因此,牛腿琴发音纤柔,并且略带嘶哑的效果,音色别具一格,能够与人声密切地配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牛腿琴的演奏姿势和西洋乐器小提琴基本相同。演奏者把琴的尾端顶在左肩下方,左手托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但是它的音域比小提琴窄,演奏的时候只用一个把位,经常以五度关系定弦。 

牛腿琴在民间多为自制自用,所以制琴的材料和琴的大小各不相同。为了提高牛腿琴的表现力,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牛腿琴进行了不断地改造。改革后的牛腿琴,不仅扩大了共鸣箱,还在弦马一侧的面板上开了音孔,在面板和背板之间支上了圆形的木质音柱,增加了按音指板,并且用丝弦、钢丝弦和马尾弓代替了棕绳弦和棕丝弓。另外,有的乐器改革家还在牛腿琴的尾部安置了弯形的金属架,演奏的时候可以把琴体挟持在演奏者的腋下,使琴箱得以固定。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演奏者左手的负担,又丰富和发展了牛腿琴的演奏技巧。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占有重要的地位,常用于牛腿琴歌和叙事歌的伴奏。它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几乎每个侗族的男青年都有一把牛腿琴,每逢节日或农闲之时,他们便拉起牛腿琴,边走边唱,到亲戚朋友家去作客。据说,只要牛腿琴在侗乡一奏响,人们就会寻声而来,聚集一堂,拉琴歌唱,场面热闹红火。

 

牛腿琴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牛腿琴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拉弦乐器,主要流行在中国贵州、广西和湖南的侗族居住区,因为琴体细长、酷似牛腿而得名。传统的牛腿琴用一整块杉木制成,下半部分挖空,上面蒙上杉木或桐木面板 。它的琴颈比较宽,顶端的琴头呈方形,两侧各安装了一个硬木做成的弦轴,用来固定两条用细棕绳做成的琴弦。牛腿琴的琴弓用细竹子做成,上面系着一缕棕丝作为弓毛。 

与其它的中国拉弦乐器相比,牛腿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乐音是通过棕丝弓摩擦棕绳弦发出的,因此,牛腿琴发音纤柔,并且略带嘶哑的效果,音色别具一格,能够与人声密切地配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牛腿琴的演奏姿势和西洋乐器小提琴基本相同。演奏者把琴的尾端顶在左肩下方,左手托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但是它的音域比小提琴窄,演奏的时候只用一个把位,经常以五度关系定弦。 

牛腿琴在民间多为自制自用,所以制琴的材料和琴的大小各不相同。为了提高牛腿琴的表现力,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牛腿琴进行了不断地改造。改革后的牛腿琴,不仅扩大了共鸣箱,还在弦马一侧的面板上开了音孔,在面板和背板之间支上了圆形的木质音柱,增加了按音指板,并且用丝弦、钢丝弦和马尾弓代替了棕绳弦和棕丝弓。另外,有的乐器改革家还在牛腿琴的尾部安置了弯形的金属架,演奏的时候可以把琴体挟持在演奏者的腋下,使琴箱得以固定。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演奏者左手的负担,又丰富和发展了牛腿琴的演奏技巧。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占有重要的地位,常用于牛腿琴歌和叙事歌的伴奏。它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几乎每个侗族的男青年都有一把牛腿琴,每逢节日或农闲之时,他们便拉起牛腿琴,边走边唱,到亲戚朋友家去作客。据说,只要牛腿琴在侗乡一奏响,人们就会寻声而来,聚集一堂,拉琴歌唱,场面热闹红火。

 

高胡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高胡的构造、制作和用料与二胡基本相同,{zd0}的区别是琴筒较细。由于高胡产生的年代比较晚,因此,乐器制作家们在改造高胡的时候便少有顾虑和束缚。有的乐器制作家把早期高胡的圆形琴筒改为扁圆形状,使音量加大;有的乐器制作家还把两根弦的高胡改为三根弦,使乐器的音域向下扩展了五度。 

高胡的音色清脆高亢,犹如女高音。它的这一特点加上低音区圆润的特色,使它在乐队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中一般都给高胡配备相当重要的席位。另外,由于高胡有着特别丰富的表现力,适于演奏抒情、活泼和华丽的旋律。因此,它在乐队中经常以华彩的方式给乐曲的主旋律做伴奏,并且能把主旋律按照情感的需要加以装饰。

【口簧乐器】 

口弦 

 

口弦是中国乐器中体积较小的一种,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乐器。据说,早在公元前40世纪的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口弦演奏音乐了,那时候,口弦的名字叫做“簧”。 

  口弦的流行的地区非常广泛,它的品种也非常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的两种口弦;根据簧片数量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根据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两种口弦。 

  竹制口弦一般采用质地坚硬楠竹片削制而成,制作时,用锋利的刀子将竹片刳薄,在中间三面镂空刻出簧舌,然后把弦的片头削尖呈剑形,片尾截齐做弦柄。竹口弦的簧舌头部大而薄,中部窄而厚,舌的两侧削成斜面,与竹片的头部相连。弹拨片头时,利用竹片的弹性,可以使簧舌自由往复地振动发音。如果把几个竹片用绳子穿接起来,就制成多片口弦。多片口弦大多由2至5片音高不同的竹片组成,竹片的音高取决于簧舌的长短、宽窄和薄厚。 

与竹制口弦相比,金属制口弦一般是铜制和铁制的,常见的形状有树叶形和长条形两种,也有人用子弹壳制作过口弦。除了音色更加清脆、明亮之外,金属制口弦的体积上也比竹制口弦略小一些。 

  口弦不仅在形制和制作方法上颇有特色,在演奏方法上也非常别致。演奏者要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乐器的手柄,将簧舌部分放在两唇之间,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乐器的顶端,引起簧舌振动,发出明亮的声音。用丝线抻动的口弦的演奏方法更为独特,演奏者在每个簧片的{jd0}系上一条丝线,把线头套在右手指上,用手指牵线使簧片振动而发音。另外,为了增加共鸣和扩大音量,演奏者在演奏口弦的时候,双唇要向前突出,形成筒状。同时,他们还能借助口型的变化和控制呼吸等等方法,演奏出音色多变的乐曲。

【打击乐器】 

磬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

磬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謦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磬曾被称为“石”和“鸣球”。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 

  謦最早主要用在先民的乐舞活动中,后来 它和编钟一样,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征战和祭祀等各种活动的雅乐中。   

  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编磬是若干个磬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宫廷音乐。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地的编謦制造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    

  1978年8月,中国考古学家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编钟、编磬、琴、瑟、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乐器和大批文物。同时出土的曾侯乙编磬总共32枚,分上下两层依次悬挂在青铜磬架上。全套编磬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制成,音色清脆明亮。遗憾的是,出土时大多数断裂破碎,已经无法敲击发音了。1980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物理研究所合作,制成了曾侯乙编磬的复制品。它的发音和原编磬的标音基本相符,音色优美动听。    

  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制成了32枚一套的石编磬。1984年9月,苏州的民族乐器厂和玉石雕刻厂又用碧玉精制了一套18枚编磬。

 

编钟 

中国古代乐器 - 仰望菩提树 - 仰望菩提树img_maxwidth)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img_maxwidth;}">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国云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贵族的墓葬中,曾先后出土了许多古代的编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工艺精美,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另外,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中国出土数量最多、规模{zd0}、保存较好的编钟,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 

1982年,武汉民族乐器厂和武汉精密仪器铸造厂,根据曾侯乙编钟制成了一套仿古新编钟。这套编钟还根据舞台演出和现代音乐的需要作了一系列改革。全套编钟共24枚,每个钟可以发两个音,分三列悬挂。 

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楚商》。乐曲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被流放时的悲愤之情。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引用引用中国古代乐器大全(附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