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瑾与最早的筝赋

侯瑾与最早的筝赋   

        就目前所知,两汉魏晋六朝时期,赋筝的文章,在各类乐器赋中,数量最多,共八篇(依次是侯瑾、阮瑀、傅玄、顾恺之、贾彬、陈氏、顾野王、梁简文帝的《筝赋》)。这一干枯的数字,却生动地告诉我们:秦筝在这一历史时期成了文人学士们的中心议题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xx性。表现出从皇帝到朝僚大臣,从官府到民间,从学者到倡妓奴碑,从城镇到农村,筝都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乐器之一。这在其他乐器上是不多见的。也就是在这一雄厚的弹奏演出活动的群众基础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理论文章《筝赋》来的。

       从历史的视觉来看,我国最早的《筝赋》,应该是东汉侯瑾的了。

       侯瑾,字子瑜,敦煌人。桓帝时(147——167年在位)征有道与博士,他都辞而不赴。一生不仕,专心致志地在家乡从事学术活动。由于家境十分贫寒,无以致书,所以经常向他人借书来读,并手自抄录,计日以还,废寝忘食。有集两卷。从现存的他的《筝赋》可知,汉代的敦煌一带,秦筝是相当流行的,他本人也一定是个弹筝能手、行家,有着极高的弹奏技艺。不然,怎能写出那么好的《筝赋)来?

        赋云:

       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卑杀纤妙,微声繁缛。散清商而流转兮,若将绝而复续,纷旷荡以繁奏,邈遗世而越俗。若乃察其风采,练其声音,美武荡乎!乐而不淫。虽怀思而不怨,似《幽风》之遗音。于是稚曲既阕,郑卫仍修,新声顺变,妙弄优游,微风飘裔,冷气轻浮,感悲音而增叹,怆嚬悴而怀愁。若乃上感天地,下动鬼神,享祀祖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艺文类聚》卷四十四)

       侯瑾对筝的音乐特色与艺术风彩如此熟悉,他很可能就是一位有着高度修养与造诣的秦筝艺术家和理论家。关于秦筝的艺术理论,也应从侯瑾算起。他是秦地人,为秦筝艺术从理论与实践上都开辟了新的天地!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北魏以后陆续开凿的敦煌石窟中,有那么多关于秦筝的壁画,恐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敦煌一带出现的大批筝艺术家,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侯瑾的上述伟大成就。

  


郑重声明:资讯 【侯瑾与最早的筝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