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阴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虽然这时又有人提出“危机反弹”的可能,但至少眼前我们还没有太明显的“反弹”感觉,所以也没怎么看出有企业整天心惊胆战如履薄冰,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地作为着。那么危机时期,以及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都在忙着做什么呢?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哪一行业,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几乎都在干着同样的一件事——培训。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为什么偏爱培训呢?培训又能起到哪些立杆见影的效果呢?什么样的培训才是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呢?企业到底需不需要培训呢。。。。。。
一、盲目跟风
二、重形式
重形式轻内容有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应付形式,不知道培训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们还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做形式上的事情往往比做实事来得要积极的多、有激情的多、有兴趣的多。
笔者经常会听到中国的企业家这样说:“表面工作起码得做到位嘛!”。于是,没事空喊口号、说说大道理、做一些官僚味十足的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成了多数中国企业家们{za}干的事。特别是培训这档子事儿,不论有没有用,动不动就是什么“特训”、“颠峰训练”等等,而且参加培训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什么高层、管理层的领导,很少是为基层的技术工人、车间员工而准备。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企业不关心基层员工的生存和发展。总之,这重形式轻内容的培训往往并不能赢得员工们的称赞和支持,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情绪,给员工感觉这样的培训就是在浪费时间,既学不到东西,又花费钱财,还不如把培训的钱用在福利的发放上。
三、少作秀
如果明知不起什么作用的培训,还要坚持去做,那就只能说是企业在作秀,为的是博得同行的嘲笑。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深入基层,在岗位上多做点儿实事。那些激励人,能令人兴奋和产生热情的口号也好,言语也罢,只要定期捣腾一次就够了。
员工虽然处在企业的基层,但没有人是傻子,谁也不愿意有事没事的被折腾。至于培训的内容到底有多“实用”,或者说培训完了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笔者相信: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少作秀,多做实事,要想为企业的发展做长远的打算,就要深入基层,关心最根本性的东西,而不是{yt}到晚只做些让员工反感,又不能使企业有所发展的所谓“培训”。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