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5 10:48:45 阅读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zh1}一个农民工在哪?恐怕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疑问将会频繁提出。农民工减少,是中国经济优化的体现——它是对改革初期不均衡发展战略的修复,是对农民工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的修正。
从政治治理来看,保一方就业是地方政府官员的首要政治职责,但一些中西部地区整个县、整个市出现农民工集体性地向东部城市劳务输出,这些地方官员情何以堪?当然,棍子不能仅仅打在他们身上,造成这种“世纪现象”,根源在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使然。
随着中西部区域振兴战略的陆续提出,中国畸形的区域发展战略得到部分修正,中西部人群不再被动就业成为流动农民工。
农民工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减少,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人不东迁,东部的一些制造业是否要随人内迁?东部一些制造业是否会出现机器替代人的现象?东部农民工的稀缺,是否因此推动中国整体性的工资的增长?
面对这一新格局,中国经济准备好了吗?
提起现在的工作,侯国飞觉得很“憋屈”。
这位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的80后村民,他在江苏苏州顶为裕廊公司做普通工人有1年多了,每天工作11个小时,累得乏困。
该厂两班倒,每班12个小时,尽管从今年1月份开始,侯国飞的基本工资从去年的800元涨到960元,但是他仍然萌生去意。
“如果在家乡能找到类似待遇的工作,肯定会考虑回家乡工作。”2月24日在厂里上班时,度日如年的他说。
侯国飞高中毕业,属于第二代农民工。他回乡的想法,是目前千千万万打工者开始对所在工作采取“以脚xx”,进而导致大规模农民工荒出现的一个缩影。
来自各地劳动部门的统计,目前不只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的农民工缺口,连内地劳务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荒。
以四川{dy}劳务输出大市南充为例,该市总人口742万,农村劳动力346万,2009年在外务工农民工180多万。但南充市市委农村工作办主任谭伟告诉记者,今年春季南充本地企业的用工都十分紧张。目前,本地企业还缺2万名左右的工人,主要是机械制作、电子信息、服装鞋帽加工等制作业的技术工种,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业工人。
“大家总认为,南充是四川省{dy}劳务输出大市,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用工荒’,实际上早不是这么回事,目前别说30岁以下,就是45岁以下可以外出打工的农民,都很少很少了。”谭伟说。
这就奇怪了。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和人口学家都说适龄劳动力(16-65岁)的供给人口在2016年左右才达到{zg}峰,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全国性的缺工现象。
农民工到哪去了?
农民工在觉醒。血汗工厂要淘汰。
现在的评论总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什么时候才能全面一些呢?农民工外出打工,一直是双赢的事,农民将发动地区的信息、经验、资金带回了本地,农民和当地官员对此都有着广泛的正面评价;发达地区有了丰富的劳动力,经济发达后又被国家大量征税、甚至无偿调拨到欠发达地区,这有什么问题呢? 随着新问题出现,冷静分析处理就是了,不要一会儿帮腔农民工控诉、一会儿指责发达地区剥削欠发达地区,如此这般,挑起对立情绪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