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新加坡(ZT)_国际海运_中国物流运输网


【双城记】香港与新加坡比较, 知己知彼,始有胜算.
客观面对,不是盲目自以为是,自己是{zh0}的,勇於面对自己的弱点.才能面对竞争.
新加坡1990年前真的比香港差. 八十年代初期,如果私下谈论【共产党】会比国安机构【请饮咖啡】,因中国共产党於五,六十年代曾癫覆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当地政府十分抗拒中共, 共产党.
新加坡立国时,已有每十年的发展计划,远境. 其组屋 (政府屋),CPF公积金,工业,科技发展,...等发展得井井有条.
因其立国历史短,亦深知历史对国民重要,立国初期已开始保护旧文物,注重保育xx环境 包容华,马,印各式历史.
.........
到现在,肯定大部份状况新加坡比香港优胜.
新加坡愈来愈好,香港愈来愈差.
比较:
--面积与人口, 两者新加坡是香港的一半.
--新加坡是多种族社会,注重种族和谐,歧视绝不容许.
--新加坡背靠印尼庞大市场, 但有主动性,不似香港要顺从大陆.
--新加坡在印尼,马来西亚之间,存在敌对和合作问题,生存要有高度政治手段.
--新加坡政治独立自主, 政府有远见, 有每十年的未来规划. 香港的见事行事.不讲远境.
--新加坡十年前以国营【淡马锡】公司在杭州建立科技园, 再生水公司亦於十年前在大陆发展,?
--新加坡还有自己的制造业.
--新加坡和香港各有优势, 但主事者质数和抱负明显有别.
--新加坡的政府屋居民居住面积比香港的大若三陪, 基本支出, 居住,交通等比香港平很多.羡慕吗??
***有时间再补充.

香港与新加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两个城市属东南亚地区,相距2660km,飞机航行时间仅3小时40分。香港处于东经113.52—114.30度,新加坡处于103度,同属一个时区。香港处于北纬22.9—22.37度,而新加坡处于北纬1度,由此新加坡属热带,香港属亚热带。香港的气候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每年平均雨量2214.3mm,2003每日平均气温23.9摄氏度,新加坡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降雨量2134mm,每日平均气温为24.7—31.3摄氏度。香港人口密度为6250人,新加坡5900人/km2.。两地自然资源都很贫乏。两地都属华人社会,香港华人占95%,新加坡华人占76.9%。回归或独立前两地都是由英国人管治,两地有相似的历史和文化。两地之间明显的差异是:香港面积为1100km2,新加坡为659.1km2,约为香港的60%。香港人口672.5万人,新加坡为389万人,也只是香港的58%。另一较重要的差异是:新加坡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经济方面,香港与新加坡都是WTO组织成员之一,新加坡是与中国或美国等大国一样具有同等谈判地位与权益的独立关税区。两地之间的经济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港、新两地的商人在对方土地上有大量的投资,两地的金融业互动与合作频繁。两地之间的空中与海上交通也很频密。据报道,约有2万香港家庭居住在新加坡。然而,新加坡与香港从来都是一对互不相让的竞争对手。早在英属殖民地时期,英国就有将两地进行比较的习惯。也早有人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作为香港和新加坡之间关系的借喻。后来,两地发展成为该地区最自由、最发达城市,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机构在东南亚设立分支机构的{sx}之地。西方国家不少机构每年或定期对若干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各类评比都将香港和新加坡纳入其中,有些机构还专门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以向有关的商业机构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服务。在这一传统与氛围之下,香港与新加坡两地一直处于心照不宣的竞争态势。在过往的竞逐中,香港明显居于上风。
近年来,香港与新加坡共同遭遇到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11事件以及“非典”病毒的挑战,但各自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回归后的香港面临的困难更多,如对新的政治环境的适应性困难、经济转型时期的阵痛、内部司法改革的纷争等等。而新加坡似乎显示在逆境中获得良机奋而崛起的态势。近期国际上有名的国家或地区间各种名目的评比反映了香港与新加坡之间优势与地位一些微妙的变化。新加坡的商业环境的竞争力颇有提升,而香港在经济自由度方面优势不减。在1998年的14项国际综合评比中,香港只有在全球经济自由度、亚洲传媒素质和社会发展指数三项的排名超过新加坡,而在全球竞争力评估、世界银行全球富裕榜、全球竞争力龙虎榜、最廉洁国家或地区、1998-2000年竞争力排名、全球10大科技城市、生活指数{zg}城市、全球楼价和租金最贵城市、亚洲{zj0}商业城市、亚洲社会安定国家与地区、亚洲本年度最少流行病国家与地区等11项排名中落后于新加坡。在2000-2001年度以及2001-2002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共同制作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的位次分别为第二和第四。在2002-2003年度“经济学家”杂志社信息部对60个经济体的商业环境评比中,新加坡位列{dy}。2001年卡尼公司及海外政策杂志的全球化指数评比中,新加坡居第三。而从最近一次xx的国际评比——2003年6月26日加拿大弗雷学院联合54所经济学院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经济自由年报看,香港连续第六次位居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之冠,其后为新加坡、美国和英国,而且香港在个人选择、自发交流、自由竞争、法治、政府有限干预、自由贸易及良好金融体系等项上{lx1}。
一、经济结构与实力GDP总值及人均水平:2002年香港GDP总值为13236.5亿港元(以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约合1684.2亿美元,人均195027港元(约合250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2002年新加坡GDP(以1995年不变价计)为1609亿新元管898亿美元),人均达20887美元。经济增长速度:在20世纪60-90年代,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度都居亚洲和世界前列。新加坡在1986-1998年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年均增长速度达8.5%。香港在过去20年GDP年均实质增长5%,也超过世界平均及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两地经济增长形势发生逆转。2001-2002年香港经济增长皆在1%左右。新加坡经济的表现也不定,在2000年经济强劲增长达9.9%后,2001年变成为空前的负增长-1.2%,2002年为2.2%。财政方面:两地的财政结构有所不同。香港的卖地收入过往占本地财政收入的1/3,由于近年来的经济衰退,特区政府卖地收入大减,政府支出又猛增,使得其财政陷入了较严重的赤字泥潭。新加坡经常性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5%,公共事业收入所占比重约为15%。良好的收入结构使得新加坡政府财政显得较有活力,政府没有财政赤字,故有能力实施大刀阔斧的经济重整计划。2002年,新加坡外汇储备为820亿美元,居世界第五,香港为1161亿美元包括土地基金)居世界第二。而以人均水平,新加坡为2.11万美元,大大高于香港的1.73万美元。经济结构:一直以来,香港和新加坡经济都是以贸易尤其是转口贸易为主,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很高。2002年对外贸易额与其GDP之比,新加坡为300%,香港为240%。2000年世界外贸总量排名香港第九,远远{lx1}于新加坡;而人均外贸量排名,新加坡居世界{dy},香港第二。两地的工业都是于20世纪50-60年代发轫,香港以轻工业的表现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经过制造业大迁移之后的香港经济全面向后服务化社会转移,制造业甚微。2000年香港制造业的比重仅5%—6%,服务业约占84%多。制造业的过度转移(有人称之为“空洞化”)是造成目前香港经济转型困境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政府比较重视本地制造业的作用,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政策,拥有比重较大、竞争力很强的制造业。2001年制造业和建筑业产值420.76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4%。电子电器、炼油、船舶修造是制造业的3大支柱。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供应中心。新加坡的制造业基本属于高附加值的先进科技产业,拥有不少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jd0}科技产品,如创新科技公司的声霸卡、惠普公司的个人数码助理机、以及希捷公司的U系列硬盘驱动器等。2000年新加坡的高新科技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72%。新加坡已经被人称作高新产业制造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新加坡政府决定将来力保制造业在本地经济中的比重不低于15%。
二、政治与政府
过去香港与新加坡都是由英国人管治,长期受英国政治的影响,即使在独立或回归后,两地的政治模式也是承袭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架构,沿用了大多数英国法律。但两地政治的差异也颇为明显。新加坡于20世纪50年代脱离殖民统治,1964年建国。强势政府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具有压倒性政治优势,行政当局的各种决策决议往往能很快得到立法机构的通过。这一方面造就了新加坡政府行政的高效能,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某些施政脱离民意而被指责为专制独裁或严刑酷法。新加坡人生活在法规的框框里,其口号是“法律之内xx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由于新加坡通过了一些涉嫌过分干预个人权益的法规,招来各种非议。新加坡政府对经济与市场的干预力度也较大,往往能通过政府关联公司干涉本地经济发展速度和走向。正如环球信贷评级机构惠誉(Fitch)最近的评论所言,新加坡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的透明度上,还有待改善的余地”。香港人在新加坡人面前,总以自由、民主自居,这也是有理由的。香港特区的法规较为宽容,个人的权益受到较好的保障。在党派分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强势立法局之下,香港特区政府则较少表现出专断风格。香港政府的行政不仅有较强有的立法局的监督,也有各种政策咨询委员会的协助,这些机制确保了政府施政避免严重失误。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实行立法局全民公选制后,立法局的功能将更完善,作用将更突出。香港特区政府沿袭了港英当局的“积极不干预”施政理念,对经济发展或市场取向采取较为放任的态度。香港政府是一个标准的社会服务型政府,而新加坡政府则更象一个经济投资型政府。两地政府都崇尚精英政治,这也与英国殖民统治的传统有关。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当局就刻意扶植培养亲英的精英分子,以高薪将当地的优秀人才网罗到当局麾下,并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官员的选拔制度和廉政制度,其中,新加坡有反贪局,香港有廉政公署。两地独立或回归后,基本上承袭了过往的精英政治格局,保持了政府运作的廉洁与效能。在历年的环球最廉洁的国家与地区评比中,新加坡与香港往往互不相让,轮流坐庄。
三、营商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秩序:香港的法制十分完备,拥有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法院,有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香港签署了14条国际人权条约,在香港人们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海关对盗版及伪冒商标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商人的正当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香港是世界公认的最自由经济体,对各类货物、资金、人员的出入和过境采取十分宽松和便利的签证政策。目前,约170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士可xx证来港逗留7日至6个月。新、港两地社会安定、族群和谐。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新加坡与香港的犯罪率很低。和谐的劳资关系一直是新加坡政府和社会引以为荣的独特经验。全国工资理事会、新加坡劳工基金、新加坡职工总会和全国生产力理事会联同83个工会组织、5个雇主组织共同协调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各力一正当权益。中央公积金也是保障劳工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自1978年以来,罢工事件只有1986年的xxxx的那一起。但邻国的社会不稳定给新加坡的营商环境蒙上一层阴影。在香港,劳资关系也不坏。2002年香港没有发生一宗罢工事件,劳工处处理的35254宗劳资纠纷案件均属追讨工资、代通知金和假期薪金等类别。中国内地的社会稳定给香港社会的政治稳定带来较好的保障。
对外关系:香港对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资金和人员的进出都不设置障碍,因此赢得了世界xx的自由港的称号。香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也有类似贸易协定的制度性安排。1998年至今已与包括荷兰等5个欧盟成员国在内的10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关于科技资讯以及贸易协议。香港一个最为有利的条件是紧靠着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内地,经济上与之联系十分密切,内地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最近,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达成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进一步强化了香港的这一优势。但是香港一向热衷于全球性多边贸易后投资自由化,单方面建立了较为彻底的自由化制度,而在建立双边及小多边的自由贸易制度安排上显得迟钝和艰难,这大大减少了香港与相关国家及地区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而新加坡则不然。作为WTO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的新加坡近年来效仿美国积极走贸易自由化的双边及小多边路线。2003年该国加快了跨地区的双边自由贸易制度安排的进程。在短短半年多时间,走马灯似的先后与欧洲自由贸易协会(EuropeanFree TradeAssociation,EFTA,由冰岛、瑞士、列支敦士登和挪威组成)、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与美国签订的协定意义重大,意味着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以及东亚{dy}个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制度安排的国家势将成为美国商业机构在该地区的窗口和门户,从而突显其枢纽和中心地位。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地区性总部方面,香港和新加坡之间的争夺甚为激烈。2001年共有944家海外公司在香港建立地区总部,其中美国公司最多,为211家,其次是日本和英国,分别为160和90家。其他各类外商办事处有2200多家。新加坡是亚洲另一个重要的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2002-2003年度,发展中国家当年接纳跨国公司的数量排名中,新加坡以46家超过香港44家,居{dy}。税制环境:香港一直被誉为税制最简单且稳定、税负最轻的地方,仅有公司利得税、薪傣税和物业税三种税项,没有新加坡的消费税。有限公司在香港获得的利润仅需交17.5%的利得税,非有限公司为15.5%(2004-2005年度将调整为16%)。新加坡的税制相对要复杂,整体税负偏高。为此,新加坡对其税制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比如,政府提供了多项税负宽减措施,部分行业税率可低至10%,部分可免税10年,所以在某些领域新加坡的税负有可能还低过香港。2003年初新加坡政府承诺外国公司到新加坡投资超过一定的规模,其利得税将由原来的22%降至15%。通货与物价:2002年1月由香港财经事务局经济分析部公布的一项以世界7个城市的生活费用为内容的调查报告显示,生活费开支水平由高至低分别为:东京、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台北和上海。其中新加坡生活费用水平整体比香港低约10%。新加坡的住屋费用、公用设施费用、杂项物品消费及消费服务费均较低,但当地的耐用物品消费及交通费用则明显较高。香港的住宅价格近年来大幅下调,目前已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新界地区50m2的住宅单位月租约5000港元(640美元),港岛区为8000港元(1030美元),另加15%-20%的差饷及管理费。即使最近经过一些改革,香港的公共医疗收费仍然很低廉,香港的长途电话收费很低,香港打美国的电话每分钟仅0.3港元,比美国国内电话还便宜。在劳动力价格方面,香港没有法定{zd1}工资,工资水平由市场的供求情况决定。
新加坡常以通货膨胀率世界{zd1}自居,1995-2000年,新加坡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7%、1.4%、1.5%、1.8%、2.0%和1.41%。反观香港,其通货膨胀率则显示出不稳定的情形。同期,香港的通胀率为2.6%、5.9%、6.7%、2.7%、-4.5%和-5%。2003年,新港两地的通胀率分别为-0.4%和0.5%。融资环境:香港和新加坡都拥有亚太地区{zh0}的融资市场,包括最完备的金融制度、金融设施和{zyx}的金融人才。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外汇市场,以境外资产总额计算,香港为全球第四大银行及金融中心;以对外交易额计算,香港是全球第xx及亚洲第三大国际银行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香港股票市场的资本市值居亚洲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股市。1999年11月香港创业板开市,至2002年3月有127间公司在该板上市。新加坡是世界及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拥有股票市场、第二板股票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及美元市场、各类期货市场等门类齐全和现货、远期、掉期、期指等工具俱备的金融市场,尤其是亚洲美元中心市场以及离岸金融市场十分活跃。自2000年以来新经济泡沫破裂以来,全球二板市场命运各异,有的重组,有的关闭,有的度日维艰。但新加坡二板股票市场(SESDAQ)和香港创业板市场(GEM)则能逆境存活,而且目前还受到周边地区股份企业的追捧。据了解,尽管中国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费用约为集资量的10%-20%,而新加坡大约为6%-8%(美国约为15%),但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企业仍偏好在香港上市集资,因为香港的融资市场在监管制度、国际化程度以及市场容量上稍占优。四、基础设施建设新、港两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是你追我赶,各显神通的。港口:香港与新加坡都是世界最重要的海港之一。但细究起来,香港目前稍占优。2001年抵达香港的远洋船只37350航次,离港36930航次,香港码头共处理了1780万个标准箱,重量为1.782亿公吨;接待各地旅客1770万人次。2002年,香港货柜码头处理的标箱,再次创出世界新记录,高居全球10大货柜码头之首。香港将在2004年建成第九个货柜码头,兴建第十个货柜码头的可行性也正在研究中。香港的优势还在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航运、海事法律服务体系及航运融资市场。亚洲不少船东遇到纠纷都愿意到香港的海事仲裁机构寻求公正解决,为此香港赢得航运界的“亚洲之音”的口碑。2003年初,香港环球航运集团成功并购挪威本格森集团,再次荣登世界船王称号。2003年6月13日,香港将原来的港口及航运局重组为两个机构—航运发展局及港口发展局,显示特区政府巩固本地航运中心地位的决心。新加坡航运业产值90亿新元,占GDP的6%。新加坡交通部长说,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是新加坡海运政策的一个基石。2000年新加坡的靠岸船只为141523艘,港口航线400多条。新加坡港务集团处理的标准箱为1704万个。2002年新加坡港口处理的标准箱为1600万个,比香港少300万个,且差距比上年有所扩大。两地航运业在相互竞争的同时,更受到临近地区的同业竞争。香港的航运业遭受到中国内地新兴港口的冲击,2001年香港港口的货柜吞吐量从2000年的1810万标准箱下跌至1783万标准箱,微跌了1.5%,与此同时深圳港却首次跻身世界xx之列,由此香港业界产生了一些悲观的论调。而新加坡也不例外,马来西亚的丹戎帕勒帕斯港以低价为诱饵,在短短2年之间,先后从新加坡挖走全球两大船运公司丹麦的“马士基海陆”和我国台湾“长荣海运”,使得新加坡航运业大为失血。机场:两地都拥有世界{yl}的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是仅次于曼谷的亚洲第二大机场,2001年每周起降航班为3340多架次。全年为8700万客次提供服务,同时处理900万吨货物。新机场多次被有关国际机构评为“世界{zj0}机场”。2001年有63家航空公司在新加坡樟宜机场提供航班服务,每周有3100多个航班在该机场起降,客流量为2800万人次。该机场也屡获佳誉。1998年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赢得了13个“{zj0}机场”的国际称号,2001年国际航空数据出版商OAG又把樟宜机场评为世界{zj0}机场。境内交通:香港拥有铁路、地铁、轻铁、电车、缆车、巴士、公共小巴、的士、渡轮等多元化的交通工具。也有完善的道路网络。至2001年底,香港共有1911km道路,1029座道路构筑物、三条沉管式过海隧道、九条过山行车隧道和三条跨海大桥。但在个别路段或时间里,会出现塞车或车流延滞现象。新加坡严格限制私人汽车,同时大力发展包括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建立了完善的道路网络。新加坡基本上消灭了塞车现象。通讯:2001年底香港的流动电话普及率为84%,固定电话普及率为73%,每百人拥有58条电话线路,另有41万多条专用图文传真线路。香港的宽频网路已覆盖97%的家庭用户和几乎所有商业大楼。有259家互联网网络服务供应商,通过拨号形式注册的用户200万,普及率为29.9%。2001年底新加坡的流动电话普及率为50%,传呼机普及率为33%,住宅电话普及率为58.1%;2000年初的电缆电视订户普及率为5.5%,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25%。目前,在建成亚洲互联网枢纽中心的争夺中,香港可能会夺得先机。香港的电缆对外连接能力是亚洲之冠,现有11条海底电缆和7条陆地电缆。香港的地理位置也比新加坡优越,以韩国为例,使用光缆从新加坡到韩国来回的时间大概是200毫秒,但香港则只是几十毫秒。香港政府对电讯服务和设施经营全面开放,目前的电讯经营者有电讯盈科、和黄电讯、和记环球电讯、九仓电讯以及xxx电话公司,他们之间的竞争确保了香港电讯服务的高素质。据报道,特区政府正凭借其地理位置、光缆能力和营运能力的优势而积极说服区域国家与香港驳通互联网网络,意在进-步巩固香港的信息中心地位,带动其经济发展。新加坡电信公司基本独占了本地电信业务,电信市场的垄断性较强。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实施“智慧岛—IT2000”计划,大力发展数字化通讯。新加坡电信公司发言人则称,新加坡的条件未必输给香港,两地对建成枢纽中心地位的着眼点不同,而且由于先进科技的存在,这点距离所造成的时间上的延误可以忽略不计,而其他一些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
?
?
?

郑重声明:资讯 【香港与新加坡(ZT)_国际海运_中国物流运输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