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邓丽君小姐去世十五周年(二)

【转载文章三篇:《不愿再听邓丽君》、《邓丽君在日本的25年历史》、《献给我永远的青春偶像》】

             
不愿再听邓丽君 -----三十年里的记

    不愿再听邓丽君,不想再听邓丽君,我怕勾起我内心的伤痛,那一份伤痛是我未曾经历过的,一种彻骨的,刀割般的痛。是我失去心中最亲的人时揪心的痛。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陆挂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家有幸成为了{dy}批富起来的人,当时,家里经营着多个商店、饭店等。于是,我家便有了当时县城里除了电视台以外的{wy}一台录像机和录音机。那时的录音机是三洋牌,后来有了我们国家自己的品牌叫“春雷”。那时,时髦的小青年都喜欢骑着自行车,拎着录音机,招摇过市,成为了县城的一道风景。当时,有一次妈妈去广州进货,回来时带回来七盘录音带,我理所当然的成立{dy}个听者。一听之下立刻被录音带中的歌声深深的吸引住了,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听的歌儿和好听的声音,柔柔的声音,穿透了我的心灵,刹那间,头皮发麻,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趴在录音机前不愿再动一动,那种震颤的感觉,依然还封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一气听了三盘录音带,惊喜的发现,原来我曾经在“澳大利亚环球人民广播电台”里断断续续听到的一首歌竟然就是邓姐唱的“云河”。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歌声。梦想和现实神奇的重合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我有好听的录音带的消息告诉了我{zh0}的朋友,,然后手舞足蹈的给大家描述我的感受,看到大家不屑的表情,就知道大家都认为我吹牛,于是就邀请大家到我家去听。放学后,大家立刻聚集到了我的家里,我先拿出一盘录音带给大家听,大家都被邓姐的歌声给震撼了。大家翻来覆去的听,一遍又一遍,直到很晚,大家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学会了其中的几首歌,记录下歌词(当时的内页里没有歌词)。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歌本,而邓姐的歌,我用的是一个最心爱的,一直舍不得用的缎子面的日记本。我一直珍藏了多少年,可惜后来搬家的时候给丢失了,随同一起丢失的还有我{za}的邓姐的录音带,还有谭顺成、谢玲玲以及张帝问答和刘文正的录音带。这些年来,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的插曲。当时,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同学,设圈套和我打赌。我输了就给他一盘录音带,后来我输了,他就到我的磁带盒里拿了一盘磁带,当他拿了一盘Sony的录音带走后,我才发现,邓姐的一盘带不见了,于是立刻追到他家里,直接闯进去,发现他正在洗掉偷走的邓姐的录音带,我立刻抢了出来,可是一首歌已经被清洗掉了,记得那首歌是邓姐的“百鸟朝凤”。我就和他动起手来,双方都受了伤。这件事儿,导致到后来我们之间见面,我都很少和他说话。那时,我的几盘邓姐的录音带是整个县里的宝贝,只有{zh0}的同学,在赌咒发誓不会外传之后,我才会给他翻录几首。当时,县里有好多以给别人翻录录音带为生的人,多次找我,许以重利,我都没有答应过,我是不会让他们拿我喜爱的邓姐去谋利的。唉,现在算起来,转瞬已经过了30多年了,余音犹在,伊人已逝。现在想起来,如果能再一次看到我的那个同学,也许我会原谅他。

    从少年时,{dy}次听到邓姐的歌声,我就再也无法割舍对邓姐的情怀。邓姐的歌声陪伴我走过我青涩的少年,蓬勃的青年,直到如今的不惑之年。对邓姐的那一分情怀,依然如当初那般执着。

    一九九五年,听到邓姐的离去的消息,我{dy}次体会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被击倒的感受,我曾泪眼朦胧的记下了我数不清的痛。我不想回忆那段伤心的日子。

    我曾彻夜倾听邓姐的歌声,在邓姐的歌声沉醉,去回忆过去心中的一幕幕;我也曾疯狂的在网上去搜寻邓姐的每一首歌、每一个视频、每一张图片,在里面去重温邓姐的一颦一笑,让自己幻想邓姐依然在我的身边,微笑着注视我们。我要找齐邓姐一生中那1500多首歌,让它们在今后的日子里陪伴我一起慢慢度过。

    从1995年,每到一月二十九日,都会有我一声深切的祝福;每到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都会有我一束带着泪水的鲜花。邓丽君,我一生的偶像,一生中{wy}的偶像。

    我恨老天为什么要把你送到我们的身边,又让你历经一生的坎坷,然后又把你匆匆的带走?我恨那一群小气鬼,能三生有的幸亲耳听到你那天籁之音,却只送给你那么一小束花,如果在今天,我们会用我们君迷的心,编成一个大大的“爱”,送给我们心中的偶像;我恨你的舞台和乐队,那么寒酸,如果在今天,我们会给你一个盛大的千人乐队,在万人广场倾听你的歌声。

    我恨那么多的男人,你们没有一个人能给你一点她一生追求的爱,让你孤单的走完人生的旅途。每次呆呆的看着你演唱会的视频,你双眉紧蹙,我为你伤心;你开心欢笑,我为你高兴。心中的女神,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一生,换回你一日的生命。

    邓丽君,心中的女神。多少人对那么多歌星都有褒贬之词,而对你,只有赞美,只想用心去贴近、去呵护你,用亿万只手为你遮挡住筠园,小心的不允许任何一切去沾染你的纯净与高雅。

    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邓姐真的离开我们已经有15年了。我相信有来生,相信邓姐会有{yt}xx,依然会给我们带来那洗涤人心灵的歌声。

    歌声飘过三十年,永远的邓丽君,你听到了十五年后,爱你的人给你的十五亿个掌声了么?

                                                                      2010年2月10日凌晨

 

 

{qwgr}!后不见来者的邓丽君在日本的25年历史

    “红白歌会”是一场相当于中国”春节晚会”的国民节目,收视率常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当然近几年每况愈下,但仍然是所有日本歌星最引以为傲并期待登上的节目,已经有六十年历史之久。

    华人{dy}个登上红白歌会的是1972年的欧阳菲菲,但并不是以1971年“雨的御堂筋”而登上,随后1973年陈美龄也跃上红白歌会,这两个人比起来,陈美龄可以说胜过欧阳菲菲相当相当多,那一口比日本人还日本人的小虎牙为她加了很多分,其当红声势让山口百惠都倍感威胁。由日本偶像杂志《周刊平凡》,陈美龄和山口百惠出现在封面的次数不相上下可见一斑。直到1977年以后陈美龄赴加拿大念书退出歌坛。欧阳菲菲在日本一直不算是大红,她是属于大起大落型,并没有太特殊的表现,英文来形容就是soso,一般日本人的评价也大概如此。

    邓丽君是第三个到日本发展的华人歌星,但是在欧阳菲菲和陈美龄之后到日本发展,对她非常不利,欧阳菲菲偏向演歌路线,陈美龄是偶像路线,当时日本也大概就这两个歌唱路线,而欧和陈在歌坛上都已经有一席之地,要再多一个位子给华人发展,其实没有歌唱路线留给邓丽君了,邓丽君再怎么唱,观众都很容易把她当成另一个华人陈美龄,不然就是另一个华人欧阳菲菲而已。于是{dy}首尝试偶像路线的《无论今宵或明宵》让邓丽君看起来像另一个陈美龄,因为没有特色而失败,直到《空港》的转换跑道,一下子卖了70万张,创下宝丽金公司成立以来旗下歌星最畅销纪录,在年终拿到了唱片大赏新人赏,而1974年唱片大赏的新人赏要从全日本700位新人歌星中脱颖而出,具有指针性,是所有新人梦寐以求的奖项,邓丽君以外国人身分拿到,非常不容易。在邓丽君前一年,陈美龄就是因为拿到新人赏,而在日本歌坛一步登天。邓丽君获奖后泪如雨下,哭到整首歌根本唱不下去,底下黑压压的记者和观众哄起一阵”加油”声,场面非常感人,直到1984年重回日本歌坛前,邓丽君对记者谈起自己最难忘的事,仍是1974年的新人赏。

    唱片大赏后的邓丽君,出的几首歌虽然没有空港那么红,但销售状况不错,都有进入唱片的20大或50大排行榜内,特别是《雪化妆》、《夜的渡轮》和《小村之恋》等。到1970年代末期,几个华人歌星在日本开始没落,除了陈美龄的一趟留学回来声势中断不再后,欧阳菲菲的成绩也滑落到邓丽君之下,这时候在日本成绩{zh0}的反而变成了邓丽君,虽然1978年的新歌反应并不如预期,1979年初冬一场护照意外,让邓丽君直接退出日本飞往美国,谁也没料到这竟然不是邓丽君的危机而是转机,邓丽君在1986年春节节目《与君同乐》中,笑学日本人的方式形容,自己现在终于“进出日本”成功。

    1979年,当华人歌星纷纷没起色时,日本演艺界中的第四位华人艺人翁倩玉,虽然演戏主持在行,但长期一直无法在歌唱中突破,却因一首《爱的魅惑》受到欢迎,意外拿下唱片大赏首奖”大赏”,可能连翁自己都很意外,因为翁倩玉的演艺事业中,只有这一首歌窜红,而且还是红到足以拿下唱片大赏,爆个满堂彩,其它全部都挂零,所以在日本人的印象中,翁倩玉被归类为成功的演员和主持人,不会有人认为她的主要身分是歌星,就好象张惠妹突然拿下美国奥斯卡金像奖{zj0}女演员一样的神奇。

    1984年邓丽君重返日本,以《偿还》拿下关东和关西两个“有线放送大赏”,关东的称为“日本有线放送大赏”,由东京电视台TBS主办,关西的称为”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由大阪读卖电视台主办,这两个奖差了一个字,就差了关东和关西的分别。这个奖很公平,由全日本各地数百个统计中心计算歌曲的点播次数,定输赢,邓丽君凭《偿还》的受欢迎程度,10年后再度称霸日本歌坛。1984年底的日本唱片大赏,邓丽君连上台都没上,虽然日本唱片大赏是日本首席音乐大奖,但似乎仅止于他舞台的华丽程度罢了,一般来说有点概念的日本人都了解,唱片大赏只单靠几个评审决定,说白了就是黑箱作业,谁的唱片经纪人手段高明,谁的唱片公司强,谁的“赞助金”比较多,把握了这几项,谁就是”大赏”的得主,简单来说,唱片大赏”很黑”,他的豪华之能事令人瞠目结舌的舞台布景,不难想象是怎么来的。

    1984年邓丽君回到日本后加入了从宝丽金独立出来的唱片公司“金牛宫”(Taurus),社长舟木稔原来是日本宝丽多的企划部长,从1974年开始对邓丽君和邓母就非常关心。他独立出来自创金牛宫唱片公司,规模实在是非常小,没钱也没势,直到现在你想在日本唱片行看到“Taurus”出品的CD,除了邓丽君之外,根本找不到,可见他根本是太小太小的公司。邓丽君这么笨要加入这种对自己不利的公司吗?何况想要东山再起;其实全靠邓丽君的念旧、人情味和义气,邓丽君将这些东西摆在前面。然而邓丽君在Taurus一唱,居然唱出两个有线放送大赏,成为“有线女王”一下子让Taurus出了一个xx级人物,就像西田欲司书中写的,成为Taurus的超级大台柱。如前所说,有线大赏全靠人气,唱片大赏全靠财气。唱片大赏对于Taurus来说,非常地有心而无力,没人脉,没金钱,没势力,就没资格进入唱片大赏,就如西田欲司所写,并没有“求爷爷告奶奶”以求关照,反正也没本钱。像中森明菜,松田圣子那些有大财团大经纪公司支持的歌星,加上中森明菜本来声势就很高,唱片大赏可以“理所当然”地颁给中森明菜,不会有很多人有意见。

    到了1985年邓丽君第二弹《爱人》刷新小林幸子,创下日本有线放送点播连续14周{gj}的历史纪录,唱片排行榜上连续10周{gj}的双历史纪录,点播次数高达91万次(将第二名抛开20万次)也同时刷新历史纪录,并在12月第二次打败中森明菜拿下关东关西双有线大赏{gj},并成为有线放送大赏纪录中,{dy}位连续拿下两年{gj}的歌星。而在之前,日本歌星别说连拿两次,就算是分别拿两次的都没出现过,这个奖以华人来说,虽然在1972年已经由欧阳菲菲得过一次,但是连拿两次,在日本歌星来讲都是空前绝后。(奇迹上的奇迹是到1986年邓丽君又以《任时光在身畔飞逝》(中文版:我只在乎你)连续第三年夺得该项大赏

    1985年终的唱片大赏,邓丽君居然连入选都没份,却由之前好几个奖都是邓丽君手下败将的中森明菜得到大赏,隔天一些日本音乐评论家自己都看不过去这种夸张的现象,而在报纸或杂志的专栏中,直接指出这个奖应该颁给邓丽君,颁给中森明菜对邓丽君很不公平。这样的批评声中,直接影响到了1986年的唱片大赏的“作业”,让邓丽君”终于”拿到了金赏,大赏仍颁给了中森明菜,说起来邓丽君其实和唱片大赏是“有缘”的,一共拿过三次,算是小有光荣,唯独和”大赏”无缘,原因也许只有一个,如邓丽君所说:我只是外国人,是没有资格玩这场游戏的。就好象1970年代,尽管邓丽君是唱片大赏的得奖者,却不像其它xx歌星在后台都有个人专属化妆室,只有邓丽君还要和别的歌星挤一间共享。这种情况直到《爱人》才不一样,邓丽君开始被敬重,有了个人化妆室。尽管“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邓丽君对中森明菜颇有好评,唱片大赏,其实颁”大赏”时,是叫名字上台,并不像有线大赏一般,后面没得奖的人要站成一排给得奖者打拍子打完一首歌那样难堪,唱片大赏先颁金赏,金赏颁完后再颁大赏,获奖者一个一个叫号先后出来,并不是一排人站着只宣布一个,这样想起来,就为邓丽君觉得好过多了。

    然而在邓丽君心中唱片大赏很重要吗?我想不重要。从1974年以来,邓丽君接受过日本媒体无数访问,每每表明以“想进入今年的红白歌会”为目标。而在1970年代邓丽君的人气势属于那种“差一点就能选入”的边缘状态,也算红,但并不拔尖。当然在1985年邓丽君终于达到了自己10年来的梦想,进入第36届红白歌会,并以精心设计的服装上台表演。红白歌合战是属于”国民节目”,有他的历史和艺术文化价值和气息,这是吸引邓丽君的主要原因。其实据邓丽君继西田欲司后,90年代的经纪人表示,在1994年,邓丽君又被选入红白歌会,但是以参加过三次为理由,邓丽君婉拒而没有答应,表明要将这个机会让给新人,否则我们在1994年,还可以看到一次邓丽君在红白歌合战演唱的风采。

    我问过几个日本的朋友,华人歌星在日本歌坛谁最红?差不多的回答都很一致,说邓丽君是真正红到发紫并留下歌坛不朽地位的一位。排下来是翁倩玉,算是颇具知名度,但是她三岁就已经到日本,算半个日本人,欧阳菲菲则很普通。陈美龄太早时间也太短没什么印象,至于最近的徐若萱,算是较为成功,但是一闪即过。邓丽君在日本全盛时期时,在全日本都很找到几个歌星能与她平起平坐,算是日本歌坛{dy}个以道地日文歌曲名列xx级的外国人歌星,也是日本史上最成功的外国歌星。在2000年日本一项统计,20世纪日本1000位{zz0}钱的艺能人,1000人中只有入选两个华人,一个是大提琴家马友友,一个就是邓丽君,而且两个人还排在前两百名之内。

    在80年代,唱片要卖到100万张是很不容易的事。然而《偿还》的150万张,《爱人》的150万张,《别离的预感》150万张,《我只在乎你》的200万张,都证明了邓丽君的成功,并不需要唱片大赏来肯定。

 

爱的历程--谨以此篇献给我永远的青春偶像邓丽君      

    他想他应当是喜欢音乐的,从开始接触的那一刻起。  

  现在对于多数来说,追逐音乐已经是很平常的了,往往这样,一些人会将音乐发烧友同泛滥一词连的很近:那种不计一切的投入,对于任何一个理智的人来说都会摇首咋舌的。但一直以来他都固执的以为,这两个字是决计不能圈到他自己身上的:听旋律是普遍的,细细地品啜却仍是难得一见。他应当归属后者。时常记起当初如何接触音乐时的情形,那要追溯到童年了,没有在母亲的怀里拿腔作调地足学黄梅小调更为快乐的事了。      每回想起这些,他都不禁微笑,童贞的岁月短暂而美好,成年一旦来临,一切将不复单纯。随后的几年,一直延迟到高中时代,耳边吹过的都是当时大行其世的歌曲:从郑智化到孟庭伟再热来叶倩文再………

    直到那{yt},他于一个午后的巷落里流连,六月的炎热以接近盛夏,蝉鸟的聒噪紧逼心慌乱,七月即在眼前,升学的强压如同一股巨力将他拧于水底。这时候,那一把轻若曼纱般的声音就从远方漫绕了过来,将他全身都围住了,一刹那,他真觉得身轻若浮,心间的郁结顿时清尽,仿佛一下子从四面高筑的围墙里释放了出来。  真的是天籁之音呀,而无限的轻柔里却充斥了情感笃定。后来每每回顾当初的感受,他{dy}反映就是这样的声音是不属于人世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到几回闻。”这两句诗定是写给唱出此歌的人的。      翌日,小城里所有的CD店都能看见一位行色匆然的男孩的身影,他们从他那吃吃艾艾的话语,以及不甚达意的比画里得知,男孩询问的是一位老xx了,而且他们很熟悉,而且他们也同样深深的喜欢。这时候他才知道,这样的歌声是源于一位极负盛名的女人,她的名字叫——邓丽君。

   高考前夕,倘若没有她的歌声,他想,他也许没有力量坚持下去,即使可以,那道路也定会艰难曲折的多。那样的清音如同在黑暗的甬道里燃起的明灯,点亮了这一段蜿蜒夜途。那个时断他发觉即使是初迷恋邓丽君,她的一切对于他都有一种xx的作用:总是很小心地将图片从报刊上裁减下来,再放到事先预备好的纸盒里,每晚自修前必定要端详一遍,曾那样浮躁涌动的夜晚就充满了安谧与宁静。  

  如果要追忆起那段时日最为怀恋的时光,切入眼帘的即是那样可亲的画面:微熹的晨光里一个男孩于窗前轻声读诵,他瘦削的背影看起来固执又认真,而窗沿的上方就贴有一张短发女子的图画,没有人能描摹出那样平柔亲近的笑容了,而她却以无限的坚定鼓舞着那些一直挚爱她的人。真是要高考了,因而一切都在节制着,包括娱乐,休息,当然也包括听邓丽君。而每逢xx父亲都会拿出一架卡带机,于半个钟头的时间让他尽情的享受,  当音乐流泻的一刹,他感觉自己仿佛身在碧海蓝天里徜徉。永远忘不了的,是那一刻。当{zh1}一门英文课考完,他急切地站起,因为激动以至于浑身都抖动着,而半个小时后他就真立于电视机前,里面放映的是父亲刚刚买回来的邓丽君影象——《十亿个掌声》!父亲没有食言:未免过于沉迷,总没有答应在家中放映VCD ,最多也就听听歌了,但任何影象的观看,却是禁止的。可是这一切都是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因为父亲许诺:一当考试完毕,他将送一整套TERESA的MTV来犒劳他,而其中就包含这张《十亿个掌声》。  

   好几年后,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有模样的邓迷了,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好几张质地优良的VCD 甚至DVD.但无论如何他始终都最钟爱这一套碟,尽管后来的NHK 演唱会和TERESA TENG FOREVER 在装帧上全比以前的要好上很多,很多。   

  就这样时间跨到了大学期间,这时候他才发觉,原来最初的狂热非但没有泯灭,反而它才刚刚萌芽,从几十元的随身听换到{zxj}的SONY CD 机,从几块的D版碟片,变为略具基础的引进CD,再过度到polygram的原装版。一回一回,他不断自我提升,一步一步,他逐渐走进TERESA的音乐世界。  

  如果说,曾经他追逐过的一些xx是一种纯粹愉悦,那么现在他可以明确地告诉自己,如今聆听邓丽君的歌曲是一中洗礼:没有比她婉转平柔的清音更能熨贴初涉世者的心灵了。在青春洋溢的校园里走过,耳边隐约地响起岛国情歌,从她唱出的那些最简白的歌词里,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忧愁或是欢快,还于自己的心底漾起一丝丝朦胧的美好未来……     

   和多数歌迷一样,对于自己偶像的痴迷,他是渐渐由狂热趋向平和的。热情沸至极点时,他曾于几近千人的大礼堂高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虽然是齐秦的版本,但那一刻在他的心里充盈的全是邓丽君。而中途的间歇,他又无所顾忌地向全场观众呼出———“谨以此歌献给我终生的偶像——邓丽君!” 一时里,群情沸腾,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不正是他心中所想的吗?他只不过是当众说出它罢了。      

    一直到现在这都是他大学时段弥足珍贵的记忆,有时侯回忆起来,倒没有那种少年轻狂的羞赧,反而在他心底会滋生出一种憨然可亲的感触来。    

    这样零零碎碎的片段有太多了,还有一次,他偶尔得来一张TERESA的精美照片,那是85年日本版偿还专集的封面:略显粉红的背景感染出柔和的意境,侧面的TERESA微微含笑,嘴角依稀流露对美丽人生的无限期望。他心中突然涌进一念“何不将这张TERESA的图片与众人分享呢?”一想到这一点,他就立即冲进周边的复印店。“ 可不可以再大一些呢?” 他急切地向店主要求。可是扩大双倍已经是极限了。连别的顾客都笑了,他们恐怕有见过如此沉溺的追星族吧!  

  虽然他也不是小孩子了,虽然他喜欢的是邓丽君。初夏的傍晚,温和而惬意。很多同学都陆续走向饭厅。他手里紧握着一叠刚复印好的图片于厅外守侯,周遭来去的是一些熟悉的与不熟悉的面孔。辨别着亲切的程度,他手里的纸张在不断减少,这时候,眼前闪过的一位扎马尾的女孩,那是邻班的女生,他们曾在朋友介绍下有过一面之缘,他迅速地抽出一张递给她,并很认真地对她说,图画里的女子是自己的偶像,他的一本正经实在有点太正式了,而且他始终感到她专注的目光,因而也一直不敢朝她看,再抬起头时,她笑靥如花……   

   后来她告诉他,那天收到那张画后,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放置,倘若帖起来,怕尘埃蒙蔽了,如果要是折叠的话,又有遗留痕迹的担忧。{zh1}她还是将它压于自己书桌的玻璃下,也不知是为什么,这张画一放就是三年。等到再次拿起的时候,纸张已经微微发黄了。  

  每个人的青年时光总有很青涩的一段,他想他们之间可能就保有这种感触。还记得刚和她会面的时光,虽然是与几个女同学打成一片,但她甩动着的长长马尾,还是将她深深地甩进了他的心里,但那个时候,他却是忧郁的。时间一直延迟到两年后,他约她散步,黄昏的阳光有点微煦,即使迎面望去也没有任何刺眼的不适,她就依着这样的谈金色的阳光而来,他不由的问:“ 日子过的怎么样”她定眼看看他,低低地回答:“ 不知道有没有爱情甜如蜜…… ” 傍晚的斜阳微微地打在通往前方的小径上,两个人的世界一下子就充满了无限宁静。    一年后他离开校园,来到遥远的北方。一件瘦伶伶的行李包里静静地搁着几张邓丽君的CD和张爱玲的小说集。同温和的江南相比,这里的气候真是粗砺,已经是春季了,午后的风却来的凛冽,远没有家乡的暖意融融。在一曲水上人里怀念以往的碧波垂柳是他最近经常沉迷的一种消遣。到底是独立了,他为自己购置了一台电脑,也装了宽频。通过网络他结识了当地的一些发烧友,还记得首次聚会,大家兴致勃勃携来自己珍藏的唱片,在小有名气的龙声音响店一展身手,幽暗古朴的试音室让他顿时澄静下来,他像一个初见世面的小孩一般,细细地打量周遭的一切,四面的帷幕错落有致的贴着墙壁,偌大的房间只摆放了一套音响组合,而靠近门边的是一张长沙发。他不禁伸手去触那对落地音箱,表面墨色的钢琴漆折射出清冷高贵的光泽,一边则静躺着银白色的CD机同那质地厚重的功放。不会是做梦吧,这就是他一直以来只闻其名难会其面的发烧器材吗? 

  声音终于响起来了,大家都屏息聆听,{jd1}是不同凡响的,那上下四方萦绕的质感是任何一件随身CD机都无法比拟的。一首阿姐鼓完毕,他试探地放入TERESA 88 {jp},永远熟谙的萨克嘶又吹起来了,一曲《恰似你的温柔》象一根缠连不断的细线将他轻柔地围拢,他再看看别人,大家都似乎沉醉其中,这张曾登上CDxx的唱片的确是名不虚传呀,也许只有这样的器材才能xx得来演绎。  

  那天的尽兴而归是很值得时常回味的经验。慢慢地他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熟了起来,有的时候他也向他们谈起邓丽君,而他们的反映却是热烈的,从那些谈话里他得知,在发烧界最为人称道的也就是邓丽君了,而最近环球出版的《淡淡幽情SACD》更是人手一份。如果是以前他定会欢呼雀跃的,但如今他却有了新的看法,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面对TERESA的一切,偶尔和别人谈及,他也是抱有一种淡淡的口吻。为什么不这样呢,TERESA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了。

  在他人生观初萌的时节,她的歌声感染了他,在他最激情迸发的大学时代,TERESA启迪他的内心情感,还有什么比这更为重要的呢?他不会忘记她,也不能将她忘却,人总上要不断成长的,以后的路还很长,他希望在成人的道途上TERESA所给予的不仅仅是音乐上的欣赏,不,应当是他从TERESA身上汲取的,更多的是对人生坚定的信念。这已经是升华为一种信仰了——一种百折不铙的奋进的精神!   

   漫步人生路的人生真谛,东洋华夏儿女不屈不铙,艰辛拼搏的缩影,等等,已经远远超越一个普通xx存在的实际意义了。一位歌者的生存价值能够这样也就足以百世流芳,就足以超脱到上升为人文精神境界的一个部分了。而这一点,是他永远所坚信的!

 

(完)

《不愿再听邓丽君》原文地址:

《邓丽君在日本的25年历史》原文地址:

《 献给我永远的青春偶像》原文地址:

 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邓丽君网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纪念邓丽君小姐去世十五周年(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