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资投向和湖南家政服务品牌

    

            浙商2.0转型:58亿资本流向创投 挖掘低碳商机

                                          2010年03月03日08:24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从“煤老板”到IT先锋,投资重型卡车、液晶电视制造,转型“制造业的服务业”,入行风险投资挖掘低碳商机……截然不同于和“炒”字相连的浙江资本,我们所展示的这些浙商怎么看都是“2.0版”。

  他们已经完成了财富的初始积累,他们所要做的是超越“为己致富”的创业梦想,在财富的创造与使用上力争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正如上xx,总理回答万千网民的:做大社会财富“蛋糕”特别要注重转变发展方式。

  企业家群体的一举一动,已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价值判断。山西、迪拜、海南……一个“炒”字遑论浙商,是一叶障目,但也足以警示,拜当年“四千精神”所赐的浙商资本,不应当尽数成为虚拟经济中呼来啸去的热钱。

  钱往何处去?在致力于改变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内外需市场结构等诸多不均衡中,依然存在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紧随中国经济在“调结构”中沉稳前行,浙商亦将再造自身的辉煌。

  58亿资本流向创业投资

  创业投资(VC),又称风险投资,是私募股权投资(PE)的一种,指对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

  作为一条多元化融资渠道,近年来创投在浙江省发展较快,目前省本级及杭州、绍兴、衢州等地均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省备案的创投企业已达67家,总资本58亿元。此外,浙江省还设立了总额50亿元的浙商产业投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创投资本除了投向有增长潜力的传统制造业外,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是最为热衷的投资领域,占比达70%左右。

  创业投资分有限合伙人(LP,即出资人)和普通合伙人(GP,即资金管理人),其投资运作方式是投资公司投资于创业企业或高成长型企业,占有被投资公司的股份,并在恰当的时候增值套现。通常创业投资公司只投资于还没有公开上市的企业,他们的兴趣不在于拥有和经营创业企业,而在于{zh1}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

  陈越孟的风投人生当中国创投行业发展历经十个年头,本土创投机构的总体募资规模和投资规模实现弯道超车,双双首次超过外资创投机构时,后起的浙江本土创投机构愈发引人注目。不仅仅因为浙江民资的丰沛,更在于浙江创投人以精准的投资眼光和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开辟了浙商资本的新流向。

  农历正月初七,虎年春节后{sg}工作日。一缕阳光透过公元大厦的玻璃幕墙,静静地映射在陈越孟那宽大的大班桌上,上面放着两份有关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的计划书。

  身为浙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xxx,即使是春节也没得空闲。“喏,这就是我们眼下在做的。”陈越孟轻拍了一下计划书说道。一旁的会议室里,公司的投资管理团队讨论热烈,陈越孟虽没有与会,但他清楚,大家在谋划、议论什么——浙商创投虎年一开年就发起成立全国{sg}以低碳经济产业为投资方向的创投基金。

  这样忙碌的情形,自公司成立两年多来已成了家常便饭。

  独享一家,不如分享十家

  算上3月份将正式成立的浙商诺海低碳基金,浙商创投管理的投资基金已达6支,资金规模超过18亿元。对一位创投界“二年级新生”而言,这样的扩张速度无疑有些惊人。

  但在陈越孟看来,这其实体现了浙商创投固有的一种运营节奏:既讲求速度与灵活性,又严格按照程序走。无论是作为母基金的浙商创投基金,还是浙商海鹏创投基金、钱江浙商现代服务业基金,乃至设立不久的北京浙商基金和浙商嘉海基金,均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刚及不惑之年的陈越孟,属典型的二代浙商。母公司惠康集团是一家有着38年历史的民营家族企业,主要从事家电制造。如果他乐于守成,愿做家族企业的传承者,相信过日子绝无问题。但不安分的他,偏偏选择了一条高风险的创投之路。

  陈越孟说,自己萌生做创投的想法始自2007年9月,主要基于两层考虑:首先,传统制造业增长已触碰到“天花板”,在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形下,企业利润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而转型升级也非朝夕可至,发掘新的商机势在必行。其次,从大环境来说,当时创业板推出在即,正是做创投的好时机。当然,最让他心动的是,做创投,可通过资本和经营理念的注入,去分享被投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一家企业做得再好,你也支能从一家企业中分享成功。做创投不一样,支要眼光精准,你就可以分享10家乃至更多企业的成功。”陈越孟给自己的创业冲动下了这样一个注脚。

  靠着惠康集团及6年政府机关工作累积的人脉,陈越孟在圈内一摆明想法,就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热切呼应。于是,一切顺风顺水。从萌生想法到成立浙商创投,支花了45天,首期资金管理规模即达10亿元,12家股东中除惠康集团外,还包括了传化集团、喜临门、滨江房产、红石梁等知名浙企。

  宁可错过,不可投错

  浙商创投的“大旗”竖起来了,但陈越孟深知脚下的路并不好走。不仅仅因为初来乍到的陌生,更在于创投高风险集聚的行业特征。

  陈越孟的理解是,创投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涉及证券、法律、财务、行业分析、独到预测等多个环节,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才组合、一定的资金规模、较好的品牌与美誉度及严谨规范、灵活高效的运作体制。所以,“创投不是人人都能做,也不是有钱就能做。”他说。

  华数传媒(即原来的华夏视联)堪称是浙商创投一项投资杰作。作为国内最{lx1}的互动电视平台和运营商,其增值前景格外诱人,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所以,陈越孟从初始接触到拍板投资,支花了短短的20天。

  别看这个项目是“速战速决”,用陈越孟的话说,决策不仅不草率,相反很严谨,xx按浙商创投固化的五步投资决策流程来操作。他说,不管项目大或小,传统或新兴,在浙商创投都必须按制度操作,我们的创投理念是“宁可错过,不可投错”,支有这样,才能把投资风险最小化。

  浙商创投的五步投资决策流程可谓环环紧扣:一是投资经理发现、挖掘项目,随后对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成长性、盈利能力、团队、财务状况等综合要素进行分析,出具分析报告;二是依据目标企业的投资价值,上交公司项目委员会审核,由5名成员组成,一半通过才算过会;三是递交公司主要负责人,由其结合投资因素综合评价,决定是否递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四是由7人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过会,遵循两个2/3的原则,即投资决策委员会要超过2/3的委员到会才能开,关于项目投资决策要超过2/3的赞成票才能过会;五是由会计、律师等组成的尽职调查组进行尽职调查,{zh1}正式进入投资程序。

  陈越孟表示,支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即使出现分歧,也很好解决,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尤其是在投资决策委员会这一环节。当然,全部程序走完,最终没有投资的项目也有。因为现在风投的机会很多,不是每个意向项目都必须投钱。

  正是靠着一丝不苟的制度化保障,浙商创投掌管的基金“盘子”越来越大,投资节奏也越来越快,但令陈越孟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无一失手。自2009年起,浙商创投就已按平均一个月投一个项目的节奏稳步投资,截至今年初,已投资16家企业,总投资超过5亿元。项目源相当丰富,既有风电、核电项目,又有环保污染治理项目,还有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陈越孟坦言,浙商创投很快就将从“播种期”进入“收割期”,xxxx前景可观。

  从低碳经济中

  发掘商机

  翻开浙商创投的企业形象册,其创投路径一目了然:投资于品质优良、成长潜力高于平均水平、现金流量好、稳定成长的中小型已进入辅导期的未上市公司股权;灵活投资部分投资于具有爆发性成长潜质的小型公司股权。

  个中的潜台词更丰富。据陈越孟介绍,浙商创投的投资配比基本上是50%至60%投资偏后期,即Pre-IPO(企业上市前)项目;20%至30%投资中期,即扩张期企业;10%投资种子期,即初创型企业。贯穿始终的两条投资主线——现代服务业与低碳经济产业,则显露出其投资行业偏好: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媒体、数字多媒体、软件、文化教育产业等一一在列。

  不过,虎年有望成为浙商创投的“低碳投资年”。眼下,除了2亿元规模的浙商诺海低碳基金已基本募集完毕外,陈越孟与他的团队正在为筹划成立另一支低碳基金——中能绿源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而忙碌。据透露,这支低碳基金主要面向国家大型机构,分3期完成,设计募集总规模为50亿元。

  能运作这样的投资大手笔,与陈越孟超前的意识密不可分。在他眼里,低碳经济俨然是一座创投的“富矿”:“我们前两年在低碳经济概念尚未风生水起时,就已在接触、投资这些项目了。”确实,浙商创投已投资在手的核电管道、风电配套设备制造、风污染治理、智能建筑等项目,低碳“含金量”成色十足。

  说到低碳经济的投资“钱景”,陈越孟更显兴奋:低碳经济细分行业多达388个,高碳改造、低碳升级、无碳替代等领域无不蕴含着大量的投资商机——就看你有无本事去发掘,把商机变为实实在在的回报!

  “天使投资大哥”刘晓人悲情出局创投不仅能带来高额回报的喜悦,同时也潜伏着极高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悲剧。

  有“民间创投{dy}人”、“天使投资大哥”之称的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就不幸成为悲剧的主角。2009年6月10日,刘晓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公安部门批捕。而之前的5月5日,他就已为躲债而投案自首。

  案情随之浮出水面:据当地政府初步统计,刘晓人有近2亿元的集资金额无法按时偿还,其债权人覆盖了德清、杭州、宁波等地。

  “昔日鼎盛,今日落魄”,仿佛成为刘晓人悲情出局的一句谶语。

  在创投江湖上,刘晓人可谓大名鼎鼎。尽管其规模不算大,运作资金约3000万元,却是浙江{sg}由自然人出资成立的民营创投公司。

  谁都没料到,3年后,红鼎创投会深陷债务泥淖,刘晓人自己更是由此身陷囹圄。

  红鼎创投到底怎么了?

  据了解,几年来,红鼎创投投资了蚂蚁网、爱尚网、青铜网络、茶易小铺茶叶连锁店等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如果只专注上述业务,投资再不顺,最坏的结果也只是把3000万元资金赔光而已。但很不幸的是,在成立红鼎创投前,刘晓人就已暗中涉足民间xx,成立创投公司并打出知名度后,又未及时收手。自2008年底以来,不少xx企业资金极度紧缺,根本还不了钱,最终造成刘晓人的资金链断裂。

  至此,刘晓人万劫不复。

  刘晓人倒下所激起的波澜,在创投界久久未能平复。不少业界同仁反思后认为:刘晓人涉足xxx暂且不说,他的创投思路看来也很成问题。做创投的钱,怎么能向民间xx呢?创业投资的周期极长,通常需好几年后才能退出获得回报,借xxx去做创投简直形如自刎!(来源:浙江日报)

 

 

2010-3-2 浙江日报

关键字: [     ]

从“煤老板”到IT先锋,投资重型卡车、液晶电视制造,转型“制造业的服务业”,入行风险投资挖掘低碳商机……截然不同于和“炒”字相连的浙江资本,我们所展示的这些浙商怎么看都是“2.0版”。

  从“煤老板”到IT先锋,投资重型卡车、液晶电视制造,转型“制造业的服务业”,入行风险投资挖掘低碳商机……截然不同于和“炒”字相连的浙江资本,我们所展示的这些浙商怎么看都是“2.0版”。

  他们已经完成了财富的初始积累,他们所要做的是超越“为己致富”的创业梦想,在财富的创造与使用上力争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正如上xx,总理回答万千网民的:做大社会财富“蛋糕”特别要注重转变发展方式。

  企业家群体的一举一动,已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价值判断。山西、迪拜、海南……一个“炒”字遑论浙商,是一叶障目,但也足以警示,拜当年“四千精神”所赐的浙商资本,不应当尽数成为虚拟经济中呼来啸去的热钱。

  钱往何处去?在致力于改变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内外需市场结构等诸多不均衡中,依然存在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紧随中国经济在“调结构”中沉稳前行,浙商亦将再造自身的辉煌。

  58亿资本流向创业投资

  创业投资(VC),又称风险投资,是私募股权投资(PE)的一种,指对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

  作为一条多元化融资渠道,近年来创投在浙江省发展较快,目前省本级及杭州、绍兴、衢州等地均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省备案的创投企业已达67家,总资本58亿元。此外,浙江省还设立了总额50亿元的浙商产业投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创投资本除了投向有增长潜力的传统制造业外,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是最为热衷的投资领域,占比达70%左右。

  创业投资分有限合伙人(LP,即出资人)和普通合伙人(GP,即资金管理人),其投资运作方式是投资公司投资于创业企业或高成长型企业,占有被投资公司的股份,并在恰当的时候增值套现。通常创业投资公司只投资于还没有公开上市的企业,他们的兴趣不在于拥有和经营创业企业,而在于{zh1}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

  陈越孟的风投人生

  当中国创投行业发展历经十个年头,本土创投机构的总体募资规模和投资规模实现弯道超车,双双首次超过外资创投机构时,后起的浙江本土创投机构愈发引人注目。不仅仅因为浙江民资的丰沛,更在于浙江创投人以精准的投资眼光和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开辟了浙商资本的新流向。

  农历正月初七,虎年春节后{sg}工作日。一缕阳光透过公元大厦的玻璃幕墙,静静地映射在陈越孟那宽大的大班桌上,上面放着两份有关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的计划书。

  身为浙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xxx,即使是春节也没得空闲。“喏,这就是我们眼下在做的。”陈越孟轻拍了一下计划书说道。一旁的会议室里,公司的投资管理团队讨论热烈,陈越孟虽没有与会,但他清楚,大家在谋划、议论什么——浙商创投虎年一开年就发起成立全国{sg}以低碳经济产业为投资方向的创投基金。

  这样忙碌的情形,自公司成立两年多来已成了家常便饭。

  独享一家,

  不如分享十家

  算上3月份将正式成立的浙商诺海低碳基金,浙商创投管理的投资基金已达6支,资金规模超过18亿元。对一位创投界“二年级新生”而言,这样的扩张速度无疑有些惊人。

  但在陈越孟看来,这其实体现了浙商创投固有的一种运营节奏:既讲求速度与灵活性,又严格按照程序走。无论是作为母基金的浙商创投基金,还是浙商海鹏创投基金、钱江浙商现代服务业基金,乃至设立不久的北京浙商基金和浙商嘉海基金,均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刚及不惑之年的陈越孟,属典型的二代浙商。母公司惠康集团是一家有着38年历史的民营家族企业,主要从事家电制造。如果他乐于守成,愿做家族企业的传承者,相信过日子绝无问题。但不安分的他,偏偏选择了一条高风险的创投之路。

  陈越孟说,自己萌生做创投的想法始自2007年9月,主要基于两层考虑:首先,传统制造业增长已触碰到“天花板”,在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形下,企业利润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而转型升级也非朝夕可至,发掘新的商机势在必行。其次,从大环境来说,当时创业板推出在即,正是做创投的好时机。当然,最让他心动的是,做创投,可通过资本和经营理念的注入,去分享被投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一家企业做得再好,你也支能从一家企业中分享成功。做创投不一样,支要眼光精准,你就可以分享10家乃至更多企业的成功。”陈越孟给自己的创业冲动下了这样一个注脚。

  靠着惠康集团及6年政府机关工作累积的人脉,陈越孟在圈内一摆明想法,就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热切呼应。于是,一切顺风顺水。从萌生想法到成立浙商创投,支花了45天,首期资金管理规模即达10亿元,12家股东中除惠康集团外,还包括了传化集团、喜临门、滨江房产、红石梁等知名浙企。

  宁可错过,

  不可投错

  浙商创投的“大旗”竖起来了,但陈越孟深知脚下的路并不好走。不仅仅因为初来乍到的陌生,更在于创投高风险集聚的行业特征。

  陈越孟的理解是,创投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涉及证券、法律、财务、行业分析、独到预测等多个环节,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才组合、一定的资金规模、较好的品牌与美誉度及严谨规范、灵活高效的运作体制。所以,“创投不是人人都能做,也不是有钱就能做。”他说。

  华数传媒(即原来的华夏视联)堪称是浙商创投一项投资杰作。作为国内最{lx1}的互动电视平台和运营商,其增值前景格外诱人,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所以,陈越孟从初始接触到拍板投资,支花了短短的20天。

  别看这个项目是“速战速决”,用陈越孟的话说,决策不仅不草率,相反很严谨,xx按浙商创投固化的五步投资决策流程来操作。他说,不管项目大或小,传统或新兴,在浙商创投都必须按制度操作,我们的创投理念是“宁可错过,不可投错”,支有这样,才能把投资风险最小化。

  浙商创投的五步投资决策流程可谓环环紧扣:一是投资经理发现、挖掘项目,随后对目标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成长性、盈利能力、团队、财务状况等综合要素进行分析,出具分析报告;二是依据目标企业的投资价值,上交公司项目委员会审核,由5名成员组成,一半通过才算过会;三是递交公司主要负责人,由其结合投资因素综合评价,决定是否递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四是由7人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过会,遵循两个2/3的原则,即投资决策委员会要超过2/3的委员到会才能开,关于项目投资决策要超过2/3的赞成票才能过会;五是由会计、律师等组成的尽职调查组进行尽职调查,{zh1}正式进入投资程序。

  陈越孟表示,支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即使出现分歧,也很好解决,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尤其是在投资决策委员会这一环节。当然,全部程序走完,最终没有投资的项目也有。因为现在风投的机会很多,不是每个意向项目都必须投钱。

  正是靠着一丝不苟的制度化保障,浙商创投掌管的基金“盘子”越来越大,投资节奏也越来越快,但令陈越孟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无一失手。自2009年起,浙商创投就已按平均一个月投一个项目的节奏稳步投资,截至今年初,已投资16家企业,总投资超过5亿元。项目源相当丰富,既有风电、核电项目,又有环保污染治理项目,还有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陈越孟坦言,浙商创投很快就将从“播种期”进入“收割期”,xxxx前景可观。

  从低碳经济中

  发掘商机

  翻开浙商创投的企业形象册,其创投路径一目了然:投资于品质优良、成长潜力高于平均水平、现金流量好、稳定成长的中小型已进入辅导期的未上市公司股权;灵活投资部分投资于具有爆发性成长潜质的小型公司股权。

  个中的潜台词更丰富。据陈越孟介绍,浙商创投的投资配比基本上是50%至60%投资偏后期,即Pre-IPO(企业上市前)项目;20%至30%投资中期,即扩张期企业;10%投资种子期,即初创型企业。贯穿始终的两条投资主线——现代服务业与低碳经济产业,则显露出其投资行业偏好: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媒体、数字多媒体、软件、文化教育产业等一一在列。

  不过,虎年有望成为浙商创投的“低碳投资年”。眼下,除了2亿元规模的浙商诺海低碳基金已基本募集完毕外,陈越孟与他的团队正在为筹划成立另一支低碳基金——中能绿源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而忙碌。据透露,这支低碳基金主要面向国家大型机构,分3期完成,设计募集总规模为50亿元。

  能运作这样的投资大手笔,与陈越孟超前的意识密不可分。在他眼里,低碳经济俨然是一座创投的“富矿”:“我们前两年在低碳经济概念尚未风生水起时,就已在接触、投资这些项目了。”确实,浙商创投已投资在手的核电管道、风电配套设备制造、风污染治理、智能建筑等项目,低碳“含金量”成色十足。

  说到低碳经济的投资“钱景”,陈越孟更显兴奋:低碳经济细分行业多达388个,高碳改造、低碳升级、无碳替代等领域无不蕴含着大量的投资商机——就看你有无本事去发掘,把商机变为实实在在的回报!

  “天使投资大哥”刘晓人悲情出局

  创投不仅能带来高额回报的喜悦,同时也潜伏着极高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悲剧。

  有“民间创投{dy}人”、“天使投资大哥”之称的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就不幸成为悲剧的主角。2009年6月10日,刘晓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公安部门批捕。而之前的5月5日,他就已为躲债而投案自首。

  案情随之浮出水面:据当地政府初步统计,刘晓人有近2亿元的集资金额无法按时偿还,其债权人覆盖了德清、杭州、宁波等地。

  “昔日鼎盛,今日落魄”,仿佛成为刘晓人悲情出局的一句谶语。

  在创投江湖上,刘晓人可谓大名鼎鼎。尽管其规模不算大,运作资金约3000万元,却是浙江{sg}由自然人出资成立的民营创投公司。

  谁都没料到,3年后,红鼎创投会深陷债务泥淖,刘晓人自己更是由此身陷囹圄。

  红鼎创投到底怎么了?

  据了解,几年来,红鼎创投投资了蚂蚁网、爱尚网、青铜网络、茶易小铺茶叶连锁店等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如果只专注上述业务,投资再不顺,最坏的结果也只是把3000万元资金赔光而已。但很不幸的是,在成立红鼎创投前,刘晓人就已暗中涉足民间xx,成立创投公司并打出知名度后,又未及时收手。自2008年底以来,不少xx企业资金极度紧缺,根本还不了钱,最终造成刘晓人的资金链断裂。

  至此,刘晓人万劫不复。

  刘晓人倒下所激起的波澜,在创投界久久未能平复。不少业界同仁反思后认为:刘晓人涉足xxx暂且不说,他的创投思路看来也很成问题。做创投的钱,怎么能向民间xx呢?创业投资的周期极长,通常需好几年后才能退出获得回报,借xxx去做创投简直形如自刎!

 

 GDP三分之二为投资拉动

  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衰退,对外需求骤减,严重影响到以外向经济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增速。随着中央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去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投资热浪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早在去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称,2009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4%,仅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

  {zx1}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1%。不仅增速较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上升至67%,意味着仅仅投资就占据了GDP的三分之二。

  据了解,受巨额投资的驱动,钢铁、水泥、纺织等行业产能出现了严重过剩,使资金和能源造成极大浪费。加上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着“时滞”,投资过热问题没能及时抑制。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局面。

  事实上,GDP所能见证的,只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要从全局角度来判断经济增长的素质,离不开对质量和效益的关注。

  有关专家认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一次暴露了中国经济在结构和布局上的“软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中,存在内需疲软和过度倚重投资的问题;在三个产业梯次中,存在第三产业比重长期过低的问题;对于能源和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亦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明显弊病。

  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让经济增长速度与所付出的资金、能源、环境代价保持在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范围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更加良性和健康的轨道,依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长期考验。

  GDP里应有哪些“含金量”

  “依据‘科学发展观’,我们不仅要追求GDP增长,更要提高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增加社会财富,努力提高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环境综合指标等,让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xxx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成就也要靠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来验证。

  程恩富的观点,隐含着一个目前炙手可热的新词汇——GDP含金量。

  对于GDP的含金量,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表示:单位GDP牺牲的环境越小,对生态的冲击越小,GDP含金量越高。现在的GDP在统计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消耗并没有考虑进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GDP的含金量。

  杨开忠强调,GDP的大小跟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越大,其含金量越高。这种方法是用“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各省GDP的含金量。

  据了解,目前我国GDP的统计主要采用的是生产法和支出法。所谓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加起来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GDP是按生产法计算出来的。所谓支出法,是由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库存调整等),以及净出口(顺差)三大部分组成。但是支出法得出GDP数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前中国的支出法大概要两年以后,现在中国的支出法是一年以后就可以得到GDP数字。

  就支出法而言,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是GDP的增长比人民的生活水平增长得快。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们GDP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包括投入和产出的效果不太好。

  “因为很多地方政府的目标只是想靠投资拉动GDP增长,投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而增长方式又不合理,其结果是很多的投资才能生产出比较少的产值。同时,这种投资大部分投向对居民收入提高没有直接效果的大项目上,虽带来了巨大的GDP增长,但减少了资源可利用性,居民收入也没有太大提高。”袁钢明解释说。

  袁钢明认为,“跟GDP含金量直接相关的指标就是居民收入。”而到底居民收入占GDP的多少才算合理?

  “目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60%,剩下的非居民收入应该占GDP的40%;但是中国刚好是倒过来的,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40%,剩下的60%是非居民收入。比较合理的结构,应该是居民收入占GDP的60%。”袁钢明介绍说。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就业乃民生之本,在关注GDP增长之外,更需要采取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就业增长点等促进就业的措施,实现就业率与GDP的同步增长。

民资准入遇春风
作者:王红茹   02-12 10:35:31

  近期,关于加快打破垄断行业对民资准入制约的呼吁声浪渐起。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增长{zj1}内在动力的是民营资本,民营经济对GDP贡献超过50%。他建议,今年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解除释放民间投资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政府投资要让位于民营经济,放宽市场准入。
  民间投资之所以再受关注,据记者了解,主要是由于2008年年底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让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陷入了“谷底”。据相关人士介绍,2009年,国有投资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同比增加了40%—50%,而民间投资同比增长仅为27.7%。
  “民间投资的实际增长还是很快的,只不过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为了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意愿,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共8个方面29项措施,这个文件在业内称为“29条”。
  据相关人士分析,2009年9月出台的“29条”,不仅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也是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促进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对2005年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的有力补充和完善。
  如今,在“29条”颁布后不到半年,新一轮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又在酝酿中,意义耐人寻味。
  “国务院去年发布的‘29条’,一直是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两个部委在做,后来是以国务院文件的方式下发了。但是‘29条’这个文件只说明了政策的方向,并没有具体操作执行细则。‘29条’发布后,基层的反应是实际作用不大,需要更具体的措施,否则落实不下来。而具体措施还需要各部委去制定。所以,有必要再出台一份文件。”国家发改委投资所原所长张汉亚分析说。
  “民营投资准入难问题会不会有新突破?”当记者把国家或将出台推动民间投资新政的消息告诉中国新多集团董事长程新贵时,电话那头的他迫不急待地抛出了他所关心的问题。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新多集团的产品出口受了“伤”,但是在国内的销售额却增加了30%。
  “国内的销量可以弥补国外市场销量的损失,基本上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程新贵告诉记者,他掌管的中国新多集团是一家集设计、制造、投资、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主要经营五金防盗门系列产品,产销量在业内xxxx,出口量连续多年处于全国{lx1}地位。
  “现在是想扩大投资方向,多样化发展,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程新贵说。
  对此,张汉亚也表示认同,“现在的较大问题是大民营企业有钱却没地方投,依然存在着准入难的问题。”
  “制造业基本上过剩;电信业很挣钱,但民营企业进不去;石油也很挣钱,但国家规定上游的勘探开采不允许民营企业介入;钢铁现在可以介入,但国家对钢铁的政策是抓大压小,小的不许上;铁路是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的,但是民营企业又不愿意投,因为挣不着钱,而且没有经营权。”张汉亚说。
  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民间投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宽,但现在谈到民间投资,准入难题依然首当其冲。黄孟复非常形象地表示:“在一些领域,民营经济还有一些看得见却进不去的‘玻璃门’,或进去了又不得不在非市场因素干扰下被迫退出的‘弹簧门’。”
  “其实,垄断行业明令禁止民资进入的很少,都是在实际操作执行中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各方面的理解、认识不一样,制度不够完善等,使得电信、石油、航空等行业民营资本很少进入,因此现在需要在操作上出台一些配套措施。”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对这一问题也不讳言,他指出,目前民营投资准入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传统的垄断行业,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品批发和物流等行业和领域。
  穆虹称,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改委正在与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积极研究,努力破除行业垄断,扩大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为民间投资扫除障碍。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研究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是通过股份制改造、企业业主招标、特许权转让、政府采购,制定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等,为民间资本进入扫清障碍。

 

时间: 2010-02-02 17:51:02 来源:新华网 【】

   新华网武汉2月2日电(记者廖君)近年来,湖北大力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工程”、着力打造“木兰花”家政服务品牌,有效促进了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就业和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湖北妇联系统争取政府培训补贴近400万元,吸纳就业3万多人,实现了小产业促进大就业。

    ——营造发展环境 

    调查显示,家政服务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下岗妇女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单一,在其他行业实现再就业有一定困难。面对适合进入的家政行业,由于旧观念的束缚,有些妇女宁肯闲赋在家,也不愿从事家政业。

    认识上的误区,阻挡了很多妇女务工的步伐;观念上的障碍,造成了家政服务业供不应求,进而出现了一方面家政用工需求旺盛、有事没人做,另一方面很多妇女待岗、有人没事做的局面。

    记者在武汉妇女创业中心的家政员培训现场了解到,来培训的大多数家政员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认同度较高,但也有少数家在农村的妇女表示,不愿意让家乡人知道在城里当“保姆”。

    针对这一情况,湖北省妇联发放《致全省妇女姐妹的一封信》100多万份,动员农村妇女、下岗妇女参与家政服务员培训,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做家政是侍候人”的错误观念,教育家庭用户平等对待家政员,树立家政是职业分工的正确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组织评选湖北省优秀巾帼家政服务企业和优秀巾帼家政管理人员,命名湖北省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召开大会命名表彰,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鼓励农村妇女、下岗妇女迈出家门闯市场,投身家政求发展。荆门市组织优秀家政员在各地巡回宣讲,宜昌市制作《农家女在北京》电视专题片,襄樊市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巾帼家政、知音朋友”“安置一个人、幸福两个家”“情系妇女、服务万家”等宣传标语;通过电台广播、电视广告、报纸、网络发布等形式,各级妇联对家政服务市场的供需信息进行及时的广而告之,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走出家门,从事家政服务。

    来自嘉鱼农村的陈四儿结束了上午的家政工作,就到武昌民主路的“木兰花”公司家政培训班学习插花。“一个月能收入近两千元,比我在餐馆当传菜员强多了。”陈四儿笑着告诉记者,如今,她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跟丈夫的打工收入不相上下。投身家政服务工作让更多和陈四儿一样的农村妇女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

    ——贴近市场的培训

    跟婴儿一样大小的皮娃娃,家电俱全的模拟家庭,各式各样的拖把抹布……在湖北木兰花职业培训学校下岗女工家政培训现场,记者看到,培训实操课{zd0}程度地还原了家政工作现场,帮助学员有针对性地提高实战技能。

    针对家政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找家政员难,找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家政员难上加难的实际,湖北省妇联把培养大批有较高素质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作为推动巾帼家政服务工作的“牛鼻子”,在全省妇联系统大力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工程”。

    在各级妇联的努力下,全省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鉴定工作实现了“五个统一”,即培训鉴定工作统一由妇联组织,统一使用省妇联编印并免费下发的《家政服务员培训实务》,统一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全日制集中教学,由省劳动部门统一颁发资格证书。

    在培训工作中,妇联组织始终把面向市场,实现培训工作与上岗就业供需对接。坚持按需培训,储备式与订单式培训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基地见习、入户实践相结合,提高初级家政员培训实操课程比重,提升首次上岗满意率。坚持信息对接,通过举办招聘会、建立巾帼家政公共信息网等形式,搭建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连续四年开展全省联动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现场招聘会。坚持渠道畅通,架设家政服务学员、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交流沟通的桥梁,在省内外考核命名了一批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基地,对培训学员实行定向转移。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先后有8万余妇女进入家政领域就业。

    良好的政策和有效的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妇联组织开展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据不xx统计,近两年来,湖北省妇联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培训家政服务员8万余人次,4万余受训妇女投身家政领域,现有县以上巾帼家政服务实体195个。

    ——全力打造家政品牌化之路

    湖北省妇联主席梁惠玲介绍说,发展巾帼家政服务,必须实施品牌战略,用品牌聚集人气,提升质量,整合资源,规范市场。

    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妇联着手打造的“木兰花”家政服务品牌,历经公开征集商标名称和标识、申请商标注册、湖北木兰花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运作和木兰花家政职业培训学校成立等过程。现在,“木兰花”已经成为湖北知名的家政服务和劳务输出品牌,木兰花公司已成功发展了宜昌、仙桃两家加盟公司。

    各级妇联适应市场需要,发挥组织优势,通过自办、合办、指导创办等形式,建立了一批“妇”字号家政服务实体,这些实体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的理念。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和利润稳步上升,不少已成为当地家政服务业的xxxx,一批妇女姐妹依托家政服务业成为创业就业明星。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巾帼家政服务实体195个,2009年度吸纳就业人数达3万多人,家政服务业已成为妇联组织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工作{zj1}特色和成效的工作品牌。

    规范管理是品牌长期生存的内在要求。湖北木兰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对家政服务员实行员工制管理,统一缴纳社保,制作了规范的三方合同文本,对招收和派遣家政服务员均签订正式合同,并对加盟商做规范性要求,为家政服务企业规范运作提供示范。为了解决家庭服务业劳动争议多发的“老大难”问题,湖北成立了巾帼家政服务发展促进会,旗下聚集了全省60多家巾帼家政服务机构;制定了《湖北省巾帼家政服务指导规范》,确保家政服务员的合法权益。

    据记者了解,武汉市妇联利用妇女创业中心孵化器功能,以成立武汉巾帼家政联盟为突破口,对联盟内家政机构实行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形象宣传、统一工作着装、统一收费指导标准、统一管理制度,并与商业保险公司联手推出了家政服务“公众责任险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探索以商业化的服务模式,提高家政服务抗风险的能力。联盟成立以来,会员单位发展到21家,安置妇女就业再就业2万余人次。为了产生协同效应,联盟还尝试对品牌进行策划、实施和监督的一系列营销活动。

 

郑重声明:资讯 【浙江民资投向和湖南家政服务品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