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回忆——专业之路8

摄影的回忆——专业之路8

2010-03-01 06:26:16 阅读30 评论4 字号:

 

幻灯制作

幻灯片在教学上使用十分方便,现在用Office中的PowerPoint,在数字投影机中使用,学生一目了然,有色彩有声音效果棒极了。八十年代计算机也没有普及,只能用胶片制作的幻灯片,在幻灯机中放映。我在我的摄影工作中最多的任务是制作幻灯片。

幻灯片制作工艺与拍照xx一样,拍摄冲洗,印片再冲洗,分切,装夹,就成了。不过要求不同,幻灯片要黑白分明,反差要极大。开始也用全色胶卷翻拍,曝光量不易掌控,翻拍稿底色灰度不一样,差一点拍出的东西也不挺括。以后我试验用分色胶卷,就是感光度8定的胶卷,只要曝光量正常,效果很好,以后我一直用它来翻拍黑白文字图片为主的幻灯片。而且便宜,比全色胶卷要便宜三分之一;冲洗方便,可以开着红色的安全灯操作。我搞了三年用了9大卷胶片,一卷300米,一米大约可以制作25张,每年要翻拍10000张,印片15000张。每天工作室内全是挂满胶卷。为了提高速度,我会在一个卷片心中缠两个胶卷,一个不锈钢冲洗罐放四个心,一次就可以冲8卷。虽然赶不上机器冲洗效率,作为单个人来说,我的效率属{yl}的。

我的翻拍架倒是十分高级,带阻尼器,升降自如,有透射光源,也有四个照明灯架,但是用感光度8定的胶卷需要提高照明,我改装250瓦照相灯泡,也感到不足,以后给我换成当时号称“小太阳”的碘钨灯,一边一根1000瓦碘钨灯管,效果好了,翻拍时就烤得难受。我这个人总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找罪受。

为了提高翻拍效率,发现把书本拆开翻拍,不用对焦距,大小一致的在一起翻拍,只要对正就可以按快门,老师送来翻拍稿一般是一本书,你给他拆散了,他有意见。所以我学会了拆书,也学会了把书装订起来,和原先一样。

不久以后我参加煤炭部条件装备司的一个复印机培训班,下通知的时候就要求有工程师职称的才能参加。因为那时候的复印机自动化程度不高,维修网点几乎没有,买了复印机要求自己修,所以要工程师参加培训。确实电路、光路、机械、控制原理很多知识全是新的,学会复印简单,要会修理就很难,那时候是英国基斯德耶公司派出的高级讲师给我们上课,全是英语讲课,讲一句翻译一句,翻译的人不懂技术,为此也困难多多,不过有几年前摄像机培训班的磨难,这也是小菜一碟了。当然我也是全优结业。回来我的工作开始当复印员,后来我也懒得伺候,让大家印,坏了我来修。

有一次我阅读说明书时发现可以印胶片,于是我找了一张不用的X光胶片,把药膜洗干净,放进复印机去印,印出的效果很好。我找来普通市售投影胶片来印,材质不行,遇到热定影就变形。后来找到一种聚酯膜可以承受高温,我把复印机热定影温控再调低一点(那时候的机器全可以自己调节的),效果十分出色。当时信息很闭塞,在辽宁省高校里没有这样做投影片的,我是{dy}份。外省市用这样的技术还是不少的。为了保证质量,我又把复印机管起来。因为低温热定影,复印出来的纸张墨色容易掉,要经常来回调温度,只有我管我用才能保证两方面的质量。自找苦吃,又把自己忙得够呛。

在常规电化教育方面我获奖也很多,特别是制作技术方面。如我用表面活性剂处理胶卷,使得胶卷表面没有水渍,这对水质较差的地区提高胶片质量有根本性的作用。把彩色灯箱片移植到彩色投影片上应用;把照片调蓝技术应用到胶卷上,做出蓝底白字漂亮的幻灯片等等,那几年获奖证书有一书包。

搞什么工作,都要从中找到它的乐趣,把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越做越有意思,获得的回报也是客观的。在工作中也可以找幸福感。

大明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摄影的回忆——专业之路8】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