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中小企业管理软件阿里巴巴edcsoft的博客BLOG

在国内外管理软件提供商纷纷杀入中小企业市场的同时,中小企业用户对于管理软件却还是顾虑重重,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真正的应用需求是什么?在互联网带来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下,这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阻碍市场发展的{zd0}瓶颈

今天,国内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受到了来自国内外软件厂商越来越多的xx,尤其是以微软、SAP和甲骨文为首的国际巨头厂商都已经进入到了这个市场,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了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软件产品。

研究机构和媒体也对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具有较高的期望,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都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潜力巨大。但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并未引起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全面爆发,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也并没有厂商希望得那么好,进入这个市场的大小厂商在市场拓展方面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特点,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选择并部署管理软件时忧虑重重。用户支付能力低、对产品不理解、对风险的承担能力低、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高、对实施和服务的要求多以及厂商的意识不够,这些都成为了阻碍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发展的{zd0}瓶颈。

总结起来,中小企业在选择管理软件时,或者说是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资金投入较少。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不可能一次性地做很大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软件方面,一次性投入几万元人民币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小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他们需要的是解决目前最关键的业务信息化问题,而像ERP这样的软件对于小企业来说可能并不一定合适。

要求短期回报率高而风险低。中小企业由于认识有限、资本有限,就不可能向大型企业那样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再计算收益,因此它们更希望在投入的短时间内就取得效果,而且效果越明显越好。在风险控制方面,中小企业希望尽量缩短实施周期,它们无法承担一个实施周期过长的项目,因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周期越长风险就越大。

对产品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目前,IT运维服务已经成为了企业IT支出中很大的一部分。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资本来就存在资金不充足的问题,因此,软件产品的高稳定性对中小企业就至关重要。而且,一般中小企业的IT专业技术人员少、水平低,这对产品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软件交互界面的人性化要求高。由于中小企业的许多操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只懂得最简单的开机、打字等操作,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有非常友好的交互界面,下一步怎么做、错误原因是什么、怎么修改,都应该有所提示。

对技术服务要求具有丰富的形式和较快的响应速度。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服务,在中小企业都可能遇到非常初级的问题,也可能遇到一些专业人士根本不会遇到的初级错误,这就要求技术服务水平高、支持到位。大量的问题要可以通过电话、Email等手段远程解决,解决问题的时间越短越好。

对产品个性化要求高。管理软件想要适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由于中小企业千差万别,购买者对管理软件了解又很少、经验参差不齐,因此经常会提出各种特殊的个性需求,如果解决不了,就不购买你的产品。但由于投入少,做较大的定制开发又不可能。

产品要能随需应变。中小企业变化非常迅速,部门调整、规模迅速扩张、成立分支机构,这就要求管理软件产品能够很快“适应”。由于“船小好掉头”,因此可能决策错误,刚做了调整,发现不合适,就又要调整回原来的状态,软件产品也必须能马上调回去。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产品需要结合这些特点,不仅要从产品本身去贴近中小企业,更要从服务、营销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去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应用需求现状

中小企业由于受其自身发展的限制,在选择管理软件的过程中对产品的价格、功能、性能以及服务都特别xx,它们通常会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dy},就是为什么要部署管理软件?管理软件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前面提到,通常中小企业信息化资金缺乏,在信息化项目建设时,这些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收益分析,即通过信息化企业能够得到什么,是不是合算。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由信息化带来的沉重成本,它们是想通过信息化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而并不是降低利润来获得业务流程的优化。

第二,就是管理软件能否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中小企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哪些可以通过实施信息化来解决?哪些可以实施以后进行战略调整?如何更充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功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解决企业某些具体的问题?面对这些疑问,中小企业通常会选择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或者是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部分作为切入点。

从这几年的市场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对管理软件的价值已经有了较高的认知度,并且中小企业也已经开始认真地对待信息化的问题了。一方面,中小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受客户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影响或约束,也会随着客户以及上下游伙伴的信息化要求而开展自身的信息化。

SaaS带来的新机遇

SaaS(软件即服务)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管理软件带来了几个新变化。

首先,软件的交付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客户购买的是服务,而不是以前的软件产品。软件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软件厂商从之前的产品提供商转变成了服务提供商。

其次,在销售模式方面,用户不用再去购买Licence,只需租用对应的功能服务,客户没有必要为同一个功能购买多个Licence,这使得企业的拥有成本降到了{zd1}。而SaaS的这种租用模式可以使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门槛降到{zd1},让那些高不可攀的信息化应用成为了可能,并让中小企业切实了解到了管理软件的好处和作用。由于SaaS的规模优势,就抓住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尾巴”,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选择。

除此之外,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SaaS{zd0}的价值在于它为用户提供了体验的机会,这降低了客户的选择风险,并提高了客户的选择效率。

如今,企业的信息化已经和几年前大不相同了:一是商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的IT系统能尽快提供相应的功能,来促进企业的运行效率;二是周期长的项目有比较高的实施风险,企业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中小企业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地选择管理软件产品、降低选择的风险并快速地实施成为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先试后买”已成为了SaaS的营销法宝,正是这种模式和这种思路改变了传统软件的选型和实施的过程。

首先,用户可以在没有正式购买软件之前,通过SaaS软件提供商平台的用户反馈对同类软件进行筛选。这个过程相比之前传统软件的选择流程会大大地提高效率,用户没有必要一家一家厂商去进行比较。其次,在选择好产品之后,用户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来更深入地了解该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以及该厂商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合适,马上进入正式使用阶段。

因此,SaaS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用户选择的成本,这对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SaaS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只需要按需购买服务。对于简单的应用,SaaS可以实现即买即用,购买软件服务之后,开通相关账户即可使用。而对于企业需求变化的情况,SaaS也可以通过发布不同的应用解决大多数需求变化的问题。事实上,SaaS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为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号脉中小企业管理软件阿里巴巴edcsoft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