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57充电器是个很好的充电器

编者按:北斗老师是国内{dy}个在业余条件下(部分设备是DIY的)对充电池和充电器作了最详尽的测评,虽不是xx,但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市面上主流充电池/充电器的真实一面,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MR57充电器是个很好的充电器,目前在日版充电器中也是{zh0}的一种。对MR57讨论,有点问题还是没有结论,比如MR57是否有涓流充电,MR57快充时两节电池是否并联充电等等。我的这篇作为一点补充,从我的角度来写吧。当然有些问题我测了,有了我的看法和结论。大家xx可以谈自己的分析看法。这里多讲一点,我不是xx。


电路板正面


电路板反面

 
开关电源


单片机


取样电阻,热敏器件,贴片LED

  下面是充电时的波形,这里的测试波形也是取自取样电阻的两端。


快速充电时的波形

  这是MR57快速充电的波形,可以看到MR57充电每个周期是5秒,快速充电时,充电4.5S,停0.5S,充电脉冲占空比是90%。MR57充电器,快充时无论是充1节电池,还是充2节电池,充电波形无论占空比还是幅度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MR57快充二节电池时是串联充电的。 为什么会这样??? 确实,MR57快充槽的2个电池是串联充电的,但这和很多串联充电的充电器不同。
  一般意义上的串联充电,就是指串联充电,串联检测,串联控制(比如次世代白金四驱充电器)。
MR57的这两个快充电池是串联充电,单节电池检测,单节电池控制。
  两种串联充电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般串联充电,比如2节串联充电,必须放入2节电池才能充电,放入1节电池的话,充电回路是不通的;
  MR57的这种串联充电并不是简单的串联充电,在硬件上加了很多线路,进行控制和切换,这样放入任意一节电池也能充电。
  在我测试过的不少充电器里,这样的控制方法还是{dy}次看到,增加了这些切换控制的线路,搞得这么复杂,到底是为什么?
  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充电电源的效率。带来的好处是电源的体积和发热容易设计控制。

  大家是否注意到上面的图中,每0.5S有一个窄脉冲,放大后看看,这是一个5mS的停充。插入这个5mS的停充,就是指是先进的充电方式还是控制检测的需要,我说不清楚,总感觉两者都不需要这样。是否还有其它原因?设计者来说比较好,但这不可能。那么大家分析。

这是MR57慢充一节电池时的充电波形

  在5S的充电周期中,充电1.5S,停充3.5S,充电脉冲的占空比是30%。


这是MR57慢充二节电池时的充电波形

  在5S的充电周期中,充电3S,停充2S,充电脉冲的占空比是60%。实际上两节电池慢充是分时充的,每节电池充电脉冲的占空比还是30%,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在大部分充电器中见到。


再看SANYO MR57充4节电池的波形

  波形中,宽的是3秒,这是对应第2第3槽两个电池的充电波形,每个电池充电1.5S,停3.5S,充电脉冲占空比30%。波形中,窄的是2秒,这是对应于第1第4两个电池的充电波形,这二个电池串联充电,每个电池充2秒,停3秒,充电脉冲占空比40%。
  我们知道充四节电池时,各个电池充电电流是相同的,MR57这时是这样实现的:在每5秒的充电周期中,对慢充槽里的电池用大一点的电流充少一点的时间;对快充槽里的电池,用小一点的电流充多一点的时间,这样作用于每个电池的平均电流基本相同。

 
这是MR57充两节AAA电池时的波形

  除了充电电流的差别,和第101楼两节电池充电的控制相同。

  充电脉冲的占空比我已经写了,幅度可以从波形图中读到,取样电阻见第94楼的图,两个电阻是并联的,波形取自取样电阻两端。充电电流的估算,有谁可以帮我分析计算?

 转:

 

 测试中没有发现MR57的涓流充电脉冲,MR57不具有涓流充电方式 ??
  呵呵,这个结论下得太早了,再仔细一点。发现了涓流充电脉冲,MR57涓流充电周期有150秒,涓流充电脉冲宽度是1秒(对二节电池),涓流充电的充电脉冲占空比是1/300。MR57的涓流充电电流只有正常充电电流的1%,相当于对AAA电池充电的涓流是3mA,是不是太小了。
  对了,好象MR57没有说具有涓流补充的功能,MR57说了具有满电保持功能。大家明白了吧,满电保持就是指充满电的电池一直通电放着,不会造成镍氢电池自放电的电量损失,那么这样确实只要定时施加一个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了。

  这就是作用在两节AAA电池上的满电保持脉冲,宽度是1秒,每150秒产生1次。

 

 

友人自日本带回N-M55S-Y充电器一组,当然是先把他给拆了!呵呵~
主要功能描述:
100~240VAC INPUT,OUTPUT AA*4 565mA,*2 1275mA,AAA*2 310mA,新急速脉充充电,峰值(peak)CUT-OFF(就是0dV侦测cut-off),新独立充电制御,{zd0}充电时间,温度制御,cell 电压异常检出,新微控制器Ver.2充电制御,一LED显示,充电、充电完了、异常,以上参考原文之说明书(呵呵~拿去请会日文的人帮忙翻的)。

对了!这台在PCB板上的编号为NC-MQR02。反光的地方,看不清楚。







NC-M55 部分线路动作分析 :

根据layout分析出来的部分Quick Charge线路(最外侧两棵的主线路):
如果只有一棵 Quick R放入充电,则Q401及FET202就会像是开路一般,而FET205会导通,另由Gate1去控制Q202做ON-OFF脉冲充电动作。
如果只有Quick L放入充电,则Q401导通,FET 202、FET205关闭,一样由Gate1控制Q202做ON-OFF脉冲充电。
如果是Quick R及Quick L一起放呢? 这就比较好玩了,Q401不动作,FET202及FET205的ON及OFF动作,会刚好相反,如Q201在ON状态时,FET205会OFF,FET202则会ON,这代表什么呢? 呵呵~ 当充电的周期在 ON Duty 时,这两棵电池是承串联的状态充电,当在OFF Duty时,又各别回到单棵的状态,这时就可对单独cell做电压测量的动作,所以当初在分析时一直在想,ON Duty及周期都不变,如何能充2棵电池呢?
NC-MQR01则是利用改变ON DUTY来充2棵(1/2 Duty),或四棵(1/4 Duty)。
实际测试的结果,电池温度约到45~50度C时停止充电,-dV下降很小,可见是以0dV判断,侦测到CELL电压一下降,就马上做CUT-OFF动作。
以上为观查线路及时序所得,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见谅,必竟这是逆向工程,只用2、3个小时测试出的结果。
刚刚POST的SONY BCG-34HRC,大约看了一下他的线路,好象也是类似这样,做成2组,且多了2个放电电阻及线路,所以将这篇post出来,给各位参考。

附:M55S简介:
[三洋的M55充电器]

SANYO N-M55S 快速充电器电池套装是SANYO于去年9月21日正式推出的产品,它包括{zx1}版本的SANYO NC-M55快速充电器和目前世界{zd0}容量2100mAh (min 2000mAh)的5号镍氢充电电池。去年,SANYO收购了原世界第三大镍氢电池生产厂家的东芝电池部门,因此使原来在镍氢电池方面的三足鼎立变成了SANYO和Panasonic的直接较量。SANYO公司也不甘示弱,终于推出了全新的N-M55S快速充电器电池套装。

SANYO N-M55S 快速充电器电池套装包括:SANYO NC-M55 快速充电器1个,SANYO 2100mAh 5号镍氢充电电池4节,日文说明书1份。其充电器基本参数为:

输入: 100-240V AC ,
输出: 1.2V DC 5号1275mA×2(Quick槽)/ 565mA×4,7号 310mA×2

电源设计仍然采用现在流行的全球电压开关电源,体积大小为65×105×27.5mm,重量约95g,这个体积和重量同SANYO的上一代产品NC-M54(即BU-200)相比基本一样。外形方面为带荧光的浅蓝色圆弧设计,比NC-M54好看一些。

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介绍,SANYO NC-M55快速充电器具有以下新的功能特点:
1.采用新的单片机V2.0版技术,结合了新的-dV充满判断技术,使充满判断更加准确。
2.采用新的快速脉冲充电方式,减少电池发热。
3.采用了新的电池充满判断算法,对新的(或长期不用的)电池使用时{dy}次充电,不会由于电池充电曲线的变化而出现过充电。
4.具有各种电池防过充保护机制,包括过热保护、最长时间保护、干电池误充电保护、充电过程电池电压异常保护等,充分防止电池过充电。
5.减少了电池充电过程中由于电池触点接触不良(触点脏、震动等原因)发生的充电结束或充电异常的误判断。

看来NC-M55充电器确实增加了目前市面上充电器不具备的一些新功能,特别是第3点,大家可能都比较有体会,就是新电池(或长时间放置不用的电池){dy}次充电时都很热,现在明白了,原来是新电池{dy}次充电时的充电曲线和正常使用后的电池的充电曲线不一致所致,NC-M55的这一新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新电池{dy}次充电造成的过充了。

由于采用四回路独立控制,因此该充电器可以同时充电不同容量和品牌的电池,包括5号和7号电池的混合同时充电
大家可以看到,充电2节电池时,电池放在两侧的Quick槽中充电速度就很快,放在中间的槽中充电速度就慢1倍,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人为地选择充电速度。但充电3-4节电池时就只有正常充电了。

郑重声明:资讯 【MR57充电器是个很好的充电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