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样的空白填补起来并不容易,我们的高级服装专业毕业生为什么毕业更多地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流失呢?
我国服装专业学校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20多年来,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该专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随着服装行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转变以及服装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已明显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
据调查,在北方一些省份。每年约有20%的高等服装专业毕业生因各种因素而流失,有40%的毕业生因不胜任工作或怕苦怕累而改行.仅30%~4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工作。可见,服装企业从业人员中受高等教育的专业毕业生所占比例环很小这样的现象存相对枯燥的服装制版领域更加明显。
我国服装专业教育中有一个专业叫做服装设计与工程.目前我国已有几十所高校中包括了这个专业,它的培养方向既包括了服装设计又包括了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其中服装制版是服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课时最长的一门课。
以本科教育为例。4年的学习中.有3年半的时间里.工程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纸样设计,并亲自动手制作。显然,成为高素质的打版师是他们将来的最合理出路。但是事与愿违.服装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打版工作的人数并不多,长时间从事这项工作的更少。在我们采访的几位企业技术总监中没有一位是毕业于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这多少让我们觉得有点遗憾。
另一方面。却有很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中等职业服装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反映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及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
毕业生缘何不愿做打版师
在一项问卷针对服装工程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问题:毕业后你愿意在服装企业从事何种工作?(请按喜好先后顺序填写)
a.服装设计b.样衣制版c.样衣生产d.手工放码e.CAD/CAM制版f服装市场营销g.CAD/CAM放码h.生产管理i.质量控制j.员工培训k.缝制i其他请说明。
在回收的82份问卷中。将b排列在{dy}位的只有17名同学。而将a排列在{dy}位的有36位而将b、d、e三项中的任何一项排在xx的人数总和是33,仍旧没有将a排在xx的人数多。数字清晰地说明了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生活方式的取向。
上海大学一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制版教授里昂莱尔·胡多在采访时对记者说,他到上海来任教后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在法国,学时装制版师的大多是男青年,而在中国却大多是女孩子。他笑着说,男孩子不要看不起时装制版师这个行当,在法国时装企业的一名成熟制版师,其税后月收入与法国政府部门一名处长的收入不相上下。
的确在目前中国的服装企业中,打版师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当,而在服装院校里,女生的人数可能是男生人数的2~3倍,这样的人才基数下造成的流失也就不足为怪了。
枯燥、繁琐、待遇低、接触外界机会少.是新人打版师工作的特点,前面几点我们已经在以前的阐述中作了详尽的解释,而最有一个原因.接触外界机会少通常是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服装制版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果做设计师,可以有机会天南海北到处采集新鲜的知识,参加发布会、时装博览会,调研市场。而作为打版师就很少有机会出门.这一点是对很多渴望了解世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最难接受的。
以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2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41名毕业生为例,他们毕业整整3年了,刚毕业的时候,有一大半进入了服装工厂的版房,而目前仍然从事打版工作的不到10人.其他人中除有个别转行,xx脱离了服装产业.大多数人仍旧从事着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其他工作。仍旧打版的几个人中还有伺机转行的。
那么打版师是不是真的就不需要与外界接触呢?当然不是。
打版师也不能闭门造车,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流行的发布中.因为版型在细微之处也有流行趋势,虽然版型的变化不像款式变化那样大、那样直观,需要有一定的版型知识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加上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和体会到。一位男装公司的技术总监告诉记者,去年他们生产的男装版的胸围量是120cm,今年则变成了110cm.因为他发现近期男装版正在趋向于“瘦”型,越来越强调修身和视觉上的体验,不再一味地强调舒服.男装也越来越强调美感,向中性化发展。这些变化不是任何一个版师都能发现的,对版型趋势的变化的敏感度建立在版师一定的制版造诣上。
而太平鸟集团女装部的打版师们,每个季度在专卖店里工作3~5天已经成为了惯例。公司还会定期让打版师们去市场上购买自己认为版型好的服装,进行学习。对于版型的流行研究,他们最有发言权。老板、设计师们的选择对他们来说或许并不是最有用的。
可是,能够这样对待打版师的企业毕竟不多,大多数的打版师还在无奈地咀嚼着设计师、老板们从世界各地带回来新颖款式.缺少了自己选择、学习的环节。
毕业生经验积累期是个坎
从高等服装院校毕业、学习服装工程专业的王某对制版颇感兴趣,毕业时应聘到一家日资服装公司作打版,但与她的设想不同的是,由于企业认为新人不具备成熟的经验,一直没有给她做制版工作的机会,尽管她在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学历相对较高,但用人单位还是不认为她可以xx胜任这份工作,因此.她的职业生涯是从推版放码之类的工作做起,她坦诚地告诉记者,其实真正让她直接干,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基础工作的枯燥和繁琐的,对于心高气傲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真的是个不容易过的“坎”,她也终于没能迈过这一关,而是选择了跳槽做了其他工作。
如果说企业还愿意招学习设计的应届毕业生来用他们的创作激情进行创新的话。那么.愿意用一个毫无制版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打版的老板则真是凤毛麟角了。但是,一些企业的领导看中高学历毕业生的基础和潜质,更愿意把自己公司的风格定位,写到新人这张“白纸”上.蓝豹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在招聘时甚至承诺企业会给新进入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意大利培训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在公司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也正是很多人最承受不起的压力。但往往能熬过这个阶段的人,一般都会得到企业的信任。
打版也外包
北京的木樨园地区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zd0}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这里作为北京服装产业的重要商圈,由来已久。这里以批发中低档服装为主,销售可以辐射河北、山西、山东、甚至东北地区。服装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木樨园、大红门、南苑乡附近找到规模化的生产企业。从面辅料到包装袋,从加工到销售.都能在附近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完成。
在原来的浙江村附近,打版工作室就有好几家。
所谓打版工作室,与服装产业中所有的外包形式相同,只要品牌拿出方案那么就会有更加专业的人来帮品牌、企业做更加专业的事。而一些规模不大的服装加工厂如果不自己请打版师,就会把打版的这部分交给打版工作室来完成,工厂只用普通工人的工资雇用一个修版的工人就可以了。
在以扒版、跑量为制胜法宝的批发市场经营层次里,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更加具有实战意义。
在黎明前的批发市场上能够大量出货的款式,中午就可能到制版工作室报到了,到了晚上,主顾们就可以拿到用于生产的工业样版了。为了赶时间,傍晚才将样衣拿过去.第二天一早取回工业版,也是经常的事。制版工作室版师们的工作因此有可能是通宵达旦的。
这就是效率。
效率就是金钱。
在这样的打版工作室,其实构造十分简单。几台电脑、几套服装CAD打版软件,按照客户提供的样衣或者图片打出样板,推放几个号就可以了。
因为工艺比较简单,又是主要应用于批发市场这样的低端市场,收费也就相对低廉.一般制作一件女上装的样版收费在100元左右.推版的话加上20~30元就可以了。
在这里打版的大多是小型服装加工厂或小品牌,省去了雇佣打版师的工资,按款计算成本。因为版型都是电脑服装CAD软件直接设计的,客户对时间要求又比较紧,打版工作室的版师们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对样版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所以也就很难与我们以前讲的版型的独特性与保密性挂钩。
分工明确、职能细分是产业升级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生产、设计相继可以外包之后,制版的外包也就不足为奇,区别支出就在于,设计的外包有的时候是欲制造“xx”的经营者给产品一个更加尊贵的血统,或者更加合理的出处。而样板设计的外包,更多的是小型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无奈之举,虽然手法相同,在本质却有着天壤之别。
技术有专利
申请专利,这样的短语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着,然而在服装行业里,专利二字却少被提及。
服装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入门相对简单,又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谓的“专利”在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入民面前很难保持其神秘性。而且服装紧随流行,流行信息是众人皆知的公共信息,很难谈及专利。专利申请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备案,等到时间合格了,流行列车早已停靠在了下一站.保护也没有意义了。因此,在服装领域谈论专利,化乎与实际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
只有在服装技术领域,专利才是最容易实现的。
目前国内的制版方法很多。主要基型制匿法有马林基型法、路红基型法、梅式原型法,魏雪晶中国女装原型、蒋锡根母型法、吴经熊优选基型法、戴永甫D式法,欧阳心力比例基型法等等,国外有美国玛斯特基型,日本森郁子原型英国威尼弗雷德基样等,教育部规划的全国统一教材《服装结构制图》就是以蒋锡根的母型裁剪法为基础编写的。
这些以名字命名的技法,代表着创立者的独到见解,或许在服装制版领域用“发明”不冶确,用“改进”应该是最xx的说法。从这些名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些年来很多制版工作者在技术改进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
南京的葛俊康老师已经申报了102项专利,虽然由于时间关系.还没有能够审批下来的,但是这样的想法与做法却很有借鉴性。像所有有着自己独特手法的打版师一样,葛老师申请专利的目的也不是将自已的技术手法保护赶来,不让其他人使用,相反,他开办了一家服装制版培训学棱,让更多的打版师来他的学校学习。以此推广自己独特的技法,这才是葛老师的{zd0}愿望。目前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南京葛老师的培训学校每年可培训学员上百人,与其他短期培训学校不同的是,来葛老师的学校的很多学员都是有一定经验的,慕名来进行深造的。
另外,在技术方面取得创新的,还有大连轻工学院教师发明的真比例制图法也是目前企业打版师的常用手法之一.真比例的基础建立在使用特有工具——服装真比例制图尺,它打破了“以数找型”的传统概念,用一种几何的方式——以“线段找型”——来完成服装制图,在保证并提高了直裁速度的同时,又克服了准确度差的缺点。服装真比例制图尺既可用于尺寸纷繁复杂的个体裁剪,而且也xx适用于高质量、高效率的服装工业化制板,个体裁剪与工业裁剪之间的区别只有产品数量及面料利用率了。
“吃”服装还是“玩”服装
我们看到的设计师通常奇装异服、个性十足,有的时候从一位设计师自己的着装上就能看到他的才华与性格。而打版师的穿着总是中规中矩.除了二者日常工作性质不同所导致的穿衣风格不同外,还有一点就是二者所怀有的心态不同。
设计师对待作品往往带有一种“玩”的心态,在这样的轻松状态下,他们更容易展现自己的不羁性格,在少有压力的情况下,当然会有更多的灵感火花进发。对于他们而言。服装设计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这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物质生活的保证.在没有生存压力之下,能量的释放才会更加大胆.这也是设计师们容易在群体中凸显、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打版师很多最初来自并不富裕的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服装制版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除了打版师普遍的含蓄性格因素之外,生存条件的束缚有时侯也限制了他们的发挥。
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