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唐玉)

机械加工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唐玉)

2010-03-07 20:14:12 阅读40 评论0 字号:

 

引用


      近日浏览网上有关机械加工成本核算的帖子,颇有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企业生产组织的一般流程:

机加行业最理想的生产方式是订单化生产。

1、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订单或合同,按本企业规范化的订单格式重新整理、填制成企业订单,项目主要包括订单号、客户名称、客户编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最迟交工日期等。

2、销售部将填好的企业订单提交到生产部,由生产部组织排产并下达用料计划,提交供应部同时下达生产车间。

3、供应部接到企业订单和用料计划后,立即组织下料;

4、同时,车间开始调配人员,按订单领料、组织生产、掌握生产进度。

生产成本核算的关键控制点:

1、财务、统计人员必须自始至终地跟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认真负责地做好每项工作,才能{zd0}限度地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

2、只有实现erp管理,才能做到实时监控生产管理的动态,奖罚分明,落实责任,提高管理水平。

3、财务设立专职人员,搜集、记录采购价格信息,建立价格信息库,以便有理有据地考核采购价格,促使采购部门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购到xxxx的材料、备件。

4、各种产品的下料环节,{zh0}放在采购(供应)部门,建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对各种加工件进行下料,生产车间每日凭领料单向供应部门下料组领取当天生产所需的坯料。领料单上,要有领料人和保管员双方签字确认。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车间用边角余料调节成本。

5、供应部门下料后的边角余料,在财务部视同好料在账,每月月末盘点完毕,经确定数量无误后,在财务的监督下,由供应部门联系买家按废钢处理,所得款项上交财务。人资部门负责劳动定额的人员,要给下料组规定各种产品的边角余料比例,节约奖励,浪费扣款。

6、车间每日由统计员填制完工产品入库单、废品单、废料单(车、削下来的废料)、动力电消耗单等。废品、废料月底经盘点后,交供应部门统一处理。人资部同样也要给车间下达废品、废料的定额标准,每月考核是否超过标准。

7、由于机加行业的的特点决定了机加产品大多是各工序联合生产的,每个产品都经过了车、钳、铆、电、焊等工艺,才能生成最终的产品。对于设备来说,就是各种机床,对于人来说,可能是三班倒。所以,要做好成本核算,就必须核算到人、机器。

8、所谓核算到人,就是认真考核好每一班工人的劳动效率和消耗情况,以便科学合理地为工人核算工资,履行多劳多得的目标。这就要求每班结束时,操作工人要做好交际班记录,双方签字,报给统计员。

9、所谓核算到机器,就是为了合理划分每一班次的工人消耗情况,建议给每台机器单独安装电表,交班的工人要将电度表的交接班读数填写到记录表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合理划分责任促使工人节约用电,避免机加生产现场常见的机器空转的现象。

10、在企业规模不是太大的情况下,为xx核算成本起见,设备折旧{zh0}也实行个别折旧,落实到单台设备上。但折旧费的分摊可不考核工人的工资,因为该项费用与工人的绩效努力无关。

11、组织人资、技术、品质、财务等部门联合到现场测定每种产品各工序的工时定额,一旦确定,就作为标准实施。这样,人资部就可以依据工时定额考核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奖优罚劣。

12、如果能做到每日生产,每日领料,那么月末在产品的盘点就相对简单了,因为财务人员在结帐日盘点的只是当天或一两天前车间的领料未完工的在产品,xx了车间利用在产品调节成本的隐患。

13、其他辅助材料,只要金额不大的,都可以在产品之间分摊即可。

14、为{zd0}限度地维持生产的连续性,供应部门要建立设备易损件储备,防止因设备备件毁损导致停产影响的产量。

15、对于机床上用的各种刀具也属于易损件范畴,要视同低值易耗品管理,要求车间统计员登记台帐,反映购进、领用、报废等情况。刀具在购进时财务采用五五摊销法进成本,平时领用要做好登记,某批加工件完工时,操作工人要将暂时不用的刀具交还统计员并销帐。报废的妥善保存好实物,以便到供应部门“以旧换新”。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机械加工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唐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