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有味》这个签名书本来是要送给朋友的,机缘不巧没送成,于是成全我通读了一遍。读完以后,有些感动,有些感触,我认为这是一本真诚的书。

 

1、汪涵四处拜访各种传统的手工制作,可视为他在寻找儿时的记忆,那份感情是最应珍惜的。诚然,我们应该尊敬那些物质文化遗产,可这并不是初衷,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个介质或者说象征,“他们”唤回我们去嗅到本应嗅到的味道,香干的味道,糍粑的味道,……每个人都有的童年的味道。这算是对儿时回忆的纪念和对青春时代的祭奠,我们永远也不能再回到过去。

 

2、我们一直搜寻着过去的记忆,那种记忆既清晰又模糊,一会儿是彩色的,一会儿又变成了黑白色,我们努力的寻找,关于曾经被忽略的感情,关于童年的回忆,关于青涩的爱情,那些岁月留下的划痕和飞扬如歌的生命……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和记忆擦肩而过,又一次次转角遇到,找到又丢失,丢失又找到。

 

3、“琴之树”那一章,树上的两根丝带,是那么的诗情画意。两个不相识的人相中了同一棵树,分别在树上系上了一红一黄两根丝带,在同一棵树上寄托了不同的思绪。两人自见到另一条丝带后,便多了一条同样的思绪。假如他们能够邂逅,或许能够成就一段美丽的感情故事,但我希望他们永远不要见到对方,你尽可以想象,“那条丝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她为什么要选择这棵树系红色丝带呢?思念是最美丽的,如此,这必将是一段永恒的珍藏。我喜欢这个情境,这个场景应该记录在影画里。

 

4、怀旧的情结萦绕着我,说不上是好是坏,《三峡好人》里有句引用台词“我们不适应这个时代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我有些忌惮,可我不甘心受到这个束缚,我相信,汪涵也不甘心受到这个束缚,“木盆盛满漂流声”一章中的木匠于爹更不甘心受到这个束缚。怀旧的人固执的在做着某一些对新事物的xx和反抗,这种固执表现出的是不自觉的下意识,表达出来的,应该算是一种对审美的较高要求和某种独特的情结吧!汪涵不会用电脑,丝毫不影响优美的文字从他沙沙的笔尖声中流出,而那充满感情的手稿成为了永恒的纪念;于爹用纯手工的方式做了不知多少个木盆,那种手工刨出的木盆的xx芳香溢满了千家万户,这岂是冰冷的机器所能做到?


新潮的事物一波又一波,人们经常在光怪陆离的绚目中走进了漂亮的死胡同,四合院的院墙垒得越来越高,雕梁画栋,油彩油漆未干已赢得大批赞叹,而敞开的大杂院门口依旧冷清,那沉寂了上百年的青石板和饱经沧桑的门墩,只有于爹和吕爹这样的“老顽固”才配得上欣赏。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品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