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8 19:36:51 阅读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巧记初中化学中的溶解性表
赵小婷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教育组,陕西 咸阳 712034)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对新增的课程化学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化学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一些较复杂的知识点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本文将对此做出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硝酸盐 溶解性 可溶 微溶 沉淀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8-2642(2010)01-0058-01
九年级的学生新增了一门自然科学——化学。九年级化学的许多知识点是比较容易记忆的,但是还有许多知识点是比较复杂的,当学生遇到这些复杂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这时需要我们化学教师教给学生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记这些知识点,那么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也大大的保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在酸碱盐这一章我们学习了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这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而且还要记住许多化合物的溶解性,用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符合反应条件。尽管书后附录了常见化合物的溶解性表,但是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很不容易记忆。许多学生都在做题的时候边做题边查书后的溶解性表,这样不仅很费时间,也对我们学生应对中考很不利,因为中考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溶解性表。这时如果把溶解性表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让学生把溶解性表记在心里做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升。
在溶解性表中详细的列举了常见的碱、硝酸盐、盐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的溶解性。我们按照每类物质的溶解性来总结,表中{dy}竖行是碱的溶解性,注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一水合氨“溶”,其余为“不溶”或“微溶”,我们把碱的溶解性记为:碱中可溶钾钠钡和铵;第二竖行是硝酸盐的溶解性每一种都注明“溶”,说明所有的硝酸盐都能溶于水,那么我们就把硝酸盐的溶解性记为:硝酸盐水中溶解完;第三竖行是盐酸盐(氯化物)的溶解性,注明只有氯化银是“不溶”,其余均为“溶”,第四竖行是硫酸盐的溶解性,注明只有硫酸钡是“不溶”,其余为“溶”或“微溶”,我们把盐酸盐和硫酸盐的溶解性合并记为:氯化银硫酸钡是沉淀;{zh1}一竖行是碳酸盐的溶解性,注明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是“溶”,其余为“不溶”或“微溶”,我们把碳酸盐的溶解性记为:碳酸盐可溶钾钠铵。在溶解性表中还有四个“—”这样的符号表示该物质的溶解性是微溶,微溶物质分别是: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我们记为:微溶物质有四种,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和碳酸镁,溶解性表记心间。
这样整个溶解性表就记为歌诀:碱中可溶钾钠钡和铵,硝酸盐水中溶解完,氯化银硫酸钡是沉淀,碳酸盐可溶钾钠铵;微溶物质有四种,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和碳酸镁,溶解性表记心间。在学生记住并理解了溶解性表口诀以后再来做相关的习题就比较容易了。
例如我们用溶解性表口诀做这样一个练习题。练习: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
(1)AgNO3 + NaCl =
(2)NaOH + CuSO4 =
分析:反应(1)是盐和盐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① 反应物二者皆可溶,② 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物AgNO3是硝酸盐,我们的口诀记硝酸盐的溶解性为“硝酸盐水中溶解完”,说明AgNO3溶解性是“溶”,反应物NaCl是盐酸盐,我们口诀中记为“氯化银硫酸钡是沉淀”,说明NaCl的溶解性为“溶”,这样反应条件①符合,把反应物AgNO3和NaCl交换成分就生成AgCl和NaNO3,恰好口诀中“氯化银硫酸钡是沉淀”,说明生成物AgCl是沉淀,生成物NaNO3是硝酸盐,口诀记为“硝酸盐水中溶解完”,所以NaNO3的溶解性为“溶”,则反应条件②也符合了,这个反应能发生。反应( 2 )是碱和盐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① 反应物二者皆可溶,② 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物NaOH是碱,我们口诀中记“碱中可溶钾钠钡和铵”,说明NaOH溶解性为“溶”,另一种反应物CuSO4为硫酸盐,口诀记为“氯化银硫酸钡是沉淀”,说明CuSO4溶解性为可溶,则反应条件①符合,把反应物NaOH和CuSO4交换成分生成Cu(OH)2 和Na2SO4,生成物Cu(OH)2为碱类,口诀记为“碱中可溶钾钠钡和铵”,说明可溶性碱中没有Cu(OH)2,歌诀的四种微溶物质中也没有Cu(OH)2,所以Cu(OH)2是沉淀,另一种生成物Na2SO4是硫酸盐,口诀记为“氯化银硫酸钡是沉淀”,说明Na2SO4的溶解性是可溶,符合了反应条件②,则反应( 2 )也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2)2NaOH + CuSO4 = Cu(OH)2 ↓+2Na2SO4
通过多做习题,学生就会把溶解性表的歌诀应用的很好,能够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其实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可以用歌诀记忆法来记住一些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不断总结和交流,才能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名称 化学式 溶解性 溶液及沉淀颜色
硝酸 HNO3 溶、挥 无色
氯化氢 HCl 溶、挥 无色
硫酸 H2SO4 溶 无色
碳酸 H2CO3 溶、挥 无色
一水合氨 NH3·H2O 溶、挥 无色
硝酸铵 NH4NO3 溶 无色
氯化铵 NH4Cl 溶 无色
硫酸铵 (NH4)2SO4 溶 无色
碳酸氨 (NH4)2CO3 溶 无色
氢氧化钾 KOH 溶 无色
硝酸钾 KNO3 溶 无色
氯化钾 KCL 溶 无色
硫酸钾 K2SO4 溶 无色
碳酸钾 K2CO3 溶 无色
氢氧化钠 NaOH 溶 无色
硝酸钠 NaNO3 溶 无色
氯化钠 NaCl 溶 无色
硫酸钠 Na2SO4 溶 无色
碳酸钠 Na2CO3 溶 无色
氢氧化钡 Ba(OH)2 溶 无色
硝酸钡 Ba(NO3)2 溶 无色
硫酸钡 BaSO4 溶 白色
碳酸钡 BaCO3 不 白色
氢氧化钙 Ca(OH)2 微 无色、白色
硝酸钙 Ca(NO3)2 溶 无色
氯化钙 CaCl2 溶 无色
硫酸钙 CaSO4 微 无色、白色
碳酸钙 CaCO3 不 白色
氢氧化镁 Mg(OH)2 不 白色
硝酸镁 Mg(NO3)2 溶 无色
氯化镁 MgCl2 溶 无色
硫酸镁 MgSO4 溶 无色
碳酸镁 MgCO3 微 无色、白色
名称 化学式 溶解性 溶液及沉淀颜色
氢氧化铝 Al(OH)3 不 白色
硝酸铝 Al(NO3)3 溶 无色
氯化铝 AlCl3 溶 无色
硫酸铝 Al2(SO4)3 溶 无色
碳酸铝 /
氢氧化锰 Mn(OH)2 不 白色
硝酸锰 Mn(NO3)2 溶 无色
氯化锰 MnCl2 溶 无色
硫酸锰 MnSO4 溶 无色
碳酸锰 MnCO3 不 白色
氢氧化锌 Zn(OH)2 不 白色
硝酸锌 Zn(NO3)2 溶 无色
氯化锌 ZnCl2 溶 无色
硫酸锌 ZnSO4 溶 无色
碳酸锌 ZnCO3 不 白色
氢氧化亚铁 Fe(OH)2 不 白色
硝酸亚铁 Fe(NO3)2 溶 浅绿色
氯化亚铁 FeCl2 溶 浅绿色
硫酸亚铁 FeSO4 溶 浅绿色
碳酸亚铁 FeCO3 不 白色
氢氧化铁 Fe(OH)3 不 红褐色
硝酸铁 Fe(NO3)3 溶 黄色
氯化铁 FeCl3 溶 黄色
硫酸铁 Fe2(SO4)3 溶 黄色
碳酸铁 /
氢氧化铜 Cu(OH)2 不 蓝色
硝酸铜 Cu(NO3)2 溶 蓝色
氯化铜 CuCl2 溶 蓝绿色
硫酸铜 CuSO4 溶 蓝色
碳酸铜 CuCO3 不 蓝色
氢氧化银 /
硝酸银 AgNO3 溶 无色
氯化银 AgCl 不 白色
硫酸银 Ag2SO4 微 无色、白色
碳酸银 Ag2CO3 不 白色
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该种物质
氢氧化银水解为氧化银(Ag2O)和水。氧化银不稳定,受热分解为银和氧气。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
OH(-1) | NO3(-1) | Cl(-1) | SO4(-2) | CO3(-2) | PO4(-3) |
H(+1) |
|
溶、挥 | 溶、挥 | 溶 | 溶、挥 | 溶 |
K(+1)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Na(+1)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NH4(+1) | 溶、挥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不 |
Ca(+2) | 微 | 溶 | 溶 | 微 | 不 | 不 |
Mg(+2) | 不 | 溶 | 溶 | 溶 | 微 | 不 |
Al(+3) | 不 | 溶 | 溶 | 溶 | --- | 不 |
Zn(+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Fe(+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Fe(+3)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Cu(+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Ag(+1) | --- | 溶 | 不 | 微 | 不 | 不 |
说明:此为20℃时的情况。“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