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加大渭河治污力度
记者 张敏洁
和国内的很多河流一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渭河流域也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同样也和国内的许多江河一样,随着流域内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渭河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水质严重污染,生态水不断减少,泥沙大量淤积等问题。
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水渐渐由黄变黑变臭,曾经的滔滔河水如今则成了黄河流域{zd0}的污染源,被人称作关中“下水道”,基本丧失了河流的生态功能。
渭河治污防治攻坚战打响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早在2004年,在陕西当地政府的强力主导下,渭河污染治理工作便已经开始展开,而且几年来沿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不断积极探索治理新道路,全力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同年12月,陕西省政府还专门印发了《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决定自2005年起,利用6年时间开展渭河污染专项治理,基本解决渭河污染问题。
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也成立了以副省长洪峰任组长,相关10部门和关中5市1区政府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督促渭河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而且沿渭5市(区)也都相继成立了本级的渭河污染治理领导机构,并制定印发了本市(区)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意见》。
2005年12月,由国务院审批的《关于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批复》对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2006年5月,陕西省政府批转了由省环保局、发改委、监察厅、公交办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强渭河流域造纸行业环境管理的意见》。依据该意见,陕西全面启动了以关、转、治为核心的渭河流域造纸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尤其是随着
据了解,该规划明确提出,陕西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按休养生息的理念,综合实施污染防治、节水和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建设、防洪等各项综合治理措施,通过经济与行政、工程与生物、监测与监管等多项措施,不断减轻渭河流域的污染负荷,增强渭河生态修复功能,重现渭河的生命活力。
渭河流域治污寻求突破
而记者也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陕西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提速源自2007年初陕西省政府在咸阳召开的一次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现场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崭新治水思路,自此以后,陕西省和沿渭流域各级政府拓宽思路,再添措施,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实施渭河治理。
在此次会议上,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表示,要站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三秦人民的福祉计,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以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实现渭河污染治理的新突破。
袁纯清说,目前渭河治理的{zh0}时机已经来临,国务院批复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将渭河流域污染治理列入项目建设规划,而且陕西省政府也决定每年省级财政投入1.5亿元先行启动渭河治理规划,全省上下治理渭河污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因此,关中不仅要在经济社会方面实现率先发展,而且要在治理污染方面走在前列。而渭河流域治污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渭河由劣V类水改善为V类水的阶段性目标,初步解决黑臭问题。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关停渭河和主要支流沿岸的高污染企业;实施综合治理,加强渭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袁纯清强调,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是全省治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要突出抓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是要进行制度创新,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推进治污工作实现新突破。在全流域推广咸阳和杨凌“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产业运作、政府配套,企业按规定标准排放,政府按达标水量付费”的建设经营模式。二是要着力抓好落实,用扎实的工作推进治污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到项目方案设计、规划定点、土地征用、环境评价、资金筹措五到位,确保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补充开工一个。三是要攻克重点难关,以技术措施推动治污工作形成新基础。着力解决提高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深度、扩大中水用户和小型项目工艺设计问题。四是要落实各方责任,通过加强管理监督保证新机制取得新效果。渭河流域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是市、县政府,市、县政府要保证当地建成相应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营,发挥效益。
而随着此次会议上渭河流域乃至全省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都要走市场化道路思路的确立,陕西省政府力推的渭河综合治理工作也逐渐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渭河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渭河流域,造纸、果汁、化工等重污染产业集中,因此,要解决渭河污染必须从源头上调整产业结构,压缩高污染产业。为此,陕西环保部门坚持两手抓的原则。一手抓项目审批,坚持渭河流域不再新上重污染项目;一手抓高污染行业的压缩,淘汰关闭高污染企业。
而近年来,在拒绝高污染项目的同时,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克服种种困难,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尤其是造纸企业。造纸企业是渭河流域的重要污染源,污染负荷占工业污染的60%以上,为了减少造纸行业对渭河的污染,短短几年时间,渭河流域淘汰关闭造纸企业130家,并将24家污染负荷大的化学、半化学制浆造纸企业转产为污染负荷较小的废纸造纸,使这两类企业的产能减少近三分之二。
目前,渭河流域的造纸企业也由2005年前的193家减少到现在的62家。而按目前渭河流域总规模和新的排放标准计算,渭河流域造纸企业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污强度已经由2005年的15万吨/年降到不足1万吨/年。随着2009年5月开始实施的新标准的严格执行,渭河流域造纸业的污染问题可基本解决,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污染负荷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陕西环保部门还对渭河流域500余家水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实施了排污许可证管理,选择性地在10余家造纸、果汁加工等排污企业实施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并进行推广,并对造纸、果汁、化工等不同行业的排污企业进行分类治理,提升污水治理水平。
不仅如此,陕西省政府也开始全力推进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目前渭河流域内所有县市均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截至2009年7月,流域内已建成投运30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47.5万吨;在建污水处理项目25个,设计日处理能力70.6万吨,而规划中的56家污水处理厂将于2009年内全部建成。
届时,渭河流域的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220万吨左右,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生活污染问题将基本解决。与此同时,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速度也大大加快,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 项目就有40个。
此外在环保、财政部门的督促、支持下,4家保留的化学制浆企业完成了正规碱回收工程建设,20家无脱墨废纸造纸企业完成了废水“零排放”,其余废纸造纸企业实施了节水减排工程。近100家不能稳定达标的果汁、印染、乳品等水污染排放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和废水深度治理。
而随着渭河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陕西环保部门也在积极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渭河流域内各地政府纷纷投巨资开展了对河道的综合治理,治理工作将生态建设、污染治理与环境美化相结合,不但有效地促进了渭河水质的改善,而且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目前,治理工程已从河道城区段扩展到城区外,从干流扩展到支流。
尤其是近年来,陕西省环保部门还组织开展了滩地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的试验,形成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植物生长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对水体起到自然净化和修复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如此,陕西相关部门还在渭河干、支流河滩大规模推广生态湿地建设,以不断增强水体自我修复能力,让渭河修养生息。
生态渭河悄然重现
目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渭河陕西段污染治理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近年来,渭河流域关停并转污染企业600余家,在渭河干支流上建成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对渭河干支流的水质变化进行监测。
而根据环境保护部设在潼关的渭河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渭河水质一直在向好的方向转化,其水质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下降。其综合污染指数也由原来的9.04降为2008年的2.44,降幅达73%。2008年,渭河潼关出陕断面的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大部分时段已达到V类水质指标,2009年上半年高锰酸盐指数均值更是达到了IV类标准。
更为可喜的是,渭河6条受污染最重的支流的污染物浓度也有不同程度下降,有的降幅达到60%以上,其中污染比较严重的沣河、涝河的水质则由2003年前的劣Ⅴ类水质变为现在的Ⅲ类、Ⅳ类水质,河中鱼虾重现,水体生态功能基本恢复。
事实上,陕西省环境保护厅{zx1}发布的环境质量状况也显示,一直属重度污染的渭河目前也有了明显转变,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首次由劣Ⅴ类改善为Ⅴ类,而渭河干流总体水质也因此首次转变为中度污染。
对此,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表示,根据渭河污染治理规划,“十一五”期间要消灭渭河黑臭现象,使渭河干流水质告别劣V类,目前化学需氧量这一污染物治理已完成任务,该项指标的污染程度已达到Ⅴ类水准,但氨氮的污染状况还没有太大改观,这还需再加大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力度。
李孝廉说,渭河干流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好转,主要原因是渭河咸阳段和西安段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有较大幅度下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渭河流域内一批生物治污、生物消解污染物工程已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如今,在渭河两岸许多地方人工种植的芦苇已蔚然成林,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尤其是位于千阳县境内的千河两岸的芦苇种植面积更是高达700亩。
渭河流域污水治理进入新阶段
2006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渭河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陕西省政府再次决定,在原有每年1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渭河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当地财政每年再拿出1.5亿元专项用于渭河污染治理。
而根据陕西省环保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超过6亿元以上的省级财政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治理和对污染企业的关停奖励以及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以此资金牵动和引导了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多渠道环保资金投入,对渭河治理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
尤其是
但谈起渭河的污染问题,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却一点也不轻松,何发理坦言自己上任以来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渭河上,而备感责任的他甚至为自己、也为渭河的治理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何发理说,近年来,陕西环保部门在支撑关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实施“关、建、治”三大举措,不断加大治污力度,力争在2009年年内渭河流域54个县市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增加河道生态用水,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他说按照他的时间表,未来几年之内渭河将变清,这不仅仅是愿望,而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而记者也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列入《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点治污项目共163个,总投资约55亿元,主要集中在渭河流域。目前,陕西省已完成重点治污项目112个,累计投入资金约78亿元,超过规划投资23亿元。此外,还建成了黄河流域河流出境、市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6个。
而通过多个部门的不断努力,渭河流域水体严重污染的趋势正在逐步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黄河中上游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对此,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肖剑声表示,我们在渭河干流连续监测了13个断面,现在每一年污染物的综合指数都削减了10%左右,有机物的削减量每一年递减12%。在“十一五”期间要消灭渭河黑臭,现在可以讲已经实现了,而且渭河下游在潼关的一些河段上已经有老百姓在钓鱼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陕西渭河上下游污染补偿制度的实施,以及《黄河中上游(陕西段)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一更加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执行。渭河这条灾难深重的河流也必将重现“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