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来到这里,诺普信的贴子还是蛮多的,看了很多人的贴子毁誉参半啊,让我这个在诺集团的一个大兵来讲下:
1
个人简介:没太高学历进了标正后的第三天,培训中就有同事选择了离开,标正要求办离职手续,好像还发了三天的工资——60元,从哪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在这里扎根了。
2
有人说是考试多培训多,个人感觉培训不是多了一点,就是部分培训没多大用,但是我从一个对农药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转变为在很多客户面前的专家,从一跟生人说话就脸红的孩子,转变为可以在几百人面前做报告的业务员,正是诺普信的培训文化造就了我。
3
看到有人说诺普信的业务员流动性太大,个人认为:诺普信几千人的业务员队伍,不走人是不正常的。关于有人说业务员临走之前对于经销商的压库存与承诺,这个我承认是有的,个人感觉是诺普信{zd0}的问题
4诺普信集团五年目标:到2015年销量达到100个亿,这个有点雷人,不过从诺09年收购(参股,控股)大方,绿邦,科赛基农,星牌等公司的势头来看是有点吓人,比起前几年收购标正等一些名不见传的小公司来讲,可谓是大手笔了。
5关于10年整个市场操作我看到也有很多人在讨论,以下只代表个人意见:
-------------基本属实,变革才有活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啊
学习了!
中国确实太需要这种懂得资本运作的农资企业了,竞争的格局在变化,不进则退啊!
希望中国的农资企业能慢慢的整合出几只航母出来跟外资企业抗衡,这样,以后的游戏规则就不会老是他们说的算啦。
他们以后的思路是在每个省建立销售中心
再过两年先正达都被诺普信收购
今日听说诺普信旗下公司中除瑞诺外其他几家公司有大动作,合并营销部门直接面向终端合作,不知消息可靠否?有更详细信息么?
合并营销部门直接面向终端合作 ?????????就是做零售店
消息太慢了
一个季度前就听说了,现在才知道能怎么样,跟着走吗?
难道是前传!
动态进一步的关注,这个事情已经是定下来的事情
农药行业的风向标,该关注
只是统一管理,其他的操作模式不变,而且瑞诺也绑在一起了
不错的营销思路 学习合并咯,
都好几个月了啊,按区域来分了
合并后可以有效的分配三家公司的产品资源,避免了同类产品在同一个零店竞争的情况!!!而且合并后一个市场相当于三倍的人力资源在推广!!!这些方面恐怕是其他厂家没办法竞争的了!!
诺普信在农业上的 绿禾(植物营养)直销已经操作一年了,难道?
决胜在终端,是农药的发展大势所趋
没错,已经在海南实施终端销售方针。海南的经销商意见非常大。
我是标正的,楼主的消息很准确,只是有点晚了,改革是必然的,但有些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挑战,至于公司里面有些政策性的东西,不好意思,作为一个拿公司薪水的业务员没法告诉你详情,因为目前很多东西还属于保密环节!
不过我相信这个会成功的,虽然原有的很多经销商有意见,但这个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不然迟早会因为经销商的赊欠把厂家拖死的,只有直接做终端,哪怕赊欠,至少库存是能控制的!
有利必有害!做直销那就是与市级经销商竟争,树立更多的对手,这市场不可能由着诺普信做成天下一片红。
做直销他的费用是由产品加价来赚回来的。区域营销中心权力太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从我的经历来看,有的市场因为某些人而做死。
人心思变,乡镇经销商也不可能定着诺的产品做一辈子,只要质量一样,同样会被选择
好象现在下面开始行动了。就不知道他们如何把代理商砍掉的?还是?
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刚看到一篇报道,说诺普信09年下半年在海南广东试点直销乡镇客户,取得巨大成功,海南由2700万增至5500万,一个乡镇从去年的40万到今年的600万,真的假的???有当地市场的朋友介绍一下,高度关注中。
有那么夸张吗?
南方的市场就是诺普信的,的确很厉害
库存也很厉害呀
谁做压死谁是啊。
是取得很大的成功
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增长吧?肯定有水分的
要做乡镇直销 你只看到了销量
没看到销量的背后人员增加宣传费用增加是成倍的增加管理费用很多啊
有可能!!不过5500万对一个区域市场也不是个小数目!
是真的
不过直销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销售方式
确实挺厉害的~~~
呵呵,没有这么厉害的,看他们的库存吧 于所有信息、所有有数据都只有自己判断才能确认是否为真
但是支持判断一定需要很多资料
诺普信这么多销售人员
这么多的产品
怎么不可能呢
08年我也在广东做业务,确实是诺普信、瑞德丰在那边在乡镇直销,每个业务代表负责几个乡镇,广东海南市场容量很大,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恭贺呀!
看来乡镇以后是个很大的市场了!!!道扁平化是趋势。如果是做到是乡镇一级是正常的。想想看,连国家的行政机构都要以县为主了,那么一个企业的渠道,做到乡镇,再也正常不过。
所以,这只是渠道扁平化。不能叫直销吧。直销是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这个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敢这么做的。
一个乡镇一年一个公司40万就不错了
听着有点强,是什么销售政策啊太厉害了啊
不管是不是真的,但这种模式真让我担心。如果都向他们这样操作的话我以后可怎么办啊?
哎,观望
我从那刚回来,买的不错是肯定的,但数目就不知道了,也问过他们的业务人员,吹得很大,说骗股东的钱,做直销问题很多,比如物流呀,人员呀,宣传呀,更何况哪里到处是山东曹达的业务员,比诺普信的还多,听说他们的也不好。最近的水胺硫磷又给这个地方那个蒙上了一层阴影。辛苦的农民呀。
2009年在海南应是不错的.新的营销方式在海南试行,效果不错.听说营销人员过年都没有回家过年.
库存据说还可以,
恩恩,不错不错,库存情况不错
海南销售额确实是成倍的增长了.
数据肯定不会错.
不过.欠款有70%.另外人费大大的减少了.
特别是三亚大区.销售增加.不过.每个镇有不只两个人在.
那么厉害啊,关注中
市场销售模式也是在探索变化
我晕
我是别的公司负责三亚大区的,和诺普信有些了解,比较中肯的!
那是真的,而且客户还说好卖的货都送不过来
我认为做直销加盟镇级零售店是个趋势去掉中间环节,做直销,就像翰生一样不言不语的砍掉经销商,来个措手不及。
产业集中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化行业也不例外。农化行业的拐点已悄然来临,这是不争的事实。资本、研发、经营模式将决定企业的何去何从,营销和业绩又是直接体现企业的生存和命运,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的创新是行业呼唤的重点。营销接入农化行业应该是1997年开始,之前的计划经济模式或产品供不应求谈不上营销。从1997年----2007年十年间,可以归纳为三个时期,十年磨一剑,这一“剑”是钝是利,只有经历过或者正在摸索的企业和业界人士苦甜自知。
1997年-2000年是市场销售的混沌期,称为“铸剑”,很多企业和个人都轻松尝到了销售的快乐。这期间市场主要是围绕“产品”做文章,营销体现在包装和广告创新上。
2001年-2003年市场销售称为“磨剑”期,由于产品的重复无序开发,过多过滥,造成赊欠风盛行。行业是彼单位此单位都在磨“剑”霍霍,这期间市场营销主要体现在“渠道”和产品推广上。
2004年-2007年,市场销售称为“亮剑”期,这期间的竞争是战略规划、经营方向和营销模式等综合实力的展现。通过“亮剑”,涌现了一批优秀农化生产和经销企业,为下一个十年奠定了基础。
这十年农化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营销模式上无不渗透着农资人的智慧和心血。无论从广告促销到渠道构建,还是从技术营销到终端服务等等模式都是行业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但毫不夸张的说,整个行业在十年后的现状依然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管理、监督乏力;混乱无根本改变;赊欠成风;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多等等。生产和经营企业的风险在逐年的加大,而此时农资行业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企业呼唤营销模式创新,再造管理流程,借以提升对下游乃至终端和消费者的服务。未来的农化行业发展必然是走向产业集中,体现在“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模式化”。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每个农企都要考虑下一个十年以什么角色出现。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2008年-2010年将是下一个农资十年的{dy}个冲刺和淘汰阶段。我们权且称为“出剑”期吧,这期间企业在高成本下运营,也是行业兼并、重组、联盟、整合的重要阶段。行业的发展和营销将步入更高层次的竞争和对碰。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营销模式创新,渠道和终端管理,品牌和服务的延伸上。我们都知道营销的{zg}境界是培训和培育消费者。其他快速消费品行业已经走在前面,农资作为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虽然慢了但已开始觉醒。农企“决胜终端”的提出和实施,行业内的连锁和直营的如火如荼,包括本行业咨询和策划、培训业的崛起,都是要在营销模式上占{lx1}机,管理渠道、抓住终端、服务消费者-----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谁先抓住消费者和渠道客户才是制胜法宝。
2015年国内排名前20农药企业销售额占一半
诺比较弱的就是除草剂
想问下各位老师现在我国复配行业除了瑞德丰,诺普信,海利尔还有比较好的复配厂吗?望回!
什么要打听复配制剂厂家,我觉得现在或者是将来都是资源的竞争,没有好的化合物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江苏浙江的企业我觉得更好。现在给你供应原药,是因为原药利润还很好,一旦哪天利润少了,他们贴标签自己做。价位优势,技术优势很好的,市场销售还是钱作主导的,有钱招人,价位低卖药多。原药利润少的时候不是原药厂家倒闭的时候,使他们崛起的时候,是复配制剂厂家困难的时候。
海利尔
上格之路也不错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水稻农药销量{dy}
我对所谓的复配企业不看好!
要有自己产权的化合物,看看老外现在为什么牛啊,东西都是自己的,所谓的复配或者采用老外的原药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看看今天老外都将自己不要的产品打包给国内的企业,大家还信心满满的,其实只不过是替人家打工了!
广州熙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做农药剂型开发的自己做制剂不是真正的前途!!悲哀国内的厂家!!!我很同意9楼朋友的观点,国内的厂家都是先模仿配方,再拼价格,这样搞下去都完!前几天看一篇报道说整个中国2600家农药厂家一年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世界排名第3的企业(好象是拜耳)一个企业一年的销售额,可见咱们太弱了.提到中国自主创新,我觉得沈阳化工研究院是一面旗帜,还有南京农业大学等一批院校,但是出的成果比较慢而且效果不理想,只有沈阳院的品种(尤其是xx剂)跟国外品种有一拼,目前的问题就是市场定价偏高和销售管理不良.希望我们做农资销售的能保护自己国内品牌的生命力
有产品是主要问题,但还有一个就是懂得管理销售,这样才真的叫好产品
以后国内的农药复配企业应该是走向销售型企业
随着行业的细分,很多东西都会更明晰的!
中国目前的研发能力还不是很强大,不过国家也看到了,正在积极的整和资源,肯定会有一个比较{lx1}的央企在做这个事情,不可能什么都给外国占领吧大企业里你不一定能干好,小企业说不定很有机会,大企业都是从小过来的,10年前,瑞德丰是什么?10年前,海利尔?。企业没有大小,关键在企业有没有好的{ldz},有没有选对自己的路。对人也是一样!
水稻上面有田园,正邦,安泰
中国的厂家都只会捡人家吃剩的,再大的企业也不自己研发,唉,真替中国农药担心
还是江浙企业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强点~
做原药就好!原料提供商好吗?美国的企业现在还有哪个为别人提供原料!?妇人之见啊!怎么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了,还有人有这样的思想呢!你能生产所有的原药吗?草甘膦已从2.8万涨至在的9.5万,但美国的孟山都有20万吨的产能却只生产10万吨,而从中国进口,为什么?污染太重。我国生产企业赚取的是国人的健康钱。
支持,原料生产基地不是好事!
为什么要打听复配制剂厂家,我觉得现在或者是将来都是资源的竞争,没有好的化合物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江苏浙江的企业我觉得更好。现在给你供应原药,是因为原药利润还很好,一旦哪天利润少了,他们贴标签自己做。价位优势,技术优势很好的,市场销售还是钱作主导的,有钱招人,价位低卖药多。原药利润少的时候不是原药厂家倒闭的时候,使他们崛起的时候,是复配制剂厂家困难的时候。
各个公司无论大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现在农药也基本上形成了几个圈
1)青岛圈---代表公司
2)济南企业主要还是以除草剂公司比较多,如绿野
绿霸等所谓的九朵绿,附近的如淄博的新农基和滨州的滨农和侨昌xx代表除草剂的潮流,滨州附近做原药{zh0}的就是京博了
3)西北圈的代表以上格和美邦为老大
4)水稻的杀虫剂市场xx在南方是江西正邦 广西田园 广西安泰垄断了,其他的水稻杀虫剂很难切入
瑞的丰 中讯
做农药的有句话:(复配企业)北有海利尔,南有瑞德丰是有很大的道理的
个人观点:从侧面分析消息来看,小诺新的资本运作并购带来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升级+新的连锁营销模式(海南确实已成功,未来将快速复制,要知道每一个行业从来不缺模式,但一但商业成功的连锁模式出现将创造资本市场里的奇迹)+自有科技技术的创新和科研实力+国家的倾农政策和行业政策+越来越厚的护城河+优秀的领导魅力和优秀团队和透明有效的激励机制=====每一个行业里有创新的实业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将铸就新的辉煌
可能这片文章将真正改变我长期持有小诺的理由,真正成为我的合理配置仓位六分之一
期待五年或十年后的辉煌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