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在控制挥发性有机排放物方面的立法。在这一背景的推动下,辐射(UV)固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与传统固化技术相比,UV(包括紫外和电子束)固化除了可快速成膜外,还具有室温操作、无溶剂、低能耗等优点。目前,这项技术已大量应用于清漆、油墨和粘合剂等诸多领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UV固化产品仍然只占涂料市场的很小份额,但随着通信、光纤、电子产品、印刷、包装、建材等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外先进UV固化技术的引进,我国的UV固化产品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发展势头。
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对116家主要生产企业的统计,2006年原材料和UV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2.9%和16.4%;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7.0%和17.6%;UV光源、设备产值同比增长63.4%
2006年,我国UV固化原材料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活性稀释剂产量达到48034t,同比增长31.5%;产值159013万元,同比增长67.3%,出口量突破7000t。这是由于江苏三木集团公司万吨级活性稀释剂生产装置投产,以及台湾长兴化学公司珠海工厂、天津天骄化工公司、南通利田化工公司先后扩产,加上国内UV配方产品扩大需求,使活性稀释剂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常用活性稀释剂TMPTA产量达13145t,TPGOA为12782t,HDDA、DPGOA、EO-TMPTA都超过了3000t。
早期我国多数低聚物都依赖进口,但是近几年国内的低聚物产量迅速增长,并开始出口。2006年我国低聚物产量为27420t(其中自用6590t),同比增长38.3%;产值78026万元,同比增长88.9%;出口2585t,创汇6876万元。常用的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和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产量达16130t,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产量接近5000t,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产量超过3000t;一些特殊低聚物,如聚酯丙烯酸酯、氨基丙烯酸酯以及碱性显影丙烯酸酯也开始大规模生产。
近几年来,在国内UV市场上光引发剂的产量增长也很快,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还大量远销海外。我国在2005年光引发剂产量为16995t,到2006年已增长至22053t,上升约30%。其中BP、184和1173的产量均超过4000t,而651、907和TPO也都超过了1000t。2006年光引发剂出口总量接近16000t,比2005年增长了21.1%。此外,用于阳离子固化和可见光固化的光引发剂以及大分子光引发剂的产量也相当可观。2006年光引发剂的总产值达到131640万元,较之2005年的114542万元增长了14.9%。
配方产品继续较快增长
近几年国内配方产品的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与往年相比,光固化产品的种类大幅度增加,质量大大提高,产品应用领域也有了新的拓展。清漆和油墨仍然在国内UV固化涂料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尽管往年UV固化配方产品大部分依靠进口,但近几年国内配方产品增长很快。据统计,2006年生产UV涂料的企业已达43家,产量为29027t,同比增长16.0%;生产UV油墨的企业有36家,产量为12894t,同比增长16.8%。除了传统的竹木清漆、纸张光油、PVC清漆外,塑料和手机清漆、真空镀膜清漆、家电清漆等xx涂层都有了较大的增长。2006年UV涂料出口为211t,UV油墨出口98t。
2005年UV固化粘合剂产量为363t,而2006年该领域的13家企业的总产量已经达到了488t,同比增长34.4%。UV粘合剂除了应用于医疗器械、玻璃、工艺品和包装材料之外,在LCD、DVD设备和光学器件方面开始成为重要的更新换代产品。
UV设备生产增长显著
与2005年相比,生产UV光源的7家企业和制造UV设备或生产线的8家企业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6年我国共生产UV光源29.6万支,比2005年增加了3.5万支;同期UV固化设备生产了2385台,还建立了204条成套生产线。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06年,我国116家UV固化企业中已经有74家通过了ISO 9001或ISO 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比2005年增加了6家企业。有18家企业申请了各种专利共138项,同比多了64项。2006年,年产量过千吨的有33家企业,比2005年增加了6家;其中有6家年产量超过5000t,14家年产量在2000~5000t。这说明我国UV固化领域内的企业不但越来越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UV固化产品市场潜力大
目前我国UV固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平衡,家具和印刷用紫外固化清漆涂层以及印刷品和包装材料用油墨仍是{zd0}应用领域,竹木纸张涂料、丝网印刷和胶印油墨等成熟的应用领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我国的UV固化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机遇,当前的最主要任务仍是继续开发新技术和新材料(如水性涂料、水性油墨及粉末涂料等)以及开拓新的市场应用领域(如复合材料以及汽车OEM与整修涂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