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UV上光时,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故障_panyongxing_新浪博客
 

九.使用UV上光时,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故障。
1、UV光油与油墨不亲和,有条纹及桔皮现象。具体表现是UV油涂在某种墨底上起珠,固化后像桔子皮,或虽能涂布均匀不起泡,但若用利器刮,UV油层与墨层脱离。主要原因是UV光油粘度过高;涂胶网纹辊网线太粗(涂布量过大)、表面不光滑;涂布压力不均匀;UV光油的流平性差。解决办法是先打一层底油,再涂布UV油,或用电火花处理后再上UV油,适量混入醇性红外光油。
2、UV光油附着力不好,油涂不上或发花。主要原因是UV光油粘度太小,涂层太薄;油墨中调墨油或燥油含量过高;印刷品油墨表面晶化;印刷油墨中的助剂不合适;油墨表面防粘材料(硅油、喷粉)过多;涂胶网纹辊网线太细;光固化条件不合适。解决方法是降低UV光油粘度、减少涂布量;将压力调整均匀;涂布辊应磨细、磨光;加入光亮流平剂。
印刷工艺印刷时就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前考虑上光条件;UV光油可适当涂厚些;必要时上底油或采用特殊光油;在已印好的产品上涂布增强附着力的底油。
3、UV上光后光泽和亮度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供油量不足;纸张表面光亮度不够或表面粗糙不致密,吸收性太强;UV光油粘度太小;涂层太薄;乙醇等非反应型溶剂稀释过度;UV油涂布不均匀。解决办法也是先打底油,让其多吃油量后再上UV油。另外,UV油过期或UV油品质有问题也会使上光后不亮。此时,可换一种UV油再试。根据纸张的不同情况适当提高UV油再试。根据纸张的不同情况适当提高UV光油的粘度和涂布量,对渗透吸收性强的纸张,可先涂布一层底油或更换平滑度好的纸张。另外,不同纸张在相同油量下会产生不同亮度,这要加以注意。
4、UV油层较脆,折页时折痕处脆裂。解决办法是改用聚氨酯油,折页时先压痕,薄纸用手折不要用竹板折。UV油层过厚也会出现此故障,可调整上油量。
5、醇性UV油固化后易被乙醇溶解。如酒盒上UV油后,运输过程中,酒瓶破裂,酒会将UV油层溶解。解决办法是使用不溶于酒精的UV油。
6、干燥不好、固化不彻底、表面发粘。主要原因是紫外光强度不够;紫外灯管老化、强度减弱;UV光油储存时间过长;不参与反应的稀释剂加入过多;机器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在固化速度要求小于0.5s的情况下,一般应保证高压汞灯的功率不小于120W/cm;灯管要及时更新;必要时加入一定的UV光油固化促进剂,加速干燥。
7、UV油涂布过厚既不经济也会造成脆裂。解决办法是将UV油加热至50℃-55℃或在UV油中加稀释剂。
8、UV油固化后自动爆裂。原因是UV光照过度,被照物表面温度过高。解决办法是增大灯管理与被照物表面距离,使被照物远离灯罩焦点,固化后迅速冷却,可用冷风或冷辊压或用风冷,水冷光源。
9、上光产生油斑。主要原因是吃油量厚度不够、压光温度不够、压光板不合适、纸张质量不一致。应针对具体情况调整或更换合适的材料。
上光涂层有白点和针孔。主要原因是涂层太薄;涂胶网纹辊太细;非反应型稀释剂(如乙醇)加入过量;印刷品表面粉尘等较多。解决办法是保持生产环境及印刷品表面清洁;增加涂层厚度;加入少量平滑助剂;稀释剂{zh0}为参与反应的活性稀释剂。
10、残留气味大。主要原因是UV光油固化不彻底;紫外光不足或灯管老化;UV光油搞氧干扰能力差;UV光油中非反应型稀释剂加入过多。解决的办法是UV光油固化必须彻底,并要加强通风,必要时更换UV光油品种。
11、使用UV灯的注意事项。灯管周围要保持800℃以上高温才能利于汞分子气化导电,但被照物却需要降温。因此,设计灯具及冷却装置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用聚焦型灯罩时,被照物不要放到焦点位置,以避免曝光过度

郑重声明:资讯 【使用UV上光时,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故障_panyongxin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