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预测--恐慌比死人强- 天人合一的日志- 网易博客

地震的预测--恐慌比死人强

2010-03-01 11:17:04 阅读5 评论0 字号:

地震的预测--恐慌比死人强

 

(2008-05-14 09:51:31)

引用:

 

汶川地震,道路不通,救援困难。

总是有人将汶川的地震与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做比较,总是有人问我,总不会比唐山惨吧!我默然,我无法理解这样的对比,好像把地震仅仅当作一个故事,需要比一比到底哪个更惨,那都是生命啊,生命都是神圣的,对生命的漠视就是真正的犯罪。

当{dy}眼看到汶川地震的报道,我的反应是举眼向天,我非常清楚那是什么样的地震,救援又是多么的艰难,唐山地处平原,救援会容易多了,而在那莽莽大山中,受灾地区必将与世隔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大言不惭的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地震的预测,在国际上都是难题,言下之意,既然老外都解决不了,那么中国自然是解决不了的。

然而,我国早在 1975年,就首次成功预测出辽宁海城7.3级地震,使800万人逃过劫难,亦令举世震惊,不但打破了全球短期地震无法预测的神话,更奠定了中国地震技术处于{sjlx}的位置。注意,是{sjlx}地位,我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在当时就是世界{dy},因此,国际上的难题,对于我们来说,早就不是难题了。

1975年我国进行地震预测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地电阻率

2、测试井水氡气含量

3、气象预测

其实前面两种测试方法我们应该很熟悉,在美国灾难片《天崩地裂》中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测量方法,只是电影中的测试对象是火山而已。

这些看似简单的办法,成功的预报了海城地震,而据张庆洲的报告文学《唐山警世录》中记载,也曾经成功预测出唐山大地震,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预警报告,导致了23万人的冤死,而距唐山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由于得到预警,并给予充分重视,因此在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而青龙县也被联合国有关机构列为“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取得成效”的典型。

然而时隔三十二年,国家地震局居然宣称,地震无法预测,这简直就是笑话。

2006年,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时,地震界老专家却在悲叹地震界的人才凋零和后继无人,以及现在对过去的预测方法的摒弃,说:“这些都没了,没了对付地震的武器,那地震还能报吗?报不了啦!唐山的悲剧肯定还会重演。”,不到两年,这个预言居然成真,而且就发生在我眼前,我不能不为这一切而痛心疾首!

中国早在 30多年前就具备了地震预测的能力,中国地震界原本可创造另一人类奇:将地震预报发展成天气预报一样。但是,一切都不可挽回了。

然而,我国的地震预测技术还是不俗的,2006年云南盐津的5.1级地震就被准确预报,而且地震发生地的昭通市市长证实确曾收过预报,该市政府在地震发生前{yt}还在开会研究,但“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地震的预报并未公开,亦没有传达下去,从而导致了百余人的死亡。

唐山地震后我国也一直坚称唐山地震为不可预测的天灾,但当年参与过唐山地震预测的专家众口一词地指出,他们早在 1975年已预测出唐山地震。国家地震局瞒报、漏报,对各部门呈报上来的种种预报置之不理,才是导致巨灾的真正原因。我敬佩这些专家的科学良性,他们在用自己的言行,试图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然而,一切都还是发生了,云南昭通只是小事件,而汶川的大地震,唉!

我很疑惑,到底要不要相信那位发言人的话,因为无论是否相信,都会有问题。

如果地震真的预测出来,而没有被发布,那么必然又是一次瞒报、漏报,谁来担这个责任呢?

如果地震真的没有被预测出来,那么时隔三十年,为什么我们的地震预测技术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呢?汶川地处地震多发区,我去过多次,当地人不止一次的对我夸耀当地先进的地震监测技术,那么这些技术是不是还不及30年前的先进呢?我不得而知,然而面对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大量关于地震预测的论文,我再次无语,中国地震局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上赫然写着“二十多年来,研究所的广大科技人员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4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1项;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从2002年进入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45篇,EI收录论文51篇);在地震预测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震仪器的研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那么这些论文,奖项,都是干吗用的?

老专家吕兴亚最心痛的是他原本所属的研究室被拆了,十多个水氡取水站亦全盖上楼房。他惟有一个人骑单车去更远更偏僻的地方找合适的水氡取水站:“搞地震光靠专业不行,坐在机械前来搞不行,要拿眼看、去实地观察。但现在这些群测点都没了,两条腿就剩下一条了。”这才真正说明了问题,搞地震研究要走出去,要监测,搞地震研究不是做理论,不是写论文,因为那些监测数据都将决定无数炎黄子孙的生死啊,然而我们的科学奖励机制使得学者们更加专注于发文章,弄奖项,提职称,而忘记了自己真正的职责!这是倒退,是科学研究急功近利的必然结果!

我更加愿意相信那位发言人的话,地震确实没有被预测出来,因为地震预测界已经彻底功利化了,已经丧失了科学家的良心,已经彻底的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了!

然而,面对那么多的死亡,这些人不该觉得羞愧吗?他们不该谢罪吗?更深层次,国家对科研的急功近利不需要反省吗?地震预测可能多年才有一次,如果用年度考核去衡量地震工作者的工作,那就是天大的笑话,我们真的该对我国的科研奖励机制有所反思了!

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重视生命呢?

附:(摘自张庆洲的报告文学《唐山警世录》)

   唐山大地震预测时间表   

    1967年10月  距唐山大地震9年

    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1976年初  距唐山大地震不到半年

   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40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到7级强震发生。

    1976年7月6日  距唐山大地震22天

    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做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预报。

    1976年7月7日  距唐山大地震21天

   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1976年7月14日  距唐山大地震14天

    北京市地震队电告国家地震局,出现七大异常,要求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近百名中国地震界官员、专家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师郑重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赵各庄矿地震台姜义仓在唐山市地震办公室会商会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将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1976年7月16日  距唐山大地震12天

    乐亭红卫中学向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1976年7月22日   距唐山大地震6天

    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1976年7月26日   距唐山大地震2天

    国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汇报,北京队提出,发现临震七大异常。

    1976年7月27日10时  距唐山大地震17小时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人听取了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长汪成民等的汇报。之后,查志远决定,下周一开会研究一下,让汪成民等先去廊坊落实水氡异常。

     1976年7月27日16时  距唐山大地震11小时

    吕家坨矿地震办公室的赵声和王守信两人通过电话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做了紧急震情汇报:第二个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1976年7月27日18时  距唐山大地震9小时

    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做出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   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超过24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唐山大地震震前有异兆 青龙县撤离无人伤亡

2008年05月15日 14:56中新网

 

当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时,人们很自然地想起32年前的唐山,问题是相同的:怎样才能减少灾难的损伤?

汶川地震时,钱刚正在北京参加一个活动。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的{dy}反应就是,“这是自唐山地震以来{zd0}的地震”。

灾难迫近之前

钱刚是{dy}个全面描述唐山地震的作家,他在《唐山大地震》一书中里记录了这次地震前的大量异象:

1976年7月中旬,唐山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人们奇怪,多少日子里难得买到新鲜鱼,为什么今天特别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还有人发现家里鱼缸中的金鱼争着跳离水面,跃出缸外。把跳出来的鱼放回去,金鱼居然尖叫不止。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似陀螺一般飞快地打转。

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的一些农民在地震前3天,也就是7月25日上午,看见100多只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向村内大转移。天黑时,有10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5只,其余的则不停地号叫。26日、27日两天,黄鼠狼继续向村外转移。

唐山地区滦南县城公社王东庄一个农民在地震前{yt},也就是7月27日,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观。他看见棉花地里成群的老鼠在奔窜,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则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

“然而人类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毁灭生灵的巨大灾难已经迫近了。”钱刚在书中这样写道。

据地震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山地震》统计,唐山地震后,广大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区及周边48个县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共搜集到地下水宏观前兆异常868例,动物宏观前兆异常2093例。在大家熟悉的鸡、猪、鼠、猫、狗、羊、鱼、黄鼠狼等动物异常反应中,鱼的反应最明显,占{bfb},猪最迟钝,占34%。

作家张庆洲说,“我们实在不应该轻易否定大自然给我们的提示。”

临震预报的压力

每当灾难发生后,人们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场灾难能否避免?

张庆洲因2005年发表《唐山警示录》备受关注。这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作过调查,唐山地震前,地震监测网覆盖了整个唐山地区。1976年上半年,唐山地区群测点中的骨干点有85个之多。绝大多数监测点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临震异常,至少十几个点向上级单位发出了短期临震预报。

在唐山地震监测网的工作人员中,张庆洲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的马希融。这位担任过河北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的七旬老者,曾两次发出了临震预报。

从1976年5月28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值出现了急速下降的现象。他一边加紧观测计算,一边注意观察地下水和动物变化。为慎重起见,马希融还与其他地震台站进行沟通,{zh1}确认监测结果无误。7月6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作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7月14日,国家地震局派来两位分析预报室负责地电的专家。他们检查了设备、线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之后指出,地电阻率下降是干扰引起的。

7月26日、27日,地电阻率再次急剧下降。思虑再三,27日18时,马希融拿起电话,对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左继年说:“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此时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仅剩9个小时。

地震前的{zh1}一个傍晚,与马希融一样焦急的还有北京地震队的耿庆国。耿庆国此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7月以来,北京市地震队监测的各种异常已经非常明显了。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紧急给国家地震局打电话,提出震情紧急,请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国家地震局说,先到天津、唐山等地了解情况,21日再听汇报。

可到了21日,国家局没来人。不能再拖了,北京队业务组副组长张国民就直接给主管华北震情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电话,请求立即听取汇报。但梅世蓉把汇报时间推迟到了26日。

26日那天,国家局来了15个人,梅世蓉没到。国家局的同志听取了整整{yt}的汇报后,传达了梅世蓉的意见:“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闹得不可收拾,再乱一下可怎么得了?”

“青龙奇迹”

当唐山化为一片废墟的时候,距唐山市仅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却奇迹般躲过了这场塌天大祸。

在国家地震局中,大家意见并不一致。分析预报室京津组长汪成民此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以他为代表的国家地震局一批年轻同志坚持认为唐山、滦县一带会有大震,但他们的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汪成民做了一次“越轨”行为,也正是这次“越轨”行为使青龙县躲过了大劫。

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汪成民要求在大会上作震情发言。主持会议的时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没同意,让他在晚间座谈时说,但强调不能代表地震局。就这样,汪成民利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汪成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代表青龙县听取汪成民做震情通报的,是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青春。19日一散会,王青春便立刻往回赶。到家已经是7月21日了,王青春连夜整理记录,然后报告县里。

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风险决策了。当时在县科委工作的陆吉康撰文回忆道,记得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决策的问题,既要预防地震,又要避免其他风险,包括不震引起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

事实上,青龙的临震信息并不xx来自汪成民。青龙县自己就有两个群测点。两个群测点从1975年8月开始投入观测,开始3个月数据有明显的漂移现象,后转入稳定,自1976年5月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1976年7月17又发现莫名其妙的指针些许的跳动现象。此外,青龙县还从其他一些渠道获得可能有大地震的消息。

多个相互佐证的信息让青龙县县长冉广岐提高了警惕。县里通过广播、会议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形式介绍地震知识,防震方法,还把防汛和抗震结合起来,每个公社安排一名书记、一名工作队负责人具体落实防汛抗震工作等。

{zh1},冉广岐在7月25日青龙县向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当晚,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

青龙县是一座群山环抱的县城。27日,马路两边大喇叭里广播着“随时发生地震”的警告。大大小小的商店沿街搭起了简易棚卖货,每个摊位前都有人争先恐后地采购。挤挤插插的人流有点乱,马路显得时宽时窄,犹如一条吞咽食物的巨蟒缓缓蠕动。

冉广岐坐镇帐篷中,指挥青龙创造着人类灾难史上的奇迹。

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1996年4月11日,新华社刊发消息:“中国河北省青龙县的县城距唐山市仅115公里,但这个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

 

更多精彩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地震的预测--恐慌比死人强- 天人合一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