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酿造——中国古代药酒及滋补酒的酿造

    

 

  一、概述

  按{zx1}的国家饮料酒分类体系,药酒和滋补酒属于配制酒范畴。故先介绍一下配制酒的种类。

  配制酒(integrated alcoholic beverages),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花、果、动植物或xxx,或以食品添加剂为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质,采用浸泡、煮沸、复蒸等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酒。配制酒分为植物类配制酒、动物类配制酒、动植物配制酒及其它配制酒。

  中国的药酒和滋补酒的主要特点是在酿酒过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xxx,因此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前者主要以xx疾病为主,有特定的医疗作用;后者以滋补养生健体为主,有保健强身作用。

  从药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将药酒分为内服、外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三大类。

  滋补酒用药,讲究配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补气、xx、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

  《博物志》曾记载道: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

  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到酒对于健康的作用,但更能说明酒与药之密切关系的内在因素还可从以下几点得到发掘。

  食药合一:药往往味苦而难于被人们接受,但酒却是普遍受欢迎的食物,酒与药的结合,弥补了药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风味。相得益彰。经常服药,人们从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将xx配入酒中制成药酒,经常饮用,既强身健体,又享乐其中,却是人生一太快事。

  酒为百药之长:《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这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中,酒是效果{zh0}的药,另一方面,酒还可以提高其它xx的效果。酒与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远古时代,酒就是一种药,古人说“酒以治疾”。"医"的古文字是"____",本身就是一种酿造酒。古人酿酒目的之一是作药用的。可见在古代酒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远古的药酒大多是酿造成的,xx与酒醪混合发酵,在发酵过程中,xx成分不断溶出,才可以充分利用。

  二、远古时期的药酒及滋补酒

  殷商的酒类,除了"酒","醴"之外,还有"鬯"。鬯是以黑黍为酿酒原料,加入郁金香草(也是一种中药)酿成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药酒。鬯常用于祭祀和占卜。鬯还具有驱恶防腐的作用。《周礼》中还记载:"王崩,大肆,以 鬯 "。也就是说帝王驾崩之后,用鬯酒洗浴其尸身,可较长时间地保持不腐。

  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的一部医方专书,后来被称为《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xx不下于35个,其中至少有5方可认为是酒剂配方,用以xx蛇伤,疽,疥瘙等疾病。其中有内服药酒,也有供外用的。

  《养生方》是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帛书之一,其中共有六种药酒的酿造方法,但可惜这些xx文字大都残断,只有"醪利中"较为完整,此方共包括了十道工序。

  详细内容可参见本篇第三章。但值得强调的是远古时代的药酒大多数是xx是加入到酿酒原料中一块发酵的。而不是象后世常用的浸渍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远古时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渍法容易导致酒的酸败。xx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变质了。采用xx与酿酒原料同时发酵,由于发酵时间较长,xx成分可充分溶出。

  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汤液醪醴论》专篇曾指出:"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这就说古人之所以酿造醪酒,是专为药而备用的。

  《黄帝内经》中有"左角发酒",治尸厥,"醪酒"治经络不通,病生不仁。"鸡矢酒"治臌胀。

  三、汉代至唐代之前的药酒及滋补酒

  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渍法起码始于汉代。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如下一段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用酒浸渍,一方面可使药材中的一些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药势,疗效也可提高。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有多例浸渍法和煎煮法的实例。如"鳖甲煎丸方",以鳖甲等二十多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还有一例"红蓝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xx后供饮用。《金匮要略》中还记载了一些有关饮酒忌宜事项,如"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后勿饱食,发寒冷"。这些实用知识对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朝齐梁时期的xx本草学家陶弘景,总结了前人采用冷浸法制备药酒的经验,在《本草集经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药酒的常规:"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___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这段话注意到了药材的粉碎度,浸渍明间及浸渍时的气温对于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多次浸渍,以充分浸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弥补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药用成分浸出不彻底,药渣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费。从这段话可看出在那时药酒的冷浸法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热浸法制药酒的最早记载大概是北魏《齐民要术》中的一例"胡椒酒",该法把干姜,胡椒末及安石榴汁置入酒中后,"火暖取温"。尽管这还不是制药酒,当做为一种方法在民间流传,故也可能用于药酒的配制。热浸法确实成为后来的药酒配制的主要方法。

  酒不仅用于内服药,还用来作为xx剂,传说华佗用的"麻沸散",就是用酒冲服。华佗发现醉汉治伤时,没有痛苦感,由此得到启发,从而研制出"麻沸散"。

  四、唐宋时期的药酒及滋补酒 唐宋时期,药酒补酒的酿造较为盛行。这一期间的一些医药巨著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都收录了大量的药酒和补酒的配方和制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设"酒醴"专节,卷十二设"风虚杂补酒,煎"专节。《千金翼方》卷十六设"诸酒"专节。《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设"古今诸家酒方"专节。宋代《太平圣惠方》所设的药酒专节多达六处。除了这些专节外,还有大量的散方见于其它章节中。唐宋时期,由于饮酒风气浓厚,社会上酗酒者也渐多,解酒,戒酒似乎也很有必要,故在这些医学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应运而生。有人统计过,在上述四部书中这方面的xx多达一百多例。

  唐宋时期的药酒配方中,用药味数较多的复方药酒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这是当时的显著特点。复方的增多表明药酒制备整体水平的提高。

  唐宋时期,药酒的制法有酿造法,冷浸法,热浸法。以前两者为主。《圣济总录》中有多例药酒采用隔水加热的"煮出法"。

  五、元明清时期的药酒和滋补酒 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医药学有了新的发展。药酒在整理前人经验,创制新配方,发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药酒的制备,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我国已积累了大量医学文献,前人的宝贵经验受到了元明清时期医家的普遍重视,因而,在元明清时期,出版了不少著作,为整理前人的经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饮膳正要》是我国的{dy}部营养学专著。共三卷。天历三年(1330年)刊。

  忽思慧为蒙古族营养学家,任宫廷饮膳太医时,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

  书中关于饮酒避忌的内容,是很有道理的。具有重要的价值。书中的一些补酒,虽没有详细记载,但都是颇为有效的,在《本草纲目》中则有详细记载。

  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成了举世闻名的名著《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万历六年(1578年)成书。该书集明及历代我国xx学,植物学之大成,广泛涉及食品学,营养学,化学等学科。该书在收集附方时,收集了大量前人和当代人的药酒配方。卷25酒条下,设有"附诸药酒方"的专目,他本着"辑其简要者,以备参考。

  药品多者,不能尽录"的原则,辑药酒69种。除此之外,《本草纲目》在各药条目的附方中,也往往附有药酒配方,内容丰富,据有人统计《本草纲目》中共计药酒方约为200多种。这些配方极大多数是便方,具有用药少,简便易行的特点。

  《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所著的养生食疗专著,共十九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全书40多万字,分为八笺,以却病延年为中心,涉及医药气功,饮馔食疗,文学艺术等。其中的《饮馔服食笺》共有三卷,收酿造类内容17条。酿造类中的碧香酒,地黄酒,羊羔酒等,均为宋代以来的名酒。其中一些是极有价值的滋补酒。

  此外在《遵生八笺》中的《灵秘丹药笺》中还有30多种药酒。

  《随息居饮食谱》是清代王孟英所编撰的一部食疗名著,共一卷。咸丰十一年(1861年)刊行。书中的烧酒条下附有7种保健药酒的配方,制法和疗效。这些药酒大多以烧酒为酒基。与明代以前的药酒以黄酒为酒基有明显的区别。以烧酒为酒基,可增加药中有效成分的溶解。这是近现代以来,药酒及滋补酒类制造上的一大特点。

  明代朱___等人的《普济方》,方贤的《奇效良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等著作中辑录了大量前人的药酒配方。

  明清时期也是药酒新配方不断涌现的时期。明代吴__的《扶寿精方》,龚庭贤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清代孙伟的《良朋汇集经验神方》,陶承熹的《惠直堂经验方》,项友清的《同寿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都记载着不少时清时期出现的新方。这些新方有两个值得提出的特点:

  1、补益性药酒显著增多。明代吴__的《扶寿精方》药酒门载药酒方9首,方虽不多,但集方极精,其中有xx的"延龄聚宝酒",史国公药酒等。在《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中,记载药酒近40种,补益为主的药酒占有显著地位,象"八珍酒",扶衰仙凤酒,长生固本酒,延寿酒,延寿瓮头春酒,长春酒,红颜酒等都是配伍较好的补益性药酒,有较大的影响。吴,龚二氏辑录的药酒方,对于明清时期的补益性药酒的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前面所列的清代书目中,也记载着数目可观的补益性酒,其中的归圆菊酒,延寿获嗣酒,参茸酒,养神酒,健步酒等都是较好的补益性药酒。与明清以前的药酒相比,这一时期可说是补益药酒繁荣的时期。

  2、慎用性热燥热之药。唐宋时期的药酒,常用一些温热燥烈的xx,象乌头,附子,肉桂,干姜等。这样的xx如果滥用,往往会伤及阴血。金元时期我国医学界学术xx十分活跃,滥用温燥药的风气受到许多xx医家的批评。这对明清时期的医学有深刻的影响。故明清的很多药酒配方采用平和的xx以及补甸养阴xx组成,这样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病情和机体状况,使药酒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批方论专书,作者着重研究用药组方的规律,结合优秀方剂,从理论上阐述用药道理和配伍规律,象明代吴昆的《医方考》,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这此专著阐述配方时也涉及到药酒。《医方考》一书中就论述了七种药酒配方的组方用药的道理和主治功效,基中包括虎骨酒,史国公酒,枸杞酒,红花酒,猪膏酒等。这对于促进药酒配方的研究,指导正确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清时期的药酒在配制方法上,突出表现了在热浸法的普遍使用上。适当提高浸渍温度可使植物性药材组织软化,膨胀,增加浸出过程中的溶解和扩散速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而且还可以破坏药材中的一些酶类物质,增强药酒的稳定性,因此采用热浸法对于许多xx来说具有更好的浸出的效果,是一种科学方法。(注:有关药酒部分,一些观点引自许青峰著《xx与保健药酒》,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年)。

  六、解酒、醒酒及戒酒 醉酒是常常发生的事,如何醒酒,使醉酒者尽快恢复过来?如何使人彻底戒酒?在这方面,古人也有许多经验之谈。

  在唐代的医书《外台秘要》中引用了许多前人的古方,如:"饮酒连日醉不醒方九首"。《肘后》疗饮酒连日醉不醒方(4首),所用xx有芜菁菜,葛根,葛藤,葛根汁,菊花末,小豆叶,井中倒生草等。据不xx统计在《太平圣惠方》,《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医方类聚》等书中有150多种解酒,戒酒的xx,其中解酒xx有90%,戒酒xx占10%。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也记载了一些xx。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1、解酒

  关于解酒方,宋代窦萍的《酒谱》中有如下记载。

  "《南史记》:虞宗有鲭__,云可以醒酒,而不著其造作之法"。

  "《醴乐志》云:`柘浆折朝酲,'言甘蔗汁治酒病也"。

  "《开元遗事》云:'兴庆池南有草数丛,叶紫而茎赤,有醉者摘叶臭之,立醒,故谓之醉醒草' 醉酒莫过于烧酒醉人者。轻者伤身败体,重则危及性命。宋代赵希鸹的《调__类编》中记载:"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烫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载:

  "解酒毒,(大醉不醒),枳__子煎浓汁灌;人乳和热黄酒服,外以生熟汤浸其身,则汤化为酒,而人醒矣。

  "解烧酒毒,芦菔汁,青蔗浆,随灌。绿豆研水灌,或以枳__子煎浓汤灌。大醉不醒,急用热豆腐遍体贴之,冷即易,以醒为度。外用井水浸其发,并用故帛浸湿,贴于胸隔,仍细细灌之,至苏为度。

  "解酒醉:饮酒大醉,冲葛粉食之即解,烧酒醉者,饮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冲水作茶饮。饥时米即可食。"

  元代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饮食类》之解醒汤: 中酒后服之(东垣李明之方,妙绝。其孙李信之传)。

  白茯苓(一钱半),白豆蔻仁(半两),木香(半钱),桔红(一钱半),莲花青皮(三分),泽泻(二钱),神曲(一钱,炒黄),缩砂仁(半两),葛花(半两),猪苓(去黑皮,半钱),干生姜(二钱),白术(二钱),人参(一钱)。右为细末,和匀,每服二钱半,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疾去矣,不可多食。"

  2、戒酒

  饮酒过多即然有害身体,甚至危及性命,戒酒当然也有必要。然而嗜酒如命者,若要让其断酒,恐怕也不容易。古人却也有妙方。如唐代的《外台秘要》中有断酒方十五首。其中如: "《千金》断酒方:酒七升,著瓶中,熟朱砂半两著酒中,急塞瓶口,安猪圈中,任猪啄动,经七日,取尽饮之,永断。

  "又方:腊月鼠头灰柳花等分,黄昏时酒服一杯。" "又方:白猪乳汁一升饮之,xx饮酒。" "又方:刮马汗和酒饮之,终身不饮酒。"

  "又方:大虫屎中骨烧灰,和酒与饮。" "又方:白狗乳汁,酒服之。" "又方:腊月马脑,酒服之。"

  "又方:驴驹衣烧灰,酒服之。" 这些方法大概是对嗜酒者的一种心理疗法,使嗜酒者饮过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酒酒后,产生对酒的一种厌恶心理。经过这些方法处理的酒,虽有酒味,但酒的口感令人作呕,从而打消饮酒的念头。有些配料如马脑,驴驹衣灰,白狗乳汁,是否真有效益,可能还得加以验证。

  3、饮酒不醉之方 古代书籍中甚至还有所谓的"饮酒不醉"之良方。如清代无名氏之《调鼎集》载:

  "饮酒欲不醉:饮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许,其饮葛汤,葛丸者效迟。《千金方》:七夕日采石菖蒲,末服之,饮酒不醉。大醉者,以冷水浸发即解。又:饮酒先服食盐一匕,饮必倍。又:清水漱口,饮虽多不乱;或曰:酒毒自齿入也。

  上述xx是否奏效,还未验证。当然也不可全信。

  用xxx解酒醉,有独特的效果。现代医学工作者应用传统医学中的国粹古方--酒仙乐(又名解酒灵),其成分为:人参,天麻,黄连,黄柏,黄芩,葛花,葛根,枳子,元胡,麝香等二十余种xxx配伍而成经过加工炮制成为细末粉剂型。可在饮酒前服,亦可在饮酒过程中兼服,还可以在酒后服用。此药为xx动植物或生物制品,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对人体一般无害xx,副作用也几乎未出现。据国外消息,美国官方有关机构对中国传统的解酒xx也正在进行各种研究,一旦通过各种毒理性实验,则可以推向市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酒海中的宝藏也是琳琅满目,只要认真加以发掘,还可以继续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出贡献。

郑重声明:资讯 【酒的酿造——中国古代药酒及滋补酒的酿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