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地毯- 斯嘉丽的幻想之地-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自从天气预报说降温开始,这里就开始下雨。天阴沉的可怕,而雨仍在不分昼夜地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不是已经开学了就是已经工作了,或是正奔波在未来人生的路上。而我目前呆在家中,一边准备着研究生复试,一边享受难得的闲置时光。

    说闲置,其实心态并不淡定,而是有一种迷茫、焦虑和无措的情绪在里面。有时候心里慌慌的,仿佛塞满了海绵,它因吸收了太多情绪而变得沉重压抑。这种感觉不好表达,很容易转变为对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怀疑和否定,所以我常常自嘲自己、看轻自己、麻痹自己。我的未来、我要走的路就变得虚无缥缈起来。

    每次我心慌意乱的时候,就看书,大量大量地阅读,想一头撞死在书上。对于我来说,只有沉下心读书的时候才能抓到一丝安全感,不用想糟糕的现状和无能又无奈的自我。可有时候我不自觉地想,多读几本书又能怎么样,这个社会从来不需要有着满腹经纶人生道义的人,需要的仅仅是拥有一种技能的人,这样的人比只会驾驭文字卖弄嘴皮的人有用的多!想到这里我就又开始郁闷起来,很无奈很心酸。

    最近读完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读到结尾,简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然后很哀伤很痛苦很难受。记得最震撼的就是书中有关一条“波斯地毯”的人生比喻: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地毯编织工之所以把地毯的格局编得错综复杂,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其美感的乐趣罢了。

    这让我想起从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迫切希望了解人类的历史。{yt},一位哲人给他送来了五百卷书籍,可国王政务缠身,日理万机,根本无暇批卷破秩,便命令哲人将书带回,加以压缩综合。二十年过去了,哲人回来时,那部书籍压缩得只剩五十卷。可此时,国王年近古稀,已无力啃这些伤脑筋的古籍了,便再次命令哲人将书缩短。又过了二十年,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的哲人来到国王跟前,手里拿着一本写着国王孜孜寻求知识的书,但是,此时国王意识奄奄一息,行将就木,即使就这么一本书,他也没有时间阅读了。这时候,哲人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一行字,写好后呈上,上面写着:“人降生在世上,就受苦受难,{zh1}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大概和“波斯地毯”是一样的意思吧。

    生活,有快乐也有寂寞,到底该如何生活呢?生活的意趣又何在呢?每个人都在编织波斯地毯,但却没有一条是相同的。我是多么希望自己的这条波斯地毯是厚实的,拿在手里的时候是沉甸甸的有着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即使普通平凡,我也希望它干净漂亮有特色。我希望能设计出一种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图案,而这种规律是经过人生大浪打磨后xx出的一种坚韧和自信;我也希望它有着一种错综复杂的图案,或是一种色彩缤纷的图案,因为这代表我的人生格局是有意义的,是积极而丰富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需为生活打拼操劳,而生活必定有好有坏,有贫穷有富裕,有悔恨有满足,每个人都在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波斯地毯,编成什么样就不知道了。

    在《人生的枷锁》中,男主人公菲利普一生经过了三个阶段,最终达到一种心清神静的“大彻大悟”“否极泰来”之境。但这是他饱受人间艰辛、历尽世态炎凉{zh1}达到的结局。而我对照一下自己,至今仍处在他人生的{dy}阶段,是个头脑中只有幻想不切实际,以为艺术可以当饭吃的傻蛋。是的,我真傻,又有那么点不自知的懦弱。也许我认为的自己所拥有的自由心境兴许总是一种荒诞不经的幻象与缕缕月光混杂在一起的鬼把戏罢了。说到底,我是一个渺小的凡人,被生活所困,无法逃离,而且正处于迷茫中。





郑重声明:资讯 【波斯地毯- 斯嘉丽的幻想之地-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