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或有新进展。编辑了解到,《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月初上交保监会主席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在,已上报国务院择机发布。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态度或趋紧,险资投资不动产的占比已从6%下降到5%以下。

  现在正值全国两会,保险业代表的提案也密切xx保险资金的运用这个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建议,尽快实质性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降低错配风险,平滑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保持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投资不动产或收紧

  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一直是业内外xx的焦点。

  坊间传闻,监管部门对此态度或趋紧。有媒体援引不具名xx人士的观点表示,讨论中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险资投资不动产占比已从6%下降到5%以下。

  而2009年12月25日晚,保监会发布了{zx1}版的保险资金运用xxx系统性谋略图,即《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险资可投资不动产,包括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等。

  近年来,中国保险资金总量持续增长,运用渠道逐渐放开,到去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7万亿元人民币。

  “此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介入不动产投资领域。”某保险人士详细介绍,“保险资金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曲线’进入,中小保险公司会以自用名义购买写字楼进行投资,大保险公司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集团旗下信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于房地产。”

  该人士详细介绍,在楼市火爆的情况下,以自用名义购买写字楼成为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惯常的投资手段。“新分支机构开设大多数会选择购买写字楼,而不再是租赁,同样的前期费用,由于楼市的火爆,购买写字楼后,升值空间带来的收益远比租赁划算,并且购买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只需获得公司董事会通过。”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致使保险资金的收益率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反而导致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很大。投资不动产可优化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长期匹配,平滑收益率波动,降低保险公司投资营运风险,增加长期收益。

  两会代表呼吁落实

  “由保监会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切合实际的落实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相关政策、法律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建议,“以制度和办法来管理投资行为,由企业在制度、办法范围内自主决策,改变现在因没有相关制度、办法而无法实施的情况或一事一批的做法。”

  2009年10月,新《保险法》从法律上进一步放开了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未上市企业股权等领域的限制。

  “由于监管机构相应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现在上述这些新的投资渠道仍未实际放开。”杨超在两会提案中提道,“由于缺乏更多的配置手段,不仅使保险资金过于集中地配置于收益率较低的固定收益品种上,未来将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还使保险业投资收益过度依赖资本市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因为保险收益依赖资本股票市场,当年股市单边下跌使全行业投资收益率下降至不足2%的历史低点,这一水平甚至低于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编辑了解到,现在等待具体实施细则出台的投资渠道涉及到四个大的方面。即《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xxxx企业等未上市股权的实施细则》、《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实施细则》、《保险资金投资和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鼓励有条件的保险企业投资其他非保险金融企业、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的具体规范、办法或细则》。

  险资xx养老和新兴产业

  对于保险资金可以xx的方向,保险业两会代表也提出了养老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

  “保监会对险资不动产投资比例给予了限定,鉴于养老产业的需求、投资优势和其社会效益,建议可将养老产业列为独立投资项或单独划分投资比例,以鼓励和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向两会建言。

  据了解,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是社会公益事业,需长期持有经营,其社会效益占主要方面,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用于养老产业的土地取得或可采取非招拍挂形式,以确保险资的有效投资。

  戴皓建议国家统一给予养老产业合理的优惠和扶植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养老产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积极介入,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杨超则将xx的目光投向战略新兴产业。

  “由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从投资到见效的运作周期长,需要资金量大,一般的短期社会资金难以支持。因此,更需要保险资金等中长线资金的介入。”杨超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可以双赢。一方面,可以有效发挥保险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促进经济战略发展方式转变作贡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险行业自身的资产负债匹配,分散投资风险,促进保险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