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的汽车博客-搜狐博客

2月份产量表

 

2月份国内销量表

 

2月份批发销量表

 

2005—2010年乘用车(轿车/MPV/SUV)月销量走势图

 

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销售综合数)

 

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

 

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销售综合数)

 

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

 

 

  

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尽管2月份销量比同期也属大幅增长,但乘用车的订单数已经大大减少,厂家对2010年市场预期较低,也不忍心让员工过多加班,2月份产量低,经销商库存低,销量相对也低;一些记者以丰田召回断言中国汽车质量下降的乱炒作,很多潜在用户推迟购车,使汽车市场已明显降温。2月份环比销量下滑大,还因为在1月份数据中有去年一些厂家藏的销量。但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购车的政策优惠、人们对拥有汽车的观念的巨大变化,乘用车的产销增量仅会下滑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我们不改变对今年市场的预测。早就预料到乘用车市场降温,这也是必需的,因为过晚降温可能导致退出政策提前实施,假如这两个因素叠加,就会使市场的降幅过大,使生产成本提高,对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利。

 

3月乘用车市场展望

 

3月份有23个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yt},比2月份多6天,是今年工作日最多的月份之一;3月份有十多个新车扎堆上市,对销售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由于天气转暖,出行方便购车者增多;在季度末经销商更愿意多提车和多拿销售奖;3月汽车价格优惠幅度会略增大,且提车更快,推迟购车的潜在用户在3月份将较集中购车;这五个因素决定了3月份广义乘用车销售环比将增长30%左右,同比增40%左右。但是按日平均销量计算,不是汽车市场升温,因此也不是炒作的题材。按现有{zd0}产能计算,3月可生产广义乘用车130万辆,但市场开始缓慢降温,产量会低于{zd0}产能,销量会低于产量。

 

中国汽车质量没有下降

由于丰田汽车的召回事件,有人联想到中国汽车市场井喷,认为中国汽车质量也下降了,这是不懂召回本质的外行话。世界上90%以上的汽车召回是由于设计瑕疵,汽车百年来可靠性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在新结构设计细节上的疏忽,仍会发生潜在安全风险。如美国CTS公司设计和生产的油门踏板,丰田认可时有疏忽,才出现大量召回。由制造质量造成的召回较少见,召回汽车的数量也不多,CTS公司也否认其制造质量有问题,所以不能用召回衡量汽车质量。

中国的汽车质量不但没下降,反而自主品牌汽车质量大幅度上升,才有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企业在产品畅销时最担心的是质量,国内厂家均增加了配套件进厂和新车出厂检查内容和严格了检查标准;新车索赔信息从月报普遍改为周报。有人用去年汽车投诉增加了39%来说明质量下降,但汽车市场增长了46%,质量投诉2008年占67.4%,2009年占45.8%,每万辆新车的投诉从4.81次降为3.14次,结论应是质量较快提高。乘用车市场走低,原因之一是外行记者借丰田召回瞎忽悠,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其实大家可以放心买车,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汽车质量是{zg}的。猜忌和误解不仅会伤害一个企业,也会伤害整个行业,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小排量车应有明确定义

  小排量车由于车身轻、能耗低、节约资源、排放少、占地面积小,成为大多数国家鼓励的方向。我国小排量车没有定义,导致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排量定到<1.6升,如果汽车下乡政策不延期,微型客车市场会萎缩,使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规定的,到2011年年底,1.5升以下的乘用车占40%的目标很可能完不成。随着技术进步,小排量大功率发动机越来越多,车也越做越大,鼓励的是 “小马拉大车”,不但会增加汽车原材料消耗,也使节能减排大打折扣,这是政策漏洞造成的。日本的资料把小排量车划为三个排量段,即<0.66升、0.66~1升、1~1.2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小排量汽车也应细分为三个排量段,即<0.8升、0.8~1升和1~1.3升,且都应有长宽高的限制,以减少政策漏洞。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主力应是商业银行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的主力是汽车金融公司,因为发达国家存在较多的资本过剩,融资容易,融资成本低,而且能融到的资金数额大,可以满足本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基本需要。中国基本上不存在资本过剩的问题,因此融资难度大、成本高,至今我国没有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成功地发行债券。而且国内汽车金融公司注册的资本金较低,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力。假如汽车消费信贷的新政策不是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力,不把住房公积金变为住房和汽车公积金,新政策就太脱离我国实际,在近几年不会对汽车市场有促进作用。

 

中国乘用车不会打价格战

有人预计乘用车在下半年大打价格战,我们认为不会,理由如下:1、十多年来,除2009年乘用车价格基本稳定外,其余年份都是较大幅度降价,降价空间已被极大的压缩。2、除自主品牌实力无法达到的中xx和xx乘用车外,只要自主品牌能有30%以上市场份额的细分车型,其价格都已经低于国际市场中价格{zd1}的美国汽车市场价,企业利润率并不高。3、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和投机将增大,从而抬高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估计今年制造成本将增大2-3%,降价空间进一步被缩小。4、经济发展和通胀预期均使工资、劳务、物流和外包费用增加,提高成本。5、乘用车的产能不足,需大幅度增加投资,靠去年企业较多的盈利是远不够的。6、国家金融政策的微调,使企业和经销商的资金已经趋紧,7、中国汽车快速质量和技术进步,也使成本增大。8、汽车企业经营水平已经大大提高,降价不是竞争的主要手段了。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的汽车博客-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