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发射功率的国际标准_欢迎访问_百度空间
导 读   有不少知名业界专家至今仍以为手机辐射主要是测量手机发射的峰值功率;也有专业人士认为主要取决于基站对手机的功率控制。据中国泰尔实验室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电磁辐射测量专家、泰尔实验室副主任王南、马鑫两位专家介绍,只有“SAR”值才是衡量手机辐射量的惟一标准。 手机辐射大小以何为标准,专家介绍,国际科学界用“SAR”值来对手机辐射进行量化和测量。“SAR”是“SpecificAbsorptionRate”的缩写,即“比吸收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吸收辐射能量。通俗地讲,就是测量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否符合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为:以6分钟计时,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瓦。这一标准作为国际业界的通用标准,在业界内仍鲜为人知。有不少知名业界专家至今仍以为手机辐射主要是测量手机发射的峰值功率;也有专业人士认为主要取决于基站对手机的功率控制。据中国泰尔实验室专门从事该项工作的电磁辐射测量专家、泰尔实验室副主任王南、马鑫两位专家介绍,只有“SAR”值才是衡量手机辐射量的惟一标准。   对于GSM手机与CDMA手机谁更环保是目前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之一,据专家介绍,以GSM手机在拨号时会对话筒、固定电话、计算机显示屏产生干扰,而CDMA手机则不受影响的现象为据,断定GSM手机的电磁辐射要大些;或者通过测量GSM手机发射的峰值功率为2瓦、而CDMA手机发射功率的指标为0.2瓦,就断定GSM的手机辐射量是CDMA手机的10倍,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   两位专家指出:CDMA手机信号工作的方式是连续的,而GSM手机发射的是脉冲信号,易与其他电器产生耦合。仅仅通过因手机发射的是脉冲信号,对话筒、固定电话和显示屏产生干扰,就得出GSM手机辐射高的结论是错误的。而关于GSM手机的电磁辐射是CDMA手机10倍的说法,王南、马鑫、魏然等专家认为这与许多专业人士不了解“SAR”值有关。由于GSM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虽然其峰值功率为2瓦,但实际功率仅为0.25瓦,再加上“SAR”值的计量是一个单位时间的累计过程,因此实际检测数据表明:GSM手机与CDMA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处于同一个水平,并无谁比谁更环保一说。   相信许多网友都听说过有人提醒不要在手机信号只有一格时拨打打电话,声称这时候的辐射值是平常满格时的1000倍,听得让大家毛骨悚然,引起大家对手机辐射问题的xx。对此我国手机辐射测量的xx机构——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对此进行了测试。   在实验室里,专家把通过吧手机放进了一个全封闭的实验环境进行检测,此时手机只能接收到机站模拟器发出的信号。实验人员首先让手机处于信号满格状态,此时机站模拟器上的信号强度值显示为21,手机的发射功率接近120单位值。随后,实验人员调整机站模拟器,信号强度值减弱到-5,这时手机只有一格信号。根据仪器显示,此时手机的发射功率只有90个单位值,小于信号满格的时候。   专家介绍,手机的发射功率决定了手机辐射的大小。如果手机信号一格时辐射真的是满格时的1000倍,意味着信号一格的时候发射功率应该远远大于满格的时候,而上诉的实验结果却正好与传闻相反,在此可以彻底的把传言击败。   这个实验说明,在手机显示信号比较弱的时候,并不代表手机的发射功率大。手机信号比较弱,基站通过评估整体的情况,来决定手机的功率是提高或者是降低,并不是一味地都会让手机把功率提高。信号剩一格 辐射大一千倍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虽然目前国际上对手机发射功率与人体辐射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发射功率是手机辐射的主要来源,手机发射功率越大,辐射理论也就越大,同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小,手机的寿命越长、耗电越少。 一、手机发射功率的两个方面   手机发射功率在PHS、GSM、CDMA2000 1x、WCDMA等协议中,被设计得越来越复杂,它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哪手机发射功率是大些好哪,还是小些好哪?事实上单纯的说大些好或者小些好,都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回答,因为在设计手机功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手机发射功率越小,手机的耗电量就越小,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越长; *、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同系统别的手机的干扰越小,这不仅给同系统别的手机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同时对于CDMA2000 1x、WCDMA来说,这就意味着小区容量越大; *、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别的无线设备干扰越小,这就给别的无线设备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   2、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希望能被调整的大些,再大些,再大些...... *、手机在小区的远端时,为了保证手机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到达基站后,手机信号仍能被正确解调,也就是手机发射功率要足够大,以克服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的衰减; *、手机被建筑物或其它遮挡,在无线阴影区内,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手机信号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射、折射及长距离传输的衰减; *、手机在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如邻信道、同信道干扰,阻塞等等,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噪声的干扰。   综上所述,手机发射功率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另一方面,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必须要大一些,甚至要再大一些。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实为统一,准确表述为:手机必须发出足够大的功率,以保证通信质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换言之,手机发射功率{zh0}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被控制,该大则大,该小则小。   二、PHS(小灵通)手机发射功率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的缩写)为日本独立开发出的第三代数字无绳电话系统——个人携带电话系统,它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建设费用低、系统扩充方便,超低的资费标准,因协议简单,而使手机制造成本降低,最终导致手机拥有价格上的优势等等。PHS在中国被称为小灵通,在有些地方也称为“个人通信接入系统PAS(Personal Access System)”   PHS采用日本RCR-STD28协议作为空中无线接口标准,采用微蜂窝技术,因此它必须建置较密集的基站。由于基站覆盖范围较小,其铺设就必须比高功率的移动电话基站密,适于低速状态下的移动。不过,新一代的PHS基站范围已扩大至500米。   基于以上的情况,特别是采用微蜂窝技术,RCR-STD28规定手机的发射平均功率≤10mW,峰值功率≤80mW,发射功率不可控制。   从以上的情况不难看出,PHS手机在小区远端,或阴影区,或受到干扰,是不能以再提高发射功率,以抵消无线信号的长距离传输的损耗,或建筑物等的遮挡损耗,或抵御干扰。这实际上导致的结果就是手机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很脆弱,这是PHS手机协议上的根本弱点之一。   反过来从协议对手机发射功率的规定中我们也不难看出,PHS只能采用微蜂窝技术,通过建置较密集的基站抵消远近效应和阴影效应,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的无信号区域和通信质量差等问题。在受到干扰,通信质量降低的情况下,手机也无法通过提高发射功率的办法,来保证通信质量。   由于PHS手机发射功率比较小,对别的手机或无线设备干扰也小,它的待机时间、通话时间都比较长,由于PHS手机发射功率不受控制,协议简单,手机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


郑重声明:资讯 【手机发射功率的国际标准_欢迎访问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