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索有为 张传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5日在此次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议,构建“电子医疗”体系,改善公众医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条件,推进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

据了解,中国医疗资源非常缺乏,每万人仅拥有医生14名,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公众医疗成本也非常高昂,住一次院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一半以上,要花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加剧,流行病、慢性病的预防和xx成为重点,医疗需求更加凸显。

徐龙认为,信息技术是有效解决医疗保健成本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弱势群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良方”。他举例称,利用M2M技术,通过现有的通信网络,可以把很远的病人数据传输到各种医疗机构。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可以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压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使服药情况得到监控。云计算技术为病人的模式识别提供了基础,可以大大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并可使少量尖子医生的医疗经验为大量病人共享。

徐龙称,单个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突破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构建一个“电子医疗”体系才是从根本上xx医疗难题的“钥匙”。美国当前的医疗改革就包括一个健康信息化计划,即在5年内投入750亿美元,通过标准化和电子化全民的健康信息系统,彻底改革美国医疗服务体系。

徐龙表示,构建一个“电子医疗”体系,将为中国医疗服务领域带来四大便利。一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二是有利于中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三是通过推广电子医疗,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把现有的医疗监护设备无线化,进而大大降低公众医疗成本;四是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各参与主体间共享互通,将有利于医疗信息充分共享。

徐龙说,打造一个电子医疗体系,关键是建设政府卫生管理信息化。他建议建立国民“电子病历”,提供医疗病历和健康档案“一卡通”服务,无论在哪家医院看病,都可以将病历上传到统一的管理系统,需要的时候即可,为包括转诊在内的医疗服务奠定基础。同时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医保信息化联动机制,允许医保关系异地转移。可跨省使用医保卡、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可代办报销、企业退休人员可享受异地养老保险等,实现公共医疗服务“自由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