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意的城市 撰文 吕日升
自行车的命运变迁或许是反映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态{zh0}的工具。 从四五十年前物质匮乏的时代,自行车作为极其xx的代步工具,到二三十年前,自行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再到如今“四轮驱动生活”的工业文明时代,自行车分化为“穷人”的交通工具和少数人的运动爱好。关于自行车这条简单的历史叙事线索,一方面折射了中国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大道上,像我们驱动的高级轿车一样,速度惊人;另一方面也衍射了我们的城市生态和城市文明并未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如今,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道路越来越宽,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自行车,曾经那道城市中的风景线,其诗意的成分已经在城市的巨变中风干。在这个经济至上的时代,我们迷恋于工业文明的印记,我们以“有车有房”作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标签,我们正试图或者已经把那辆驮过自己梦想与幸福的自行车扔到一边。 所以,我们生活的城市,一方面是机动汽车占据着主要交通要道,继续向我们朝夕生活的城市排放污染尾气;一方面是非机动车道上,熙熙攘攘、密集如流的自行车以及自行车的衍生品——电动车的左突右闯,但我们已经听不到自行车曾经那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铃声了,行人们行色匆匆,没有几个人会慢悠悠骑着自行车沉浸于这个城市的风景之中。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追求为“汽车”而造,那么城市的生活意义,究竟在哪里? 当我们一头钻进象征品质生活的汽车中时,我们不妨摇开汽车的玻璃窗或天窗,认真的打量一下,国外的城市,是如何逐渐在城市交通工具的回归中,寻找城市的生态和文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反而“扔掉”了汽车,重新捡起自己曾抛弃的自行车,慢悠悠的脚踏两轮,在自行车的回归风潮中,还原城市文明的本来面目。自行车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城市生活格调的一种象征。在能源危机、城市污染以及城市堵塞日益严重的中国城市,发达国家的自行车回归热潮,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吗? 因此,我们特此制作本期专题,以倡导自行车的文明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行车终会实现它的城市回归,这种回归,不但是城市交通的理性回归,更是城市文明进化的感性回归。作为一种健康、运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最亲近自然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丈量城市风景{zh0}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将重新成为一种“崭新”的品质生活方式,重新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诗意注脚。
单车中国 撰文 吕日升 “新的自行车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买不起车的人的穷人文化,而应是中高产人的文化。” 大约是1994年一个斜风细雨的雨天,英国人斯图亚特•弗兰克林身披一件灰色雨衣,扛着他的“老坦克”相机走上了上海的一座立交桥。二十分钟后,斯图亚特•弗兰克林拍下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照片之一:“上海街头的自行车洪流”——穿着各色雨衣的自行车人拥挤着徐徐向前。这张照片随后登上了《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十三年后,斯图亚特•弗兰克林再次来到了中国的上海。这个城市的繁华让他深深震撼,街头呈现的视觉让他惊叹不已。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却半开玩笑问到:“你还记得上次骑自行车是在什么时候吗?” 尽管年过50的斯图亚特•弗兰克林是以玩笑的口吻询问记者的,可是,当我们来直面他的问题时,会惊异的发现,我们距离上次触摸自行车似乎是很遥远的故事了,我们甚至已经记不清,那一串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究竟是在多么遥远的过去,悦耳的响起的。如今,行走在阔绰的大街上,依然可以看到自行车的身影,可我们发现,各式各样的自行车,拥挤在人群、车流之中,竟带着一些别扭的意味,或者说,在川流不息的汽车流动中,自行车多少有些落寞与“卑微”——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许多骑自行车的人,对轿车在交通道路上的“蛮横”充满了不屑以及鄙夷,一方面却对各种xx轿车垂涎不已,并将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钻进xx轿车做为一种理想追求。 其实,不管如今你臀下的座驾是蓝白螺旋交叉的宝马,还是象征地位与身份的奔驰,我们每个人都与自行车有着密切的情感关联,那些如今坐拥香车的人们,谁不曾脚蹬两轮车子,在童年、少年甚至青年的光阴里疾驰而过?在那个自行车风靡的年代,每个清晨和黄昏,密匝如流的自行车,总在工厂和家之间,汇聚成一条欢快的车流。此起彼伏的铃声,在城市的大街,清脆作响。我们也经常会在电影或者电视镜头中,看到这样亲切的镜头:在树荫与阳光散布的胡同里,先是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的响起,接着就看到一个少年吹着口哨、骑车穿越胡同。在那辆笨重的车上,曾经驮着我们一家三口甚至四口,驮着一家人的欢笑与幸福,驮着一家人的梦想。在诸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之类的怀旧电影中,我们时常发现,骑着单车的孩童、少年、青年,穿梭在城市的树荫里、穿梭在电影院、穿梭在学校、穿梭在这个城市我们可以触及的每个角落。 可是,在时光的这一端,自行车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竟是那么尴尬。那辆曾经驮过我们的自行车,已经驮不动我们现今光亮的生活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自行车很难在愈来愈宽亮的城市大道上,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自行车的身影,但自行车的社会地位,更多的被无形的定位为“弱势交通工具”。在每个城市,自行车的公共空间愈来愈小,在不断拓宽的道路上,自行车专用道并未水涨船高的拓宽,甚至,它还得与发展劲头正猛的电动车,争抢那点可怜的骑行空间。若从城市的高空俯瞰,我甚至怀疑,我们似乎只能看见日渐增多的汽车,我们根本看不到自行车在这个城市的小道上,悠悠转动。 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暗暗折射的是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以经济建设至上的时代,“有房有车”的中产式生活,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追求。汽车,仍是我们多数人生活的梦想与追求。自行车自然被社会思维既定为“穷人”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的构建和改造中,自行车便被我们遗忘在过去的时光与故事里,自行车的命运,在日渐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显得竟是那么落寞,它更像被边缘化的交通工具,默然的出入我们的生活。 或许,我们会依稀看到,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每逢xx或下班之时,一身专业装扮,活跃在城市的周围。在郑东新区或者思念果岭,以及黄河岸滩,我们都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股自行车的热潮中。甚至,在一些富庶阶层的越野车的后备厢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价值几万的自行车,静静的横躺其中。但这些不过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大多出于兴趣爱好,或者是出于健康运动,如果实在高尚一些,是出于环保意识。但这些不足以构成自行车城市文明回归的前兆,这只能解读为少数人对一种健康生活的呼吁和追求。 在查看欧美国家的自行车发展档案时,我惊异的发现,当我们拼命的想“甩”掉自行车时,他们却重新捡起了自行车,重新脚踏两轮,悠然的转动着自己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概念里,骑自行车上下班甚至是一种新的品质生活和格调生活的象征。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许多西装革履的中高产收入者,坦然自若的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这种回归,才是自行车文明真诚的城市回归,是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后,城市文明高度进化后的理性回归和感性回潮。 一方面,随着世界性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加剧,提倡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将是城市交通未来构建的重大命题,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无污染的出行方式,将重归人们的胯下;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出行方式,自行车是最富诗意的交通工具,是丈量这个城市风情{zh0}的眼睑。我们可以随时控制它的行走节奏,慢悠悠的穿梭在城市之中,然后拨开我们那曾被浮躁的心态尘封的睫毛,心旷神怡的欣赏路旁任何引起我们怦然心动的风景,或者随时驻足,为眼前的风土人情所打动…… 对当下的中国而言,自行车的城市回归,首先应实现自行车观念的更新。正如旅美学者薛涌所言:“新的自行车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买不起车的人的穷人文化,而应是中高产人的文化。他们是{zd0}的开车族。如果他们观念更新,学美国上流社会的这种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街上的私人车就会减少,污染会降低,整个城市的生活格调都会提高。”
骑在自行车上的国家 编辑 吕日升 当我们雄心勃勃的追赶着由“两轮”生活向“四轮”生活“进化”时,欧美等诸多国家却“返璞归真”,重新捡起了自行车,开始了两轮上的城市生活。或许,他们曾经的初衷,不过是出于环保意识,让自行车在交通中冲减城市污染,重归绿色生活。但随着自行车在许多城镇的大规模回归,自行车俨然已成为城市品质生活的另一番景象与象征,成为城市文明高度进化的一个有力符号。 美国:给骑车上班者发补贴 据统计,美国去年的自行车销售量达到2000万辆。自行车既是代步工具,又是健身工具,骑自行车上班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时尚。不仅如此,美国参议院还通过法案,用税收优惠鼓励雇主给骑车上班的雇员每月40美元到100美元的补贴。 自行车的风行还带动了美国部分城市新型服务业的兴起,比如有些城市开始设立自行车站,提供存车、维修、淋浴、更衣等服务,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使用。 瑞士:“自行车之旅”带旺旅游 瑞士近年来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公路网,据负责瑞士居民自行车旅游业务的“自行车之旅”负责人彼得•安里格介绍,近几年,在只有700多万人口的瑞士,骑车旅行的人已超过了400万,行程达两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圈。一年中,在骑车旅行途经地过夜的旅游者为60万人,xx一项收入就达2.4亿瑞士法郎,骑车旅行已成为瑞士旅游业中一个重要项目。 资料显示,瑞士境内目前共有9条自行车公路,全长3300公里,沿路设有1.5万个专为自行车提供的红蓝色路标。各条自行车路线难易程度不同,有适合一家大小的家庭路线,沿湖、河岸的平坦路线;也有难度较大的山地自行车路线;甚至越野自行车路径。自行车公路与公共交通设施相接,如果游客不想爬坡或累了,还可以带着自行车搭乘一段火车。
英国:培养“骑单车的下一代” 英国政府决定,在未来3年内投入3000万英镑,对10万名孩子进行自行车技能的培训,并扩展通往中小学校的自行车道。 英国交通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要让更多的人脱离汽车,培养出“骑自行车的下一代”。他认为,如果让骑车变得更加安全方便,那么骑车上学对孩子们来说,将比坐在汽车的后座上更有吸引力。英国政府发展自行车的计划中包括一项铺设或拓宽与学校相连的自行车道路的项目,其总长度约为1万英里。此外,国家还将制订新的、更加严格的自行车技能考试标准,中小学生要通过这样的考试才能骑车上路。
丹麦:“CityBike”自由驰骋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有“公共自行车”设施,称为“CityBike”,全市125个地点置有1300辆的脚踏车供市民免费使用。哥本哈根有高达34%的人骑脚踏车上班(搭乘大众交通系统的占32%,开私家车的则占34%),58%的哥本哈根市民每天会固定使用脚踏车。 在丹麦,只要在CityBike的停车格投入20丹麦克朗的保证金就可以使用脚踏车,如果不想骑了,只要停放回任何一个CityBike的停车格,为脚踏车上锁后就可以取回保证金。据一项以12小时为区间的调查,一台公共脚踏车平均闲置的时间只有8分钟,可见其受欢迎程度。CityBike全部由私人商家捐赠,商家也得以在脚踏车架上替自己打广告,因此,CityBike几乎是不需要花纳税人钱的双赢措施。 荷兰:单车上的富国 在欧洲的富国荷兰,自行车早已不再拘囿于交通工具的藩篱,成为几乎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方式,也升华为独特的文化。 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在荷兰的老年人当中,48%的旅行也是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完成的。而拥有1600多万人口的荷兰,自行车的数量却达到1800万辆。就在很多国家把汽车道越修越宽时,自行车文化却在荷兰日渐流行,这要得益于政府对自行车的大力倡导和政策保护。 今年九月,荷兰交通及水运部宣布,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再投资2500万欧元,用于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此外,荷兰政府还鼓励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另外,荷兰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到2013年,荷兰交通及水运部计划在城市的火车站、有轨电车站、公共汽车站再增加10万个自行车停车位,以方便骑车出行者。光这项停车位建设就需投资3500万欧元。
法国:自行车自助租赁风生水起 法国人热爱自行车运动的历史由来已久。且不说闻名世界的环法自行车赛,就在平时,每到xx也总能看到不少法国人骑车去城郊锻炼身体。近年来,一项名为“自行车自助租赁”的服务在法国大城市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起来。 法国西部海滨小城拉罗歇尔早在1976年就开始推行这项服务,但未能形成气候。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2005年开始推行“自行车自由行”运动,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一既健康又经济环保的运动,取得了很大成功。随后巴黎市政府于2007年夏天推出了“自由单车”自助租赁系统,短短一年多,巴黎的“自由单车”已累计为数千万人次服务。 “自行车自由行”运动在里昂和巴黎取得成功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城市现象,仿效者接踵而至。已有约15个法国城市开始推出自行车自助租赁服务,约40000辆自行车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法国公民能够享受到这项服务。 自行车回归的文明梦想 撰文 焦利 回首自行车文明史,英国xx的《泰晤士报》曾举办了一次活动,评选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看看什么对现代文明做出最巨大的贡献。20项候选发明中,有“电”,有“接种疫苗”,但出乎意料,超过六成读者竟把票投给了“自行车”。对自行车的“授奖辞”是:一项非常纯粹的发明,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仍保持着刚诞生时的原初设计结构,它不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它改变了交通史。 马路越来越宽,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了,中国有的城市甚至取消了自行车道,当汽车在马路上肆意横行的时候,旁边拥仄的交通小道上则挤满了电动自行车,汽车逐渐成为公共交通的霸权者,当大家的消费趣味都沉浸在追求一辆汽车的安全感时,曾经风靡中国的自行车已然成为过去式。 从地上立交桥到地下铁的大力兴建,即使把城市挖掘到千疮百孔,城市街道依然是车水马龙,不堪重负。重新拾起自行车的双轮轨迹,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不再是经济趋势的主流,而是人类文明的重新挖掘和诠释,它关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品质生活。 光环的消失与重生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让人大惑不解。中国正在消失的一些东西,西方人却做得津津有味;被西方人早已抛弃的东西,我们却在热捧,甚至风靡全国。比如自行车,中国曾经是当仁不让的自行车王国,如今却由盛转衰,极为明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新的替代物的出现,曾罩在自行车身上的那种荣耀与高贵的身份悄然匿迹,汽车渐渐成为了人们追逐的新目标,被社会戴上了当初自行车头上的光环。而汽车国度的美国,却在兴起自行车道,大力发展普及自行车运动。 但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互补关系,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不适现象,人们又逐渐开始认识到自行车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再是二者身上曾有的那种光环,而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诸多社会负面影响在吞噬汽车的光环:汽车排放大量废气;给道路带来频繁拥堵;停车位日趋紧张……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状况既给车主们带来新的不便,也大大提高了社会成本。相比之下,自行车的优点却更凸显。骑自行车可以帮助经常坐办公室的人锻炼身体,可以让城市不会增加过多的交通负担。在蹬踩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得血液循环加速,还会使脑子处于吸氧的放松状态,不会像开车那样高度紧张。 最重要的是,随着油价的日益上涨,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汽车的使用成本将会越来越高,相对而言自行车不需要费任何油料。金融风暴来临,骑自行车当然比开车更省心省力,还省钱。如果能够一举三得,自行车无疑比汽车更具备人性的光环,能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它依旧光辉。 回归应是生活的优雅进化 如果说曾经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为生存奔波的庞大人流,成为城市、乡村发展中的一道重要风景线,那么如今的自行车更多的担当起自然环保、休闲生活的职责,它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不再是顶着xx光环炫耀于世的单纯物质,它的回归与发展,将对人类生活的文明谱写新的篇章。 自行车在中国的某一个时段代表了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从滚动的车轮和人流中,见证了国民经济方兴未艾和已然如火如荼的中间阶段,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意义从各个家庭暗自较量中代表了一个家庭生活水准的高低。从结婚三大件中不可缺少的嫁妆,到后来人人都有一辆自行车上下班的时髦和必需,自行车已经履行了它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最实在的义务。中国人对它的应用最为实际,也最为坦诚。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许多人,特别是一些中产、高产阶层人士骑起了自行车。比如芬兰,自行车游是芬兰十分受欢迎的活动,为了促进自行车旅游事业的发展,芬兰旅游部门和管理机构在全国开展“在芬兰骑车旅游”合作项目,使骑自行车旅游成为芬兰夏季旅游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在德国,有专门的自行车高速通道;在荷兰,火车上设立有专门可停放自行车的车厢,人们可以带着自行车上下火车,到处旅行…… 城市是靠人的力量聚集起来的,城市的公共交通也就具备着人性的一面,作为公共资源,不仅是汽车的天下,也是百姓的道路,而自行车,似乎更能代表百姓的利益所在,能够在漂亮的自行车道上悠闲的骑自行车,也许才是一座城市最{zj2}的需求和向往。 中国的城市也已经发现了自行车的重要性,可以说,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人们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起点。从各类自行车专卖店的茁壮成长和各类自行车赛事的举办,自行车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已然成为讲究生活品质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虽然它来得比较晚,我们依然看到了些许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