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义乌市 涵宇户外外贸部潘涵博客。
一直很喜欢看《三国演义》,电视看完了看小说,小说看完了看史书。一本《三国志》看得我头晕脑胀,尽是文言文,我就差没抱本古汉语字典在那研究了,当时只是抱着了解一点的心理仔细研究自己喜欢的几个人物而已。
看完后有点失落,原来一直认为的英雄并不是很xx,自己认为罪不可赦的罪人也并没那么坏。只是罗贯中被当时的传统思想禁锢,有明显的亲刘反曹思想,但是没有大碍,那只是小说。
虽然更全面的了解了里面的人物,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心目中英雄的地位,比如说关羽。
小时候对关羽那个崇拜啊,没事就把家里的扫帚拿来当青龙偃月刀使,结果弄坏了好几把,被家人教训了好多遍。一直想找匹马来感受下那种气势,无奈找来找去,除了猪就是牛,连驴都没见着,这个计划被扼杀在摇篮里,现在仍希望骑骑马来实现儿时的愿望。
一直很纳闷,像关云长那么牛的人物怎么就能被吕蒙那厮抓住呢!!大家伙都知道荆州是块肥肉,荆州兵雄地广粮食多,关羽又是自吕布以来无人能敌,失荆州居然那么快,好像并没有经历太大的交战。有人为我指点迷津:那是因为吕蒙太过狡猾,采用攻心战术,又优待战俘!!我开始认为应该是吧,可是后来没事时候看《百家讲坛》,不知道是易中天还是谁提出了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在我心中也拧成疙瘩,只不过我没那修为,这疙瘩只让我感觉别扭,并没有实实在在的被我发现。
问题是,荆州兵在荆州呆了那么长时间,怎么会一被抓住立马叛变或投降?刘备行事一直以仁义为先,难道荆州兵卒没有一个知恩图报的?这说法显然很是站不住脚。当时领兵荆州的是关羽,难道他出了问题?我很是希望这说法更站不住脚,可是我怎么也找不着理由,{zh1}跟随他的都只是一小部分他的亲随,其他的人全投降了。吕蒙的损失仅是抓关羽那会损失了一点点,占领荆州的过程简直可以说是未伤一兵一卒。
如果说关羽在荆州管理有方,又得人心,那么还会出现失荆州的事吗?
首先,吕蒙白衣渡江后在烽火台那休息,军事重地,怎么会因为下雨的缘故而借给摸不清底细的人避雨?就是摸清了也不可能啊。关羽的将令没下到基层吗?怎么会!他大费周章的修建烽火台就是为了防止东吴渡江的。原因只可能是基层抓的不紧,管理松懈,不然那些小兵仔不可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军事要地借给身份不明的人避雨。所以说,无论xx还是企业,都得把管理进行的透彻,而不是长官或领导几个凑一桌,商量了一通,一纸文书发下去,然后就是有事没事问一下,就此了事。否则无论战场还是生意场,失败都是必然的。纵观中国历史,哪朝哪代的灭亡不是因为管理不到位?从天子到士卒都太过放纵,那摆明了等灭亡的.有李煜那样一心想治国的人也因没找着合适的方法而失败进入冷宫,整日作诗来排解心中忧愁。
再说这人心吧,大家一被抓,没一个念着关羽的好,一块投降了,原因何在?不可能大伙都是见利忘义的人。我猜测是关羽的大仁大义并没有普及到群众中去,人心不足,故而那么多人背叛。
所以说,这企业运转必须靠有效的管理,文采出众如李煜那样的没有实际经验也不行,现在许多地方一招聘就是立了个xx的高杆给别人跳,这样只重形而不重质的标准可靠吗!!!?再就是要注意抓住人心,让员工有归属感,有家的感觉,那样大家拧成一股劲,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关羽如果抓住这两点,那他一世英名还会因败走麦城而打折扣吗?????
未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