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投资环境调查研究及市场分析报告阿里 ...

报告名称:2010-2015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投资环境调查研究及市场分析报告
 
简介:
  改革开放30年来,石油和化学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作为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点来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行业已经实现废水排放达标率95.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4%,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6.9%,烟尘排放达标率86.8%,粉尘排放达标率72.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全行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147.4亿元。在全行业几大重点耗能产品中,原油加工每吨产品消耗标煤2007年同比下降2.3%,2008年同比下降1.9%;乙烯吨产品消耗标煤2007年同比下降1.1%,2008年同比下降2.2%;合成氨吨产品消耗标煤两年中分别下降了4.1%和2.4%;烧碱分别下降了2.8%和4%;纯碱分别下降了1%和5%。2008年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4%和6%,下降幅度超过2007年的水平。这其中,作为“三废”排放大户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9年是石化行业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造成的冲击,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石化产品出口受阻,面对上下游产业链的矛盾,按照党中央统一的部署,贯彻国务院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经过全行业760万名职工的艰苦努力,行业经济出现了回升的发展局面。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大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消费量保持{sjlx}的地位。2009年,化工行业总产值3.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较快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总产值7490.3亿元,下降26.6%;炼油行业总产值1.78万亿元,下降4.2%。从增长幅度看,2009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增长4.8%;炼油行业增长5.2%,化工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09年,国务院将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未来若干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责任重大的石化行业,发展将面临着更严格束缚。2009年上半年,石油石化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同比下降8.21%,化工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16%;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下降0.92%,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02%。据专家测算,今后两年单位GDP能耗的每年降幅仍必须达到6%,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还相当艰巨。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了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苗头,有的地方擅自为高耗能行业出台优惠政策,一些企业因效益下滑而影响了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在“十一五”末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即实现节电56万千瓦小时,降幅9%;节水3.4万立方米,降幅5%;“三废”排放达标率{bfb}。2009-2010年国家2100亿的投资用于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还通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优惠政策等,xxx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未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0-2015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投资环境调查研究及市场分析报告》由中国行业咨询网领衔撰写,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国际能源署、美国《油气杂志》、OPEC石油报告、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科研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现状与态势、重点细分行业的节能减排情况、以及重点省份、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和措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投资机会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行业的投资环境和前景。报告揭示了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市场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dy}部分  行业发展分析
  
{dy}章 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分析 1
{dy}节 2009-2010年宏观经济分析 1
  一、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分析 1
  二、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7
  三、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10
第二节 社会环境 13
  一、我国的节能环保理念逐步强化 13
  二、我国“两型社会”推进节能减排 15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推动节能减排发展 18
  四、全国各地环保模范城建设如火如荼 21
  五、我国掀起全民节能行动的高潮 25
第三节 生态环境 26
  一、中国建国六十年环境质量保护情况 26
  二、2007年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36
  三、2008年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39
  四、2009年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40
第四节 能源环境 48
  一、中国能源供需现状分析 48
  二、中国能源问题要求节能减排 51
  三、中国工业控制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53
  四、中国鼓励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发展 54
  五、中国继续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56
  
第二章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58
{dy}节 石油化工行业的基本概述 58
  一、石油化学工业的定义 58
  二、石化行业产业链分析 58
  三、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起源 59
  四、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59
第二节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综述 61
  一、建国六十年中国石化工业发展分析 61
  二、我国石化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63
  三、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自主创新实力渐增 63
  四、中国石化行业将迎来低碳经济新挑战 64
第三节 2007-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现况 66
  一、2007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综述 66
  二、200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综述 69
  三、200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综述 94
  四、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预测 97
  五、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预测 98
第四节 石油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99
  一、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99
  二、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的阻碍分析 100
  三、石化装备缺失成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100
  五、中国石化工业市场体系存在不足 106
第五节 促进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对策 106
  一、我国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106
  二、新经济形势下石化行业应对举措分析 110
  三、经济寒流下石油化工行业的战略抉择 112
  四、中国石化企业危机下的战略取向 113
  
第三章 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116
{dy}节 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16
  一、我国石油化工业能耗状况分析 116
  二、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117
  二、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118
  四、节能减排是石化行业发展必由之路 119
第二节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进展 120
  一、改革开放30年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成效初显 120
  二、政府重拳频出力促石油化工节能减排 121
  三、2008年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性进步 121
  四、2009年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步入关键时期 123
第三节 石油化工行业应走循环经济道路 125
  一、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 125
  二、石化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127
  三、石化工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点 128
  四、石化工业循环经济的比较研究 130
  五、石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131
  六、我国石化业将全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 134
第四节 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134
  一、石化行业节能减排面临的主要难题 134
  二、石油化工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亟待完善 135
  三、石油化工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缺陷 136
第五节 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对策分析 137
  一、强化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措施建议 137
  二、石化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措施 137
  三、石化行业节能减排问题需要信息技术 139
  四、促进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措施手段 142
  
第二部分  细分市场分析
  
第四章 石化细分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144
{dy}节 炼油行业 144
  一、中国石油炼化提前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144
  二、广西石化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炼厂 145
  三、大庆石化炼油厂节能减排实现飞跃 146
  四、当前条件下石化企业节能措施分析 147
第二节 氮肥行业 149
  一、我国氮肥行业节能减排综述 149
  二、氮肥行业的污染治理与技术创新取得较大进步 152
  三、氮肥企业的节能减排状况分析 153
  四、2010年氮肥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155
第三节 电石、氯碱行业 155
  一、电石、氯碱行业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155
  二、电石法PVC的节能减排分析 156
  三、氯碱企业从技术源头推进节能减排 163
  四、氯碱行业节能与减排措施建议 164
  五、氯碱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综述 170
第四节 硫酸工业 173
  一、硫酸工业“三废”排放情况 173
  二、硫酸生产中的能耗状况分析 174
  三、硫酸工业的重点节能措施介绍 175
  四、硫酸工业的重点减排措施简述 176
  五、推进硫酸工业节能减排需要解决的问题 177
第五节 其他 179
  一、染料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分析 179
  二、新型制碱技术增强纯碱行业节能减排能力 181
  三、节能新工艺促xx行业健康发展 182
  四、农药行业节能减排进展及目标简析 183
  五、铬盐行业的生产节能减排分析 184
  
第五章 石化行业的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187
{dy}节 工业废气与固废 187
  一、石油化工行业的废气治理利用分析 187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固废污染源透析 190
  三、石油化工行业固废的处理与利用措施 190
  四、化工行业废物利用经济效益可观 191
第二节 废水治理与节水利用 194
  一、化工行业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分析 194
  二、炼油污水的综合治理分析 195
  三、化工行业节约用水的基本途径分析 197
  四、促进化工行业节约用水的相关建议 208
  五、东明石化污水治理和污水减排纪实 208
第三节 废旧橡胶的回收利用 210
  一、我国橡胶消耗情况浅析 210
  二、我国废旧轮胎资源循环利用情况分析 210
  三、我国废旧橡胶的开发利用情况综述 217
  四、我国废旧橡胶产业亟待政策支持 219
  五、“十二五”废橡胶利用显创新亮点 221
第四节 石油化工行业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路径探讨 223
  一、资源危机成为行业发展的严重掣肘 223
  二、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 224
  三、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 226
  四、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 227
  五、石油化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三大要点 228
  
第六章 重点地区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229
{dy}节 河北省 229
  一、河北省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229
  二、河北省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剖析 231
  三、河北省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实施规划 232
  四、河北省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基地及企业介绍 235
  五、推动河北省石化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思路 238
第二节 云南省 240
  一、云南化学工业能耗状况分析 240
  二、调整产业结构是云南化工业节能降耗的根本 241
  三、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是云南化工业发展的关键 243
  四、云南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应完善管理和服务 245
第三节 浙江省 246
  一、浙江省石油化工行业能耗状况分析 246
  二、浙江省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困难重重 247
  三、浙江省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48
  四、促进浙江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250
第四节 其他地区 251
  一、江西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51
  二、四川化工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进程 251
  三、湖北省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252
  四、上海化工节能减排成绩斐然 253
  
第三部分  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第七章 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255
{dy}节 抽油机的节能降耗技术 255
  一、抽油机运行与电气节能的理论分析 255
  二、抽油机用节能电机的优缺点简析 256
  三、节能电机的合理选择 259
  四、电机节能改造的必要性与方法 261
  五、电机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评析 262
第二节 变频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分析 263
  一、变频技术在输油装置上的应用 263
  二、变频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266
  三、变频技术在炼油化工中的应用 267
  四、变频技术在地面驱动螺杆泵中的应用 269
  五、变频技术在油田注水系统中的应用 269
第三节 炼油装置热联合节能的原理与推行概况 271
  一、炼油装置的能耗控制 271
  二、热联合的工艺原理与节能成效 271
  三、催化柴油直付加氢精制热联合的应用效果评价 274
  四、炼油装置间推行热联合遭遇的难题 275
  五、炼油装置中推行热联合的相关建议 275
第四节 油气田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及需求探讨 275
  一、中国石油油气田节能技术发展回顾 276
  二、中国石油油气田节能技术的创新成果盘点 277
  三、中国油气田节能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81
  四、国内外油气田节能技术展望 283
  五、油气田节能技术需求展望 285
第五节 石油集输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技术途径分析 288
  一、原油集输过程中能耗状况十分严峻 288
  二、石油集输生产中节能减排降耗的几种方案剖析 288
  三、石油集输生产中推行节能减排的建议 291
第六节 信息技术是推动石化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292
  一、信息技术促进石化企业节能减排 292
  二、ERP系统对石化企业节能减排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295
  三、MES能有效促进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 296
  四、石化企业信息化节能减排的措施 296
  
第四部分  融资环境与清洁发展机制
  
第八章 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融资环境分析 298
{dy}节 “绿色信贷”内涵及发展解读 298
  一、中国绿色信贷发展概述 298
  二、中国绿色信贷推行缓慢三大制约因素 300
  三、环保NGO与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实践分析 302
  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建设的注意事项 303
第二节 石化行业与绿色信贷 304
  一、中国绿色信贷推动节能减排发展 304
  二、海南两化工项目获国家节能技改补贴 305
  三、兰州石油化工节能减排投资逾10亿 305
第三节 2009-2010年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资金来源及建议 307
  一、2009年中央财政节能减排资金分析 307
  二、2009-2010年政府2100亿扶持节能减排 309
  三、中国节能减排领域的资本困境分析 311
  四、实施节能减排应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 311
  
第九章 石化行业节能减排与清洁发展机制 314
{dy}节 清洁发展机制(CDM)基本概述 314
  一、CDM的概念 314
  二、CDM的内容 314
  三、CDM项目基本规则和流程 315
  四、CDM项目的交易成本 318
  五、CDM项目的风险 319
第二节 节能领域CDM项目的开发 321
  一、全球清洁发展机制现状综述 321
  二、中国CDM项目发展情况简析 322
  三、中国节能领域CDM项目潜力解析 323
  四、CDM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324
第三节 CDM项目在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328
  一、危机中CDM项目提振化工行业信心 328
  二、税收优惠待遇下氟化工行业CDM项目发展的机遇 329
  三、氯碱行业参与CDM项目面临的障碍 330
  四、肥料企业CDM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及潜力 331
第四节 石油化工园区CDM项目开发的相关概述 334
  一、石油化工园区建设现况 334
  二、石油化工园区CDM项目循环经济之路 335
  三、石油化工园区CDM可能实施路径 336
  四、CDM项目发展面临广阔空间 337
第五节 石化企业CDM项目的开发 338
  一、中石油CDM项目 338
  二、中海油CDM项目 338
  三、三爱富CDM项目 339
  四、晋开化工CDM项目 339
  五、东岳化工CDM项目 340
  六、东阳化工CDM项目 342
  
第五部分  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分析
  
第十章 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分析 344
{dy}节 中石化 344
  一、公司简介 344
  二、2008年中石化超前完成预定节能减排任务 345
  三、2009年中石化继续强化节能减排 346
  四、中石化节能减排原则推广成效显著 347
  五、中石化倚靠精细化管理推进节能减排 348
第二节 中石油 350
  一、公司简介 350
  二、中石油节能减排工作概况 350
  三、中石油炼化业务提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54
  四、2009年首季中石油节能减排成效分析 355
  五、中石油设专项资金力促节能降耗 356
第三节 辽阳石化 357
  一、公司简介 357
  二、辽阳石化节能减排的“立体运作” 358
  三、辽阳石化公司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之路 361
  四、辽阳石化节能减排再结硕果 363
第四节 大庆石化 364
  一、公司简介 364
  二、大庆石化实施节能减排的路径分析 364
  三、大庆石化炼油厂节能减排实现飞跃 365
  四、大庆石化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取得突破成果 366
第五节 巴陵石化 367
  一、公司简介 367
  二、巴陵石化节能减排创造显著成效 367
  三、巴陵石化树脂部节能减排的思路与路径 368
  四、2009年前10月巴陵石化节能降耗的成果简述 369
第六节 上海石化 370
  一、公司简介 370
  二、上海石化腈纶部综合能耗下降 371
  三、上海石化开展循环水节能改造 371
  四、上海石化节能减排分析 372
第七节 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373
  一、公司简介 373
  二、节能减排的成果介绍 374
  三、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374
  四、以精细管理促节能减排 375
  五、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375
  六、构建内部循环经济 377
第八节 山东恒通化工 378
  一、公司简介 378
  二、节能减排的主要成果简析 378
  三、注重能耗定额管理 379
  四、加强节能技术改造 379
  五、积极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380
  六、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380
第九节 云南云天化 381
  一、公司简介 381
  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382
  三、自主创新增强技术支撑 383
  四、资源整合促成产业集聚 383
  五、清洁生产加强“三废”利用 383
  六、云天化未来节能减排的战略思路 384
第十节 其他企业 384
  一、2008年庆阳石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效 384
  二、2008年乌鲁木齐石化节能减排创佳绩 385
  三、2009年茂名石化节能减排工作大肆展开 386
  四、2009年东明石化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389
  五、2009年兰州石化节能减排取得成效 390
  六、高信化工节能减排的措施 392
  
第六部分  政策监管环境与前景预测
  
第十一章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监管环境 394
{dy}节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实施及评价 394
  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主要内容 394
  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解读 404
  三、《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目标和要求 409
  四、《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xx要点 412
第二节 中国区域限批政策的相关解读 415
  一、我国区域限批制度概述 415
  二、区域限批制度的法律分析 416
  三、完善区域限批政策推动节能减排 417
  四、区域限批政策的实施进展及成效评析 418
第三节 节能减排领域其他重点政策分析 421
  一、政府取消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 421
  二、首部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引发行业震动 423
  三、节能减排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落实 423
  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出台的意义及初步效应 424
第四节 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读 427
  一、政策出台背景 42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428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 429
  四、具体政策措施 432
  五、规划实施 433
第五节 石化行业的准入条件与能耗标准 434
  一、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434
  二、xx行业准入条件 437
  三、焦化行业准入条件 441
  四、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447
  五、xx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448
  六、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454
第六节 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政策 46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46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47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78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488
  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 495
  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 499
  
第十二章 2010-2015年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趋势分析 501
{dy}节 中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浅析 501
  一、21世纪前20年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 501
  二、中国中长期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 502
  三、中长期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 503
  四、中长期重点建设的十项节能工程 506
第二节 2010-2015年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展望 508
  一、2010年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 508
  二、石油化工行业碳减排机遇显现 508
  四、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509
  五、利好政策将助石化节能减排大飞跃 510
 
联 系 人:王贞 
联系电话:010-52086814 
网络专线:QQ:908198814 
MSN:consulting-1@live.cn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2010-2015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投资环境调查研究及市场分析报告阿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