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之三阿里巴巴blfsw789的博客BLOG

关键词:

 

 

关键词: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它是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状材料。其防水机理是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渗透到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按照使用方法,该材料又可分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前者是涂覆在混凝土表面;后者是掺入混凝土中使用。
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此种产品,并应用于上海地铁工程。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从国外引进母料(活性化学物质)国内批量生产,并应用于三峡大坝、地铁、污水处理厂、桥梁、水利与地下防水工程等,因其良好的防水效果受到了工程界的好评。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外没有产品标准,仅有产品说明书与技术资料,一般只有抗渗压力、抗压强度等指标。
本世纪初,我国制定颁布了GBl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也是世界上{dy}个这种新型材料的国家标准,这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判别真假“ ”{wy}的技术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建设部颁布的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纳入该种材料,并在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对验收这种材料也作了规定。在GB50208及随后颁布的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附录中规定,凡选用这种材料应符合GBl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由于这种新型防水材料优良的防水与施工性能、国内外防水工程的经验,以及产品标准与应用技术规范的制定,为产品——商品——工程实际使用架起了桥梁。由于这种防水材料是我国目前价格最昂贵的防水材料,市场上售价低的一万多一吨,贵的卖到四万多一吨。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国内生产厂蜂拥而上。本世纪初制定国家标准时,国内生产厂家与代理商大约就十来家,但目前不xx统计全国生产与施工的企业不下五、六十家。一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象SBS卷材那样,假冒伪劣产品开始粉墨登场,真假难分,扰乱了防水材料市场。如把假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使用到防水工程,短期不一定发现问题,但长期埋下祸根,将后患无穷,贻害子孙,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的安全。
  如何选用、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这里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建设、设计、施工、采购等单位参考。
目前我国生产经销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企业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从国外进口母料,国内自己生产;
二是直接从国外进口产品,代理经销;
三是企业自己研发的母料,自行生产。
市场上假冒的水泥基渗透型防水材料大都是“水不漏”等普通的刚性防水涂料冒名顶替的。
因此,在选购这种材料时,一定要了解生产企业、经销商的资信、资质情况。如从国外进口母料,则应该了解母科生产企业的国别、公司名称及有我国海关的报关单等证明,国外经销商应有国外公司的授权书与经销合同。对企业自称自行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应该有研发报告、xx机关的产品鉴定证书、xx检验机构按照GBl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检验报告、工程使用报告等技术资料。对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应认真分析,如生产企业“送样”检验的检验结果不能作为凭据。因为检验机构“只对来样负责”。目前在市场上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惯用伎俩,就是将“市场上买的茅台酒装在自己的酒瓶里”送去检验机构检验,这样的检验结果肯定符合标准,是“合格”的。然后,再用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到市场上去推销自己生产的假酒、劣酒。目前,防水材料市场上,销售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奸商使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法。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假的,送去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是真的,但却是从市场上购买来的人家生产的产品。
因此,选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不要轻信生产企业提供的检验报告,而应该从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施工现场上使用的产品中由用户或检验机构随机抽样,这样的检验结果才能如实反映工程上使用材料的产品质量。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特点就是“渗透”与“结晶”。其它防水涂料则是涂覆在水泥表面形成防水层,涂层给混凝土穿“外套”,粘结再好也是“两张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依靠其活性化学物质通过水作载体不断渗入混凝土内部,与氢氧化钙等化合,生成晶体,充实混凝土内毛细孔道。只要混凝土中存在水介质与氢氧化钙,这种渗透与反应会持续进行,以形成整体防水,{yj}防水层。“第二次抗渗压力”是判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重要的技术依据,其它刚性防水材料不具备这项性能。在GBl8445中,去掉“第二次抗渗压力”,其余抗渗、抗压强度比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一般刚性防水材料均可达到。“水不漏”等普通刚性防水材料假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不做“第二次抗渗压力”。一些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不熟悉这种材料,也不了解GBl8445标准,材料进工地,不检验“第二次抗渗压力”,也不要对方提供接照GBl8445检验的型式检验报告,为假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到工程上开了绿灯。使用假冒材料施工,将来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材料采购单位、施工企业与验收机构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选购、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GB18445执行,一定要检验材料的“第二次抗渗压力”。如此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则产品就不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工程上已使用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工程验收或事后怀疑产品是假的,怎么办一是请材料生产商、经销商提供生产这种材料母料的来源、材料的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二是从工程现场钻取试件,接GBl8445进行抗渗试验。一组是带涂层进行抗渗试验;另一组磨掉涂层进行抗渗试验。如使用的是真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磨掉涂层后的试件还应保持比不涂涂层高的抗渗的压力。这说明材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已渗透入混凝土内部,通过水介质与氢氢化钙发生反应形成了结晶。如果用的是假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则磨掉涂层后,抗渗压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抗渗压力相同。同时,还可以辅以电子显微镜观测涂层与无涂层水泥混凝土的内部的微观结构、结晶状况,以判别真伪。
  按照GB18445一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出厂一定要有包装与标志。并规定“包装容器上应在明显位置注明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标记、净质量、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批量编号等。”产品标记包括“产品名称(CCCW)、类型、型号、标准号”,如I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标记为:“CCCW CI GBI8445”,没有上述标记,不注明执行GBl8445国家标准的包装产品,均为不符合标准的不合格品。

淮安市材料有限公司是集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并有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专业公司,系中国水利学会分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协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建筑行业门户网站《中国网》创办单位。

公司主要致力于
材料与设备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产品有:(WPU)、(OPU)、(BL-512、BL-500、BL-600、BL-712、FS-800)、(BL-100)、(A8、A10、A15)、配件(高压管、高压开关、牛油头、泵浦)等。

专业化的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质量管理服务保证体系,在建筑
堵漏行业享有很高声誉,公司愿与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同发展、互创双赢,在建筑防水堵漏领域做专、做精、做强

联系电话:0517-83130788.手机:15205235767

产品链接:

防水堵漏高压注浆指南链接: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识别真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之三阿里巴巴blfsw789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