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客xx:低碳城市建设中需注意的不良倾向分析_中国帕客群:帕客运动 ...
      【帕客绿讯】中国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以大规模、高速度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当前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的能源消耗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从长远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尚未形成

  目前,全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

  但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目前城市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准确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安排。

  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十分“时髦”,国内“低碳城市”的探索正是从发展新能源产业入手,进而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理念。一些专家对部分新能源产业是否属于低碳产业提出质疑,如不少城市大力发展的光伏产业,有的专家认为对太阳能光伏电池应进行能耗分析,要计算硅材料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期间的发电总量,才能正确判断其“低碳”的真伪。另外,很多替代能源的投资项目如煤制油、煤制醇醚、煤制气在制造出碳排放量低的能源产品过程中,也制造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有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政府简单地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多上几个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这种认识是浅薄的,这样的“低碳城市”不宜作为推广试点。

  在专家的争论声中,国内许多城市“低碳”的决心正在坚定,探索的步伐越来越大。一些专家对各地城市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表示赞同,认为低碳经济并不是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lx1},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各地城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应给予鼓励。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白效明说,我国进行低碳城市的示范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些城市是有名称却不给投入,xx是徒有虚名,对于这种跟风赶时髦的现象应给予批评。

  科学布局是关键 防止拆了又重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其他原因,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拆迁浪费严重,有数据显示,英国的建筑物寿命可达80年,我国的建筑物寿命只有17年,导致城市建筑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看似经济繁荣了,但消耗了大量资源,与低碳经济的宗旨严重相悖。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刚性性质,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专家们建议,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我国城市的规划和布局:

  首先,宏观布局上要科学布局我国城市群的建设,要从分散发展向集群发展转移,加强对中小城市、卫星城市、新兴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崔胜辉、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等专家说,我国各地目前兴起建设大城市、中心城市的浪潮,从低碳城市建设角度出发,城市不应该建得太大,目前各中小城市持续扩张,热岛效应突出,导致城市碳排放加剧。今后我国城市建设不应该以大取胜,而应该以群取胜,通过中小城市的组团,形成一个个城市群,因此应加强对中小城市的建设和规划。

  其次,具体到每个城市应科学界定城市发展边界,高效地利用土地和能源。从城市、园区、社区做好科学规划,重点设计好用能和节能环节,逐步推广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碳排放信息的管理。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使城市经济增长、能源清洁、环境友好。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白效明说,从区域的发展上,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等都有很好的探索,我国低碳城市应借鉴国外经验搞好规划,诸如能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使用、集中供热、水环境保护、市内人工湿地保护等都需要进行周全的规划。

  其三,城市规划建设要以发展绿色建筑为主。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应该{zd0}限度地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如英国在房屋设计时就要求使用建筑节能的材料。

  其四,搞好道路设计规划,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城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城市道路建设与交通模式的选择密切相关,城市的路网应该是“窄而密”,而不是“宽而疏”。这样,有利于发展运载效率相对较高的公共汽车、地铁等为主的交通体系。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的现实,决定了城市不宜大规模普及小汽车之类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的交通工具,应普及公交为主私家车为辅的出行模式。

  节约提效是途径 倡导全民弃陋习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等专家说,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通过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固然很重要,但当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xxx的途径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升级,都对重化工产品和能源产品形成巨大需求,不少城市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发展来带动,“工业强市”将是长期的发展战略,煤电、化工等项目将会带来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碳排放加剧上升现象明显。另外,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商品中相当一部分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产业。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碳足迹”还有相当长的过程。

  专家们谈到,我国目前的能耗强度过高,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节能与提效的空间大、成本低,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最为明显。应当明确,工业企业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主力,但政府的决策行为和居民的生活行为也同样重要。

  首先,引导企业管理者树立“低碳”意识,转变经营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当务之急是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排放、高消耗的发展方式,继续加强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等工作的力度。

  其次,引导地方官员在决策中要树立“低碳”意识,在城市建设中减少耗能巨大的“样子工程”“亮化工程“景观工程”,在政务活动中避免铺张行为,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率先垂范,通过科学决策xx城市的“低碳”步伐。

  其三,继续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倡导市民绿色消费。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能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26%左右,居民追求xx和无节制的生活行为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应倡导人们的“低碳消费”习惯,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

  低碳城市建设中需防几种不良倾向

  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各地城市热衷于进行低碳经济示范或建立低碳城市是一件好事。但目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按实际情况分步推进,防止一哄而上的“大跃进”现象。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防止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首先,国家倡导低碳城市建设,就会有不少地方出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去做一些项目的示范,而这些项目往往是为了示范而示范,堆砌展示一些并无多少推广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低碳城市建设中技术支撑很关键,任何节能减排技术都有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各地气候环境不同,所适用的技术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各地应注重挑选本地适用的项目和技术,逐步加以推广运用。

  其二,要防止为评级而“作秀”的做法,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指标化”。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科学考核存在难度。在产品生产过程做一些“减排指标”相对容易,但在民生领域评价体系的确立比较难,因为群众生活水平需要提高,同时也要杜绝浪费,如何确定评价指标需要探讨。因此,国家在从宏观层面制订相关标准时,要避免单纯指标化,避免简单确定“减排”指标,防止低碳城市建设指标化的现象发生。

  其三,要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认识城市低碳转型的艰巨性。就我国而言,城市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多,各地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不会增加,大量新增城市人口对住房及城市公共设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需要消耗更多能源。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崔胜辉等专家提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具体而言,作为城市管理建设者,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应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

  一、低碳城市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低碳能源生产和利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欲将其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地方政府要着力解决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和推动新兴产业实现技术突破,提高产业竞争力,最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低碳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份额,使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提高、能源结构更为清洁。

  二、低碳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应低碳化、循环化,要重新布局、规划新型的工业布局,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最终实现低碳生产、可持续增长的生产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平衡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的关系。

  三、实行可持续的城市低碳消费模式。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选择生活方式的过程,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能源消费。通过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低碳化转型,倡导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

  四、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目前在中欧战略合作框架下,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是合作重点,欧盟成员国和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行动,承诺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低碳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xx制造领域的投资和技术。



郑重声明:资讯 【帕客xx:低碳城市建设中需注意的不良倾向分析_中国帕客群:帕客运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