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新解_晨华_新浪博客

“融四岁,能让梨”这是出自《三字经》。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吃东西要让着点。到了上学,才知道这话出自《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能让梨,这是真的吗?我开始对他这话怀疑了。

大年初{yt},吃完午饭,我洗了一盘苹果放在茶几上,叫我四岁的女儿来分,她给我和妻子一人一个大的,而自己呢?却拿了一个很小的,我很惊讶。这不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千年后的重现吗?看来我孩子将来也是了不起的文学家了。暗喜中问道:“你怎么给我们拿大的,自己拿小的呢?”孩子一边啃吃,一边说:“大的我吃不了,小的才吃了嘛!”我女儿四岁,孔融当时也是四岁,一个四岁孩子,没有成年人复杂的思维,在她的心里,只有真实的想法,只有纯洁的童真,孔融四岁让梨是不是后人强加的呢?我不得而知。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贵州某校的三年级学生,学完《孔融让梨》后,老师叫孩子们写读后感,其中一个孩子写到:孔融让梨是被迫的,他有好几个哥哥,都比他要大,他当时如果是拿大的,必然要挨哥哥们揍,因为他聪明,他知趣,所以才作出无奈的选择,拿小的。就因为他知趣、实相,后来才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个故事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也不无道理。

在古代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讲究的是尊卑贵贱,人伦纲常,长兄如父。孔融生在官宦之家,家风一定是很严格的,如果要按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被逼的,也能说过去,如果用实际年龄来解,我认为确切度不是很高,我们想想,一个四岁的孩子对谦让礼仪能有多深的认知?就算是家风严格教育到位,他的弟弟为什么没有受到谦让教育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弄清孔融让梨时的真实心情,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家庭情况,兄弟情况,家教情况等,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故事的精髓就是要我们从小就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谦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留给人们的道德准则,还要学习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孔融让梨新解_晨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