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宝宝做的游戏_王信之_新浪博客
 1 虫虫飞
  游戏目的:
  (1) 训练宝宝视线的灵活性,使宝宝的视线能够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 训练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暂时注意的时间。
  (3) 训练宝宝通过观察而学会模仿。
  (4) 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锻炼宝宝手部肌肉。
  游戏内容:
  游戏时,妈妈应让宝宝“坐”着,使宝宝背靠在妈妈怀里,防止宝宝坐不稳摔倒,爸爸则盘着腿,坐在妈妈和宝宝的对面,爸爸和宝宝的距离越近越好,30~40厘米{zj0}。一切准备好之后,爸爸先微笑着对宝宝说:“宝宝,今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来件帮一个‘虫虫飞’的游戏。我们宝宝很聪明,一定学得会。”引起宝宝的注意后,爸爸把自己的手攥起来,只让两个食指尖对拢,然后分开。对拢的时候说:“虫虫一虫虫”,分开的时候说:“飞”,如此反复乾地几次,看看宝宝有何反应。紧接对宝宝说:“好,现在诅宝宝和爸爸一起做虫虫飞”,示意宝宝模仿。观察力强的宝宝可能开始模仿爸爸的动作。也可由妈妈协助宝宝完成动作,妈妈用手抓住宝宝的双手,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宝宝的食指,作对笼和分开的动作,妈妈教宝宝做的同时,爸爸也应和妈妈一起做,而且节奏也应一样。重复几次后,宝宝渐渐的一听到爸爸妈妈说虫虫飞,自己就能对拢食指,分开食指。
  游戏指导:
  (1) 游戏时,爸爸的示范动作要明显,食指对拢和分开的幅度要大,以便于宝宝注意和观察。
  (2) 游戏过程中,爸爸妈妈要始终微笑,引起宝宝良好的情绪反应。在宝宝做动作后,要给予宝宝鼓励。

  
2 铃儿响叮当
  游戏目的:
  (1) 引导宝宝将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 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3) 发展宝宝手的动作能力。
  游戏内容:
  准备几个彩色的氢气球,在每个气球下系上小铃铛。让宝宝睡在床上,妈妈先把其中一个氢气球用彩色的丝线系着,系在宝宝的一只手腕上。妈妈轻轻地碰一碰气球,气球左右摆了摆,引起小铃铛叮叮当当地响。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宝宝开始注视气球,并用高兴地手舞足蹈,宝宝的手一动,气球也就会随之飘动,引起铃铛叮叮当当地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加上彩色的飘动的气球,会使宝宝感到新奇和愉快。每次玩时,妈妈可以把丝线系在宝宝不同的手上和脚上。锻炼宝宝不同肢体的灵活性。
  游戏指导:
  (1) 游戏时,每次只给宝宝一个部位绑气球,系气球的丝带不能太长,以免因丝带缠绕在一起伤害宝宝。
  (2) 游戏时,家长不要急于让宝宝发现动手与响铃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宝宝对物体的注意,延长宝宝注意物体的时间。

  3 爸爸、妈妈和宝宝
  游戏目的:
  (1) 让宝宝学会初步的观察,发展宝宝的记忆能力,重复再现以及辩认能力。
  (2) 培养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3) 培养宝宝的图片的理解能力。
  (4) 教宝宝熟悉爸爸、妈妈、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内容:
  事先找出几张彩色照片,一张爸爸的、一张妈妈的、一张宝宝的、一张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合影。游戏时,妈妈抱着宝宝,先拿出一张爸爸的照片,边看边对宝宝讲:“宝宝,这是谁呀?这是爸爸,这是宝宝的爸爸。”让宝宝看照片的同时用手指一指爸爸。然后,换一张照片问:“宝宝,这是谁呀?这是妈妈,这是宝宝的妈妈。”同时,妈妈用手指一指自己。让宝宝反复地看看照片再看看爸爸妈妈本人,加深宝宝的印象。随后,再给宝宝看他自己的照片,问宝宝:“这是谁呀?这是宝宝呀。”{zh1}在这时拿着宝宝的照片,抱丰宝宝到镜子前,让宝宝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加深宝宝的印象。{zh1},再拿出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合影,让宝宝看看照片,爸爸指着照片说:“宝宝看,这是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合影。这是爸爸(同时指了指自己),这是妈妈(指一指妈妈),这是宝宝(指一指宝宝)。”如此重复几次,让宝宝进行模仿,模拟爸爸的动作,先指照片上的爸爸,再指一指身边的爸爸,指一指照片上的妈妈,再指一指身边的妈妈。
  游戏指导:
  (1) 选择照片时选择爸爸妈妈近期的照片,便于宝宝辨认。
  (2) 妈妈的语言动作应丰富一些。
  (3) 游戏的{zh1}一部分可进行也可去掉不要。这应由爸爸妈妈根据宝宝的反应来决定。

4 我和镜子做游戏
  游戏目的:
  (1) 促进宝宝的观察力。提高宝宝暂记忆的时间。
  (2) 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3) 让宝宝学会照镜子,会对镜中的自己微笑。
  (4) 培养宝宝对不同质地的物体的感知力。
  游戏内容:
  妈妈把宝宝放坐在婴儿车里。妈妈推着宝宝到镜子前停下来,让宝宝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妈妈引导宝宝用手触摸镜子,并对宝宝说:“镜子可真光滑呀!宝宝也来摸一摸光滑的镜子。”然后,妈妈把婴儿车往后拉。宝宝看不到镜中的自己了。宝宝可能会很奇怪地转头看着妈妈,并且露出不解的目光,好像在问:“妈妈,你在干什么呢?为什么把我拉回来了呢?我还没有看够呢!”在宝宝出现了这种情况后,妈妈可边把婴儿车往镜子方向推边对宝宝说:“怎么,宝宝还要看?好的,我们再去照镜子。”又把婴儿车推到了镜子面前。妈妈这时可以给宝宝一件玩具让宝宝玩,然后,妈妈指着镜子让宝宝看,尤其是强调镜子里比刚才多出来的一个玩具。这时,妈妈拉着宝宝的手,把宝宝和中的玩具摇一摇,镜子中的宝宝也在摇手中的玩具。如此的动作,妈妈可拉着宝宝的手多做几次。这时的宝宝,还不知道镜中的人是他自己但是宝宝仍会听从妈妈的引导,对着免了做各种支作(对着镜子笑,点头,挥手,说话,与镜子中的人玩)。
  游戏指导:
  (1) 游戏时,妈妈应给宝宝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给宝宝玩的玩具也应该醒目,这样易于引起宝宝的视觉注意。
  (2) 尽管这时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已能部分地听懂大人的话,所以游戏进行中,家长应不断地对宝宝说庆,培养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藏猫猫
  游戏目的:
  (1) 训练宝宝的眼睛随着母亲的身影移动。
  (2) 训练宝宝将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以另一个物体上。
  (3) 培养宝宝初步的观察的能力,发展宝宝的注意力。
  (4) 培养亲子感情和之一愉悦的心情。
  游戏内容:
  游戏时,用一条大手绢蒙住妈妈脸,妈妈向宝宝说:“咦,妈妈呢?妈妈哪儿去了?”宝宝正在奇怪妈妈哪去了,妈妈就突然扯去手帕露出脸来,使得宝宝十分高兴。而且,妈妈可在扯去手帕露出脸来,使得宝宝十分高兴。而且,妈妈可在扯去去手帕的同时说声:“妈妈回来了”,就会引起宝宝愉悦的心情。此动作可重复进行。让宝宝熟悉藏猫猫游戏。游戏的第二阶段时,妈妈可把手帕的脸上停留的时间保持得长一些,引导宝宝动手抓手帕,使妈妈的脸快些露出来。宝宝之所以会去抓掉妈妈脸上的手帕,是因为宝宝注意到拿掉手帕就可以看到妈妈的脸。这样,就锻炼了宝宝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游戏到第三阶段,宝宝对藏猫猫游戏已十分熟悉,宝宝会抓毛巾、枕巾蒙脸来逗爸爸妈妈玩。这表明宝宝掌握了藏猫猫的游戏。
  游戏指导:
  (1) 游戏的{dy}阶段,妈妈用手帕蒙住脸,说声:“妈妈哪儿去了?”就应迅速拿掉脸上的手帕,使宝宝看到妈妈的脸。否则,宝宝会以为妈妈不见了而大哭起来。
  (2) 游戏的第二阶段,妈妈用手帕蒙住脸后,不要争于拿掉脸上的手帕,而是要多和宝宝说话,减轻宝宝的恐惧感并引导宝宝自己动手拿掉妈妈脸上的手帕。
  (3) 游戏的第三阶段,宝宝用毛巾,枕巾蒙住自己的脸逗妈妈玩,妈妈应及时拿掉宝宝脸上的毛巾、枕巾,防止发生意外。

6 追视
  游戏目的:
  (1) 训练宝宝远距离追视的能力。
  (2) 锻炼宝宝的注意力,扩大宝宝的认知范围和视野。
  (3) 培养宝宝对熟悉事物的观察能力。
  (4) 激发宝宝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宝宝探索的欲望。
  游戏内容:
  准备一些宝宝玩具。可以滚动的玩具(皮球、乒乓球、弹子等),可以移动的玩具(电动小汽车、小火车、小飞机、发条小动物等),既带响声又可行走的电动玩具。游戏开始时,妈妈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在婴儿车旁放一张小方桌或茶几(注:小方桌和茶几以低于宝宝的视线为准),妈妈手里拿着彩色的小球,如黄色的乒乓球。妈妈对宝宝说:“宝宝,我们今天来玩一个‘追’的游戏。宝宝看,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向宝宝出示黄色的乒乓球。在引起宝宝注意后,妈妈把乒乓球放到茶几的靠近宝宝的一端一松手,乒乓球向远处滚了,妈妈就要观察宝宝的视线是否追视桌面上滚动的乒乓球。游戏可反复进行,直至宝宝能够追视为止。随后,妈妈可拿出电动小汽车,放在地上,小汽车发出“嘀嘀、嘀嘀”的声音向远处驶去。游戏重复进行时,可选用没有声音的小汽车。每次玩具小汽车向远处驶去的时候,妈妈都要说:“小汽车跑远了,跑远了”,给宝宝一个距离概念。等到宝宝的追视能力有所发展时,爸爸妈妈则应抱宝宝到户外去追视物体。让宝宝追视窗外越走越远的人,飞过的一只小鸟,马路上行驶的汽车等等,均可培养宝宝“追视”的兴趣与能力。
  游戏指导:
  (1) 本游戏大致可分为三步。
  A、 追视桌上滚动的物体;
  B、 追视地上行驶的玩具汽车及玩具小动物;
  C、 追视真实的物体(越走越远的人,飞远了的鸟)。
  (2) 在玩追视游戏时,妈妈适当的语言提示很重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四个月宝宝做的游戏_王信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