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秋栽技术要点及防冻措施

苗木秋栽技术要点及防冻措施【转】

2010-02-25 18:16:05 阅读9 评论0 字号:

       秋季来临,气温逐渐下降,土壤中水分含量稳定。针对植物来讲,通过一个生长季体内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营养,这时树木根系还没有进入自然休眠期,同时体内的水分蒸腾量较低。在此时土壤温度尚高的情况下,苗木进行秋季栽植其根部伤口愈合快,根系还能恢复生长,到翌春活动也早。但要注重采取合理的防冻抗寒措施,使苗木安全越冬,这样成活率才能得以提高。

  一、栽培要点:

  (一)栽植时间:自苗木落叶至土壤结冻前均可栽植。秋栽应尽早,落叶即栽{zh0}。实践证明,落叶树如国槐、黄栌等于11月中下旬栽植,成活率可达100%;常绿针叶树如油松、华山松、桧柏类等于10月中旬至11中旬栽植,成活率也可达100%;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低矮灌木于10月下旬至结冻前栽植,成活率可达98%。

  (二)苗木要求:选择苗体健壮,根系发达完整,枝梢木质化程度高,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秋季栽植苗木的规格和春季相同,通常情况下常绿树高1.5~3.5米,落叶树胸径4~20厘米。

  (三)栽植方法:根据树木胸径或土球大小按常规挖树穴栽植。栽植深度较春季深3~5厘米,土要踩实。树木栽植后马上浇足{dy}遍水,3天后浇足第二遍水,10天后浇第三遍水。浇三遍水后可封穴过冬。第二年春季浇足两遍水后进行常规管理。

  (四)注意事项:1、水要浇足浇透;2、所有苗木特别是黄杨等矮小灌木一定要深栽,树穴封坑后要踩实,防止冬季西北风刮过后裂缝失水;3、矮小灌木栽植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修剪到位,不做防寒的一定要短截,枝条适当留长,避免冬季或春寒抽条;4、耐寒品种宜秋季栽植。

  二、防寒措施:

  (一)常规防寒方法

  对于较耐寒的白蜡、千头椿、悬铃木等树种,秋栽后可采取寒前灌水、根颈培土、覆土、涂白、缠草绳、搭风障等防寒措施。寒前灌水、根颈培土、覆土等措施,对于秋季所有种植的树木都必须进行,涂白、缠草绳,搭风障则可根据植株的耐寒性和冬季气温情况及小气候环境来定,可单选其中一项,也可交叉使用。

  (二)覆膜防寒法

  对于不太耐寒的树种如:玉兰、大叶女贞、楝树、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树种,则可采取覆膜法,现分乔木和灌木两种进行介绍。

  1.乔木。应先用草绳缠干,然后进行覆膜,再用加厚的农用薄膜套从顶一直套到树根颈部。顶部必须扎紧封死,塑料薄膜一定要宽大,不能紧缠树干,四周用竹棍支起。根部采取灌封冻水、根颈培土等措施后,可用稻草或麦秸、玉米秸杆、锯末等进行覆盖,{zh1}再罩以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盖好即可。

  2.灌木。灌木因其较低矮,受风吹力较小,苗木根部、冠部保温可用两根柔韧性较强的竹条(宽3厘米左右),将两头削尖,交叉插于植株四侧。弓顶距植株冠顶保持在15厘米左右,侧面距植株10厘米左右,竹条插入土中深度为4至6厘米,然后覆农膜。农膜盖好后,四周再用土盖好即可。

  3.注意事项 覆膜时间和揭膜时间应视天气情况而定。覆膜时间{zh0}在初霜冻时,揭膜应在气温基本稳定、树体开始萌芽后。在冬季晴好天气可适当揭膜通风透气,补充氧气。薄膜如有洞口,应采取贴补措施,防止植株被xx。雪天应及时将积压在棚顶的积雪清理干净,以利植株接受光照。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苗木秋栽技术要点及防冻措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