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建县,魏立郡,历为州、郡、道、县行政治所和戍边重镇。古老雄伟的雁门关就座落在代县城北20多公里的勾注山上。往北是辽阔的草原和大漠,往南是富庶的中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代县的特殊地位。3000年以来,代县一直处于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碰撞、交流、融合的前沿。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代县演进、交融,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民族地域文化——雁门文化。代县是国务院命名的10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也是xx的杨家将故里。境内有文物古迹272处。其中国保文物4处,省保文物8处。
峨口挠阁的发祥地——峨口镇,位于代县东南部,自古物阜民丰,2万亩耕地全部自流灌溉,交通便利,是代县的一个经济重镇、文化强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土壤。峨口挠阁就是生长在这片沃土,盛开在中国民间艺苑里的一枝瑰丽奇葩。2006年12月,“峨口挠阁”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峨口挠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记载峨口挠阁的最早书籍是唐贞观版《代州志》,另外,峨口佛光寺《雪山盛会碑记》,万历版、光绪版《代州志》杂艺卷对此均有记载。据专家考证和追溯研究,峨口挠阁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巢氏至秦代模仿树源生态时期,至汉代和南北朝时,基本形成无伴奏到器乐和舞蹈“相和”的转型。从隋唐开始,表演、服饰和伴奏就开始融合协调,相得益彰,逐步趋向成熟。至明清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后,峨口挠阁又经历了“xx”初期的曲折发展和xx期间的冷落沉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对文化建设的倾斜,特别是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后,峨口挠阁随之进入弘扬发展的高潮阶段。1985年,罗继婵开始整理组建峨口挠阁。1993年8月,峨口挠阁应第四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组委会邀请,作为压轴戏参加了开幕式文娱表演,倾倒了中外宾朋,一举荣膺特等奖。此后,又几度应邀在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亮相,成为中外游客翘首期盼的一道精神大餐。1995年李润召组织数村艺人立团活动。2001年李敢峰组建领导组,挖掘整理拓展从艺队伍,购置装备,整理套路,率众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文艺表演活动。
近年来,全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扶棠和省市领导多次亲临峨口指导文化活动,并促成2004年7月首届全国人口文化节在代县举行,峨口挠阁成为人口文化节上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彭佩云同志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峨口挠阁表演,并对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赞不绝口。2006年5月13日,峨口挠阁更以其靓丽的扮相,优美的舞姿,别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星光大道》节目中与全国亿万观众见面,使峨口挠阁这一传统民间文艺形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彰显民俗文化的风采。
峨口挠阁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晋北方言中,挠阁是指抬起或举高的“阁楼”(引申为仙阁和女孩儿两层意思)。峨口挠阁融表演、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为一体,是当地春节社火活动中{zlx}、最火爆、{zshy}的一门综合性民间艺术。
峨口挠阁一般出场数十架,每架壮汉、小孩各一人。小演员都是从村中选出的漂亮、机灵的五六岁的孩童,按照不同的扮相,或略施粉黛,或浓妆艳抹,身着鲜艳的古代戏剧服装,被父兄用宽布带牢牢缚在挠阁架子上,个个花枝招展,裙裾飞扬,扮相可人。这些有幸被选上的小演员,俗称“登挠阁”,意即登高望远,吉星高照,四季平安。他们往往是众人羡慕的对象,全家人都引以为荣。表演时,全家出动,子随父扭,前呼后拥,勾勒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生活画卷,天伦之乐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团锦簇的挠阁架子,均以民间艺人的手工艺术品精心装饰,或鸟兽、或花卉、或果树、或高梁玉米、或大红辣椒,无不精致华艳,美仑美奂,引人注目。列队表演时,背缚挠阁架子的壮汉,在婉转悠扬的民间器乐的伴奏下,脚下用力,气沉丹田,以腰为轴,扭动大胯,把握重心,张弛有度地扭动,并遵照指挥不时变化队形。舞步时而沉稳轻缓,时而碎步疾走,时而左右穿梭,时而前后挪动,如凤凰展翅,似蛟龙游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挠阁架上的小孩则依下面壮汉给的力度,甩动水袖,或上下、或左右、或轻柔、或奔放,个个娉婷婀娜,如仙女下凡,令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峨口挠阁的扮相除了《杨家将》、《红楼梦》、《西游记》、《白蛇传》、《梁祝》等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外,还常常配有一个丑角顽童,他在一个特制的铁架子上,可以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而自由发挥,或者接二连三地翻跟头,或者用掸子嬉戏其他小演员,扮相率真,滑稽可爱,令人忍俊不禁,成为人们竞相观看的一个亮点。
峨口挠阁的相关制品共分四大类:一是挠阁架子(由当地铁匠专门打制)。大人挠的架子,高1.3米左右;小孩蹬的架子,高0.9米左右,分坐架、站架、活架3类。二是挠阁架上的装饰物有花草、鸟兽、刀剑等木、布制品(民国前大部分为纸筋制品)。三是表演服饰。大人服饰主要有猪嘴鞋、无领圆口大衫(清代)、大裆彩裤,其特点为整齐划一、朴素大方;小孩服饰一般为戏剧服饰,其特点为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四是伴奏乐器分为打击类、吹奏类、拉弹类3大类别。一是打击类,主要是鼓、铙、锣、碰铃等;二是吹奏类,主要是唢呐、笙、笛子;三是拉弹类,主要是大胡、二胡等。在峨口挠阁伴奏的这些乐器中,最主要的是鼓、唢呐和笙。
峨口挠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无论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在保持传统娱乐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美好愿望的寄托,手工艺品的展示,喜庆气氛的渲染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突出表现了淳朴的民俗民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泰民安、生活富足的喜悦心情。
峨口挠阁自汉代形成雏形以来,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沉淀,已形成如下显著特征。
(一)与春节民俗文艺活动的相互依赖性特征。代县的春节社火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三、四开始,到正月十六左右结束,是一年里最盛大的民间狂欢。农历新年过后,广大散居在乡村小镇里的群众正值农闲时节,他们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集体游艺活动。挠阁参与人数多、阵容强大、造型色彩艳丽、响器配乐激昂喜庆等特点,正好符合集体游艺狂欢的需要,在选择和被选择的长期历史进程中,峨口挠阁逐渐融入群众性社火活动中,形成了与春节民俗文艺活动的相互依赖性。
(二)渲泄丰收喜悦和人生企盼的心理特征。“挠阁”这一名词本身就包涵着登高、吉祥、平安之意。在雁门关内外的广大地区,作为渲泄人们丰收喜悦和新年企盼的春节社火活动,在选择把挠阁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的同时,也注入了强烈的人生企盼。峨口挠阁极具代表性的装扮和队列,凸现了来自民间的精神诉求。挠阁架子上丰登的五谷,吉祥的鸟兽无不透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十架高高挠起的“阁”,传递着希望下一代茁壮成长的信息,表达了民间朴素的亲情关爱。
(三)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的互动性特征。峨口挠阁的“阁”,都是年幼的孩童,他们在“空中的舞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极具危险性的。因而,在长期的约定俗成中,有一条不成文的硬性规定,挠阁人和“阁”的直系血缘关系,必须限制在三代以内,通常情况下挠阁者都是“阁”的父亲或哥哥。参与同一场表演的数十架挠阁者,必须是亲戚和朋友,亲情和友情增加了峨口挠阁表演的协调性,避免了挤踩或摔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伴着鼓点的炫丽舞蹈,促成了表演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增进了亲情凝聚和友邻和谐。
(四)奔放粗犷的原始表演特征。峨口挠阁在表演时,挠阁者跳着非秧歌非高跷的步伐,舞步变换复杂。挠阁架上的孩童,甩手袖、翻筋斗,借挠阁者之力尽情舞蹈,表演奔放粗犷,左右逢源,更接近于原始崇拜时期的神性舞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五)挠阁那千年不变的腔调,源于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胡调,表演套路具有强烈的民族杂居地域性特征,是胡汉民族交融的实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峨口挠阁更象是穿行在漫长历史长河里的时光剪影。用鼓、唢呐和笙演奏的胡调,充满了辽阔和硬朗,也饱含着安逸和祥和,既有列列马队疾驰而过的巨响,也有草原上高远的蓝天和连绵的碧草,还不时透出农耕时代悠闲的田园景色。错落跌宕的伴奏音乐,配以不断更换的表演套路,真实地记录了过往的悠悠岁月,仿佛见证了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的碰撞、交融,具有强烈的杂居地域性特征。
峨口挠阁作为流传于雁门关内外的优秀民间艺术,以物化形式保存了人类有巢氏时期的精神企盼、思维方式、文化生活、劳动技艺和价值趋向,承载着汉代“百戏杂艺”丰富的文化信息。对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构建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祖国地域文化特色产品、争取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为了弘扬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代县县委、县政府将峨口挠阁列为全县的文化品牌之一,制定保护规划,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峨口挠阁申报{gjj}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建立了五大保护机制,一是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工作决策时“定项”,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二是老艺人传帮带,职教班培养输送,现有艺人与专家学者互动互补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三是原生态保护与不断提高技艺、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动态持续保护机制;四是打造峨口挠阁品牌效应与日常表演相结合的活动开展机制;五是发展挠阁艺术与开展挠阁产业相结合的市场营运机制。代县县委、县政府保护规划的出台,再加上社会各界、各级专家的青睐,必将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大放异彩。
(作者:中共代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代县广电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