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豪华越野车,相信人们脑海里所浮现出的品牌中一定不会缺少,这个全球{dj0}的豪华越野车品牌伴随着一代代经典车型的推出,至今已走过了61个年头,虽然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几次东家的变更也使它遭到过不少质疑,但就如同车一直以来所展现出的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一样,品牌的精髓始终也没有改变过。正值61周年,其2010年三款新车即将正式在国内推出,近日我们也有幸远赴英国对三款新车进行了试驾。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对于售价在一两百万的豪华越野车来说,丰富的电子设备和众多高科技含量配置必然不会少,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配置甚至已经成为了目前这个车型中公认的标准配置而被大家所熟知,想在一篇文章中将他们全面的进行介绍恐怕也不太现实。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针对新款车型的各方面变化已经做过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那么本文我们就在简单回顾新款车型重要变化的同时,着重介绍一下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标志性技术“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
第四代:
前进气格栅采用了两横条式的穿孔设计,相对于3车型过于硬朗的进气格栅,第四代的这一设计更加细腻显档次,在不失粗狂的基础上显得更容易接近。保险杠的设计也同样如此,看上去更加精致。除此之外,雾灯下移到了保险杠两侧,这样显得车身重心更低,更有运动感。
前大灯及尾灯采用了的梯形排列设计,营造一种科技感,当然在日常行车途中也是非常的有用。两侧增加了通风口,增加美感的同时也是可以有效的起到通风散热等实用的作用。
坐进车内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同于3车型比较死板陈旧的设计,第四代的中控台看上去年轻了很多,同时也豪华了不少。新车对方向盘、中控区域以及前后排座椅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新款的方向盘增加了五向控制功能,而中控区域各功能的分布也重新进行了调整,其中全地形反馈系统的旋钮进行了前移,上手更加容易。
:
2010款采用了网状格栅,三横条主题设计,显得更加精致的同时也非常实用,可以增加进气量,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前格栅处经典的“Land
Rover”绿色标识被换成了黑色和银色的搭配设计,这一抛弃传统的做法比较大胆,不过看上去还是别有一番感觉的。尾部“Land
Rover”则予以取消。前脸雾灯移至下方格栅处,对于导流板进行了空气动力学改进,整车重心看起来更低,更加动感。
在内饰方面同样进行了全面升级,整体感觉极具科技感。与第四代一样,也采用了五向控制键的设计,另外大屏幕虚拟仪表盘取代了传统的信息显示方式,并且可读性很强。值得一提的是只有车型配备的中央触摸屏支持双画面触摸方式,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客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操作各自独立的显示区域,互不影响非常实用。
运动版:
运动版在外观方面与基本相同,只是进气格栅从三横条变成了两横条设计,转向灯的变化也同样如此,不过两侧的进气口要比标准版小一些,显得更加小巧动感。重新设计的保险杠让整车添加了动感的元素。
内饰风格与标准版基本相同,只是按键的布局和部分细节有所差别,同样采用了全新风格的方向盘,同样增加了全新的五向拨动开关,仪表盘的组合经过了改进,配置了驾驶者信息模块。另外中控台还经过了重新的设计,加热与通风系统的控制钮的外观更显档次。不过标准版中的双画面触摸屏并没有在运动版车型上配备。(关于新车动力方面的变化,会在下文试驾部分进行介绍。)
提到,就不得不说它的“看家本领”: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该系统是获得发明专利的一项创新技术,于2004年首次使用在上。
这项一直以来让引以为豪的系统类似于我们熟知的傻瓜相机,实际上是通过对不同路面状况的驾驶特点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研究后,将一些比较科学成熟的驾驶习惯和方式写入程序中,预先设定在车辆控制模式中。这样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选择对应的车辆模式,让系统进行自动的优化控制以帮助车辆在恶劣的路况下行驶,而不必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驾驶经验,也能安全车辆操作并顺利通过路段,目前的系列越野车多数都应用了该项技术。
相关技术说明:
:三款车型全车配备两把电子,结构为多片离合器式,并且为自动锁止的工作形式,分别置于传动轴和后桥处,可以平均分配每个车轮各25%的动力,并且在恶劣的路况下自动选择锁止一个或两个,以保证车辆得到足够的动力来进行脱困。
牵引力控制系统:电脑监控各车轮速度,实现动力在车轮之间的{zj0}分配,以达到{zd0}抓地力。当某个车轮发生打滑时,附着力降低,车辆的驱动力往往会向低附着力的车轮进行流动,这就导致打滑的车轮继续加速空转,此时电脑会给该轮发出制动脉冲,也就是强行对其进行制动,增大打滑车轮的阻力直至超过另外三个车轮的附着力,电脑依据动力流向低附着力车轮的规律,会提升真正有附着力的车轮的,已达到帮助车辆脱困的目的。
:在陡坡路段过对车轮自动施加制动力,补偿发动机制动,进而提高在陡坡行驶的可控性。电脑自动完成这一制动动作,根据选用挡位的不同可以维持3.5-20km/h的下坡速度,在降低下坡速度的同时不失抓地力,并且车型的功能可以对一些坡度不大的道路做出敏感反应,保证了下坡过程中的行车安全。
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
● 草地等湿滑模式:
适用于草地,冰雪地,稀泥或有水,但又不是很松软的路面。在这种路况条件下,路面状况比较滑,附着力有所降低,车轮容易出现打滑等现象。此时控制系统会被自动xx,电子也会随时待命,当有车轮发生打滑时将动力传递给有附着力的车轮来帮助车辆脱困。此时需要驾驶者选择较高的挡位,如手动模式2挡(低速模式3挡)启动,并且选择较低的转速进行换挡,使车辆获得{zd0}的牵引力。
● 泥地车辙模式:
适用于泥泞的深沟或车辙,凹凸的软地或非常湿的沙地或泥浆路面。这种路况下,车轮同样容易失去牵引力而出现打滑,并且在较深的车辙里行驶对于车轮方向的掌控变的比较困难,因为车辙会掩盖车轮方向上的偏差,往往车辆虽然在向前开,其实车轮并不是正直的,这样就容易使车辆在驶出车辙路面时发生突然转弯等危险情况。
此时选用该模式,系统被自动xx,电子处于比较敏感的状态,可以在车辆打滑时迅速提供相应,另外对于转向的反应灵敏度方面将有所降低,保证了车辆在车辙路面中相对平稳的方向控制,油门的响应也会变的更加平缓,尽量避免激进式的动力输出造成车轮的打滑。我们在通过此路段时选择较高的挡位,如手动模式2挡(低速模式3挡)启动,并且选择较低的转速进行换挡,使车辆获得{zd0}的牵引力。除此之外,还需驾驶者手动升高系统,避免车辆托底,同时轻踩油门,避免过快的车速造成车辆上下颠簸使得托底的几率增大,并且尽量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第四代和览胜及览胜运动版三款新车的中控显示屏中都有车轮的指向显示及电子的工作状态,我们只需查看显示屏就可以清楚自己的车轮指向,非常的实用。
● 沙地模式:
适用于松软干燥的沙地,海滩或沙漠中行车。在这种路况下,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车轮打滑和陷沙等情况。相信很多越野爱好者都应该知道“快走沙,慢走水”这句话。柔软的沙地里过慢的车速会增大车辆陷沙的可能,所以电脑会根据这一模式在行车时给予较大的油门反应,实现大的输出,自动降低牵引力控制系统对发动机的干预,同时功能在此模式下也将会被关闭。
● 岩石攀爬模式:
适用于干燥的硬路面和一些不规则的大岩石道路,这种路面状况下,对车辆的离地间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选择该模式,电脑会自动提升系统,并且为了使车轮在发生打滑时迅速获得{zd0}的牵引力,电子牵引力控制系统会自动将灵敏度变高。电子也会相比其他模式更加敏感一些。需要驾驶员做的就是使用低速挡位,实现{zd0}的输出。
随后我们针对几个攀爬项目进行体验,攀爬的障碍是人为搭建起来的不对称高架,在这一项目中,车辆会分别有一个车轮和两个车轮离开地面,对车辆的底盘和部分车轮离地时有附着力的车轮帮助车辆脱困的能力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可以对车辆的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有一个感受。我们选择岩石攀爬模式,挂入低速1挡,此时让车轮获得{zd0}的,左侧车轮首现爬坡阶段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不过由于车身倾斜,对于在平路上开惯车的人来说坐在车内会感觉有些摇摇欲坠,不过从车外看来车辆的姿态远没有达到极限状态,此时只需稳住油门,车辆就可以平稳上行,而且的不仅适用于车辆前行下坡,在倒车下坡状态下也会起作用,所以不用考虑在陡坡上会发生溜车的危险。
当另一侧车辆准备攀爬时,车辆慢慢被扶正,此时坐在车内感觉不到右后轮在逐渐离地,只能从中央显示屏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后桥处的已经锁死,后轮的动力全部集中在有附着力的左后轮上。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发生打滑,或动力匮乏攀爬吃力的感觉。
● 普通模式:
适用于普通的公路行驶,这一模式针对公路行车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兼顾了出色的性能与动力及换挡平顺性和驾乘舒适感,此时牵引力控制系统及电子也处于中等敏感状态。当车速超过160km/h时,系统将自动降低,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
● 动态模式:
(该模式只在2010款览胜运动版中配备)该模式适用于普通的公路行驶时带来更加运动的驾驶体验,通过每秒500次数据的分析对系统的设置进行细微的调整,增大转向力,必要时增加需要转向力的车轮上的刚度,提供良好的操控性
在介绍驾驶感受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些新款车型在动力方面的改进。
● 第四代:此次引入了两款全新发动机,5.0升自然吸气V8汽油发动机、3.0升TD
V6柴油发动机,前者的{zd0}为375马力,{zd0}510N·m。3.0升TD
V6柴油发动机的{zd0}为244.7马力,{zd0}为600N·m。
我们试驾的是柴油版车型,这款车在公路路面上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柴油发动机在车外感觉还是相对大了一些,不过行驶起来很好的隔音还是使车内非常的安静。油门感觉比较的轻,加速也比较的柔和,而且油门的灵敏度很高,提速没有任何滞后感。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采用了双系统,深踩油门后的介入非常的迅速,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延迟,并且动力也是相当的充沛,从数据上看可以在500毫秒内输出高达500牛米的,这个数值为该车峰值的83%,而且在踩下全油门后,油门踏板处仍然留有很小的一段余量,继续踩下,还能有一股新的动力爆发,虽然不是非常明显,不过足以提高高速超车时的信心。
但是第四代在公路行驶时感觉重心还是有些偏高,方向上的细微变化车内的晃动都会比较明显,多少影响了其公路上的操控性。不过它并不会在意这些,因为越野才是它的本行。
进入越野路段,第四代马上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全地形反馈应用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应付不同的路况,不论是泥潭水坑,还是车辙岩石,并且尽力提供相对出色的舒适性。我们也针对几个科目进行了全面的体验,在一段涉水路况中,我们需要驾驶第四代横穿一条水深将近一米的河,而且水流速度不算很慢。由于是涉水路面,出发前我们将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调至草地及湿滑模式,并且选择低速高挡进行启动,防止打滑。
因为是横穿河流,一下水就感觉到了比较强烈的阻力,主要体现在水流的方向对车辆方向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行进的状态还是非常良好的,并且当河水最深处即将持平车头时,仍然不会对车辆前行造成什么影响,此时只要稳住油门避免河水没过机器盖,车硬朗并且有层次的前脸设计就可以有效的推开水浪并且不会有水在机器盖上停留,恐怕这样一个涉水能力是一些外形尤其是车头流线动感的型SUV所不能比的。
● :采用全新的5.0升V8汽油发动机,并且首次介入了直喷技术:510马力和375马力自然吸气。5.0L
V8发动机的{zd0}达到625N·m(),5.0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zd0}为506N·m(自然吸气)。出此之外还有一款3.6升TD
V8柴油发动机,{zd0}为272马力,{zd0}为640N·m。
一直以来,系列就比车型更偏重于公路驾驶,所以当你开着行驶在公路上时并不会感觉自己开的是一个庞然大物,我们试驾的是一款5.0L自然吸气,虽然同为车型,在油门的控制,驾驶的感觉方面相差不多,但是从操控上要明显优于车型,系统的支撑也比较到位,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不能使你感受到动力突然间爆发的那种兴奋,但是5.0L排量给出的动力足以让你信心十足的去超车。
虽然我们没有拿到具体的配置,但是一些细节还是显示出车型特有的豪华,2010款配备了支持双画面触摸方式的中央显示屏,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客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操作各自独立的显示区域。另外,配备了盲点监控系统,在行车中通过雷达扫描对后视镜盲区进行扫描,如检测到其他车辆则会在后视镜上投射预警图标,大大提高了主动安全性。除此之外该车还升级了沙地起步模式,为避免经常在公路行驶的车主,在进入沙地路面后保持习惯大油门起步而造成车轮打滑下陷,对新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车速方面进行了优化平衡。
● 运动版:除了两款5.0升发动机以外,运动版{zx1}引入了TDV6
3.0升顺序起动柴油发动机,它是在现有TDV6
2.7升发动机基础上开发的,并进行了重新设计,官方数据显示新型3.0升柴油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到500N·m的输出仅需500毫秒,峰值达到640N·m。
运动版车型更加注重公路驾驶感受,操控性对于这款车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从它配备的换挡拨片就不难,实际使用中也说明这个拨片并不是样子货,换挡平顺而且反应迅速,对于那些对驾驶操控有较高要求的车主最为合适,另外该车在其他车辆5种全地形反馈系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动态模式,该模式可以更好的带来运动方面的体验,通过电脑来自动微调设置,必要时增大转向力和转向力车轮的刚度,以反馈给车身更好的支撑,大大提高了操控性。
本章小结:
第四代:一款偏重越野的豪华SUV,在恶劣路况下表现比较出色,并且可以兼顾越野舒适性和公路驾驶表现,不过偏高的重心一定程度影响了它的操控表现。相比3车型,该车在外观和内饰上的升级均比较成功,抛弃了老款车型较为呆板和过于粗犷的感觉,显得更加xx而且容易接近,虽然目前没有公布售价,但是针对3在车系中的价格定位,第四代{jd1}是三款新车中xxx{zg}的。
:相比系列,系列的车型在很好的诠释越野性能的同时很好的表现了公路驾驶特性,公路驾驶操控性良好。有着全系其他车型中所没有的众多豪华配置,如一屏双看,雷达盲区扫描提示等等,{jd1}算是品牌中的{dj0}产品,不断的向人们展示车型奢华的配置和出色的性能。
运动版:在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公路驾驶表现,虽然豪华配置不及那么繁多,但是换挡拨片,动态模式等配置的运用,还是让运动版有了自己独特的定位,使它在不失越野性能的同时,公路操控驾驶表现比更胜一筹,是那些多数时间在公路驾驶喜欢硬派越野风格又追求公路驾驶感觉的人们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