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之穿戴艳丽的维吾尔族-ZOL博客

维吾尔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人口约720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住在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在内地的湖南常德、桃源等市县也有分布。他们的先民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被称为丁令,以后还有高车、狄历等多种称呼。古时候维吾尔族人以游牧为主,贝加尔湖地区,生活 10世纪时才逐步转为定居。但也有人认为他们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译成汉语是团结、协助的意思。这说明这个民族是很讲团结和互帮互助的。维吾尔族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他们有经营农业的悠久历史。植棉技术、园艺技术令世人佩服,?故乡“和”“棉花,甜瓜的水果,”在世界上。 葡萄干和哈密瓜等特产远销国内外。他们的手工艺品,如绣花小帽、长筒皮靴、地毯等畅销海内外。他们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流传极广的“阿凡提的故事”历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维吾尔人讲究穿戴。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穿着美丽的服装 头顶工艺精美的小花帽。小花帽是维吾尔族的xx手工艺品之一,在当地又称“朵帕”,是人人头上的必戴之物。他们认为在室外不加任何遮盖,将头对着天空是一种伤天害理的行为。小花帽美观别致,种类很多,不同的人要配戴不同式样和花色,是很具体的了解。尽管多样性, 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两大类:“奇依曼朵帕”和“巴旦姆朵帕”。“奇依曼”是繁花似锦的意思。这种小帽色彩斑斓、鲜艳夺目,绣法多种多样,图案千变万化,深受青年人的欢迎。“巴旦姆朵帕”是和味道鲜美的巴旦杏联系在一起的。杏仁生长在沙漠, 味道和外形都与一般的杏不同,当地人们非常喜爱它,所以把它绣到了小帽上。用白色的丝线绣成的波浪和晶莹的水珠,簇拥着中央的巴旦杏核,引入遐想涓涓清泉哺育着果实累累的果木。年龄大一点的人喜欢戴这种小帽。
闻名于世的新疆和田地毯与小花帽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它的商业价值高,出口到英国,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 历史学家说,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毯在1700多年前就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地毯以棉纱作经纬,羊毛栽绒,织工精细,手感极好。构成的图案有“石榴花”式、“五朵花”式等八种,多以红的暖色为基调,看起来似乎典雅豪华。
维吾尔族姑娘有扎辫子的习惯。在有些地方,婚前的姑娘不少于七八条小辫,有的地方十来条小辫,还有的地方一条辫子就代表一岁年龄。但结婚后就不再要那么多了,一般是四条辫子为限,额前的两条辫子较细小,脑后的两条较粗大。我们尊重老年人的维吾尔人的传统。 年轻人与老人或长辈同行,总是让老人或长辈走在前面,聚会交谈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一位老人不论到哪里去做客,他骑的马不论是卸鞍子、饮马、喂马都由青年人主动去做;吃饭时饭先送到老人面前;走的时候,青年们给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在家庭方面,初中,不要喝 不吸烟。亲友相见,握手问候,互道“撒拉木”或“亚克西木赛斯”(你好),然后双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或右臂扶胸,躬身后退一步。老年人相见,有时握手后还要相互祝福一番。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


相关链接: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民族之穿戴艳丽的维吾尔族-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