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和媒体就“珠三角地区短缺用工200万”一边倒地戳着深圳、东莞等地企业的脊梁骨,并上升到了中国制造的高度,瞬间,以深圳东莞为主的制造、加工行业被一杆子扫到了“血汗工厂”的船上。“东部沿海的企业显然对此准备不足”了,背后是经济怪胎了,有人又拿美国、日本比较说事儿了......更有甚者随便就拿河南全省三年劳动力供应总量的拐点来肤浅地评论,我以为都是很片面的。
的确,在深圳和东莞,随着电子、五金、塑胶、制衣等制造或加工行业的生产旺季到来,春节假期员工返乡却不能及时到岗,这中间存在的时间差让部分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的情况是历年来都普遍存在的,只是今年更严重一些而已。这与09年深莞两地的{zd1}工资标准没有上调,员工返乡后对2010年的前景还在观望是有联系的。但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有部分企业甚至已自行上调了{zd1}工资标准100-200元不等,如果是上调了200元,我们以深圳为例算一下一个普通生产线操作工的月入:深圳市区和关外{zd1}工资标准相差100元,历来基本差别如此,关内09年最地工资标准为1000元/21.75天,周一至周五八小时外加班为8.62元/小时,周六周日为11.49元/小时;上调后为1200元/21.75天,周一至周五八小时外加班为10.34元/小时,周六周日为13.7元/小时,在订单稳定的情况下,周一至周五基本每天2.5个小时的加班,周六全天上班为加班,则工作日加班{zd1}40小时/月,休息日加班{zd1}36小时/月,底薪+加班费+社保+其他福利,月入已超过2000了,想象一下只是贴个小片儿插个小件儿,装个小螺丝烧个小锡焊,动动小手,有的自动化工位比如CNC数控或半导体封装测试只是让你输几个数据或看着机器别卡除了打发时间就那么简单,我真想不通月入2000怎么就成血汗了?有人得叫,2000很多吗?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技校毕业水平的员工来说,月入2000虽然不多,但{jd1}不低了,而且,2000不是{jd1}的空间,如果你能利用3-5个月的时间掌握一定的技术,甚至晋升,稀松也能超过2000。
但是,能利用3-5个月的时间掌握一定的技术,甚至晋升这扇小门,能从容通过的一线员工有多少?这得问我们的教育体制了,深莞两地的企业大部分为电子、五金、塑胶、制衣和工艺品的研发生产和来料加工,产线上员工的年龄结构基本在16-25之间,这一拨85-90后的兄弟姐妹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和初高中的学生,以及小部分待业青年。我无意再去挑拨他们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也无意中伤他们的师长,但我实在找不到他们在校学有所成的理由。记得我去广西梧州某技校代长城计算机挑一线员工,面试时问四大名著和“中国”的英译,八成的学生不知道,七成的学生不会写china或写错,电子专业的不会画电路图,计算机的只知道软件有QQ和CS,模具专业的知道三视图,给个物件不会画,文秘的不熟Excel函数或根本不知道......经过一间电教室,在上模具专业课,从窗外看到一学生熟练地在QQ堂与教学内容的桌面之间飞快地切换。先不理论全国能这样熟练切换的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学生有多少,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且与学生无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无论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立学校,还是社会力量办学的私营学校,近几年来的办学宗旨是经济利益{zd0}化,教学质量却一塌糊涂。随便上个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得花几万块,还有国家阳光工程给学生的财政补贴。绝大部分学校学生在校仅2年的时间就由学校批量安置来珠三角或到长三角的企业就业,甚至更短的在校时间就踏出了校门,学生能学到的知识究竟有多少?,我所见过的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学生都说学校一直在剥削他们,花掉的几万块,{zd0}的收获是能熟练地在QQ堂与教学内容的桌面之间飞快地切换。
学生踏出校门后学校还有一个安置就业的流程,大部分学校都在这个流程里继续利用学生赚钱:一、收取高额的就业推荐费,这个比较简单,学生学业结束后收钱推荐就业。二、学业未结束,提前安置学生出来实习,与企业签定实习合同,由学校管理实习工资,愿意留深的学生,扣完学校的各项费用后留在企业,不愿留下的返校继续学习到学业结束,由学校安置就业;名为让学生勤工俭学赚学费,实际继续利用学生工资赚取利益。深莞电子行业每到11月下旬开始至来年3月前会出现用工短缺,每到这个时候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尤其是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的先生们开始利用这段“黄金时间”,派人来深圳就学生实习或就业签订相关协议,也有国庆前就开始了的。他们比企业的HR都还专业地和企业讨论着很多实习的细节、实习生工资及各项可以盈利条件。一般都会提出以下要求:报销实习生来回车资;企业能给学校多少钱一个实习生的补贴;实习工资一定要求打入学校帐户;实习生必须与企业正式员工同工同酬,或签定上班每小时多少钱,每月保底多少小时。也有要求企业赞助奖学金、设备、现金等等条件的,你做电脑的工厂是不?那拉几十台电脑不过份吧......很多企业在这个时段用人非常紧急,只要有人开工,上述条件基本都能答应,目前深圳企业的基本行情是:实习生来回车费为150-300,视到深远近;给学校补贴为200-300/实习生;09年和学校签定的实习生工资一般为6.5-7元/小时,保底260个小时/月,学校一般给学生5元/小时左右,也有黑点的给3.5元/小时的。以某学校安排300名学生来深圳某企业实习为例:折中一下车补可赚60000左右;企业补贴60000左右;如果学校给学生5元/小时的时薪,学校可以赚1块钱以上/小时,平均为10元/学生/天,共3000元/天,以26天计算为78000/月,一般实习时间为3-6个月,算算大几十万的收入了;在东莞,这个行情被学校轰抬得更离谱,因为东莞的{zd1}工资标准比深圳低,员工月相对要低,导致很多东莞的员工流入深圳,为和深圳的企业“抢学校”,有的单位招一个技校生做一线员工,显性和隐性的成本算下来,得先花2000以上甚至更高的成本后,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很简单,招过来不能马上上岗,你得培训,你得耗材,你得买保险,不小心把设备弄坏你得修得换......。有人在博客里说他深圳办企业的朋友拿着200块招一个人,那是小儿科了是不?
我们再来看看深圳专业做人力资源供应的派遣公司一份员工的邮件:
目前公司客户所有人力资源的供应基本依靠本土区域的闲散、流动的资源,有时甚至连就近的客户供应都不能满足,所以说目前公司供应链基本是处于断裂的状态,根本无法满足珠海、东莞客户以及其他潜在客户的庞大需求。因此而丢掉了东莞××电子的派遣业务是比较可惜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派遣员工在职约(附名单)6100人(不包括××电子约1200人,珠海××厂约800人,东莞××厂约230人),其中依靠本土、周边区域招聘的占87%以上,真正依靠内地大中专院校、技校招聘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3%不到,这反映了一个很有危机的问题:我们与内地大中专院校、技校、劳动、人事部门的业务区域基本是一片空白。这很不正常,也很无奈。目前供应链可控的学校不到5家,按就业季节分每月供应量30人不到,这是一个可怜的数字。1月份东莞××电子夭折500人,2月份珠海××厂夭折6000人,还有部分客户我们因无法量化招聘需求而没有动弹。也就是说有接近¥200万从我们的指缝里溜了。我们供应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供应链的工作千头万绪,急需尽快重组,或注入新血。现阶段公司的协作工招聘量虽然不大,但目前的状况依然满足不了企业的计划,如果公司的招聘计划越来越大,或有新的派遣单位加盟,就目前的资源只能是杯水车薪。自己也联系了一些同行过来一起发展,但凡手上有点资源的都在自己开拓,自己发展。不愿加盟,没有资源但稍微有点能力的,要求又特高,的确两难。
手上一些合作良好的学校在十月分安排了大部分学生实习,剩下小批量没有比例、素质较差、证件不齐的目前因为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没有敢再安置,怕安置不好会影响今后和学校的合作。
眼下资源的可控性也不容乐观,很多学校由于对深圳和东莞及周边二市三区的企业越来越熟悉,对我们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加上长江中下游江西、安徽、两湖、包括山东等地的大部分学校在沟通的时候都会拿长三角的昆山、苏州、上海甚至内地的企业和深圳比较,感觉得到有极大部分的学生资源已顺江而下或就地安置了。包括之前一直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学校也开口就谈补贴,否则不合作。形势,是严峻的。
因此,未来我们在选择派遣单位的同时,切合目前资源供应不足的实际问题,建议在未来选择派遣合作单位的同时需全面调查:①员工工资的详细构成:是否按产量计时、是否计时计件并轨、加班费是否梯度舍入、年均季均收入的平衡等。②派遣工工作岗位:劳动强度、是否站立上班、对身体的伤害度(对眼、手、呼吸是否有害),加班的时长、发工资是否准时等。③生活条件:是否提供宿舍、宿舍的硬件设施、供水供电、网络安装、是否共用卫生间、床板有无破损情况、宿舍通光通风条件、热水供应,制冷制热设备等④企业口碑:企业在周边的员工满意度,招聘难易度,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与合作单位是否能及时供货、及时结算款项等。因为现在90后的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选择远离父母外出打工的人群相对前5年会少很多,即使来深,他们的追求与70、80后有本质的区别,对于目前这个群体的追求,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但我觉得那是个共产主义般的追求。
为暂时缓解目前的供应压力,我们正在计划5月下旬在××有一个三校联合的校园双选会,按学校的条件需支付一笔庞大的费用,但我们别无选择。双选会各项工作的进展目前顺利,具体的细节正在确认中。虽然这只是暂时的,但对于人力资源的供应链,走出去,才是未来的{wy}出路。
所以,一边倒地说表深圳的企业该为所谓的民工荒买单是片面的。我们的社会、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教育体制,再不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或改变现状,我想,深莞两地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一旦无法生存,出现“民工慌”,就麻烦了。
知道一下:深圳富士康自年初八起至今天每天基本有两万人参加以一线员工为主及各个岗位的面试;
深圳LENOVO自年初八起至今天每天基本有1000人参加以一线员工为主及各个岗位的面试;
深圳南山科技园及周边地区至今各大中型企业的人员配置基本饱和;
......
(以上,文未校对,指错必改,文中提到的学校实习行情,欢迎以各种方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