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扮靓咸阳喜迎祖国60华诞

视频:扮靓咸阳喜迎祖国60华诞

2010-02-26 01:42:52 阅读11 评论2 字号:

 

咸阳,一座被阳光格外温暖着的城市,她因“山水俱阳”而得名,从二千三百五十九年前秦人建都起,伴随着帝国的统一大业,短短一百余年间,便跃上了历史的{df},在当时的世界,也只有古罗马城和她差可比肩。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由东方来到咸阳,慨然赞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咸阳,中华大地原点所在地,从这里出发,便可以辐射出我国辽阔河山的每一个角落。

跨越千年沧桑,抖落历史尘埃,咸阳作为一座城,在新的千年正在经历新的成长,目标是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共同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如此宏伟的架构与秦咸阳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帝都风貌何其相似!在咸阳新千年的成长步伐中,我们看到了勇气、理性、包容和坚定。其中,建设{zj0}人居咸阳和绿色生态咸阳构成其内生的禀赋,要让城市的每一个细胞和每一寸肌肤都更健康,更美丽,更具活力,要让城市更宜居,这一使命便落在了当代咸阳人的肩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呼之欲出!

2005年,咸阳市委、市政府做出全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大决策,正式启动艰辛而繁杂的创卫进程,历经二年奋斗,于2007年年初成功实现创建国卫的首期目标:“省级卫生城市”,尝到甜头的咸阳人欣喜之余,真切盼望把创卫继续下去!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千军昌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再接再厉,再鼓干劲,乘势而上,力争再用三年时间把咸阳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的号召!

市委书记千军昌:“创卫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加速器,是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是人民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从2007年开始,咸阳掀起第二轮创卫热潮。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卫工作,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承担着全市具体而庞杂的创建综合协调、督察指导、宣传推动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公众参与、城乡联动”的基本思路,所有市级领导分项包抓双创任务、项目。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力,上下齐动员,奋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实施“六项突破”:

一、强化基础设施,在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二、强化综合整治,在改善市容环境卫生上实现新突破;

三、强化教育管理,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四、强化污染治理,在提高环保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五、强化宣传引导,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上实现新突破;

六、强化城乡联动,在扩大创建成果上实现新突破。

这“六项突破”为咸阳开拓“十一五”发展机遇,为咸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强筋健骨,xx通络,为咸阳的科学发展打开壮美的画卷!

绿色宜居的城市境界

创卫使“规划立市”理念深入人心,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围绕“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目标,每年建成一批富有影响、服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

咸阳湖,咸阳市民共享创卫成果最忠实的见证者,从2005年成功蓄水,到后来的两岸景观建设,功能设施的完善,伴随着创卫的全过程!眼前的咸阳湖水面1860亩,一湾碧水,十里长堤,大树林立,鸟飞鱼翔,为市民提供了早晚休息、锻炼、游乐的好去所!

2007年,沣河生态绿林建成、占地256亩,培植草坪14万平方米。

2008年,大树进城、奇石入园、小品入林、鲜花增韵、雕塑布景等美化项目全面铺开、相继建成。

2009年,统一广场落成;实施“植万棵树、造千亩林”工程。9月底,我市引石过渭供水工程全线贯通。

一系列城市基础工程,彰显了咸阳绿色、宜居的品位!与5年前相比,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4.4%增加到40%,人均绿地面积由6.14平方米上升为9.66平方米!

沈家村,原是一片城中村,现在高楼拔地而起!在创卫进程中,近20个城中村、棚户区得到拆迁改造,搬迁总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继东郊污水处理厂建成后, 2008年西郊污水处理厂建成,随即启动南郊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万立方米。建设了一批固定公厕、移动公厕,着重在人流密集区设立移动公厕,像这样的移动公厕已经安装了20多个。有效解决了群众入厕难问题;农贸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完成了毕原路、文汇路、彩虹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及49条背街小巷改造,建成了阳光大道、上林大桥等一批路桥工程,使城市中心区交通更加畅通无阻,路网架构日趋完善,获得了西部地区{wy}的二类城市B类达标城市

点亮百姓门前灯,大力实施主要道路景观亮化、重要节点艺术亮化、背街小巷基本亮化三大工程,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化蛹成蝶的街景市容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整治,强力持续推进街景整治和违章建筑拆除活动。创卫牵总、规划xx,突出古都特色,彰显秦汉文化,对200多个单位近300栋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粉刷、屋面平改坡、清洗、贴瓷,整治后的人民路、秦皇路、渭阳路、毕原路、中华路焕然一新!

执法人员拆除了影响市容市貌、造成视觉污染的非法和过期大型楼体广告8.6万平方米,受到市民一致好评。

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能力大幅提升!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清扫车、环卫工人休息室、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三年来,完成投资总和超过4亿多元。从2006年开始,咸阳市把每年的10月26日作为“环卫工人节”,市委、市政府为环卫工人送去关怀和温暖,万名机关干部上街体验环卫工作,提倡“我动手、我干净、我清扫、我光荣”。

单位、社区卫生普遍提升,涌现了一批花园式居住小区、卫生先进单位。

在重拳整治的同时,咸阳在创卫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综合执法和市容环卫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针对咸阳湖游人多、环卫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专门成立咸阳湖综合执法队,制定专门管理条例,禁止宠物犬进入,群众拍手叫好!

“让咸阳天天有变化、使百姓人人都受益”,创卫使咸阳发生了巨大变化。

惠及万家的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础不断夯实。从2007年起,市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7个,依托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大众传媒、社区、企事业单位,全民健康教育蓬勃开展,形成并强化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健康教育网络。医院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能均得到强化。市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6.5%。咸阳市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农村寄宿生免费供应每人{yt}一个鸡蛋,一袋牛奶的蛋奶工程,{dy}阶段惠及23.8万名学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健康。

推行餐饮行业和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餐饮业达到95%以上,住宿业达到50%以上,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坚持对市区宾馆、饭店、美容美发、歌舞厅的监督检查,推广集中xx,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严把从业人员“健康许可证”和“培训合格证”发放关。

在创卫中,我市疾控体系和能力不断跃升,建成了全省{dy}家地市级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在2009年甲型H1N1防治战中,疾控体系高效运转,措施果断,有效控制了病例的扩散,无一死亡病例。

2009年,我市正式启动化学杀虫剂对病媒生物抗物性检测,目前已圆满完成监测任务,为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xx 健康抉择

治理污染,节能减排,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色、朝阳、安全工程,环保质量稳定提升。城市无烟煤区、集中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一律拆除,市区100 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店全部安装油烟治理设施,推广使用洁净能源,禁止尾气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市区出租车、公交车实行双燃料改造,建筑工地、储煤厂、煤灰厂自觉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关闭了所有的小造纸厂、小水泥企业。在渭河湿地栽植1500亩芦苇。我市2007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03天, 2008年达到305天,2009年10月底前已经达到281天,全年有望超过2008年的历史{zh0}水平。城市气化率达到95%以上,集中供热率达到 70%以上。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67%,居关中四地市之首。在市区建成区积极开展噪声达标区建设,有效解决噪音扰民问题,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 70%,省政府在咸阳召开全省渭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现场会,向全省推介了“咸阳模式”

群众创建 蔚为风气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民素质教育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是一个标尺。从2005年开始,我市牢牢抓住宣传引导这一手,市双创办制定了全市创建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多次召开双创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形成了以新闻媒体、公共文化、健康教育、公众参与、信息传播为支撑的良好格局,开展了持续深入的舆论宣传。新闻媒体连续5 年开辟专栏,街头电子屏幕、大型商场、超市、广场、社区、群众文化纷纷加入创卫宣传的行列。2009年年初,评出了全市“百名市民创建楷模”、“xx创建员工”、“xx创建家庭”、“xx创建志愿者”。

创卫移风易俗,宏观倡导与微观响应互动。从2005年开始,每年清明,寒衣节提倡文明祭祀,得到了市民的响应和支持。

市民张震晨自费做了35块宣传展板,流动宣传海报14张,他和二一五医院合作,把自己收集的资料编印成方便实用的小册子,发放到市民手中受到欢迎,印量达到4万多册。

高新区渭滨镇两寺渡村村民冯兆民写信给市委书记千军昌,建议重视废旧电池回收,千军昌书记指示:“重视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全市各方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引起社会热议,市民纷纷出点子,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创卫五年来,市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健康行为、绿色消费成为市民新风尚!

城乡联创 共建和谐

以中心城区创建带动县区创建,创建成果在更广范围内得到扩展、提升!2008年8月,我市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2009年年初,又召开了全市创建工作暨迎接建国60周年市容环境大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全市县市区都在活动覆盖范围。从2008年起,创建工作纳入我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项目,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旬邑县于2006年取得国家卫生县城后,全县卫生乡镇已实现全覆盖,卫生村达标113个。淳化县于2008年获得省级卫生县城,武功县2009年成功申报了省级卫生县城。我市现有国家卫生县城2个、省级卫生城市3个,各县市都制定了创建方案,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普遍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已建成6家,其余年底建成投运。

省委、省政府、省爱委会高度重视咸阳的创卫工作,将咸阳创卫列入省爱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切实落实科学创建、依法创建、和谐创建、人人创建理念,咸阳市政府骋请省级专家成立顾问团,在创卫的关键阶段邀请专家指导工作。

市长庄长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努力建设精致宜居、品位高雅、生态良好、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是我们用建设西安咸阳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发展咸阳的重大举措!是我们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全市人民希望早日加入国家卫生城市的行列!”

实践证明,创卫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正是这几年,咸阳的综合实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成为中国浙商、粤商{zj0}投资城市、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中国养生文化名城。2007、2008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科学发展上了一个新水平!

咸阳,正迎着二十一世纪初的朝阳,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大潮激荡下,奋力前行!作为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她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2009年 6月出台的{gjj}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进一步明确咸阳和西安一体发展的现实走向!今天的咸阳,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中国{dy}帝都,养生文化名城”——咸阳正以建设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坚实步伐拥抱世人xx的目光!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视频:扮靓咸阳喜迎祖国60华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