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上“猜拳石” 见证泉州酒文化4

清源山上“猜拳石” 见证泉州酒文化

宋元时期泉州酒具生产出现高峰期

  陈鹏鹏说,隋唐五代的酒器主要是罐、壶,酒杯有直口杯、托杯等,而这些酒器在泉州该时期的墓中有大批发现。

  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跃为“东方{dy}大港”,酒和丝绸、瓷器、茶叶成为大宋外销商品,酒具生产也出现高峰期,且器型丰富、品类繁多。作为酒注的执壶在德化、晋江、南安、安溪窑大量发现,有青白釉、青釉、绿釉、黑釉等多种釉色,杯子有高足杯、直口杯、八角杯等。

  但与执壶配套的温碗较少出现,或许是泉州气候温暖不用温酒的缘故吧!

  “国姓瓶”也有可能是酒瓶

  他表示在晋江、南安窑址出土有一种小口瓶,小口、丰肩、长腹,与内蒙古元墓出土的刻有“葡萄酒瓶”字样的黑釉瓶极为相似。民间称之为“鸡腿瓶”。有趣的是:这种酒瓶在泉州海域经常有渔民捞出,传为郑成功火药瓶,俗称“国姓瓶”,而且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过。在台湾的澎湖列岛、菲律宾、印尼海域也常见出水或出土。而泉州府后山遗址发现的小口瓶,若按容量计算,大概能装一斤至五斤不等。

  不过,也有人认为,可能有的说是“国姓瓶”也没错,因为可能是人们将酒瓶里面放了火药,当成xx使用。

  外国人在中国酒瓶上加工上彩

  明清以来,泉州酒具趋于精致化了,而且不乏仿青铜器具。

  值得称道的是明代风靡欧洲的德化“中国白”瓷器,酒杯有犀角杯、八仙杯、梅花杯、爵杯、鹤琴杯、套杯、高足杯等,有的酒杯还刻有酒仙李白“花间一壶酒”的诗句。明清时期士大夫喝酒流行猜酒行令,德化明代一种酒令杯在上海博物馆、荷兰吕伐登博物馆等都有收藏。这种杯口径约7.4厘米,高5.6厘米,杯外有堆塑装饰,杯内底部立有一老翁,当酒注入杯至老人胸前时,因气压原理,酒便从杯底小孔流出。若是所罚之酒,可避免计较罚酒多少之嫌,所以也称为“公道杯”。而仿青铜器主要是各式各样的觚形器。普通的中国杯是不带把手的,为了欧洲市场的需要,明清时期德化窑也生产带把的杯子。

  而一些欧洲国家不喜欢中国素面的瓷器,所以一拿到“中国白”,便加工上彩。可见酒杯上也映示着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结合。



郑重声明:资讯 【清源山上“猜拳石” 见证泉州酒文化4】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